第一节 礼学观点
一、章节目类
《礼书通故》全书分五十目,共一百零二卷。其中,(1)《礼书通故》一卷,考证十八条,主要讨论《仪礼》《礼记》《周礼》等书的真伪、篇目分合、内容足缺等问题。
(2)《宫室通故》二卷,考证八十八条,主要考论历代明堂、寝庙、房室、庭堂、门窗、栋梁等问题。
(3)《衣服通故》四卷,考证二百零七条,分属二十六节类:布缕、冕服、爵弁服、韦弁服、皮弁服、冠制、朝服、玄端服、素端弁绖服、裘冕服、裘服、各服通说、衽、裳、韨、佩璲跗注、佩玉、带、屦、裼袭、袒裼、深衣、杂服、色、妇人服与成服。
(4)《卜筮通故》一卷,考证五十条,主要考论历代卜法、用龟、用蓍、命辞、占卦、爻变等问题。
(5)《冠礼通故》一卷,考证三十八条,主要讨论宿宾、醴醮、冠乐、冠月、称字、见母见君、孤子冠礼以及丧中冠礼等问题。
(6)《昏礼通故》一卷,考证七十二条,主要讨论婚龄、婚制、六礼、设对馔、庙见、妻嫔制度等问题。
(7)《见子礼通故》一卷,考证二十一条,主要讨论生子、接子、负子、食子、见子、见父、食母等问题。
(8)《宗法通故》一卷,考证二十三条,主要讨论赐姓、命氏、氏族、九族、别子、大小宗、继室、夺宗、立后等问题。
(9)《丧服通故》五卷,考证二百二十八条,分属三十九节类:总说、父母服、祖父母曾祖父母服,君服,为所后及其私亲服,宗子、世叔父母、舅姑服、妻子子妇服,昆弟从父昆弟昆弟之子若妇、兄弟、殇服,母党服,适人服,朱昏者所为服附,夫党服,妻党、庶母慈母乳母服,继父服,同母异父之子、师友服,臣妾服,髺发免髽,笄,冠,绖带,衰裳,升数,成服,葬服,变服,练祥禫服,兼服,童子服,吊服,税服,改葬服,杖,从服与绝服。
(10)《丧礼通故》五卷,考证二百四十一条,分属三十二节类:篇名、始死、复、缀足、造冰沐浴、蚤揃、饭含、帷堂、哭位、铭、袭事、尸柩南首、重、大小敛、殡事、寝庙异同、盥洗、敦鬲、燎、鬠、决极、赴告、吊襚及吊宾、朝夕哭位、柩饰、陈葬器、明器、内位、车、葬事、奔丧与聘宾遭丧。
(11)《丧祭通故》三卷,考证一百一十三条,主要讨论始奠、大小敛奠、踊、苞苴、三虞、练主、卒哭、祔迁、祥禫等问题。
(12)《郊礼通故》二卷,考证八十六条,主要讨论天帝、圜丘、鲁郊、祭日、五帝、雩禜、藏冰等问题。
(13)《社礼通故》一卷、考证四十条,主要讨论大示、祭地之服、圜丘方泽、社稷、王社、社主、亳社、庪县等问题。
(14)《群祀通故》二卷,考证五十四条,主要讨论四类、六宗、四望、五祀、大蜡、傩祭、祖、祈珥等问题。
(15)《明堂礼通故》一卷,考证二十六条,主要讨论合殿、四门、世室、五室、重屋、明堂五行等问题。
(16)《宗庙礼通故》二卷,考证四十九条,主要讨论庙址、五庙、七庙、太祖、二祧、迁庙主、木主、祏、昭穆制度、迁庙等问题。
(17)《肆献祼馈食礼通故》七卷,考证二百九十一条,分属四十四节类:释祭义、禘祫通说、禘、祫、肆献祼馈食总说、卜日、宿、尸、配妃、尚声臭之异、煮郁、乐、祼鬯、诏祝坐尸、牵牲、血祭、直祭祝飨、阴阳厌、祊、焫萧膻芗、荐盎荐燔、升首、馈食前行礼节次、隋祭、献酬无算爵、牲物名号、明水明火、齐酒、爵、牲体、黍稷、九祭、祭食食举、告饱、鼎、笾豆、铏、俎、彻、绎宾尸、宴、《特牲》篇杂说、《少牢》篇杂说与《有司彻》篇杂说。
(18)《时享礼通故》一卷,考证四十二条,主要讨论祠礿尝烝、时享七献、蒩筐、脤膰、功臣配祭、祭荐、废祭等问题。
(19)《改正颁朔礼通故》一卷,考证二十一条,主要讨论三正、正岁、节气、告朔、月祭等问题。
(20)《耤田躬桑礼通故》一卷,考证二十三条,主要讨论耤礼、先农、发推、田祖、先蚕、二事等问题。
(21)《相见礼通故》一卷,考证三十五条,分属九个节类:入门、揖让升阶、脱屦、拜、辞、授受、交还、拜送与回拜。
(22)《食礼通故》二卷,考证七十一条,分属十三节类:拜、陈鼎、设馔、饮酒浆饮、食、祭、命食、乐、彻、公食礼、燕食、飧与膏滑。
(23)《饮礼通故》一卷,考证六十二条,分属十节类:洗篚、尊、席、献酢酬无算爵、奠爵举爵受爵、祭酒祭俎、祭肺、祭馂、乡饮礼与侍饮长者。
(24)《燕飨礼通故》一卷,考证五十五条,分属三个节类:燕礼、飨礼与饫礼。
(25)《射礼通故》五卷,考证一百七十八条,分属二十五节类:射名、射地、侯、侯道、乏、楅、中、算、射法、决遂、执弓取矢、设物、揖法、还法、相左、司马司射职掌、比耦、位次、袒袭、乐、告获、荐献、乡射礼、大射礼与射礼杂说。
(26)《投壶礼通故》一卷,考证十一条,主要讨论立马、释算、顺投、比投、击鼙、击鼓、鲁鼓、薛鼓等问题。
(27)《朝礼通故》一卷,考证十八条,主要讨论三朝、内朝、外朝、朝廷、当宁、朝位、摄齐、过位等问题。
(28)《聘礼通故》二卷,考证一百一十二条,主要讨论朝觐宗遇、岁遍存、享献、假道、致饩、致积、交摈、鞠躬、私觌、酬币、礼从俗、史读书、致飧设飧、庭实、复命等问题。
(29)《觐礼通故》二卷,考证五十二条,主要讨论群后四朝、诸侯朝天子、五年一朝、六年朝见、五年再朝、车迎之法、旅摈交摈、畿劳郊劳、受舍于朝、大小次、升成拜、设庭燎等问题。
(30)《会盟礼通故》一卷,考证三十条,主要讨论巡守会同、殷国、为宫、为坛、尚左、四传摈、拜位、方明、行礼次弟、归格、造祢、盟牲、载书、执牛耳、柴望等问题。
(31)《即位改元礼通故》二卷,考证四十八条,主要讨论立长立贵、即位告庙、逾年即位、改元、为后、去国、摄政摄位、天子称号、既葬称子、受命锡命、号谥禄位等问题。
(32)《学校礼通故》二卷,考证五十七条,分属四节类:学、教法、祭先圣先师释奠释菜诸礼与养老。
(33)《选举礼通故》一卷,考证二十一条,主要讨论周人选举、贤能、贡士、选士、进士、兴廉举孝、汉代察举、岁终受会、三年一考、八柄等问题。
(34)《职官礼通故》五卷,考证二百四十四条,分属十六节类:爵、赐、禄、论《王制》《周官》、论《仪礼》诸官、上古官制、唐虞官制、夏商暨周初官制、诸侯大夫官制、妇人爵命、冢宰之属、司徒之属、宗伯之属、司马之属、司寇之属与冬官之属。
(35)《井田通故》一卷,考证四十二条,主要讨论贡助彻、尺、亩、里、步、沟洫之法、屋井通成终同、授田之法、五口之家、赋制、廛里国中、宅田士田贾田、公邑、圭田无征、爰田、涂巷等问题。
(36)《田赋通故》一卷,考证二十七条,主要讨论九贡、九赋、九功、园圃虞衡薮牧之赋、通率十一、中田之庐、家削之赋、闲民、三农、丘赋、关市之征等问题。
(37)《职役通故》一卷,考证九条,主要讨论以九职任万民、六十还兵、国中晚征早免、夫家之征、孔子论田赋、馀子、属其植、比居、庶人在官等问题。
(38)《钱币通故》一卷,考证二十条,主要讨论钱币、九府、王莽铸钱、大泉五十、五贝为朋、国服、锄粟屋粟闲粟、辟布、敛币振财、司会参互、后立市等问题。
(39)《封国通故》一卷,考证二十五条,主要讨论中国、五服、九州岛、周代封建、虚封、正封、采地等问题。
(40)《军礼通故》二卷,考证六十一条,分属四节类:周制、鲁制、晋制与古说。
(41)《田礼通故》一卷,考证二十七条,主要讨论四时田、振旅治兵、大麾、车徒分合、禂牲禂马、既伯既祷、佚前禽、三杀、车轨尘、御马、载旌旐、壹发五豝、荐鲔于寝庙等问题。
(42)《御礼通故》一卷,考证十八条,主要讨论天子驾数、升车履几、仆展、授绥、车右步行、太仆驭副车以前驱、御者在左、彗恤勿驱、流旁握、在镳曰鸾等问题。
(43)《六书通故》三卷,考证九十七条,分属五节类:六书、古文今文隶古定、《礼经》《周官》与声韵。
(44)《乐律通故》二卷,考证八十八条,分属二十节类:虞乐、夏殷乐、周乐、县、金奏、升歌、下管笙入、笙间、升歌笙入间歌合乐三终诗、合乐、舞法、宾出奏《陔》、乐律、射乐、房中乐、南乐、缦乐、大夫乐、行趋中乐与子卯。
(45)《刑法通故》一卷,考证四十条,主要讨论五常之刑、象刑、五刑三就、刑罚世轻世重、墨黥、剕膑刖、宫割、刖劓斀黥、五过之疵、罪不相及、民讼地讼、八柄、和难、弑戕杀、不近刑人等问题。
(46)《车制通故》二卷,考证五十一条,主要讨论牙名、牙厚、牙围、薮围、凿深、大小穿、锏金金、陈篆、夏篆夏缦、辐广、菑弱、绠数、桯制、舆广、轮车衡、式较、、、鞗革、大路、旗建于左等问题。
(47)《名物通故》五卷,考证二百三十三条,分属三十二类:笏、玉、缫藉、束帛、挚、庭实、节传、书契、席、几枕、祝号、九谷、尊罍、爵、幂、勺、丰、棜禁、鼎、俎、笾豆、簠簋、瑚琏、敦、铏、柶匕毕、斗、洗匜匴、乐器、兵器、旗与量。
(48)《礼节图表一》包括冕服表、弁冠服表与妇服表;《礼节图表二》包括丧服升数表、丧服表、变除表、宗法表、井田表、学校表与六服朝见表;《礼节图一》包括冠、昏、相见、乡饮、乡射、燕与大射;《礼节图二》包括聘、食、觐、丧、既夕、虞、特牲、少牢与彻。
(49)《名物图一》包括宫、服、策与龟;《名物图二》包括玉、节、尊、鼎、俎、笾、豆、豋、簠簋、敦、铏、匴、箧、篚、巾、勺、匕、盘、量、柶、毕、杖、席等;《名物图三》包括乐、射、鼓与旗;《名物图四》包括兵、车、丧服、丧器与丧。
《50》《叙目》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