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临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临港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在港口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临港区域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的成果。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宁波市北仑区临港区域空间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空间优化的对策以及保障措施。

一、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港口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理论界关于临港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城市空间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了重要的进展,陆玉麒、阎小培、王益澄等一批学术带头人对临港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1.港口临港区域与城市空间成长规律及其机理的研究

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区位优势得到释放,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布局加快,港口区位选择问题亟待解决。基于现实需求,地理学者从海港的经济地理区位分析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空间尺度探讨港口与城市的空间成长规律,成为国内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我国现代港口地理学的发展和港城关系研究的理论范式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郭建科,韩增林.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490—1498.港口作为海陆交通枢纽,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城市经济增长是城市形态发展的重要内在力量,而且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周期与城市形态演变速度及周期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与城市形态扩展方式之间也存在相对应的变化关系,因而港口发展与城市形态演变之间也具有内在的密切关系。城市规模大,经济力量强,城市与港口的距离即使远一些,仍能起到城市的依托作用。吴传钧先生在将定量思维引入中国的港城关系研究,并对中国北方海港进行分类比较后,建立了港城关系强度的数理模型,认为港城关系强度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海港城市的成长分为初级商港型、港口工业型和多元化型三个阶段吴传钧,高小真.海港城市的成长模式[J].地理研究,1989(4):8—15.。与“港口通用模型”相比,该模型更强调港、城在功能和产业上的联系,并阐述了港、城空间联系的强度变化规律,成为后来国内港城关系研究的基础模型。王铮用“港口枢纽—网络结构”来解释港口空间演化四阶段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内部港与城的空间相互作用。钟振远等人提出,港口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是在五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港口对城市的向心力;港口对腹地的吸引力或城市离心力;港口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港口用地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力;人为等因素的改造力钟振远,阮晓彦,钟国平.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以天津港为例[C].∥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杨吾扬先生在《交通运输地理学》一书中指出,港口同所在城市在地域上如何摆布,对港口和城市职能的发挥及未来的发展有关键性的影响,并从港口与城市相对位置、港口配置与城市用地组织、港口作业区配置、港口和港外仓库等多方面,详细论述了港口城市中港与城的空间关系问题。杨吾扬,张国伍,张文尝.交通运输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05.许继琴提出港口城市成长四阶段论,即港城初始阶段、港城相互关联、港城集聚和城市自增长阶段;认为港城集聚阶段是在港口工业化基础上发挥港口产业的空间聚集和协作引力并产生乘数效应,使港城产业体系趋于完善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的理论与实证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4):11—14.。部分学者结合鹿特丹、广州和宁波等案例,探讨港口作用下的城市空间拓展和形态变化特征。管楚度在《交通区位论及其应用》一书中提出,港口的规模、地形、交通运输网络等是影响海港区位和腹地变化的因素。管楚度.交通区位论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34.庄佩君等提出,港城界面空间变化的形成分成长阶段、成熟扩张阶段、衰退废弃阶段、再生复活阶段,指出港城关系有共生一体、共同扩张、分离、再度整合的演变过程,并以宁波市为案例,分析了这一地区的演变及其空间机理。庄佩君,汪宇明.港—城界面的演变及其空间机理[J].地理研究,2010,29(6):1105—1106.赵冰等指出临港产业区的布局建设,带来了土地大规模的开发,使得城市建成区不断向外扩展,城市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同时,社会、经济活动在临港产业区的空间集聚,也改变了城市系统各组成要素的内在机理,促进了城市内部空间组合的重构,引起城市产业空间、人口空间相应发生变化。赵冰,王诺.临港产业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机制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2010(4):81—84.李加林认为港口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机制在本质上是其城市形态不断适应(港城)功能变化要求的演变过程;功能—形态的矛盾运动永远存在于港口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中,并成为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动力。

2.港口临港区域发展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历史地理解析

徐质斌对港城经济一体化进行研究,认为港口与城市具有互补共生关系,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市是港口发展的支撑和载体,港城联动的核心是发展临港产业。徐质斌.关于港城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理论思考[J].港口经济,2004(6):30—31.黄盛璋分析了我国港口城市发展在区域分布上的盛衰消长,探讨从古到今的港口分布格局变迁及成因。董洁霜等对现代港口发展的区位势理论进行研究,认为自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是任何港口发展与形成的三大因素,港口腹地范围与发展规模受三大因素影响。董洁霜,范炳全.现代港口发展的区位势理论基础[J].世界地理研究,2003(2):47—53.陆伟芳通过对比上海与英国利物浦的发展历程,认为港口建设必须与城市工业发展相适应,城市要及时通过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为港口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最终确保港口城市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吴松弟等以历史地理学为研究主线,探讨天津港自开埠以来腹地范围的变化。吴松弟,樊如森.天津开埠对腹地经济变迁的影响[J].史学月刊,2004(1):96—104.王列辉研究表明港口极化效应和功能多元化背景下,上海和宁波作为相邻港口竞争导致城市发展空间伸缩和位移。王列辉.港口城市与区域发展:上海、宁波两港比较的视野[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2—13.李东泉指出港口选址是青岛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首要因素,城市与港口、铁路三者的关系是青岛城市规划最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特点;整个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沿港口、海岸线和与海联运的铁路呈现有序的“形成、填补、整合和扩展”模式;港口、铁路与城市三者的合理关系促使港口城市通过营造交通优位效应,并将其转换为城市发展的集聚效应,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动力李东泉.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研究及启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125—135.。李东霖认为宁波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基本上是沿江、沿路、沿港的带状和点状相结合的生长过程,并经历了点状形成及蔓延生长、“飞地式”生长和组团相向生长三个阶段。李东霖.宁波港口建设与城市空间布局互动关系[J].经济丛刊,2011(3):14—16.历史地理学通过“复原”已经变化或消失了的当初赖以发展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的因素,认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全过程,揭示出其发展规律,从而为其今后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郭建科,韩增林.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490—1498.港口和城市发展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特点,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都存在阶段性互动特征,把握港城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

3.港口临港区域与城市的空间融合及空间规划

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变动以及能源格局的战略调整,引发了我国新一轮海港城市建设实践。2000年以来,城市规划师们结合自身的规划实践,将港区开发与港城建设联系起来,探讨港城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何子张、段进从用地、道路网络、界面、节结地和空间组织关系五个方面探讨青岛港区及毗邻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提升、转型和治理及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融合问题。胡峰等通过考察广州历次城市空间拓展与港口发展的关系,指出广州港城空间矛盾主要表现在港区与城市互争发展空间,大型港区移动带动港口工业并形成大量生产岸线,游览岸段日益成熟,带动客运码头发展及滨水公共空间不足、滨江景观环境差等问题。王文通过建立空间竞争模型确定空间点对不同港口的隶属强度、货流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各港口在不同隶属强度层次上的腹地范围。王文.港口经济腹地及其分析方法探讨[J].港口经济,2006(1):24—26.周铁军、陈威成从社会价值、功能变化和城市景观等多方面,分析客运码头发展与城市空间的脉络关系演化,认为港口码头转变为综合功能公共活动空间,港口码头与城市肌理关系交接出现性质转变,表现为空间的相互渗透和与城市的景观融合。赵晓波提出厦门港区更新与改造的具体方案及开发策略。港口城市拓展中出现的空间冲突问题,迫使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必须通过空间规划加快港与城的发展模式转变,实现港与城的协调发展。周文指出,在处理港口与产业园区的空间关联与功能布局时,需要关注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保证它们之间的高效联系,重视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及对外交通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公共设施的作用,协调有序、集约化开发,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周文.北仑港口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总之,港城空间关系是一个“共生、分离、融合、再分工”的螺旋状循环发展过程。巨型港口城市在二次崛起的发展阶段,临港新区与中心城区过分的功能空间分离不利于港区要素集聚和对腹地区域空间效应的发挥,临港新区必须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才能实现港口城市复兴。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的自适应过程,港口空间格局的均衡化趋向将更为明显。

4.港口发展新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港口功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海运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港口区位变化,船舶大型化、港区外迁与深水港发展等发展趋势对港口及其城市空间演变产生了新的影响。港口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结节点和临界点,物质流、资本流、信息流等城市间的各种流的作用强烈,许多学者注意到了影响港城空间关系的新因素、新作用。郑弘毅等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当老海港城市成为经济中心,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港口泊位增多以及港口水深要求提高,港口布局向经济中心外围扩散。新建港口相应作为依托的小港城,往往就是老港城的卫星城镇。海港城市具有海港建设深水化、港城布局分散化的客观发展规律。周骊巍基于耦合理论,提出港口城市中港区交通需求的大幅度增长通常都是由于港口的生产活动产生,因而港区和城区的空间分布是交通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根本原因,港城空间结构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既定交通模式的空间分布。周骊巍.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的耦合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271—274.李加林等以宁波为例,揭示河港城市随内河港、河口港到海港的不断深水化和港区外迁,相应城市用地随港口推移而向入海口、海岸或海岛方向发展,城市形态演变呈现五阶段带状、群组型空间布局。李加林.河口港城市形态演变的分析研究:兼论宁波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发展[J].人文地理,1998,13(2):50—53.李玉鸣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港口城市国际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从港城关系、港城界面的复兴、港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几方面探讨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李玉鸣.港口城市国际研究主题的分析[J].经济地理,2000(20):14—17.与其他类型城市相比,港口城市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是既要满足与一般城市一样的日常环境问题压力,又要处理港口城市特有的环境问题,如港口运输和操作所引起的灾害的防治、海洋水环境及海洋生物种群的保护、滨水地区土地使用中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矛盾的协调等。林桂兰剖析了厦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以海港、海湾为核心,海经济、海景观、海文化、海安全、海生态和海健康“六位一体”的海湾城市复合系统。林桂兰,左玉辉.厦门湾城市化过程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调控[J].地理学报,2007,62(2):137—146.张耀光提出以港口开发和岸线综合利用及生态保护为基础的海洋产业发展思路,把岛屿港口开发带动造船等临港产业布局调整、崇明海岛生态旅游城作为上海城市特色空间的重点加以培育。张耀光,王圣云,宋欣茹.上海利用岛屿岸线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景[J].经济地理,2004,24(6):780—783.现代化与国际化是港口及港口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现代化水平的评价,现代化与国际性的界定与内涵,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研究多针对某一港口城市,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对该港口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指引与决策。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模型的研究大体经历了单纯腹地扩展、陆向腹地渗透、海向腹地吸引、重叠腹地争夺等研究的不断变化,以及从港口体系的集中化研究向分散化研究、从海港体系研究到集装箱港口体系研究的转变。王圣云,沈玉芳.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08,27(8):230—232.国外学者对临港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比较早,在港口演化模式以及港口—腹地系统研究方面的成果也比较多。借鉴国外学者对临港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继续推进临港区域空间结构定量化的探索和研究,对我国现代港口理论研究与港口城市建设实践大有裨益。

1.港城空间模型研究

对港口内部空间结构的考察使学者们对港口发展模型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由此注意到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空间视角的港口研究始于德国学者高兹(Kautz)于1934年所著《海港区位论》。受区位论影响,学者们最早从港口区位认识中关注区域内港与城的相互位置关系。塔弗—莫里尔—顾尔德(Taaffe-Morrill-Gould)模型开创了现代港城发展动力模型研究的先河。该模型认为,导致港口区位空间格局发生变化的因素,首先是交通网络扩张,从而提高腹地交通便利程度,其次是“龙头港”的产生和港口序列的形成过程,由于交通的扩张和龙头港的带动,港口腹地的经济也随着港口沿线的发展而发展,港口所在城市因港口腹地扩充而加快建设。陈芸芸.港城互动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1963年,伯德(Bird)在考察英国河港发展之后提出任意港模型。伯德认为港口活动有一个位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为了寻求更大的空间以满足机械化生产,并能靠近深水航道以满足船舶大型化的需要。伯德将港口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①原始发展阶段;②顺岸式港口扩展阶段;③顺岸式港口细部变化阶段;④船坞细部变化阶段;⑤港池式码头发展阶段;⑥专业化码头发展阶段张芯.港口企业竞争初探[J].中国港口,1995(2):23—26.。通过刻画港口功能提升和形态空间拓展的规律,揭示港城空间关系变化特征及空间分离必然趋势。该模型开创了港城空间模型研究的先河,成为港口发展基础理论。模型被提出后,不同学者将其应用在东非、加纳、澳大利亚等地的港口,并根据港口自身条件对模型进行修正。但是,该模型对由班轮服务的海向腹地和港口服务的陆向腹地的研究,尤其是对相应航运活动研究不足。徐永健,阎小培,许学强.西方现代港口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1(4):28—33.诺特伯姆(Notteboom)和罗德里格(Rodrigue)根据港口空间演化的现象,在港口和港口体系发展中引入港口区域化阶段,以弥补任意港模型的局限。虽然在物流融合方面这能解释港口和腹地之间的关系,但不能解释港口和城市之间的关系。霍伊尔(Hoyle)模型通过功能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展示了港口城市互动关系的演化,解释了由于功能和空间矛盾而导致的城市和港口的分离。霍伊尔把西方港口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分为六个阶段,即港口城市的原始阶段、港口城市拓展阶段、现代工业港口城市阶段、城市滨水区退出阶段、城市滨水区复兴阶段、港口城市联系恢复阶段。王列辉.国外港口城市空间结构综述[J].城市规划,2010,34(11):55—62.塔弗(Taaffe)、莫里尔(Morrill)等人从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联系角度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进行了研究。1963年,他们共同发表了题为《欠发达国家的交通扩张》一文,并以加纳和尼日利亚为例,首次建立了港口区域交通网络发展模型,认为随着交通网络的扩张与不断发展,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联系得到逐步改善,腹地货流逐步趋于集中。该演化模式指出,海港空间结构演化是内陆交通网络发展的结果,由于海港之间、内陆中心之间、海港和内陆中心之间的竞争作用,港口系统从最初的分散模式开始演化TAAFFE B J, MORRILL R L, GOULD P K.Transportation expansion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sis[J].Geography Review,1963,53(4):503-529.。巴克(Barke)以欧洲诸港为对象,建立了集装箱主枢纽港的生命周期五阶段模型。巴克提出的五阶段模型与塔弗模型比较相似,在该模型的最后阶段,他认为规模较大、发展迅速的港口区域开始面临拥挤的困境后,鼓励一些港口活动离开城市核心向不拥挤的郊区港区发展,港口分散化趋势意味着从主要港口到毗邻的不拥挤的新港口的迁移。王圣云,沈玉芳.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08,27(8):230—232.

2.港城工业化发展对空间的影响

港口作为一类地理空间,也是一种经济系统。港口发展面临现代物流重组的新环境,在全球化及综合物流下发生角色转变。港口本身是一个商品物资集散地,或者说,正是因为有水陆码头,货物集散便利,城市才逐步兴起进而成为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随着近代产业革命带来的物资技术的变化以及近代工业带来的工商业活动增加,一批批临海、沿河新建港口相继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海运革命和国际贸易促使以港口为主的海岸带开发兴起,出现了临海工业布局趋向,许多国家依托港口及其毗邻区域配置工业增长点,临海工业开发区成为政府对国家经济干预的重要手段。港城关系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港口工业化研究,港口工业化及其对城市的空间作用与影响成为这时期港口与区域发展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霍伊尔等应用协同发展理论,从“港口—城市—腹地”横向系统,探讨港口、工业与城市、区域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变化。霍伊尔等在《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发展》一书中,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区域开发的交互作用作为主题。他们认为“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节点,港口往往发展成为一个主要工业集聚点和重要的就业地点,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点”韩增林.地理学、港口空间研究与港口地理学[J].地理教育,2012(9):4—5.。在全球化、区域化背景下,在市场的推动下,区域内形成物流网络,大大拓展了港口的动态腹地范围,港口腹地的概念突破地理局限,直接取决于经济区域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港口发展以及区域内的物流网络的发展互相依赖,腹地内一个特定物流中心的发展同腹地多个物流平台相连接,港口直接服务于以重要城市为中心的区域配送系统,港口的发展取决于区域化程度。维格里(Vigarie)将临海工业开发区的区域空间作用归纳为五点:①吸引直接相关或依赖于基本核心工业的其他工业;②地方为工业区的发展提供支持与补给,促进工业区的区内、区际经济相互作用,从而使工业区协同于当地环境;③多种产业融合于工业区并产生自增长(self-generating)效应;④直接或间接地吸引劳动力;⑤工业区连接多种交通网并成为人口迁入中心,从而增强其自增长效应。郭建科,韩增林.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490—1498.近年来,国外学者正在对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的自由港或许多国家在其主要港口设置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免税区等类似自由港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3.港城界面的空间利用与空间多元化研究

随着港口机制的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港口的窗口性质增强,港城以海为轴的带状特征不断加强。在港口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拓展现代化物流分拨功能,形成物流分拨和综合运输服务中心已成为世界港口新的发展方向,功能的转型反映到空间上是原港区发展临港新型产业、第三产业,老港区进行城市化改造,逐渐置换成城区功能用地,形成“港退城进”的港城空间组织布局。港口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全球化压力的外部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地方化压力的内部影响。20世纪80年代,港城界面成为一个很有用的概念,用来描述同时进行的港口变化和滨水区复兴HAYUTH Y.The port-urban interface:an area in transition[J].Area,1982,14(3):219-224.,当时出现了著名的“滨水区复兴运动”,成为国际上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的一个高潮,滨水地区的改造与再开发等港城关系实体空间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趋向于注重量化评价。各国对废弃的城市滨水区采取的开发策略,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是以港口和工业活动为导向,重振港区的工业和商业功能,以安特卫普为代表;二是以商业、游憩等开发为导向,对城市滨水区进行彻底的改造,以巴尔的摩为代表。大部分成功的大型滨水区再开发项目均属第二类。世界各地的港口正经历着长期艰苦的临港区域重建过程,主要做法都是在港城界面地区引入新的、适应于发展趋势的功能,包括休闲与娱乐、科技等第三产业和文化功能,从而使这一区域在工业结构调整和运输技术发展的新条件下,成为港口城市一个立体、复合的综合功能区。郭建科,韩增林.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490—1498.霍伊尔等人于1988年主编的《滨水区更新》一书,首次对全球滨水区再开发现象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HOYLE B S, PINDER D A, HUSAIN M S.Revitalising the waterfront: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dockland development[J].Town Planning Review,1989,60(2):4389-4392.美国学者霍尔(Hall)认为,滨水区再开发的意义可与20世纪50年代修建高速公路运动和60年代的新城运动相提并论。港城界面地区的复兴成为20世纪末城市港口规划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滨水区再开发与港口城市更新和经济转型密不可分,是港城关系发展中的最新阶段,它主要针对港口逐渐远离城市核心区后的空间利用问题。在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港口和临港工业从港城界面外移,其他经济活动如商业、娱乐等迁入,这样,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相应地发生改变。斯莱克(Slack)、奥康纳(O'Connon)、基德瓦伊(Kidwai)、格莱皮奥斯(Gripaios)分别对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英国都有较深入的个案研究。迪克吕埃(Ducruet)等人还把欧洲港口城市空间模型和韩国釜山等城市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滨水区的重新开发可以分为经济一体化、空间一体化和历史一体化。LEE S W, DUCRUET C.Waterfront redevelopment and territorial integrationin le-Havre(France)and Southampton(UK):implications for Busan, Korea[J].Ocean Policy Research,2006(21):127-156.

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定性分析,除了围绕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展开外,主要还通过对港口腹地的相互竞争分析把港口放到区域或城市的发展背景下探讨港口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对区域城市的影响。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比较注重于相关港口货流集中程度的分析。研究港群货流的集中与分散变化是分析港口腹地竞争过程的主要途径之一。还有一些学者从港口的集中倾向与规模大小的关系及港口专业化与港口的集中性等角度,阐释了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集中或扩散规律BIRD J.Seaports and seaport terminals[D].London:Hutchison University Press, 1971.。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开始关注港城功能空间多元化。迪克吕埃等人致力于对欧洲港口城市发展规律的探讨,提出了欧洲港口城市空间模型。部分学者把海岸带看作沿海城市、海港和工业区融为一体的地域空间,注重港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指出影响港口城市发展的环境应包括港口城市之间竞争的经济环境和海洋运输的技术环境,这些因素影响着港口城市的持续发展方式,应积极策划并实施改善城市物质设施并使之现代化和信息化。转引郭建科、韩增林《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29卷第12期。

三、评价

以往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的研究涉及港口与城市在产业、功能、土地利用、城市空间组织、布局与形态的互动关系与演化过程等多方面内容。西方学者重视港口通用模型的构建和港城界面研究,对发展中国家港口城市及区域发展研究独具意义;中国地理学家的研究重点为港口选址、港口演变与城市兴衰及港城空间成长规律,对港口城市空间及其体系演化研究影响深远;中外研究均将港城空间系统的形成、发展、演化规律作为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的核心主题。然而,临港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因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与空间范式,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港口现代化水平、人口压力、资源环境条件、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与运用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真正共识。

目前,港城空间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足。作为一个边缘性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多与其他港口研究相伴而生,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尚待整合。港城空间系统的基本要素、空间尺度、结构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尚需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港口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体现在最初港口与城市是共生关系,之后是港口与城市的分离,最后是港城界面的再开发。从当前的研究看,对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演变的动力机制主要认为是船舶大型化、港口深水化等技术要求而导致的,缺少从制度、文化和政府、企业等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研究的方法看,虽也有学者引入相对集中度等分析工具对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但总体来讲,多采用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仍较薄弱,分析手段和分析工具较为缺乏,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准确性。国内外港口的区域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与分析的阶段,精确的定量化研究并不多见,即使少数运用简单数学模型的相关研究也只是涉及港口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港口规模、港口运行的经济性等某一个层面,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建立起港口与区域交互作用的定量研究体系目前尚为薄弱。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现代港口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机制及内在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应是现代港口发展的区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港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研究港口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港口和城市的空间联系主要体现在港城界面即滨水区,因此研究的重点大多围绕滨水区展开,对港口与城市其他区域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而对港城界面的研究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近几年不同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研究虽有出现,但关于全球尺度或国家尺度的比较研究仍需加强。已有的港口通用模型仍难以满足港口外迁和港区重新发展的实践需求,港口体系理论也未能解决枢纽港多元化的发展机制,且未能纳入港航市场的最新现象,也未解决空间尺度对基础理论的影响;枢纽港的界定未能考虑全面内涵,空间识别也未形成理想模型;航运网络侧重定性分析,忽视了模型的剖析和空间效应;港航企业行为侧重单一港口的影响机制,忽视了全球港口体系的空间效应。一些学者虽然对港口特别是沿海港口运输体系、空间作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有开创性的概念,构建了相关的数量模型,但总体来讲,还主要围绕单纯的运输功能展开,并未将其内涵和研究视角扩展至经济地理学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的系统分析。今后应拓宽港—城空间系统研究的区域视角,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问题,注重将比较分析、定量刻画和空间模拟结合起来,揭示港城空间系统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目前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只限于港口的发展与城市的布局形态,在港口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方面研究较少。现有研究视角和切入点尚不能满足港城空间系统作用要素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对港口发展新趋向、新要素、新产业对港口和城市的空间影响研究不足。从更大范围的空间结构中去考察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揭示港口自身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腹地范围扩大的相互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组织方式、新的“流”空间和贸易形式、新的技术进步和运输方式、新的港口组合和城市空间组织模式、新的城市空间分异等都对港—城空间系统、空间界面和空间组织与融合提出新的挑战。此外,从港口、城市、区域三者有机结合角度出发,研究其与内陆经济腹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从微观角度对区域港口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研究也较为鲜见;在实证研究中,对港口腹地范围大小和空间分布情况的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上或某一要素的实证上,用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判定模型对港口腹地范围与空间分布做深层次解析和理论提升的研究尚待加强。应将区域港城体系与竞争环境、港城互动与融合、海岸开发与保护等多尺度的核心要素纳入港口城市发展的空间维度,从实现海陆双向空间开发背景下的港与城、海与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序循环和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港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表达与路径优化等关键性问题。郭建科,韩增林.港口与城市空间联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490—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