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临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本课题在系统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对港口城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港口城市的发展特点与时代趋势,综合运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规划学等学科与方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宁波市为对象,在一般城市与区域关系、港口城市与腹地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先进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模拟技术,以北仑等临港区域为重点开展研究,从用地、产业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转型背景下加快用地空间管制、优化产业空间结构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研究内容

第一章,临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临港区域概念及空间优化的途径,阐述临港区域空间演化的一般规律,对临港区域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评价,为整个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临港区域空间优化的经验借鉴和发展形势研究。广泛借鉴国内外临港区域发展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宁波临港区域空间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第三章,宁波临港区域空间演变及现状研究。探讨宁波临港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历程,总结宁波临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经验,分析宁波临港区域空间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宁波临港区域空间优化总体思路研究。研究提出宁波临港区域空间优化的总体思路,探讨宁波临港区域重点区域优化遵循原则、发展战略及思路。

第五章,宁波临港区域空间优化重点任务研究。围绕总体思路与目标要求,探讨临港区域空间演化重点任务,从码头物流用地、临港产业用地、居住商业用地、生态廊道用地和交通走廊用地五个方面提出优化思路与任务。

第六章,宁波临港区域空间优化保障措施研究。深入贯彻改革创新精神,提出优化宁波临港区域空间结构的保障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对临港区域空间优化重要保障作用,提出创新体制机制的取向与重点;空间规制是临港区域空间优化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完善空间规划;加强协调是临港区域空间优化的重要基础,强化协调平台建设。

二、研究方法

1.空间分析法

空间分析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地图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和传输空间信息。通过遥感、GIS、实地调查等手段获取北仑区各类用地的空间结构,从宏观尺度(生态位)和中观尺度(区位论、目标约束)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研究途径:综合地理信息、遥感技术分析北仑区近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探讨港区土地空间扩张的过程和发展机理;依据生态位理论,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三个角度,利用A 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决策方法,建立港区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对港区城市主要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农用地进行适宜性分析;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对社会经济(交通、地价、产业集聚、人口密度、公共服务设施)和自然环境(地形、水系、游憩、台风影响、高标准农田)的综合分析,借助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简称CA)、多自主体(M ulti-Agent System,简称M AS)和GIS集成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进行数量和空间上的结构优化,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质印刷品,也包括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飞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撑点,港口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显赫作用开始受到关注,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港城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港城关系研究文献。通过查阅国内外港口城市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可了解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阶段特征,并归纳整理出港口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探究港口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的规律,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3.调查研究方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与掌握港口城市空间发展的最新情况,也为了弥补文献研究方法的不足,本课题特别重视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课题组先后赴宁波市商业局、宁波市发改局、宁波市统计局、宁波港集团等单位开展实地调研,与有关专家共同分析宁波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产生原因及改进办法。

4.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评价的方法。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港口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需要运用纵向比较分析法,把港口与空间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动态过程中分析港口与城市空间之间、产业与城市空间之间、行政区划与城市空间之间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从而能够客观、全面、系统地研究港口城市空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

5.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定性是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定量是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方法亦称“非数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预测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属于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决策分析法、优化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等。

6.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地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尽管个案研究以某个或某几个个体作为研究的对象,但这并不排除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也不排除在个案之间做比较后在实际中加以应用。本课题选择北仑临港区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被誉为“东方大港”的北仑港,已发展成为拥有多座深水泊位的大型泊位群体,形成了多种功能的深水大港,具有典型性。

三、研究意义

城市系统由复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态结构组合而成,而这些要素最后都要落实在城市空间这个载体上。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共同作用于城市空间变化的各个阶段,同时城市空间结构也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国际贸易不断增长,港口城市地位不断凸显,城市空间结构处于剧烈的变动时期。本课题选择对宁波临港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宁波在长三角、国内乃至国际的地位,解决宁波城市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利用港口资源发展临港产业调整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使其更有利于符合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情况,更有助于宁波的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其他城市带来借鉴意义。

1.理论意义

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研究属于地理学、经济学、城市科学和交通运输科学等的交叉领域,并以地理学为主,是城市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港口地理学等研究的交汇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尺度的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客货运输及流向分析、交通线网或枢纽的地域结构和类型;港口地理学的核心主题是阐释港口的要素、形态和过程。三者对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的视角不同,各有侧重。以港口为节点展开的活动与形成的联系,绝大部分具备空间特征,大都与港口—城市—区域这一发展背景相关。因此,港口演变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强调区域宏观分析与城市微观解构的对接,其研究对港口本身、港口城市和沿海区域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现代港口经济与港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港与城在有限的空间内共存,相互作用不断强化,影响日益深刻。港与城的空间关系已成为影响港口、城市及沿海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学科交叉性和边缘性,目前尚缺乏全面、深入地对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的理论总结和梳理。

国内外港口的区域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与分析的阶段,精确的定量化研究并不多见,即使少数运用简单数学模型的相关研究也只是涉及港口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港口规模、港口运行的经济性等某一个层面,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建立港口与城市空间交互作用的定量研究体系目前尚为薄弱。本课题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宁波港口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机制及内在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层次揭示港口对腹地的多层次空间影响及响应,通过对港口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结构优化思路的探索,为转型期的宁波城市产业、生态和人居协调发展寻找规划新路径;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是对内城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理顺城市开发建设体制;通过南北两翼的建设,充分发挥南北两翼的资源要素和产业集聚优势,加快推进区域统筹联动发展,实现城市空间模式的合理化;积极培育卫星城市和中心镇,努力构建宁波四级城镇体系,打造结构主体以及优化宁波都市经济圈,为宁波市的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指明方向。

2.实践意义

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在空间上的综合反映,也是城市功能空间组合的形体表现,它的形成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也推动或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因而分析城市的空间形态,掌握其发展规律,对于优化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城市的空间形态的演进已不可能仅是单一影响因素作用的产物,而是各类影响因素的综合及组合作用的结果,城市空间形态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本课题通过解析港口城市内部形态和外部结构,结合城市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研究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因素变化及发展方向,对宁波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各阶段的产业发展和空间结构的阶段性特征,探索临港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规律,分析其内部空间形态形成和演变的动力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宁波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协调宁波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中产业、人居和生态的空间布局问题,使城市空间形态趋于合理化,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与变化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产业布局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城镇建设和城镇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各次产业选择或变迁到不同区位时,将会对城市发展带来不同影响: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符合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正常运行、协调发展的规律,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产业布局不合理,不能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发展的效率必然就低,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宁波市产业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城市产业发展不足、城市产业空间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区与外围县市产业关联极差和区际产业协调性不强等方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宁波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城市经济良性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且目前宁波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极为有限,资源环境已经无法承担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分析产业、土地、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等条件的基础上,摸清宁波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和制约因素,解决“三生”(生活、生产、生态)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布局;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中心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将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尽量迁离市区,提高产业的规模化水平,在城郊地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郊区旅游业。不断强化各类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空间布局的优化组合,通过对宁波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实现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的空间整合,发挥城市集聚经济的优势,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经济效益。

宁波市现在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资源环境特别是土地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对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在宁波市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矛盾凸显,工业区无序扩张,城镇空间不断扩大,各个行政区产业布局同构分散,生态环境破坏,污染严重,相互争夺有限的空间资源,造成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同时,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发展直接影响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导致宁波市用地增长速度过快,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人均耕地数量下降过快。本课题研究从临港区域空间管制方面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办法,正确引导临港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发挥规划管控作用,树立土地可持续利用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完善土地征地和土地储备制度,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严格的土地开发管理制度、强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监督功能;促进产业空间和土地利用有机结合,提高临港区域产业空间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匹配程度,强化“退二进三”政策、促进城市产业空间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双重优化,有效调整产业与土地政策,促进产业空间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