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把减轻人民负担作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最令人感佩的就是机关、军队、学校投入生产,自给自足。红军主力来到陕北后,一方面,当地群众家庭负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加重;另一方面,陕甘宁边区地广人稀,存在着大量无人垦种的荒山。为解决二者矛盾,中共中央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都要投入垦荒运动。整个抗战及以后的历史时期,陕甘宁边区党、政、军、学各机关、各团体、各部门都以极大热情投入到生产运动中,既改善了自身条件,帮助了边区建设,又减轻了人民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1940年12月3日,林伯渠在经济自给动员大会报告中指出:“和平的三年来,边区人民休养生息的问题政府是注意到了,而且相当解决了……全边区200万人民中,部队和工作人员占×十分之一。全面的自给当然是为了人民和工作人员,但首先是占全边区人民×十分之一的工作人员的自给。每年每人担负着150元至300元的生产任务,分配起来时当然有的还要多,有的则恐怕要少。在这总的比例为×十分之一中,军事系统占×分之×,党政占×分之×,如何分配这任务于三方面呢?军队生产占总生产的三分之二,党政生产占总生产的三分之一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