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书的作者李晓壮,系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的博士生,现就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晓壮本来准备完成这部著作后,拟请导师陆学艺先生作序,这应当是最圆满不过的事情了。未料,陆先生于2013年5月13日因病突然离世,这一愿望遂落空了,对晓壮来说,实在是一大遗憾,于是要求我代替这一角色。我本来认为,作序这件事我难以担当,但作为陆先生比较早的博士生,在导师去世前的多年时间里,和晓壮等一批师兄弟参加导师带领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最重大、最迫切的一些社会问题,我们一起学术研讨,修改稿子,时间长达十几年,晓壮等一批后学都以师兄称我,为了多少能弥补一点学弟的遗憾,我担当起这一责任来。我想,如果陆先生在世,他一定会欣然为自己的学生写一篇出彩的序言。
回顾陆学艺先生的学术生涯,社会结构的研究是他学术研究非常出彩之处,他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实证描述,关于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的结论,关于社会结构变革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的论述,至今仍焕发着真理的光芒,令人信服学术的力量,钦佩先生的睿智。
李晓壮跟随陆学艺先生多年,参加了陆先生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等多个课题研究,毕业后进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从事专职研究工作,同时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着手整理陆先生的笔记、著作草稿等。我认为,他是新生代学者中得陆先生真传者之一。
陆学艺先生是善于组织“大兵团”进行学术攻关的大学者,现在看来,既有学问又擅长组织的大学者真的寥若晨星了,也只有这种集体型课题组,才能实现若干重大的学术突破。我1998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毕业后就回南京工作了,但可以说始终参加了陆先生的多个课题,特别是近几年,常常是北京、南京两头跑,好在进入新世纪交通大大改善,距离已经不是问题,所以有机会与晓壮等一批青年学者一起讨论、争论,集体写作。就我的接触而言,晓壮给我的印象是富有思想,善于思考,在当学生时,时常坐在讨论桌的后面,因为作为学生,又是年少者,还需要为课题组做好服务工作,但参加讨论时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冒出几句精彩的话语,我听了后总觉得很有哲理,遂从心底里非常钦佩晓壮的聪慧。他是一位富有学术潜力的青年才俊,每次去北京总想与他见个面,交流交流,所以就我来说,对他的学术研究一直是了解的、关注的,对他的学术成长过程也是清楚的。
本书是李晓壮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一项重点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晓壮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就能主持这样的重要课题,可见他是有学术积累的,该项成果非常厚实,显示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力。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用以概括现实生活中那些重要的要素搭配关系。社会是由一系列重要的要素构成的,而要素与要素的关系状态极为重要,它规定着社会的形态,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特征,也预示着社会的走向。人们所说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必定有其相应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到了现代化完成之时,社会的人群结构一定呈现出所谓的“橄榄型”结构。完全可以这么说,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社会结构显示出现代化的特质了,也就标志着这个国家成为现代化的国度了。所以,社会的现代化是外显状态,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是其内核,核心决定着形态。当代社会生活,结构错位的事情时常发生,虽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滞后于经济,这会造成很多不协调,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制度安排也有个协调问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应当相互匹配,社会才能和谐。所以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社会结构建设,应当将社会要素的关系建设作为基本目标。
本书以首都——北京为考察对象,全面展现了北京社会结构的一系列中心内容。以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为纬,以时间变量为经,比较系统地考察了北京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重要内容。从这些内容不难看出,社会结构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主题也正是陆学艺先生生前所高度关注的。陆先生在世时时常告诫我们,要善于抓那些大题目、热点题目,他所说的大题目,我理解就是关乎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回顾陆先生的学术轨迹,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1979年11月),1986年在农业形势一片叫好声中,陆先生写就了《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1986年5月),引起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1986年6月10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时说:“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1]还是新时期关于《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2000年5月),以及关于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描述,都以回应时代重大发展课题为使命,体现了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学术使命感。所以我认为,晓壮继承了陆先生的衣钵,继续着陆先生的未竟事业。尽管做得还不够完善,但他在朝那个方向努力着。
就北京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结构内容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这种结构状态是如何形成的,现有的结构有什么特质,呈现出什么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办,未来可能的演进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书的基本特色。就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都有着特定的使命,就是要对社会生活予以科学的解释,要运用学理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既是每一个时代的学者应有的社会担当,也为时代所需要。同时,这些内容正是北京科学发展应当弄清楚的,正是北京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需要参考的。尽管书中的研究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分析也不一定很深入,但做这种探索是有意义的,研究结论是有参考价值的。所以,我高度肯定本书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
南京师范大学 邹农俭
2015年7月23日于南京寓所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