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典型地区共享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城市地区共享发展——湘潭市岳塘区调研[1]

第一节 岳塘区概况

一 区位地理

岳塘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河东地区,湖南省湘江与涟水河汇合处,东接株洲市石峰区,南与湘潭县隔湘江相望,西同雨湖区隔湘江相望,北近长沙市长沙县。该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由原板塘区、岳塘区、郊区合并而成。2004年,湘潭市行政中心东迁至岳塘区,岳塘区成为湘潭市的政治中心,是湘潭市乃至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区土地总面积206平方公里,2016年直接管辖9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47.2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5.7%。

岳塘区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的“金三角”中心地带,联系三市之枢纽,扼湖南经济开发带“五区一廊”之要冲。京广铁路、湘黔铁路和长株潭城际铁路纵横穿境,107国道、320国道、京珠和沪昆高速公路交汇其间,湘江呈U 字形三面环绕,四季宜航,可通长江入大海,四座大桥横卧其上,接通四面八方,乘车至黄花机场只需半小时,交通快捷便利。

岳塘区属湘中丘陵至湘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基本为山地丘陵类型,土壤多为黄红土。岩层属第三纪衡阳红系砂岩、页岩、砾岩。区域内地层多为风化岩残积层土壤,100米以下为石灰岩层,地下水在地表10米以下。岳塘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二 资源禀赋

水资源。湘江流经岳塘区的西部、南部和东南部,全长约42 千米,是工业区和全区的重要水源,也是纳污水体。

光照资源。岳塘区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640—1700小时。

植物资源。岳塘区内的昭山有120 多个科300 多种植物,主要为松、杉、杂木及灌木丛,无裸露的山体及荒地。该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92%,无珍稀、濒危动植物。

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潇湘八景之一的昭山、法华山、3000亩仰天湖、东风水库、红旗水库,既是农业示范基地,又是观光旅游休闲之地的盘龙现代农业示范园。

三 经济社会发展[2]

岳塘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水、电、路、邮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实力有较大提升。2011—2016年,岳塘区GDP从384.48亿元增加到530.70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43%;人均GDP从84076 元提高到112903 元,年均名义增长5.03%;财政收入从10.70亿元迅速提高到65.87亿元,年均名义增长35.38%,财政支出从 6.70亿元增加到 65.27亿元,年均名义增长46.14%。一般预算支出26.57亿元,同比增长8.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3亿元,教育支出3.11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0.89亿元。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6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9亿元,同比增长10.3%;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20.4%。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9.1亿元,同比增长30.2%;零售业零售额34.4亿元,同比增长5.2%;住宿和餐饮行业零售额13.4亿元,同比增长1%。

经济结构有所优化。岳塘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优先发展三产业、转型提升二产业、统筹发展一产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和“三圈、三带、五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全区现代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了钢铁制造及深加工、机电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文化创新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比例为1.38∶75.88∶22.74,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比例为1.28∶58.36∶40.36。第二产业下降17.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7.62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大增长,投资偏向第三产业。2011年岳塘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90亿元,2016年达到264.05亿元,年均名义增长19.02%。近年来岳塘区固定资产投资以第三产业为主,2016年投资达到245.55亿元,占总投资的92.99%,2015年是197.66亿元,占总投资的83.97%。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11年利用外资 2800万美元,2016年达到9698万美元,年均名义增长23.00%。

图1-1 2011—2016年岳塘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根据岳塘区历年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图1-2 2011—2016年岳塘区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岳塘区历年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贸易发展迅速。2011—2016年,岳塘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3.86亿元提高到99.6亿元,名义年均增长7.69%。进出口总额从7756万美元增加到93772万美元,名义年均增长51.5%。其中,进口总额从802万美元增加到63675万美元,名义年均增长207.32%;出口总额从6954万美元增加到30097万美元,名义年均增长127.66%。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岳塘区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突出抓好为民办实事,全力改善民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从2013年的91.00%提高到2016年的95.50%,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从51.10%提高到100%。

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均取得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优秀单位等多项殊荣。2011—2016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有较大增长,专利申请量从715件提高到1223件,授权量从490 件提高到701 件。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从2013年的6张提高到2016年的6.68张。2016年,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 12.20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住房条件不断改善。2011—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6755元提高到26481元,名义年均增长7.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066元提高到31734元,名义年均增长7.0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2013年的41.7平方米提高到2016年的43.1平方米。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持续下行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全力以赴促改革、稳增长,致力园区发展和项目建设,突出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0.7亿元,同比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比例为1.3∶58.4∶40.3。完成财政总收入65.87亿元,同比增长3.15%;一般预算支出26.57亿元,同比增长8.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32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81 元,同比均增长8%。有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高新技术产值达到760亿元。

表1-1 2016年岳塘区基本情况

表1-1 2016年岳塘区基本情况续表

资料来源:岳塘区2017年统计年鉴。

第二节 岳塘区共享发展主要举措

一 构筑新时代基层党建新格局推动共享发展

在岳塘区所辖的9个街道办事处、45个社区、16个行政村中,有基层党组织538个、党员14336 名,其中城市基层党组织506个,占94%,城市党员13122 名,占92%。近年来,岳塘区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为目标,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抓紧抓实,整体效应持续增强,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党建在共享发展中的领航作用不断凸显。岳塘区以党建促共享发展的具体做法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共识

1.在思考调研中凝聚共识

岳塘区党委通过中心组学习、专家授课等方式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断提升认识,强化共识,将城市大党建理念入脑入心。区委常委班子成员先后深入街道、社区、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同时,赴上海、厦门、长沙等地考察,对比先进,更加认识到工作关键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强化政治功能,发挥基层党建的核心领航作用。

2.在直面问题中凝聚共识

当前,城市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加速涌现,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城市基层党组织力量分散、覆盖不全、配合不力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创新发展,单纯依靠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力量解决问题,往往有心无力,必须整合区域内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为此,岳塘区党委提出了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化整体化建设思路。

3.在统筹谋划中凝聚共识

把城市基层党建纳入全区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X”文件,着力构建“3456”[3] 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同时,全面推行社区“去行政化”,清理、规范170 余项社区承担的公共事务,建立社区事项准入制度,推动社区党组织回归服务职能本位,聚焦主责主业。

(二)坚持上下贯通,构建三级联动工作体系

岳塘区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

1.以健全的组织体系强化统筹领导

区委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4次以上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9个街道全部成立“大党工委”,发挥“枢纽核心”作用,协调推动区域党建整合。45个社区党组织全部落实“兼职委员制”,发挥凝聚和服务群众“主阵地”作用,把基层党组织职能职责落到实处。通过三级党组织共同发力,整体系统推进,组织联系更紧密、社会动员更有力、推动工作更顺畅、服务群众更有效。

2.以健全的责任体系推进层级管理

把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纳入相关部门、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季度“同业对标”管理、年度绩效考核和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责任述职考核内容。每季度进行讲评,评优促后。基层党建考核没有评定为“好”等次的党组织书记,取消当年所有评先评优资格。实行社区工作考核,每年财政拿出近300万元考核奖励社区,对排名靠后的5个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通过传导压力,落实责任,街道社区领导核心作用有力发挥。

3.以健全的制度体系夯实基础保障

近年来,岳塘区委建立了社区运转经费和干部基本报酬递增机制,每年专题研究一次社区经费保障提标工作。2016年社区工作经费达50万元以上,社区书记基本报酬达3000元以上。实施阵地提质改造“两年行动计划”,全区45个社区提前全部建成600平方米以上、高标准的综合服务场所。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社区书记平均年龄42.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3%,能力素质实现整体提升,为落实市委“领头雁”计划打好了基础。在全省率先为每个社区公开选聘了一名专职党建员,并建立了选拔培养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力的人财物保障,让基层党员干部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干事的信心。

(三)推进深度融合,形成多方协同共建合力

岳塘区在基层党建中也十分注重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把“推动区域内各领域党组织实现互联互动,资源融合”作为党建的主要措施来抓。

1.建立联结机制让各类组织动起来

围绕共同目标,岳塘区推动325家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促进互帮互促。开展人才交流共育,聘请110多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大党工委”成员、370 多名社区民警和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方面党员担任社区“兼职委员”;深入开展“三员三创三行动”[4],向“两新”组织派出27 名党建指导员、66 名党建联络员,明确党组织书记为责任员,结对开展指导、互助。

图1-3 岳塘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架构图

资料来源:岳塘区党委提供。

2.建立共享机制把各方资源统起来

岳塘区在园区和所有街道都建立了高标准、开放式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引领推动城市资源共享。同时,整合辖区范围内各单位的党组织活动阵地和设施,建立共享资源清单430 余项、需求清单390 余项,相互开放,统筹使用。在社区换届期间,一部分社区由于党员人数较多,会议场所紧张,社区党组织通过共享资源清单预约场地,得到了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为换届工作创造和优化了条件。

3.建立评价机制使各方责任实起来

街道“大党工委”协商考核评价办法,对参与共驻共建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并作为推荐“两代表一委员”资格等方面的依据,有效引导和督促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发挥示范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优势作用,“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如湘钢、湘电、江滨、长房等驻区单位党组织无偿为4个社区提供办公用房4000多平方米,17 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为文化艺术节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

(四)凸显服务功能,激发区域持续发展活力

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在同频共振中发挥整体效能,促进城市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1.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把党建工作融入城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通过“智慧岳塘”建设,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管理。全区划分为332个网格,配备网格员、信息员585名,将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纳入网格管理,推动网格服务与居民需求有效对接。截至2016年年底,共交办网格事件3万余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7%,平台共记录居民服务14万余条。

2.以党建引领推动中心大局发展

把城市基层党建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中心工作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如在项目建设、文明创建、抗洪抢险等工作中,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胸怀大局,以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冲锋在前,率先示范,彰显了党性光辉。

3.以党建引领推动惠民服务落地

将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员、项目、资金等“捆绑打包”下放到街道社区,完善社区“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就近办事。组建了劳动就业、扶贫帮困、治安巡防等各类志愿服务团队245个,推广“王小娟工作室”“老书记工作室”等平台搭建,引导党员到社区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打造特色型党建。

二 岳塘区探索经济共享的主要实践与成效

(一)经济共享主要实践措施

1.增强财政资金保障,共享经济发展红利

(1)加强收入组织,增强财力保障

2016年以来,岳塘区财税部门加强收入组织,努力争资争项,强化财力保障,201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5.82亿元,2017年预计增长10.5%,完成39.5亿元。一是深入推进综合治税。组织核实30万元以上税源户363户,整合财政部门及街道的协税护税力量,加大对房产、建筑项目税收清缴力度,尤其是强化对精美湘潭项目税收征管,做实税收基础。二是强化财源建设培育。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清费政策,贯彻落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鼓励扶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系列政策,着力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助推板块经济发展,提升服务水平,新增美的地产、金芙蓉置业、湘潭中心等重点项目,争取碧蓝环保、中国银行等税源大户落户该区。三是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通过全区通力合作,已累计向上争取资金3.26亿元用于该区基本设施建设等,有效为该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财力支撑。

(2)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对金阳农产品商贸物流城、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等按协议低价出让土地,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予以报建费70%返还。岳塘区累计拨付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金阳农产品商贸物流城等补贴3000余万元。加快岳塘国际商贸城周边配套路网建设,营造物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着力降低物流成本。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湘潭金融商务区集聚发展的暂行办法》,支持鼓励金融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助推湖南股交所湘潭分所、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提高岳塘区城市竞争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2.重视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1)坚持共享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岳塘区坚持把共享发展作为带动和促进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始终把“富民安民、便民惠民、利民乐民”作为农村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发展理念,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到城乡统筹,并制定了“十三五”规划、扶贫攻坚长效机制、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奖补办法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村加快发展,实现农村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2)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内外兼修

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岳塘区既注重发展村级经济,又注重增加农民收入;既注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物质方面的建设,又注重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增强现代意识;既注重加强政府的财政投入引导,又注重广泛引进社会资本;既注重农业产业的发展,又注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扩张。岳塘区有以蔬菜、花卉、茶叶、油茶等为重点的利佳、科林、月意等8个农业规模生产基地,有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产品物流等为重点的伟鸿、日出东方、东信、月意生态等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16年实现总产值54.7亿元。

(3)坚持循序渐进,实现均衡发展

岳塘区在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均衡发展。一方面,岳塘区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全区16个村每年都突出建设1—2个示范村和2—3个环境整治村,岳塘区先后有3个村成功创建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岳塘区又重点打造了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和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并申报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岳塘区开展“三化一拆”(居民美化、环境净化、道路亮化、拆除违章建筑)行动,打造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另一方面,岳塘区开展精准扶贫,出台了扶贫攻坚方案,探索扶贫攻坚长效机制,通过产业帮扶、教育帮扶、社会保障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脱贫。此外,岳塘区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通过举办蔬菜、养殖、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加工、务工技能、脱贫政策宣讲等多种培训班,不断增强村民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技能,拓展农民的创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坚持对外开放,确保农村稳定

开门搞建设是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岳塘区积极引进中国国际商贸城、正方体等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先后引进了盘龙大观园、金阳农产品物流、步步高物流等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以乡情为纽带,培育新乡贤文化,吸引成功人士回乡支持农村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统筹规划,引导农民到企业务工就业,做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3.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城乡收入均等化

(1)出台扶贫系列文件,构建全区扶贫长效机制

为建立健全岳塘区扶贫长效机制,凝聚部门攻坚合力,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全区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工作文件,如《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实施意见》(岳办发 〔2017〕 22号)、《岳塘区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实施细则》(岳办发 〔2017〕 26号)、《岳塘区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脱贫攻坚“三走访三监督三签字”工作实施方案》(岳办发 〔2017〕 28号)、《岳塘区区直部门、街道党政正职脱贫攻坚工作问责规定(试行)》(岳办 〔2017〕 62号)。从2016年起,岳塘区没有新的减贫任务,扶贫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做好对脱贫户的跟踪服务,开展精准帮扶,防止已摘帽的贫困户返贫,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岳塘区各级各部门积极推进国家和省市在扶贫领域推出的各项民生惠民政策在荷塘、霞城、东坪3个街道16个村“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工作,充分保障他们享受相关政策的福利待遇,做到“精准帮扶、不落一人”。通过扎实的工作,岳塘区稳定脱贫的良好局面得到充分巩固。

(2)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脱贫户继续享受脱贫攻坚有关惠民政策(产业扶持、生态补偿、就业培训、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岳塘区扶贫办同财政局、区纪委、区审计和区教育局等相关扶贫责任部门召开了“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安排预审会议”,并印发《岳塘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岳扶办发 〔2017〕 7号)、《关于2017年国家财政扶贫资金预安排的通知》(岳扶办发 〔2017〕 8号),明确了扶贫专项资金的分配方式和管理使用方法。

(3)深挖潜力巧结对子,探索特色产业扶贫之路

岳塘区作为中心城区,没有一片广阔的农村天地用来发展种养业等特色农业,但通过依托区内现有各类产业和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等社会经济组织,挖潜力、结对子,通过转移就业和休闲旅游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来辐射带动,走出了一条量体裁衣、科学有序的产业扶贫道路。通过聚焦荷塘、霞城、东坪3个街道16个村有劳动能力和创业意愿的脱贫户,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保障通过每年20—30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一批;通过对本区内有接受能力的涉农企业加大补贴力度,安置补贴一批;通过扶持鼓励农家乐等休闲农业发展,扶持增收一批。岳塘区初步探索了一条有区域特色的产业脱贫路径,充分保证所有脱贫户继续稳定实现“一提高、两不愁、三保障”生活稳定、不返贫。

(二)经济共享取得的成效

1.产业集聚持续提升

岳塘产业集聚持续提升。2017年岳塘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79.77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242.77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4.76亿元,同比增长13.7%;完成财政总收入78.29亿元,同比增长18.84%。湘潭金融商务区加速崛起,中国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湘潭农商银行、渤海银行、交通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入驻,福星国际金融中心、长房上层国际等一批项目建成,天虹百货、上海邮币卡华南中心、湖南股权交易所湘潭分所、福星凯莱和美高梅酒店开业运营。建设路口核心商圈凸显繁荣,正在成长为全市乃至全省极具影响的重要商圈。步步高(华隆)购物广场全面建成营业,成为中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商场之一,湘潭中心大厦一期也盛大开业。岳塘区产业集聚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后劲。

专栏1.1:岳塘国际商贸城

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以对接“中部崛起”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着力打造湖南省、中部、国内和世界“四个第一”的现代商贸物流枢纽。项目创新“全首层”设计和“以商兴商”模式,实现智慧仓储物流功能体系集成,首创全国第七代现代智慧商贸物流枢纽。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总规划用地约15000亩,专业市场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辐射范围500 公里,覆盖人口3.2亿人。其中,项目一期一阶段占地529亩,总投资68亿元,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其中专业市场面积80万平方米,商铺1.5万余个。

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6亿元,项目一期一阶段150万平方米专业市场和配套公寓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全面进入内外装饰及安装工程;5万平方米的钢架结构临时仓储也于八月底完工;已销售商铺11000余个,公寓2000余套;2017年已完成税收约1亿元,累计完成税费逾3.6亿元。招商方面,通过举办中国儿童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参加全国儿童游乐设施设备博览会、参访中国儿童用品工作委员会、中国酒店用品协会和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等行业协会,与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正稳步、有序引导相关行业生产企业和品牌商家入驻岳塘国际商贸城;引进2家专业物流园区,完成实体投资约2000万元,签约入驻信息配载部约470家,构建了直达省内122个县(市、区),省外23个省会级物流节点、枢纽,实现了外省至岳塘落货、岳塘至省内散货的渠道贯通。

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项目,以“联合出资、以商兴商”模式,采取五江集团占股51%,其他中小股东、经营户占股49%的方式,带动1000余小股东到岳塘经开区投资兴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2.城乡收入差距减小

岳塘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共享理念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精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2016年,岳塘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697.19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481元。2011—2016年,岳塘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9.76%的增长速度,高于岳塘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8.57%)。

专栏1.2:“公司+农户”,为农民创收增收

正江蔬菜基地毗邻湘江,土壤肥沃,蔬菜种植面积达千余亩。基地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人数达270户。今年,全区又新扩蔬菜面积200亩、新成立2个专业合作社,30 余名原建档立卡的脱贫户参与其中,同奔小康。还有囊括20多户入社成员(其中原建档立卡脱贫户8人)的青山油茶专业合作社,区域内油茶面积达4000余亩,合作社成员每户平均年增加产值1.5万元,增收5000元。

2017年加大青山油茶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训种植管理人员,对1000余亩的油茶进行了复垦和提质改造。目前,入社成员有20多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就业8人,区域内油茶面积达到4000余亩,合作社成员每户平均年增加产值1.5万元,增收5000元。与此同时,岳塘区还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优化了农村从业人员结构。

3.扶贫脱贫成效显著

岳塘区贫困户建档立卡最开始的时间为2013年年底至2014年,2014年全区建档立卡1631户、3382人。2015年年底已实现全部脱贫,2016年起岳塘区没有新的减贫任务,扶贫工作集中在继续做好对脱贫户的跟踪服务。区委区政府找准了产业扶贫这一路子,通过发展产业增强脱贫户自身的造血功能。

专栏1.3:湘潭盘龙生态农业示范园,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图1-4 湘潭盘龙大观园鸟瞰图

资料来源:http://www.mafengwo.cn/loadeals/2058975.html。

岳塘区是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没有一片广阔的农村天地可以用来发展种养业等特色农业。通过前期扎实的调研走访,岳塘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子”——依托区内现有各类产业和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等社会经济组织,挖潜力、结对子,通过转移就业和休闲旅游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来辐射带动,走一条量体裁衣、科学有序的扶贫之路。

示范园在规划、建设时就特别注重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相连的“三农”产业形态作为目标。示范园充分利用“绿心保护区”自然条件和田园风光,把传统农业打造成以花卉产业为主题的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景观农业。近年来,示范园直接安排近300名当地农民就业,间接就业的近1000人。40 岁以上的农民从事工程、农业生产等方面工作,40岁以下的从事园区服务工作。园区既解决了用工紧张,又减少了员工吃饭、住宿需兴建基础设施的开支。农民实现了离土不离家,就近就业,农民变成了职业农民。示范园同时邀请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给当地农民传授花卉栽培、蔬菜种植、牲畜养殖等技术,以前靠山靠水吃饭的农民已经转变成懂技能、有手艺的职业农民。示范园还带动了当地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目前园区周边村已有几十户成为花卉苗木专业户,年经济效益达十万元以上。示范园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的农民就业,丰富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途径,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

示范园建设初期就非常重视与“三农”的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示范园部分建设用地为农居用地,几十家村民因项目建设而拆迁。示范园主动与村部、危改办共同选址、兴建农民新村,安置拆迁农民,新建的农民新居把厕所、太阳能畜禽舍与地下沼气池建在一起,利用沼气做饭,达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要求;同时还建设了垃圾处理池,将废料集中进行沉淀、过滤、重新使用或混合运送销毁处理。示范园让当地农民摆脱了茅屋泥房、漏水进风的日子,住上了温暖舒适、有电有网的独栋别墅,有的还开上了小轿车。以前这里晚上黑灯瞎火,如今变得灯火通明。示范园所辖的荷塘、指方两个村由岳塘最贫穷落后的村,变成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中指方村还成功申报了全省特色旅游名村。

示范园的建设,充分发挥了旅游业的融合带动作用,为旅游扶贫增收找到了有效的途径。下阶段,示范园将继续开发建设一系列生态旅游项目,提升景区基础服务设施与产品服务,引导本地区的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助推当地的“三农”发展,将示范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休闲旅游扶贫示范亮点。

三 岳塘区促进社会共享的实践和成效

(一)社会共享实践

1.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

(1)推行“1+1+X”组合签约服务模式,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共享

“1+1+X”模式中第一个“1”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第二个“1”为医疗健康集团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如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三医院),“X”为专科医院(如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1+1+X”的组合签约允许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再自愿选择一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一所专科医院,在基层首诊的基础上,签约居民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1+1+X”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既充分调动医疗资源的共享,也为居民提供方便和多样化选择。2017年,岳塘区共组建了46支家庭医生团队深入机关、部门、家庭开展签约服务。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签约289314人,服务率达60%。共派出专家下基层8342人次,近3万名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在基层机构接受三甲医院的专家免费服务。其中上转3318人次,下转915人次,转诊救治危重孕产妇600余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同比增长4.84%,小病首诊在基层的就医新格局基本成形。

表1-2 “十二五”期间岳塘区政府颁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共享的政策

(2)推动医疗资源的上下联动,强化医疗服务技术支撑

岳塘区纵向联合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为加强医疗健康集团内的交流合作,确保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至少有1名上级医院的专家加入。横向拓展网络远程诊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级医院之间搭建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信息平台,共享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等资源,实现医疗集团和医共体资源共享,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支撑。

(3)通过“八个统一”合作,推进医联体建设

岳塘区成立了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医疗健康集团,通过深入开展“八个统一”的合作,即通过统一分级诊疗、统一人才培养、统一对外发布人才引进信息、统一学科对接、统一资源开发、统一信息化建设、统一质量管理、统一规划布局,推进医联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充分利用,达到医疗资源共建共享。

2.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城乡社保体系一体化

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取向。近年来,岳塘区不断加大适合保障投入力度,吸引培育社会公益力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作用不断加强。

(1)培育社会公益组织,增强社会保障力量与活力

2016年年底,岳塘区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以更好地“培育”这些公益组织。基地采取“政府资金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政府公众监督、社会民众收益”的运营模式,按照“政务公开、优质服务”的要求运营。孵化基地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支持社会组织体系,对社会组织给予能力建设、资源和智力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引导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为社会组织、志愿者提供了方便,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公益组织入驻岳塘,为城乡人民提供更多生活保障。

(2)灵活制度设计,建立合适有效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兼顾不同的需求,采取有效的保障方式,对孤、老、病、残农民分别给予不同形式、不同力度的保障。充分保障农民个人利益,各项保障成本大部分由政府承担,各项财政支出及时足额到账,确保农民个人利益。大力集中财力投入到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3)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

岳塘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加快完善农民市民化制度,健全医疗、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办法,将进城落户的农民分别纳入企业职工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全面社保登记试点,全面普及社会保障“一卡通”,全面推进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以社区为平台,整合救助资源,积极推进“爱心超市”,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机制。

3.推动区域就业服务均衡化,促进就业创业服务资源共享

促进就业创业是坚持人民共享发展的基本表现,也是共享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岳塘区总人口35万人,劳动力21万人,下辖14个街道、1个镇、2个乡。作为湘潭市的经济大区,岳塘区一直将促进就业创业作为工作重心,近几年岳塘区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公共就业服务均衡化,以城乡就业服务资源共享。

(1)开展就业创业援助活动,提升岳塘区困难人群就业能力

岳塘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开展了以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就业困难人员为主的“春风行动暨精准帮扶、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5 场。活动期间,共发放“春风卡”、社会保险政策、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资料、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担保贷款等宣传资料上万份,进场招聘企业共13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进场应聘人员3000余人,初步达成用工意向1012人。其后,开展了“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6 场,服务岳塘区帮扶人员100余人,其中现阶段登记在册的帮扶人员61人,同时开展“高校毕业生暨就业困难对象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1场,进场企业120家,提供岗位上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13人次。

(2)建立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促进低水平劳动力再就业

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发展绿色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岳塘区政府将竹埠港重工业基地陆续关停,截至2017年11月,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已拆除27家。但由此也带来一系列低水平劳动力的重新安置问题,岳塘区建立了专业物流园区以解决原有低水平劳动力再就业问题。

岳塘国际商贸城项目利用岳塘特殊的地理优势,引进2家专业物流园区,签约入驻信息配载部约 470 家,构建了直达省内 122个县(市、区),省外23个省会级物流节点、枢纽,实现了外省至岳塘落货、岳塘至省内散货的渠道贯通,着力打造全国第七代现代智慧商贸物流枢纽,为吸收竹埠港原有劳动力提供契机,也推动湘潭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社会共享发展取得的成效

1.公共医疗卫生惠及面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水平的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把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2017年,国务院颁布《“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国发 〔2017〕 9号),强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同区域差距较大,总体来说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好于落后地区。

岳塘区为湘潭市的经济大区,高度重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竭力改善贫困乡村医疗条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医疗服务制度,加强城乡医疗硬件投入,丰富城乡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推进,将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共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型,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城乡医疗资源配置更加丰富,岳塘区目前有卫生机构339个,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604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18人,其中执业医师与执业助理医师1369人,注册护士174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15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8.91 张。岳塘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均高于湘潭市平均水平,其对应值分别为6.05、7.06。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型,切实规范儿童、孕妇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同时在全区展开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和系统管理,2015年、2016年5岁以内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8‰、5.87‰。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4.77%,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3.87%,新生儿访视率为94.5%。积极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宣传教育,落实婚前保健、免费增补叶酸等措施,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全区已连续三年未发生孕产妇死亡,2016年,全区活产323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3.24%,产后访视率为94.72%,住院分娩率达100%。积极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为辖区内老年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并进行健康管理,同时积极指导老年人开展适宜的健身活动,定期对卧床老年人进行巡回医疗检查,并及时落实干预措施。至2016年年底,管理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50353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83.75%。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街道卫计办均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印发了健康教育资料,采取多种方式,多层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2016年,先后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结核病防治宣传日、世界无烟日、艾滋病防治宣传日等)共15次,制作传播材料18 种,宣传册30000份,宣传单页60000张,健康支持性工具8000套;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共406场次,受益居民达3.37万人次。

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推进,岳塘区成立了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医疗健康集团,深入开展“八个统一”的合作,以推进医联体建设,实现医疗资源充分利用,达到医疗资源共建共享。

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共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级医院之间搭建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信息平台,共享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等资源,实现医疗集团和医共体资源共享。

加强城乡医疗硬件投入,近年岳塘区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多方筹资4000余万元,改造或新建医疗卫生业务用房23000 余平方米。从2015年起,连续三年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50万元,逐步更新各基层单位老化落后的医疗卫生仪器设备;按10万元/个的标准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经费,按5万/个的标准安排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经费;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经费用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城乡公共医疗服务制度逐步完善中,岳塘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财政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区卫计局印发了《岳塘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中医医疗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建立了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考核评价机制。

2.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保障建设模式: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十二五”规划颁布以后,建立一个人人能够享有社会保障的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被提上了日程。近年来,岳塘区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具体如下。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各项社保扩面征缴任务均超额完成。

社保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82.8%,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为95.1%。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29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6%以内;推进社保“一卡通”,累计发卡77150余张。全面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每月救助标准提高至460元。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完成了红旗社区等14个示范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社保待遇水平较高,2016年年末全区城市低保救助对象5569户,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957.34万元,月人均救助337.73 元;农村低保救助对象845户,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76.68万元,月人均救助258.57元。同年,湘潭市全市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4.1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6亿元,月人均救助303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8.8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5亿元,月人均补助142元。

3.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推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水平衡量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程度。创业是提高就业水平源泉,就业创业是民生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201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近年来,岳塘区统筹城乡就业创业服务资源,不断推进资源均衡化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推进。

就业创业进一步推进,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实现“离校不离线”,帮扶无缝衔接,为高校毕业生更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打造创新创业街带动就业。长塘创新创业街现已逐步形成饮食文化、健康、教育、物流、汽车文化、创新服务等颇具特色的城市生活圈,目前已安置人员4500 多人,成为湘潭市河东重要的创业服务街区。打造“互联网 +创业”孵化基地以及“零一”众创空间,基地总面积13000平方米,目前已入驻企业22家,带动就业300余人。

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加大,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大力开发适合就业困难对象的公益性岗位,另一方面支持创业扩大就业。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府在社保补贴、小额贷款和税费减免上给予政策支持。

就业目标充分落实,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29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6%以内;2015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4000人,实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5080人,完成任务目标的104%。2015年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4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人,新增创业主体2700个,带动城乡就业5400人,其中带动城镇就业3100人;组织各类培训3600人,其中创业培训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失业保险基金征缴320万元,参保总人数7000人,目标皆超额完成。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更加推进,目前已采集了94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数据信息,共采集4462人,其中在职2630人,退休1832人。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全区累计持卡人数达107251人。

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得到落实,一是先后组织开展了10场“2016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等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二是结合区委、区政府“一轴二带三片区”战略部署及2016年重点项目安排,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向省、市推荐区内企业和个人参选省、市双百资助工程、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

四 岳塘区促进文化教育共享的实践和成效

(一)文化教育共享发展举措

1.推动文化共享发展的主要举措

为推进岳塘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岳塘区根据《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有关要求,结合岳塘区实际,制定了《岳塘区创建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制度设计研究方案》《岳塘区创建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标准化手册》《岳塘区文艺团队管理扶持办法》《岳塘区原创节目奖励办法》。岳塘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导向,充分挖掘岳塘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坚持投入精准化

岳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岳塘区经济快速增长,较强的经济实力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2015年,岳塘区在文化共享方面坚持“舍得投、投得准”的方针,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全力抓好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加强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促进文体广新事业进一步发展。2016—2017年坚持“加大投、投得精”的方针进行工作。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更是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幸福指数的“动力源”。为达到这些目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岳塘区以群众需求为第一向导,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最大动力,尊重群众的文化价值取向,满足人民对文化产品的内在需求。在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岳塘区实施了基层文化“千千万”工程和送戏送电影送书进社区(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示范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实施了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展览下乡进社区、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图1-5 岳塘区文化工作宣传栏

资料来源:调研组拍摄。

图1-6 岳塘区清水文体活动中心管理制度公示

资料来源:调研组拍摄。

(2)积极将地方特色融入文化共享发展

岳塘区逐步加大文化经费投入,把岳塘特色融入整个创建过程中来,建设具有岳塘特色的文化活动阵地。区级层面,岳塘区重点对湘纺工人文化宫进行策划包装,通过提质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区级公共文化演艺活动场馆。街道层面,加强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下摄司街道综合文化站2016年完成提质改造,全区12个街道的综合文化站都创建为部颁二级站。结合创文创卫、小游园建设、拆违控违等工作,确保每个街道文体设施齐全,建设一个示范性文化广场,各村、社区及具备条件的小区都配备有文体综合设施,不断提高文化体育设施的覆盖率。并充分发挥沿江风光带、木鱼湖公园、湖湘公园、东方红广场、滴水湖公园等公共休闲活动区域的作用,积极创造便利条件,举办特色活动,吸引群众走进文化活动阵地。依托岳塘区一些好的资源,抓好一些特色文化活动阵地的建设,将荫梓屋场打造成为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将盘龙大观园、元怡美术馆以及湘潭天虹即将开业的虹剧场、“阅+书店”打造为岳塘区文化阵地建设方面的重要亮点。而竹埠港工业遗址公园和该片区的开发建设,都按照滨江商务区修建性详规的要求,融入文化创意的元素,加快竹埠港文化街区的建设。

(3)群众唱主角

岳塘区坚持为群众搭建舞台,把群众请上舞台,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唱主角。岳塘区13个乡街已全部建好文化站,并组建了一支文化志愿者服务分队,下分31支小队,全区更有130多支文艺队。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欢乐潇湘·幸福湘潭”“周周乐”“龙腾狮跃闹元宵”“广场舞”以及“排舞”等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和品牌。并将这些群众文化活动延伸到基层社区,让各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登台献艺,“演”出了品牌。舞蹈《制酱汉子》、《绿色家园》、《春与秋的随想》、歌曲《最美的人》等,曾在全区汇演中获奖;自编自导舞蹈《制酱汉子》首演大获成功,观众反响强烈。同时以文化共享工程、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广场文化活动等为载体,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开展图书、演艺“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等活动。

2.岳塘区推动教育共享发展的主要举措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推进资源合理配置

区委、区政府将集团化办学列入加强教育强区建设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岳塘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岳塘区教育集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以主任督学任组长的集团化办学督导评估小组,全面领导和指导教育集团建设和发展工作。2014年5月出台了《岳塘区教育集团实施方案》,对集团的运作模式、管理系统、机构设置、集团职能、管理举措、考核评价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明确了教育集团定位为紧密型管理模式,即以教育集团为核心,实行一套班子管理不同校区的管理模式。2017年3月,出台了《岳塘区教育集团建设章程(试行)》、《岳塘区教育集团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岳塘区教育集团管理暂行办法》和《岳塘区教育集团建设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对集团组建、管理结构、权利职能、考核评价等各方面进行规范,对集团内人、财、物、事的管理进行了明确,有力地保证了教育集团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并启动编写《岳塘区建设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作为岳塘区未来三年教育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落实经费保障,考虑到教育集团建设起步阶段事情繁多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区财政落实了对教育集团建设的经费支持,每年预算专项发展引导资金20万元,作为推进集团建设的人员和奖励经费。

(2)加强引导,强化实效,推进制度体系建设

在教育集团组建初期,本部和分校区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下,为保障集团化办学的有效推进,明确各教育集团均实行紧密型统一管理。2016年8月,对各教育集团的管理班子进行了全面调整,实行集团各个校区一个法人的管理体系,建立了以总校校长为负责人的教育集团校务委员会,作为集团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在各教育集团管理上实行真正“六统一”,即师资、财务、招生、教学、考核、待遇实行六统一,确保权责统一。制定出《教育集团办学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集团价值共识的凝聚和宣传,提升各校区对教育集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求各教育集团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集团发展规划、计划,理顺决策的执行、监督和保障等各环节关系、职能,提升集团整体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细化集团校区管理者在人员、经费和分配等问题上的权限,以健全的制度为集团发展提供稳定性。全面修订办学章程和管理及评价方案,通过章程的指引和制度的规范,使得各校区能够最优化地聚合在一起,并根据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情况,调整校区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保障教育集团的管理运行、职能分配、任务分工落到实处,出台了教育集团的督导评估方案,分别从班子建设、制度建设、融合程度、师生均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由教育督导部门按照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对集团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评估,提高教育集团管理效能。

(3)突出核心,扎实推进教育集团建设

各教育集团充分发挥管理、教研和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势,把各自教学上的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分校的教学管理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信息共用、教法共研、经验共享、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集团资源共享模式。以集团为单位进行管理和评价,本部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和教师培训模式、教学教研成果等在各分校区得到全面推广,有力地推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时,各教育集团教务、德育、后勤等部门全面统筹安排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将常规管理、教师培训、教研活动、学生活动列入集团统一的学校工作计划。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各教育集团通过全员交流、走教支教等形式交流教师,有力地促进了师资的均衡配置。同时,集团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前往分校区进行教学指导,上演示课,听观摩课,走进教室、课堂,和分校教师交流,促进分校教师提升。组织集团内学科教师、班主任沙龙论坛,加强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二)文化教育共享发展成效

1.岳塘区文化共享发展概况

岳塘区自2015年被确定为创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区之力,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切实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基本形成了“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机制长效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普惠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建有乡街综合文化站13个(面积10605余平方米)、82个村社区均建有文化活动室(总面积10161余平方米)、文化健身广场602878平方米、图书室、农家书屋82个(2520平方米)。2015年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约3.5平方米。其中下摄司街道文化站为国家一级文化站,并得到推广交流,受到广泛关注、一致好评。截至2016年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38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体育场地75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32 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6 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1个。

2.岳塘区教育共享发展概况

近年来,岳塘区着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均衡、优质、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湖南省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优秀单位”(连续三轮)、“湖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等荣誉,成功步入“湖南省教育强区”行列。

截至2016年年末全区有初中学校4所,在校生人数2436人;普通小学21所,在校学生179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100%。各类民办学校2所,在校学生248人;幼儿园77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0171人。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320万元。全区有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6 项,同比下降50%。全年申请专利1223 件,同比下降8.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01件,同比下降27.0%。授权专利701件,同比增长3.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1件,同比下降25.2%。

岳塘区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抓好为民办实事,全力改善民生。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均取得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优秀单位等多项殊荣。

专栏1.4:岳塘区教育共享——集团化建校成果

岳塘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精神,以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为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区域内优质学校优势,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经过三年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2014年5月,启动了教育集团组建工作。2014年9月,以火炬学校和育才学校为核心校,分别与红旗学校、清水学校组建火炬学校和育才学校两个教育集团。2016年3月,以湘机小学和湘钢三校为核心校,分别与一完小、和平中心完小组建湘机小学和湘钢三校两个教育集团。2017年2月,红霞学校加入湘机教育集团。至今,岳塘区组建成立了四个教育集团,集团内在校学生9725人,占全区小学生在校人数近50%,大大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有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图1-7 并入育才教育集团的城郊小学

资料来源:调研组拍摄。

岳塘区现辖9个街道,中小学25所(其中民办小学1所),其中完全小学21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2015年在校中小学生19862人,其中小学17622人,初中2240人。2016年在校中小学生20402人,其中小学17953人,初中2449人。2017年在校中小学生21024人,其中小学18269人,初中2755人;小学416个班,中学57个班,扩班19个。2017年初中小学解决就近入学和相对就近人数4261人。

集团办学:2013年开始,先后组建火炬、育才、钢三校、湘机小学4个教育集团,以优带弱,以城带乡。2016年开始各集团总部和分校区均由总部校长担任校长和法人,火炬、育才、湘机小学三个集团实行紧密型管理,钢三集团实行松散型管理。2017年湘机小学集团增加了红霞小学分校。

投入3790万元(不含土地征用费用)新建清水学校一期,新增学位810个。红旗学校教学楼、火炬学校综合楼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增加校舍建筑面积10258平方米,增加学位405个。

特别指出的是清水学校。清水学校创建于1970年,2015年搬迁到现址,校园占地面积13502平方米,2016年8月底并入育才教育集团进行紧密型管理。2016年集团化共享教育管理之前,清水学校有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人。

2016年集团化共享教育管理后,2016—2017年,清水学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3人;2017年至今,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9人。现有教职工共8人,专任教师8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4人,其中高于规定学历人数有4人。2016—2017年,育才学校派2名老师常驻援教,派2名老师走教交流;2017年,岳塘区教育局派执行校长常驻清水,育才学校派5名老师常驻援教,派1名老师走教交流。

五 岳塘区生态环境共享发展的主要举措

岳塘区是湘潭市和湖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岳塘区有耕地面积2951.7公顷,批准建设用地116.6 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9平方米,国家4A级以上旅游等级区1家(岳塘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活立木总蓄积量262060立方米,森林资源蓄积量同比增长4.1%。城镇建成绿化覆盖面积1633.1 公顷,城镇建成绿化覆盖率40.9%。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2.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达10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9%,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为2.4%。空气质量达标率达87.1%,地表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5%,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为100%。

近年来,岳塘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以市环保目标责任书为抓手,全面协调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监管执法,推动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全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一)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2017年3月,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任组长的岳塘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全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制定出台了《岳塘区迎接中央环保督查工作方案》《岳塘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召开环保督察工作会议20余次,区长陈爱民同志根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任务及省长交办任务分三次下达区长交办函,区生态委办公室会同区政府督查室、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开展了两次专项督察,进一步压实部门及街道的环保责任,增强了工作合力。

(二)切实整改各类突出环境问题

全面加强湘江沿岸环境保护。根据督察要求,对湘江沿岸第三自来水厂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安装1280米护栏、围网,开展以河道保洁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工作,在河道垃圾集中清理行动中,累计清理垃圾近400吨,确保行政区域内城乡垃圾不入河、辖区内河道垃圾不出境。

大力推进爱劳渠百亩湖污染治理。自2017年3月以来,岳塘区爱劳渠成为督察重点,为彻底改善这一情况,着力对爱劳渠内及沿线垃圾进行清理,清理垃圾800余吨,爱劳渠卫生环境大为改观,治理效果得到周边居民认可,也为下一步污染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防联控治理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深入防治大气污染。严格组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强化工作方案》,一是积极完成汽车修理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截至2017年10月,区环保局已经完成了一家试点企业的VOCs综合治理任务。汽车维修企业的VOCs治理任务正在推进。二是加快推进禁燃区内燃煤锅炉(窑炉)治理或淘汰任务。截至2017年10月,已完成华任、飞山奇燃煤锅炉治理,正督促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三是主动做好黄标车淘汰工作。2017年初制定了《岳塘区关于加快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两次下达交办函。截至2017年10月,已下户走访黄标车车主369户,建立走访台账,并及时向交警反馈下户情况,已淘汰黄标车266 辆、完成淘汰任务的 32.7%。四是做好垃圾、秸秆焚烧工作。2017年年初,制定了《2017年岳塘区禁烧(垃圾、杂草、秸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禁燃工作方案》等,采取区、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焚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全年处置垃圾焚烧类投诉177起,制止和处理城区燃烧垃圾行为200余起。

专栏1.5:竹埠港老工业区环境污染治理

岳塘经开区承担着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计划重点片区竹埠港区域的污染治理任务、国家级竹埠港地区老工业基地整体搬迁改造的战略任务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竹埠港老化工基地产业转型的任务。为实现竹埠港老工业区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退出原有工业、发展新动能。商贸物流产业能够快速实现人流、商流、资金流高度集聚,适宜在原有产业上进一步改造提升,可以吸纳大量人员就业,为老工业区涅槃重生提供基础与平合。

竹埠港地区深入推进重金属治理工作。一是湘潭市竹埠港地区企业遗留危险废渣处置EPC项目完工验收。项目现累计完成陈氏化学危废处置33038 吨,湘大比德废物处置5232吨,总计38270吨。目前项目实施已完成并于2017年9月中旬完成了验收。二是科源科技渗漏废水处置项目已完成验收,共计完成约27000吨废水处理。三是竹埠港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示范工程启动验收。现已完成金环颜料厂区、三号地块内共约2.7万立方土壤治理,项目治理工作完成。四是易家坪片区土壤修复治理EPC项目。完成了场地清理和建筑垃圾处置,正在实施土壤修复,累计完成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约46万立方米,有机物污染土壤约2.6万立方米,完成产值7000多万元。项目范围新增的土方和新发现废渣已完成前期勘察,并启动了相关场地调查、可研修改、立项批复的调整工作。

竹埠港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区域内的28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征收拆除。企业遗留危险废渣处置EPC项目已召开项目验收会,正在申报验收资料;科源科技渗漏废水处置项目已完成验收;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示范工程2017年10月底前可完成验收;易家坪片区土壤修复治理EPC项目范围新增的土方已完成前期勘察。竹埠港地区雨污水和废水经过治理后,成为全国化工治理唯一实现全面达标直排的区域。

继续深化水污染防治工程。一是关停竹埠港污染企业,走宽绿色之路。竹埠港片区28家化工企业已经全面关停,该地区每年减少排放废水约264万吨、二氧化硫约6000吨、工业废渣约3万吨,保障了当地和湘江中下游地区居民饮用水安全。二是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三水厂一级饮用水源地保护任务。在水资源保护区全面确界立碑,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均设立了标志牌及宣传牌。同时,管理好各类排污口,杜绝各种漂浮物污染物入湘江。三是积极开展湘江流域专项执法综合整治行动。每月定期对饮用水源地网箱养殖、钓鱼、水上餐饮、游泳等违法行为开展巡查执法,严厉打击部分违法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及个人作坊。近两年来,共立案处罚6起,共处罚111487元,公安行政拘留3起。下达《责令停止水事违法通知书》4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4份,共取缔违法采砂地摊子3处。

加强湘江保护,以河长制为总揽。加强湘江及其支流的河道管理,严格采砂管理;沿湘江两岸建设污水截流管,建立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系统;以水资源保护目标促进产业的全面转型和升级。保障饮水安全。加大城区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力度,合理布局取水口,严格入河排污口管理,在城市饮用水源各级保护区内禁止布设排污口;建立农村饮用水集中供水模式,构建农村饮水安全网络,全面实施城乡统筹供水一体化,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协同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是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的安排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工作的有关要求,于2017年7月对行政区域内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及其空间位置、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进行了逐一核实。在此基础上,补充划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单元,对农用地详查点位进行了核实、调整与补充。二是进一步加强全区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管理。由区环保局管理股牵头,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共对辖区内32 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在2017年上半年对企业进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2次。下一步将对企业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进行检查,确保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图1-8 岳塘区竹埠港土壤重金属综合整治现场

资料来源:调研组拍摄。

图1-9 紧邻岳塘区竹埠港土壤重金属综合整治现场的湘江及跨江大桥

资料来源:调研组拍摄。

(四)加大环境监管督察力度,严打违法行为

监管全覆盖、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7年年初,制订了《2017年全区环境双随机监管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对环保部门依法审批的具有排污行为的企业和单位依法开展常规监管执法检查。截至2017年10月,排查中发现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21家、违反环境法律法规规定在夜间进行施工的建筑工地13家。其中,环境违法企业被立案处罚的21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起,行政处罚金额高达230万余元。同时,建立污染隐患台账、监管执法台账、历史遗留台账、监测台账、信访台账,并整理成册。

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处置全市领先。2017年5月,中央第六环境督察组交办岳塘区信访交办40件,区环保局充分发挥牵头统筹协调作用,主动担当,以“快速分解、处置到位、百姓满意”为标准,组织开展了餐饮油烟、汽修行业喷漆、建筑施工噪声、道路扬尘等联合整治行动。中央信访交办任务全部办结。针对汽修行业喷漆投诉,区环保局联合区执法、经信、工商等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在督察期间整顿了34家汽修行业,下达了相关执法文书65 份,整治效果良好,得到了湘潭市的认可。自2017年以来,区环保局通过来信、来访、来电、网络投诉、上级交办等渠道共接到信访案件742起,其中12369电话投诉举报314起,湘潭市环保局、市长热线、网格化交办件共428 起,已处理完毕739 起,处理率99.59%,人民群众满意度96%以上;742 件信访案件中上级督办案件7起,其中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5起,处理率100%,回复率100%。

(五)严格环境准入和环评审批

严格环评预审及审批。截至2017年10月,岳塘区“三同时”建设项目预审及审批单位数共计29 家,项目总投资1232838.6万元,环保投资52042.14万元,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18个,出具(预)审批意见的项目11个。严格审查排污许可证发放。对申请单位填报的材料进行严把审批关。截至2017年10月共发放排污许可证10家,并对所有发放的排污许可证拍照存档,以便今后检查核对。

(六)加大财政支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区财政累计投入2亿余元,积极响应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污染企业整体关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充分发挥涉农资金和项目的整合力,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将荷塘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成为以资源节约、生产绿色、产品高值、产业高效、环境友好的农业示范区。

(七)加大环境宣传力度

2017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宣教工作的重点。区环保局制定了《“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工作方案》《岳塘区环保局关于做好“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工作的通知》,邀请区人大城环工委、政协民主监督小组参与活动并进行监督。活动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宣传手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强省在行动》等环境保护宣传资料4000余份。同时,积极宣传绿色护考行动,开展高考控噪夜间巡防工作,严格执行20:00—6:00禁止各种形式的夜间施工的规定,第一时间处理相关投诉,确保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创新宣教方式。维护完善区环保局对外互联网网页,开通区环保局微信公众号,并实时更新,及时推送相关环境保护内容,宣传效果良好。

(八)建设美丽乡村

岳塘区每年都突出建设1—2个示范村和2—3个环境整治村,全区先后有3个村成功创建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全区又重点打造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和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并申报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预计投入资金900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奖补资金600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和村民投入3000万元,开展了“三化一拆”(居民美化、环境净化、道路亮化、拆除违章建筑)行动,打造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第三节 岳塘区共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 岳塘区共享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经济共享面临的挑战

1.共享理念有待提高,共享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岳塘区经济共享发展取得的成效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共享发展意识密不可分,但通过调研发现岳塘区的经济共享发展理念和意识仍然有待提高。例如,岳塘区农民的小农意识依然存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还不完善,不能适应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在周边园区发展和经济产业布局方面受到规划用地、政策等各种限制,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共享、利益共享、产业集聚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尚未制订,相关机制体制没有成型,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恶性竞争局面依然严重。

2.基础设施建设有短板,共享发展投入有待增强

岳塘区道路绿化、美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清洁工程和新能源工程需加快发展,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还需突出加强。岳塘区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就需要努力打造“布局集中、功能完善、服务完善、产业集聚”的现代物流体系。同时,银行、保险、证券和租赁等现代金融业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在岳塘区分支机构较少,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力度有待加大,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

3.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集聚程度有待提高

文化产业占比提升困难,岳塘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缺乏龙头带动和品牌创新,使得文化产业增加值仍显不足。2016年文化产业占比为4.6%,实现程度为56.9%,离8%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值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 比重不升反降,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5.9%,较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2016年岳塘区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0.9%,实现程度为89.9%,提升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难度较大,需要调整园区规划,进一步加速工业集聚程度。

(二)社会发展共享面临的问题

1.社会保障体制有待完善

中国城乡的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相配套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二元体制使得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在这种二元体制基础之上建立的二元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把城市和乡村划分得更加明显,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加剧,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等方面。这就带来了社会发展共享实施上的体制障碍。

2.提高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对社保、医疗日益增大的需求

当前各地的社保支付能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压力都较大。一方面,随着企业退休职工人数增长、养老待遇水平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存在着基金收不抵支矛盾,住院率居高不下,医疗消费水平持续增长,参保对象医疗需求日益扩大,对医保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总额控制管理模式带来严峻挑战。

3.区级财力有限,难以有效实施社会发展共享

中国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事权和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过多负担基本公共服务,加重了地方政府负担,政府财权事权不平衡,加剧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同时政府各级部门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权利与责任划分上不清楚,不同部门出现交叉,职责界定模糊不清且分工不规范,致使基本公共服务无法形成有效的问责机制,这严重阻碍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的实施。同时,由于基层政府财力相对薄弱,使得基层政府负担沉重,造成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大幅度下降,不能有效实施社会发展共享,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和完善各项制度措施。

(三)岳塘区文化教育共享发展面临的挑战

1.文化共享发展仍然面临经费和人才保障问题

岳塘区推动文化共享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经费保障问题。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展览下乡进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一系列文化共享措施,虽然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但随着文化共享的深入,还需要加大经费的保障力度。第二,人才保障问题。区、街道、社区、行政村都建设了文化服务站,但文化共享专职人员的数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人民文化需求,随着文化信息的迅速发展,需要加大文化共享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2.教育共享发展面临优质资源不足、师资短缺以及体制僵化问题

第一,优质教育资源依然不足。岳塘区四个教育集团的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红旗、和平、一完小三个校区在进入集团化办学后,学校内部管理、教研水平和办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目前三个校区的招生已经超过自身负荷,已经难以满足就学需求。

第二,师资严重短缺。随着集团化办学成效的显现,集团内生源不断增加,师资短缺现象愈发严重,教师任务不断加重,在加强教师交流、强化跨校指导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如火炬教育集团本部临聘教师超过40人,本身已难以为继,更无法派出更多教师交流到红旗校区。

第三,教师人事管理体制僵化。分校区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情况比较严重,不少学校多年没有新进教师,老教师上进心不足、恋旧情绪浓,加上僵化的人事管理模式,每一个教师都是核编核岗到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交流的难度。

(四)湘潭市岳塘区生态环境共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水污染严重,水质缺乏保障

湘江水环境呈现出典型的重工业污染特征,没有实质性好转。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呈加剧态势,沿岸城市的饮用水源地受到威胁。城市开发建设不注重水体保护利用。水价总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农业生产灌溉用水还是零价制,无法将“节约用水”落实到农村农业。由于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标准偏低,治理和改造难度很大。城市防洪标准偏低且差异较大,城市内涝严重,湘江岸线利用无序,河道非法乱采滥挖现象依然存在。水利建设规划标准和改造投资规模低,地方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资金匮乏,短视现象比较严重。

2.项目建设进度慢

精美湘潭建设、品质岳塘建设、拆墙透露裸露黄土治理、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湘江防洪景观工程、黑臭水体整治等多项重要工作存在责任大、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经费不足的状况,在客观上一定程度影响工作效果。精美湘潭、品质岳塘建设项目数量多,项目建设进度慢,除三化两拆两改、社区公园建设、百亩湖周边建筑立面整治等项目之外,其余都未达到预期效果。

3.环境治理代价大

岳塘区为长株潭环境治理和湘江流域治理投入过大,融资较多,没有得到生态补偿和相应的经济补偿,负担很重。关停退出搬迁了一大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考核与目标差距日益拉大,并留下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在周边园区发展和经济产业布局方面受到规划用地、政策等各种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发展不平衡且后劲不足。

二 进一步推进岳塘区共享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经济共享的政策建议

1.加强共享宣传力度,提升共享发展理念和意识

针对共享发展理念和意识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党校干部培训渠道,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各行政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强化开展共享发展知识培训;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政府信息网、微信新媒体和标语、广告牌等,加强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宣传,使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真正意识到共享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通过新闻宣传和教育培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对经济共享发展理念的认识,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发展价值取向,把握科学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为抓手,以推进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以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稳步落实共享理念。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项目建设

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好城市共享发展规律,形成城乡建设工作格局,着力抓好精美湘潭、品质岳塘建设。一是加快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快湘江防洪景观工程、千里湘江第一湾、杨梅洲大桥、X157、芙蓉大道复线、G320绕城线以及长沙株洲九华昭山城际间、园区间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拉通长株潭区域性主干道路。二是突出岳塘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团竹路、赤金路、佳木路、沃土路、芙蓉大道复线等路网体系。推进荷塘客运枢纽站、国际会展中心、中路公路港物流分拨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市政设施项目建设。三是抓住“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机遇,加快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和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等民生项目建设,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完善好城市基础框架。四是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着力引进教育、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入住,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步伐。新建一批学校、医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纵深推进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从而更好落实共享理念。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做实产业支撑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关键。一方面,岳塘区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应抓好四个产业,转型发展机电建材业、提质发展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加大培育“四上”文化企业力度,加大培育“四上”文化企业力度,积极为东坪古镇、盘龙小镇等项目做好服务对接等工作。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岳塘区应注重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抓好六纵六横路网项目建设,抓紧荷塘220千伏变电站搬迁重建,完善园区配套,为项目的落地、企业的进驻和运营提供必需的条件,提升园区发展效益和活力,努力提高园区规模工业占比。

(二)推进文化教育共享发展的政策建议

1.落实各项措施,强化公共文化多元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区政府和各街道(乡)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建立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近3年文化投入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事业费(按常住人口计算)不低于全市五区平均水平。各街道(乡、镇)每年预算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经费不低于人均10元,文化活动经费不低于人均5元。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对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乡、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进行捐赠和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社会文化活动投入长效机制。二是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成立岳塘区创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岳塘区创建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与各街道(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评选“创建工作先进街道(乡、镇)、村(社区)”,采取“以奖代投”的激励机制,鼓励争先创优,促进岳塘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公共文化机构队伍建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保障

全面提升文化专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技能。实行文化辅导员和文化志愿者进社区包片辅导制度,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办农民艺术培训学校,两年内培训业余文艺骨干、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员和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等200 名。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招募文化志愿者1000名以上,不断壮大基层文化队伍。同时,大力引导和培育发展文化产业经营、文化活动策划、文化创意设计咨询人才队伍。

3.加快学校建设步伐

集团化办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优质资源的均衡,在学位供给上是挖掘潜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二胎的放开等因素,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刚性增长,所以中心城区学位不足、大班额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建议一是加快滴水湖学校建设步伐,确保2018年秋季顺利开学,有效减轻火炬教育集团两个校区的入学压力。二是抓紧和平中心完小搬迁重建。和平中心完小拆迁在即,目前学校已有学生489名,钢三教育集团本部已严重超员。出于安全和便民需要,学校搬迁重建工作要抓紧进行,最好是先建后拆,至少要保证2019年秋季新学校能够正常开学。三是启动火炬教育集团红旗校区的第二期改扩工程,拆除原有教学楼,新建综合楼,增加学位270个。四是启动湘机小学教育集团一完小校区改扩工程,拆除现有平房,新建教学楼,增加学位270个。

4.加大教师招聘力度

加快教师重新核编步伐,按照岳塘教育当前规模和实际情况,配齐配足教师,保障正常教育教学需要。并建议形成“三年一核、每年微调”的长效机制,确保能根据城区学校按生师比、农村学校按班师比配备教师。对编制一时无法解决的,可以按同级同类教职工待遇标准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缺少岗位教师的问题。

5.改革教师管理体制

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 〔2015〕 45号文件《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的要求,强力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建议区委、区政府落实改革精神,明确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模式,编委按标准,将总编制数核到区教育局,由教育局根据学校需要来调配教师,保证师资合理配置和正常教学秩序,有力支持集团化办学。

(三)推进生态共享发展的政策建议

1.扎实做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和环保基础工作

依法依规做好污染源普查等环境管理、行政许可、排污权交易、现场监察、排污收费、污染管理、危废管理等基础工作。做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以贯彻落实《水十条》为主线,推进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进湘江沿线流域综合整治,全面做好辖区内渠道截污、污水分流、河渠道清淤等工作,杜绝污染水源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湘江,不断改善水源水质,还民绿水青山。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重点查处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秸秆焚烧、油烟污染等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大力削减污染大气的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程度,努力控制和减少秋冬季空气重污染天气的发生,从整体上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着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2.严控环评审批和源头污染

严格环评审批,在项目引进中严把环评审批关,把总量控制和环境风险防范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严禁“两高”项目建设,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增量。落实规划环评,开展岳塘经开区和长株潭绿心规划环评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推进项目清理整改,对未完成整改任务的企业要加大查处力度,必须在限期内完成。

3.以全国污染物普查为契机,加强污染物减排与监管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物普查工作要求,2018年污染物普查工作将全面铺开。目前岳塘区污染普查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岳塘区环保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岳塘区污染物普查工作顺利完成。通过污染物普查工作,有效摸清岳塘区环境污染底数,掌握基础环境数据,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为下一阶段污染物减排及今后环境监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共享发展

继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与长效管理。积极争取国、省治理资金,发挥好国、省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村为主体、户为基础”的常态保洁机制,加快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推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施禽畜养殖污染治理,严防退养后复养现象发生,加强环评把关和环境执法力度,防治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全面改善农村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

加强盘龙示范园、盘龙小镇建设,完善旅游功能,通过平等自愿有偿方式,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集中、高标准建设农居点,将农民集体土地集约化经营,让农民与盘龙共享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成果,建设生态宜居小镇,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龙头企业壮大的目标。

5.加快各类生态环保项目工程进度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省长交办竹埠港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及湘潭市岳塘区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主干管项目尚未完成。下一阶段,区环保局要做好竹埠港风险防控方案采购主体,为竹埠港新区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大督察力度,督促湘潭发展投协调各方关系,加快易家坪片区土壤修复治理项目以及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主干管项目工程建设。

加快建设百亩湖公园、宝塔公园、灵港公园、竹埠港遗址公园、云盘公园、爱劳渠、湘江防洪景观工程等绿色生态项目建设。加快落实“生态修复”工程具体项目,抓好生态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6.加强竹埠港等工业区的建设和环保监管

一是在规划用地、基础设施、园区布局等方面加快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补齐建设短板,提升发展后劲,促进平衡发展。二是继续推进竹埠港地区化工企业环境监管工作,安排专人驻守竹埠港地区,定期、不定时对竹埠港化工区已关停企业和综合排污口进行环保、安全、维稳等方面巡查;加强拆除、建设过程中环境安全监管。确保危险废物和危险渗液100%的安全处理。三是切实做好环境问题自查自纠工作,严格环境监管,按照上级各项业务要求,加大对涉危企业监管力度,全面落实涉危企业监管无盲区。以贯彻新环保法的契机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惩污染环境犯罪,做到全年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立案率达到100%。与此同时,加强环保、公安的执法联动,维护树立环境法律的威信和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7.提升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在已实现电子公章、办公系统、信访交办等移动执法系统相关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移动执法系统的全区覆盖,完善“一企一档”管理,加快基础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提高移动执法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使用效率;分期分步解决环境监察、信息、宣教等能力建设。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继续整治环境安全隐患,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敏感区域、重点流域的监管,特别是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易引发重大环境问题的重污染行业和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严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坚持勤查重罚,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8.进一步压实党政责任,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要加强对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督察指导,按职责要求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同时,完善对街道环境保护工作网格化监管,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加强环保隐患排查处理工作,街道、村、社区设立环保义务监督员要主动发挥作用,建立有奖举报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热情。提高环保工作的认识,树立人人懂环保、人人讲环保的意识。


[1]在岳塘区期间,调研组采取座谈会的方式与岳塘区发改委(局)、扶贫办、经信委(局)、财政局、工商局、地税局、金融办、农委(局)、司法局、信访局、人社局、卫计委、住建局、规划局、教育体育局、民政局、科技局、文化局、环保局、园林局、水务局、统计局、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了座谈,考察了长塘创新创业街、岳塘国际商贸城、竹埠港、盘龙大观园、五里堆社区、清水学校等地了解岳塘区社会各方面在共享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2]本部分数据来自2012年和2013年湖南统计年鉴,2011年、2012年岳塘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2017年岳塘统计年鉴。

[3]“3456”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3即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4即把社区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国有企业党组织和“两新”党组织全部纳入共建组织网络,实现“四建融合”;5即建立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兼职委员”机制、党建联席会议机制、“五化”建设责任机制、骨干队伍共育机制、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五项工作机制;6即构建教育管理平台、共享资源平台、志愿服务平台、共建载体平台、工作网络平台、社会治理平台六大工作平台。

[4]“三员三创三行动”:即在“两新”党组织中设立党建指导员(由区级领导担任)、党建联络员(由区直部门党员干部担任)和党建责任员(由“两新”党组织书记担任);在“两新”党组织中实施创建活动、创优活动和创先活动;在“两新”党组织中开展示范行动、培训行动和感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