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村落概况
一、自然情况
镇山村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布依族村落,行政区划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花溪区位于贵阳市南面,距离市中心17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东连龙里县,南接惠水、长顺两县,西接平坝县、清镇市,北邻贵阳市小河、乌当、南明等区。
花溪区全境大部分地区为喀斯特地质地貌典型地区,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和苗岭山脉中段,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东西部为低中山丘陵谷盆区,海拔1035~1429米;中部为丘盆区,海拔1015~1429米;东南部为中山台地,平均海拔为1300米,最高点为皇帝坡1655.9米;西南部为山地,海拔1067~1529米。全区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东部、中部有南北走向山脉三条,形成山脉间三条槽谷坝子,盛产稻谷。
花溪区是贵阳市的生态区、旅游区、文化区。生态区意指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花溪区年平均降雨量1178.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 ~83%,年平均日照总数为1274.2小时,年平均气温14.9摄氏度。境内耕地面积12323公顷,森林面积2342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4.1%。境内水资源丰富,有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两大水系26条河流,另有小溪38条,总长400余公里,水质无色、无味、透明、无沉淀,是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源。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花溪区的品牌标签之一。花溪区下辖2镇7乡18个社区服务中心,共122个行政村,52个居委会,2012年年末常住人口62.61万人,有苗、布依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数33%。凭借天然秀美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该区也成为贵阳市及其他地区游客喜爱的旅游地之一。
镇山村位于花溪区西南面,距省会贵阳21公里,距花溪区11公里,距石板镇1.25公里。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雨水适中,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7′,北纬26°27′,最高海拔为(半边山山顶)1195.88米,村寨正中海拔1163.40米,寨脚海拔1128.87米。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公里。现有耕地707亩,其中水田(称为田)303亩,旱地(称为土)404亩,人均耕地1.6亩。镇山村向北是镇政府所在地石板镇(见图2-2),南面和李村、天鹅寨隔花溪水库遥遥相望,向西是隆昌乡,东面是老犁地村(见图2-3)。
图2-2 花溪区石板镇镇域综合现状
图2-3 镇山村附近村寨分布
镇山村处于花溪河中段,从水路往东南3公里可达花溪水库大坝和花溪公园,往西北逆流而上2公里可游览国家4A级景区——天河潭风景区。花溪河是南明河流经花溪区段的名称,发源于今花溪区党武乡的山中,向东北流入花溪乡境内后,始称“花溪河”。“花溪河”古称“济番河”,因为要从贵阳府进入定番州,必须从此河过渡,因此称为“济番河”。
村寨东北角的“半边山”在历史上一直是这一区域的标志性自然景观,《贵阳府志》中就有关于此山的记载“有半边山,峙三岔河滨”,镇山村周围在历史上也因此山命名。村中老人说:“以前这块地区,包括附近的石板、李村、关口、天鹅、隆昌、竹拢等寨子,还有现在的镇山村都是属于我们这里,统一就叫半边山。现在的镇山村,在过去叫屯上、下寨、对门河,现在才叫上寨、下寨和李村。”半边山在历史上不仅是周围村落标明其地理位置的坐标,更引发了当地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尽想象。说起半边山,镇山村几乎人人都会讲述一段秦始皇执鞭赶山的传说故事,连石板村和天鹅寨等周围村寨的人们也能娓娓道来。
据镇山村2011年人口统计,截至2011年9月9日,全村共有152户, 666人,分为5个村民小组。其中男性327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9%;女性33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1%。按年龄划分,18岁以下人口为163人,18~35岁人口200人,35~60岁255人,60岁以上老人48人。按照户口性质划分,非农人口为5人,农业人口66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9.5‰,死亡率4.5‰。
镇山村主要由布依族、苗族、汉族三个民族组成,目前有苗族68户,汉族1户,其余全部为布依族。近年来,由于布依族、苗族、汉族之间的通婚情况增多,苗族和汉族的人数增加迅速。特别是汉族女性嫁到镇山村的人数与日俱增,汉族女婿入赘的情况也不少见,更有外省女性嫁入的情况出现。截至2012年5月,镇山村共有汉族80人,占总人数的12%。
布依族是镇山村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居民。当地布依族有班李两姓,两姓同源,为一个家族的两支。根据镇山村班李氏族谱记载,村里的布依族是来自江西的始祖李仁宇和当地布依族女子结合的后代,即汉族和布依族通婚的后裔。他们婚后生有两子,长子随父姓,取名李鹤山;次子随母姓,取名班近山,繁衍至今已经有17代子孙。班李两姓同宗,互不通婚。班姓后代现在大部分生活在镇山村,而李姓后代多生活在河对面的李村。苗族主要有王、陈两姓,在1958年修建花溪水库时,考虑到不同的民族习惯,当时村内多数苗族迁居到沿河的栗木山的山坳中,自成一个单元,现在为镇山村的第五村民小组,称为关口寨。关于村里苗族的来历,老人们说,他们以前是给布依族大户人家打长工的,来自花溪党武乡等地,后来就定居于此。现在村民受到民族平等理念的影响,不太提起苗族过去的地位,而更倾向于说村里都是一家人。汉族只有刘姓一户,是在花溪水库修建时期,1960年左右从阿哈水库附近迁入村内的。
二、历史沿革
(一)文献记载
镇山村属于贵阳市花溪区,这片地区原名花仡佬,历史悠久,与贵阳密切关联。其地在西周至春秋隶属牂牁国,秦属象郡且兰县西部,汉代置牂牁郡,唐代属矩州,宋代属羁縻州之矩州。元代置金筑安抚司,包括今花溪区之花溪乡、青岩、石板、燕楼、湖潮等地,现在的镇山村在元代属金筑安抚司之下的石板。明朝归贵州卫、贵州前卫管辖。
明代之前贵州的人口很少,主要居民是少数民族,汉族人数较少。明代邱禾实在郭子章《黔记·序》中道:“籍黔之人,不足以当中土一大郡,又汉夷错居,而夷倍蓰焉。”而黔中村落的发展和明朝的卫所屯田制度密不可分。明朝初期,朱元璋刚刚建立政权,为巩固边防,“开一线以通云南”。朱棣在永乐十一年(1413)建立贵州布政使司,在贵州设立卫所,实行屯田,整治驿道,不断增设府、州、县等流官的统治范围。同时为安抚元末战乱带来的破坏,恢复和发展当时的社会经济,实行“移民就宽乡”的政策,使人们从人口密集的“狭乡”向地广人稀的“宽乡”流动。
明洪武年间开始,卫所不断设立。洪武四年(1371)置贵州卫,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贵州前卫。在这一时期,汉族人大规模以军事移民的方式进入贵州。为了“有亲戚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为防止士兵逃散,还允许官兵携家属前往。这些士兵“三分戍守,七分耕种”,既有军籍,又同时“寓兵于农”,在无战事的和平时期就从事农业劳动,有战争时即全副武装投入战斗。明代的屯田制度非常完善,实施上也具体明确。“自古屯营之田,或用兵或用民,皆是于军伍之外,各分兵置司。惟我朝之制,就于卫所所在有闲旷之土,分军以立屯堡,俾其且耕且守。盖以十分为率,七分守城,三分屯耕,遇有儆急,朝发夕至。是于守御之中而收耕获之利,其法视古为良。……其牛具农器则总于屯曹,屯粮子粒则司于户部。有民之处则有屯营之田,非若唐人专设农寺以领之也。”从洪武年间设立卫所开始,至永乐以后又增设府、州和县,共建成五十余座卫所,屯堡更是有280余处。这些屯堡星罗棋布,形成庞大的军事和社会网络。起初这些卫所和屯堡都是作为军事据点和政治中心而建。随着人口的聚集,生活的社会化、货币流通和货物的需求程度提高,再加之所建之处都在驿道沿线,屯堡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离镇山村最近的石板哨,就由原来的军事哨所逐渐演变为市集,每逢卯日和申日赶场,当时方圆几里的百姓都会来此出售自己家里富余的粮食和农副产品,再购买自己所需之物留用。
因为明代的屯兵政策,人口大量迁移并在屯兵驻地附近定居,定居的军民所建立的村寨就多以驻守的军事地标命名,出现了大量以营、屯、哨、堡等命名的村寨。如镇山村周边的合朋村原为“合朋堡”,石板镇原为“石板哨”,湖潮乡原为“胡潮堡”等(见图2-4)。
图2-4 花溪区通滇驿道两侧部分屯堡分布
明万历十四年(1586),贵竹长官司及龙里卫属平伐长官司辖地合置新贵县,与贵阳府同城,隶贵阳府。新贵县辖东上、东下、南上、南下、西上、西下、北上、北下8里248寨,今石板哨(今花溪区石板镇)一带属南上里。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四月,云贵总督范承勋疏请将卫所裁除获准,裁贵州卫、贵州前卫合并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城而治。康熙三十四年(1695)裁新贵县并入贵筑县,贵筑县辖有今贵阳市所辖南明、云岩、花溪、乌当、白云、小河六区的地域。半边山(今镇山村)属于贵阳府贵阳亲辖地的蔡关里(蔡家关里)。《贵阳府志·疆里图记》第一之二载:“贵阳亲辖地凡里四,正副土司六。南三十里为蔡关里。……蔡关里,一名蔡家关里,管寨三十七。半边山,在城南三十里,一云三十五里;其东十里至白羊寨,一云东十二里至张王庄;南五里至广顺州天鹅寨,一云南三里至龙场坡;西五里至龙场坡,一云西七里至高寨;北五里至石板哨,一云至合朋堡。居民有仲家百余户,市石板场,去场五里,秋米五石二斗有奇。有半边山,峙三叉河滨。有飞云岩,中有洞。有背水岩,有三叉河自广顺老化街流入,上有傅家桥。”
石板哨的由来已久,明代即在此设哨,是省城通往广顺州的必经之处。而清朝的石板哨(今石板镇)属于贵阳府贵筑县的南上里。《贵阳府志·疆里图记》第一之三载:“贵筑县,附郭,广一百一十里,袤一百六十五里。辖里十七。南上里,管寨四十。石板哨,在城南三十里,其东十五里至集麟村,南三里至府属之龙场坡,西五里至水塘高寨及府属之洋燕寨,北五里至合朋、杨晏寨。有营盘坡,有敲梆坡,有将军山,有云岩。有南明河自天生桥来,流径三重石堰、云岩至半边山。有小溪源自高寨,流至半边山,入南明河。居民二百七十余户,有场,申、卯日集,巳、亥日亦集。”
《贵阳志·建置志》中也记录有石板哨的归属地:“贵筑县辖十七里,东曰东上里……南曰南上里,场五:石板哨、胡朝堡、刘士连堡、川心堡、花仡佬。”可见当时的花溪辖地(花仡佬)和石板镇辖地(石板哨)分属于两个区域。但石板哨所属的南上里和半边山的管辖区域相接壤,民间往来频繁,互通有无。
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民国三年(1914)1月,国民政府废贵阳府置贵阳县,辖原贵筑县全部行政区域,今花溪区地域亦为贵阳县管辖。石板哨和半边山之所在于民国三年属贵阳县西二区。民国十九年(1930)3月,贵阳县行政建置做出调整,今石板镇和镇山村被归为第七区,设石板哨镇。“镇山乡”首次出现,归属于石板哨镇,下辖桥上、天鹅寨、摆克寨、铁厂(现属天鹅村)、老妈井、半边山、老力地(今老犁地)、马洞(马硐)、竹陇(竹拢)、小石厂。乡公所位于镇山寺(今镇山村武庙)。民国二十六年(1937)11月,行政建置再次调整,镇山被归入新五区的第五联保。同年,贵阳县县长认为“花仡佬其名不雅”,将“花仡佬”改名“花溪”,寓“花开四季、溪水常绿”之意。民国三十年(1941)石板哨镇改名为石板乡,直属于贵筑县。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46师138团进驻花溪。2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建立,仍置贵筑县,石板哨之所在属贵筑县第四区(石板区),区公所仍驻石板哨,下辖石板、隆昌、长鲊、湖潮、汪官、雪厂各乡。这一建置一直延续到1958年2月。此后,贵筑县被撤销,其地置为贵阳市花溪区和乌当区两区。行政区划基本上以黔湘、黔滇公路为界,路以南为花溪区、以北为乌当区,两区均为市辖县级区。花溪区共辖2镇14乡。1958年以后石板乡改为石板公社,有两个生产大队,石板一大队和石板二大队,分别有八个生产队。镇山村原属于石板一大队。
1958年至1960年,为兴建花溪水库,镇山下寨的布依族向北搬往水位更高的坡地上。原来居住在下寨的苗族则搬往村子东侧栗木山的山坳里,取名“关口”。居住于花溪河南侧的李姓布依族继续向南侧迁移,归为天鹅寨的李村组,后来又改为“李村”,在行政区划上和镇山村隶属于不同公社。水库搬迁以后单独成立了镇山大队。镇山大队包括镇山和关口寨两个自然村,大队驻镇山。《贵阳志·建置志》中记载:“镇山又称半边山,在石板哨东南一公里半,有7个生产队、89户、411人。关口寨在镇山东一公里,有2个生产队、13户、91人。”
(二)口述历史
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关系密切。虽然在过去,历史学家基本不会将神话作为严肃的史实,但事实上,神话传说在很多社会中以一种社会历史记忆的方式而存在。神话与历史的关系也为人类学者们所关注,如萨林斯以著名的库克船长为例,诠释了历史与神话的并接。少数民族的历史往往从神话传说开始,如畲族的盘瓠神话,苗族洪水漫天、兄妹成婚的神话等。有关自然之物的想象也是神话传说的主要母题之一,作为地理坐标的半边山突兀地耸立在村落东南角,引起当地布依族的无限想象。
半边山传说版本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嫌山太多了,挡住了太阳,就要把山都赶到东洋大海里。于是秦始皇就命令,在全国征发民夫士兵,挖山填海,修建长城。民夫们日复一日地挖山、搬石头,干活非常辛苦又吃不饱饭。好多人累得生了病,有些人吃不饱饿死了,挖山填海修长城的民夫苦不堪言。龙王三小姐正巧看到了,她特别同情这些民夫,就想办法帮助这些人,她想要是万里长城早点筑好,这些民夫就可以早些回家,不用受苦了。于是龙王三小姐回到龙宫里拿出一些麻线。这些麻线不是普通的麻线,是有神力的,只要拿它们朝石头一敲,石头就松了;用它们去挑石头,石头就像棉花一样轻。这些民夫有了麻线,干活不费力,而且速度也快了。秦始皇觉得奇怪,就去工地上看,发现了民夫用的麻线。他觉得这个东西很神奇,就把麻线收集起来,编成了一条鞭子。他用鞭子朝一座山一抽,山就动了。他用大力气赶山,山就跑得飞快。于是他就用这根赶山鞭一路赶山,想把山赶到东南大海里去填海,这样他的地盘就宽了。
龙王三小姐知道秦始皇得了那些麻线,而且做成鞭子去赶山,心想,要是你把山都赶到大海里,我在哪里住,心里很着急。有一天她想到一个好办法。秦始皇赶山跑路很辛苦,到了晚上肯定要找地方休息。于是她就把镇山村变成了一座客栈,自己乔装打扮成客栈的老板娘。等秦始皇一来,她就备上好酒好菜招待他。秦始皇不知道这是龙王三小姐的计谋,喝多了酒醉倒了,于是龙王三小姐趁秦始皇睡着的时候把有神力的赶山鞭取走,又换了一条一模一样但是没有神力的鞭子。秦始皇第二天早上醒来,照样拿着鞭子去赶山,但是奇怪的是,他再怎么用力,山也纹丝不动。他一生气,就使劲全身力气挥了一鞭子,结果就把山劈掉了一半,只剩下现在的这半边,另一半听说飞到了云南。
半边山传说版本二:
半边山就是这村周围最高的一座山,但是这座山与别的山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别的山都是圆圆的一座山,但是半边山形状奇特,只有半座山,另外一半就像被刀劈斧砍一样齐整整地被削去了一半,所以就叫半边山。这是为什么呢?传说秦始皇征战四方,想要统一全国。但是秦始皇发兵打到云南的时候军队就走不动了,这是因为,云南境内密密麻麻全都是大山,军队就打不进去了。秦始皇看到这种形势,就把皇宫里珍藏的神器赶山鞭拿了出来,准备把云南的大山全部赶到东洋大海里去,然后就能占领云南了。于是秦始皇就日夜不停地赶山,把好些山赶到大海里。大海里龙王的三小姐就着急了,龙王三小姐想他这么日夜不停地赶山,时间久了就要把海给堵死了,把海堵死了她就没地方去了。于是一天傍晚,龙王三小姐变成一个女人到了人间,秦始皇这时候正把一批大山赶到现在镇山村这个地方,龙女就劝日夜赶山不止的秦始皇休息一下,让他在这个地方住一夜。等秦始皇睡下之后呢,龙女就用从龙宫拿的假赶山鞭换了秦始皇的真赶山鞭。第二天,秦始皇醒来继续赶山,就赶不动了。从云南赶来的大山就停在贵州了,所以我们贵州山多。秦始皇不甘心,就使全力往其中一座大山上抽了一鞭子,这龙宫的鞭子虽然不是赶山鞭,但也带着龙宫里的仙气,这么一抽,山就从中间劈开了,另外的一半飞到云南。好事的村里人曾经去云南的昭通看过剩下的半边山,跟我们村的这半边山合起来,恰好严丝合缝,能拼成一座完整的大山。
半边山作为“自然之物”在石板哨一带是一个地标性景观,过去的镇山村名为“半边山”也是因山得名。但同时景观也具有其文化意义,透过有关半边山的神话传说,我们能够看到谁在记忆历史与如何记忆。神话传说赋予半边山符号价值和历史感,同时附着在景观上的还有班李家族的身份认同。正如利明和贝尔德所说“神话有助于人们解释古人的习俗、信仰、制度、自然现象、历史名称、地点,以及各种事件。”在镇山村广为流传的半边山神话为半边山的由来披上了一层如仙如画的光环,也蕴含着皇权、暴力、征战等诸多历史元素。这个与战争和征服相关的神话传说似乎也若隐若现地揭示了镇山村始祖的军户背景,与村民所说的“始祖李仁宇原是驻扎在石板哨的军官”相呼应。
镇山人口耳相传的村寨历史与史书上的记载相似,但很多细节却也不尽相同。报道人BYX介绍,镇山村的地名最早是叫营盘坡,再后来叫长安营,第三个名字才叫半边山,最后改为现在的名字镇山村。至于各个名称的具体时间老人却“说不清楚”,只道“叫营盘坡时候的事情很早了,要百岁老人小时候听老人讲传说才听说过。那时候,城墙上还有大土炮”。《贵阳府志》中确有关于营盘坡的记载:“石板哨,在城南三十里……有营盘坡,有敲梆坡,有将军山,有云岩……有小溪源自高寨,流至半边山,入南明河。”然而,此营盘坡和彼营盘坡是否为同一所指就不得而知了。
镇山村村民讲述的村落历史,总是与祖先、战争、军营哨所息息相关,他们的族谱展现了一个辉煌的英雄家族(班李家族的历史将在第二节中叙述)。直到后来汉族在半边山地区的迁入和明朝灭亡后班李家族在军事地位上的衰落,半边山作为一个地名才渐渐与军事相脱离。镇山人记忆中的石板哨是汉人的石板哨,半边山虽然与其毗邻,却是另外一片天地。花溪水库建成前,村民同样用“半边山”命名自西向东贯穿半边山的河水,称其为半边山大河。“石板哨主要是说汉人居住的石板街一带,半边山代表的地方主要就是半边山大河两岸的几个寨子。半边山脚下这条河过去就叫半边山大河,在过去来说,附近几个寨子都没什么河,就只有这一条大河,所以就叫半边山大河,河两边都是稻田。”当时的半边山大河滋养着以现在镇山村为中心的一整片稻作农耕区,虽然明朝之后班李家族的军事地位下降,但弃武从文的老祖公们依然管理着半边山大河两岸绝大多数的水田,成为“地无三寸平”的贵州山区少有的“地主”。
镇山村班李家族的显赫地位到解放以后就不复存在了。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之后,镇山村成为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石板一村的一个村民小组,然而不久之后,镇山村又被石板一村剔除。曾经地位显赫的班李家族万万没有想到,曾经因镇山米而闻名的村子,居然有一天会失去他们几乎所有的水田。1958年修建花溪水库,镇山村的水田几乎全部被淹没在了水库之下。曾经富庶的镇山村生活开始困难起来。这时的石板一村果断地将其管辖范围的镇山村重新划分出去,镇山村成为一个独立的大队,单独进行生产活动。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境依然愤慨和无奈。
农田被淹了过后,我们村没有土地,也没有别的收入利润,石板村就把我们分出去,让我们单独一个村了。他们把我们分出去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太穷了。没被水淹之前我们这个地方,地方大、田地宽,甚至还有七八家碾米的碾坊,他们就愿意跟我们合为一个村。水库淹了之后,我们田地也没有了,碾坊也没有了,就没有收入了,全靠种旱地吃饭。旱地也叫“望天田”,粮食产量很低。他们石板村的人当时还有其他企业,他们就把我们分出去了,所以我们镇山村只有一百多户人还能作为一个村,就是因为他们不要我们了,把我们分出去了。
花溪水库1958年开始施工,1959年11月大坝完成开始蓄水,1960年3月水库再次蓄水。尽管这期间村民一直拆撤河谷两侧的房屋,再搬到河岸的坡地上重新搭建,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房屋没来得及拆完就被大水淹没。此时的镇山村被突来的水库工程分割为三部分:河水北侧的镇山村、栗木山坳里的关口寨和南岸的李村。接下来的三年是镇山村最难熬的时期,靠“望天田”吃饭的镇山人本就生活艰难,又赶上“三年困难时期”,日子可想而知。1963年以后情况稍好一些,国家为了弥补村民的损失,为镇山村安装了抽水泵,由水库抽水到“望天田”所在的位置,善于稻作的布依族人重新开始耕种水田。借着花溪水库之便,镇山村成为贵阳农村首批用电户,电灯进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标志着现代生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