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在其演变过程中,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发展阶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的完美状态健康观相一致。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远古时代的医学模式。远古时代,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科技水平落后,原始人对自然的认识非常局限,对风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对人体的生理现象如生育、疾病、死亡无法理解并作出科学解释。因此,先民们认为人受到一种超自然的神灵支配,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是上帝所赐予,疾病和灾祸乃是神灵的惩罚或是妖魔鬼怪附身。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归于无所不在的神灵的认识,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巫医、巫术为其主要代表。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是运用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解释健康和疾病现象,把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联系起来,以直观的自然因素现象说明生理病理过程的一种医学模式。如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印度的“四元素”、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等。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是基于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以机械运动的原理解释一切生命现象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当时盛行以机械运动来解释一切生命现象的观点,如把人体看成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复杂机器,心脏是水泵、上肢活动是杠杆活动、饮食是补充燃料、大脑如操纵盘等。法国医生拉美特例(1709-1751年)在其所著《人是机器》中提出人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时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和完善。
机械论医学模式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和医学观,将医学引入实验医学时代,对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很突出。它简单地把人比作机器,忽视了生命的复杂性,也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生物学特性。
(四)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基于生物科学认识健康与疾病,反映病因—宿主—自然环境三者内在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有心身二元论和还原论。心身二元论认为躯体和精神彼此存在,相互分工,疾病的产生必然或最终可以在躯体上找到病理变化;还原论认为每一种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说明,并且必然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可确定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
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生物医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显现,如仅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在临床上只注重人的生物机能,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机能和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作用。因此,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发展需要更完善的医学模式。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称现代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观察、认识、分析并处理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1)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一些由生物因子所致的疾病已被控制;而另一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 NCD)成了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
疾病谱和死因谱从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突显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这必然要求对人群健康服务的重点进行调整。因此,疾病的防治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角度采取综合性的社会防治策略。
(2)人们对卫生保健要求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疾病的治疗,还要求合理的营养、安全的劳动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延长寿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命质量。面对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卫生服务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还包括行为心理健康服务、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社会环境的改善等,这些都成为推进生物医学模式改革的动力。
(3)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伴随全球化社会化进程,许多健康问题,单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解决,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综合社会化的措施才能取得成效。如传染病的预防,慢性病的管理,生命质量的提高,吸毒、性传播性疾病的综合治理和防治都需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才能完成。
(4)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20世纪70年代,布鲁姆、拉隆达和德威尔等学者指出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精神和机体发育均密切相关,并提出了生物遗传、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5)卫生保健实践的启示。世界多国的卫生保健实践显示,越早认识医学模式的转变并主动促成转变的国家,其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就越快,取得的成效也越显著。如,英国制定实施卫生资源向脆弱人群倾斜的政策,重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健康投入产出效果。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释了医学观的动态性: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及其得到医学界认同这一事实表明,医学模式的发展是动态的,也是渐进的。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重视生物医学的前提下肯定了社会与心理因素的价值。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立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医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模式既重视人的生命活动的生理基础,又强调了人作为社会人,其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充分肯定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类疾病,特别是对慢性病的重大影响。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立体地探索了健康概念:现代健康观是一种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幸福完美状态,它是一种三维的、立体的健康概念。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要在重视生物因素,发展生物医学的前提下,把健康服务的对象——拥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和人群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去加以认识,研究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