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浪潮下的公益组织传播策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新媒体的未来:走向移动社交化

经过17年的高速发展和技术革新,中国网络传媒从门户、博客到视频、客户端,再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整个传媒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开始应运而生。

一、移动社交化成新媒体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也给移动新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PC时代,用户的资讯浏览时间点一般都比较固定,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新的注意力开始转移,用户的线上阅读时间更加碎片化,比如用户在利用等人、排队、乘车、上洗手间、起床前、睡觉前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各种资讯和朋友圈动态。因此移动新媒体的出现,将在抢占用户碎片化的阅读时间方面展开集体争夺。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首次超过PC端网民。而据腾讯公布的数据,近七成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阅读新闻资讯,近八成用户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新闻资讯;在微信平台上,平均每天人均阅读资讯5篇左右,日均资讯阅读数超过3篇的用户占比达51%,近半数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每天超过3小时。

由此可见,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各类移动阅读应用的普及,用户的阅读重心已经逐渐从PC端转向移动端。移动新媒体的出现正好顺应了用户随时随地获取各类资讯信息的需要,用户的碎片时间因此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对于移动社交媒体而言,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内容资讯获取的主要渠道。

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沟通、社交、阅读、分享等行为成为移动新媒体的主要特征,移动社交平台已逐渐成为用户关注热点资讯、获取新知识、分享信息的新途径。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传播平台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加上信息内容的产生过程呈现移动化、碎片化、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好友间的点赞、评论和转发分享,营造出快速的信息传播链,这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信息传播参与度和移动社交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模式,加上精准的内容定位,移动社交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呈几何级数迅速提高。

此外,用户注意力的切换频率也在加快。统计显示,用户每小时大约会切换36次应用,这意味着平均不到两分钟就会切换一次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传统网络媒体还坚持PC时代的资讯传播模式,显然不会满足用户的移动资讯获取需求。用户注意力的分散让不少用户成为浅层资讯阅读者,但是用户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就可以完成对基本资讯的获取需求。

二、资讯视频化时代到来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字和图片展示这种资讯获取方式,视频比文字或者语音有先天的加深认知和记忆的优势,通过视频展现形式所影响的受众,远超过通过文字形式展现带来的影响。这也是移动视频能够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与4G网络的普及度不断提高,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上网的首要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移动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跨屏连续观看视频的需求也将会得到满足,移动用户使用移动视频应用的有效使用时长将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移动视频的付费时代也正在到来。移动视频的兴起,尤其是聚合类移动视频应用,用户只需支付很少的会员费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热门影视。聚合类视频应用的会费制度会逐步被广大视频用户认可,会费制度未来或将超过广告收入成为移动视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在移动新媒体时代,旧的模式终将被新的模式所代替。中国主流的新闻门户网站均已开始尝试资讯内容的移动视频化,以满足移动用户和市场的需求。文字内容向视频内容呈现的转变,顺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如今,随着移动新媒体时代需求的多样化,在多场景、多维度下的移动社交需求激励下,移动社交新媒体传播模式在加速兴起,作为一种更为迅速直接的互动社交传播方式,公共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模式将得到全新的变革。

当然,移动社交媒体也面临可持续化的挑战,例如受政府政策和社交平台因素的影响很大,移动社交媒体在轻量化和深度内容的设计策划上也需要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此外,移动社交媒体需要高度的自我规范与自我约束,移动社交媒体的专业能力也将决定其在移动社交媒体领域的生存能力。这些都是新媒体转型必须思考的方向。

三、基于Web 2.0技术发展起来的“小社交时代”显现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社交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常见的有社交网站(SNS)、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微电影、电子商务、网络游戏、问答等等。

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

随着群组、好友列表以及小众网络逐渐受到欢迎,社交网络也将越来越“排外”。新浪科技:《2010年社交媒体6大趋势:社交性将减弱》,2009年11月4日13:56, http://tech.sina.com.cn/i/2009-11-04/13563563929.shtml。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动态被人关注,而且社交网络中的干扰因素也将越来越多,而在微信、微博、QQ中隐藏状态更新的行为也将越来越普遍。或许社交性并未真的降低,但用户却有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过滤无用信息,从网络中获得真正的价值。

一大批垂直社交产品涌现出来,大量的垂直社交产品达到百万用户量级,甚至是千万用户量级。情侣私密社交产品“小恩爱”做到1500万用户(见图1-8)。女生专用的生理保健产品西柚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甚至她们的男朋友去下载(见图1-9)。

图1-8 情侣私密社交产品“小恩爱”

图1-9 女生专用的生理保健产品西柚

这些垂直社交产品的不断壮大,说明人们希望通过垂直社交产品解决垂直社交的需求,而不是通过关系冗杂的社交大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和去边际化意味着垂直社交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有论者称,以垂直社交为主的“小社交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