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之路:来自盐城的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铸绿色发展魂

第一章 美丽中国梦

红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色彩,因此人们印象里的中国梦大多都是绚烂夺目、充满热情的火红色。“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席话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梦的另一种颜色——绿色。绿色是生态之色、生命之色、和谐之色,更是希望之色。中国梦向我们传达的信息不仅仅是实现伟大复兴,更是一种把复兴传递下去、延续下去的坚定决心和无畏毅力。她激励着我们,为子孙后代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中国画卷,为世界创造充满希望的绿色未来。绿色的梦既是中国的梦,也是世界的梦。

第一节 全球绿色浪潮

绿色化的道路由来已久。从环境意识的觉醒,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再到围绕永续发展展开的实践,世界范围内的绿色理念和绿色行动,由点到面,渗透到了地球的每个角落、发展的每个环节。人类不再被动等待环境恶化来倒逼行动,而是主动出击掀起绿色浪潮,实现绿色变革。

一 危机反思与理念探索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从原始农耕文明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实现了阶段式的历史递进发展。以17世纪末英国第一次技术革命为标志,工业文明带来的蒸汽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人类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世界也为这种生产力的质变付出了高昂代价。伴随经济增长、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持续消耗、生态环境的加剧污染、生物链的无序破坏、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一直被奉为人类重大成果的工业现代化逐渐陷入瓶颈,人们发现严峻的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已经抵消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幸福感。

进入了21世纪,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身患着越来越多的“发展病”。化石资源的开采,驱动了经济的动力机,但是过度消耗产生的污染却让蓝天不再;土地资源的开垦,解决了人类的饥饱问题,但是粗放的开发经营却带来了盐碱化和荒漠化;森林资源的采伐,搭建起了人类社会的建筑骨架,但是滥砍滥伐却让全球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类向自然界过多地索取,从一开始享受发展的“甜头”,变成了不得不品尝发展的“苦果”。

全球生态危机从本质上宣告了西方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如果不改变这种 “黑色”发展模式,最终必将付出惨痛代价[1]。这一危机预示着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必须从任意、无序转向自觉、自律的科学发展。发展生态文明,进行绿色变革,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子孙万代在只有一个地球上繁衍生息、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之路。

危机孕育变革,绿色发展理念开始酝酿。从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第一次指明经济发展的绿色必然性以来,绿色理念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从流通到分配、从技术到制度、从发展到文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突破困境、谋划未来的“法宝”。回首往昔,纵观当代,三次绿色浪潮记录下了人类积极探索的深深足迹。

1.第一次绿色浪潮——环境保护意识树立

第一次绿色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关注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契机而产生。1962年,伴随着莱切尔·卡尔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序幕就此拉开。这部环保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唤醒了西方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思索,1972年,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组织、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给世界的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指出,人类社会如果按照当时的速度继续发展,对生态和环境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人类社会发展将突破地球生态的极限。报告促进了人们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引起了全世界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可以说,对生态问题的认识思考开始从危机意识转化为长效发展的路径探索。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审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宣言唤起了各国和各地区对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视,标志着人类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实现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次绿色浪潮的理论成果,不仅对追求无限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批评和反思,同时强调先污染后治理,消除经济增长的负面环境影响。环境保护部门开始成为环境治理的体制力量。

2.第二次绿色浪潮——可持续理念初步形成

第二次绿色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为了制止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退化的分裂状况而兴起。1980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了《世界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资源保护》和《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强调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未来结合在一起。同时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1983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制定“全球变革的日程”。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由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为人类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确定了具体的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第二次绿色浪潮,提出了基于弱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思想,认为只要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充抵资源环境退化,发展仍然是可持续的。同时,也强调增长的绿色化改进,要求从生产环节入手,通过提高资源环境的生产效率达到可持续的目的。

3.第三次绿色浪潮——走向绿色发展新模式

第三次绿色浪潮发生在21世纪初十年,实践发现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已经超越了地球的生态承载能力,要求环境非下降的经济增长的呼声不断强烈。

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当时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到联合国环境署2008年的《全球绿色新政》和2011年的《迈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掀起了真正的全球绿色发展浪潮。

2010年的“全球绿色发展2010”大会,引起很多国家政府积极参与并着力共同实现绿色发展。2012年里约热内卢举办的“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上,绿色增长也被作为会议的主要议题进一步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

这一时期绿色理论的新特征表现在,不仅提出了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思想,强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地球边界和自然极限,而且强调“包含自然资本在内的生产函数,要求绿色经济在提高人造资本的资源生产率的同时,要将投资从传统的消耗自然资本转向维护和扩展自然资本,要求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积累和提高有利于绿色经济的人力资本”[2]。与前两次相比,第三次绿色浪潮更具有变革性,这意味着,过去40年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方式即将走向终结,代之以适应地球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模式。

二 各国的绿色转型战略

绿色浪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绿色发展被认为是人类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引起了世界各国关于自身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西方从重工业发展到轻工业的转变,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的转变,就已经预示着绿色变革的开始,各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纷纷酝酿着自身的转型。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对绿色发展这一课题有着不同的诉求。对发达国家而言,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往往以自然资源大消耗和温室气体高排放为代价,这些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同时减少人均生态足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虽然人均生态足迹较少,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物质条件的提升又催生出巨大需求,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而不大幅增加生态足迹是需要攻克的难题。[3]围绕着各自的课题,各国纷纷用绿色战略引导绿色发展,积极探索设计政策框架以指引绿色发展的方向。

发达国家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在经济的复苏进程中探索着突破传统模式的可持续之路。英国在2007年出台了《气候变化法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立法的国家。2009年继续发布《低碳转型计划》和《可再生战略》等国家战略文件,鼓励低碳绿色产业发展,目标是建设更干净、更绿色、更繁荣的国家。美国从2010年开始发布并实施《可持续力绩效战略规划》,发动政府部门在温室气体减排、水资源与能源利用、污染预防和废物减量化等领域做出表率,以经济复苏为契机倡导建立“清洁能源经济”。2009年,德国公布的推动德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文件中,强调生态工业政策应成为德国经济的指导方针。同年,韩国公布《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五年计划》,计划在2009—2013年累计投资107万亿韩元发展绿色经济,争取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自立等战略在2020年跻身全球7个“绿色大国”。2010年,法国先后公布了《绿色法案》及《2010—2013年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试图从绿色工业和可持续性农业等方面构建“绿色而公平的经济”,以实现“生态善治”。

发展中国家也没有慢下脚步,甚至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发达国家之前。饱受“先污染后治理”之苦的墨西哥,在1990年就公布了《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着力于创建自然保护区,保护水质,消除污染源。墨西哥还积极实施反污染整体计划,力图改善燃料质量和城市交通结构,利用先进技术控制工业和交通污染,并通过严格执法与经济杠杆实现绿色经济。为着力消除“三废”污染,政府严格控制汽车和企业的污染排放。墨西哥也是最早引入绿色GDP核算的国家和地区之一,通过估价将各种自然资产的实物数量数据转化为货币数据,在传统国内生产净产出基础上,得出了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减成本和土地转移引起的损失成本,让人们同时感受到发展的“正”与“负”。

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系统分析未来40年绿色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论长期效益,绿色发展模式必将胜出。这一预测掷地有声,让世界范围内的绿色浪潮有了坚实的港湾。从抽象的理念,到具象的行动,每一次新的浪潮掀起都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正是这样的前进步伐,为许多深陷“资源诅咒”的国家指明了方向,也为绿色中国梦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中国绿色变革

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相对后发,绿色理念萌芽也较晚。但是,正如经济成果的举世瞩目,中国的绿色变革也是“厚积薄发”。在保护自然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中国人意识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绿色化不再是发展的“形容词”,而是与发展并驾齐驱、水乳交融的“关键词”。这一次,中国依旧满怀信心,要用行动向世界证明!

一 “凤凰涅槃”的变革决心

中国是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路发展而来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描述发展与生态关系演进:“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中国在对待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上的确有过误区,走过弯路,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急于摆脱贫穷落后的迫切心情,使中国曾一度片面求成果,盲目谋增长,索取自然但回馈甚少。1972年,中国出席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环境大会,也是这次契机让中国开始真正重视起环境问题。1974年,国务院正式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将环境保护提上议程。197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为环境保护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1979年《环境保护法》通过。1983年环境保护正式被确定为基本国策。至此,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起步。

20世纪70年代之后,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以美国为中心的知识经济的兴起,大大提升了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重化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了新一轮的转移对象。此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发达国家“过剩的制造业转移”正是开放初期的中国所渴望和需求的。30多年的“发展奇迹”让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接轨,然而发达国家发展的“病症”也传染给了中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这一个个问题让发展的香甜硕果带上了酸楚的味道。

1995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国家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此后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目标之一,2003年又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上升到新高度。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遇。一方面,依靠海外转移发展起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陷入了低迷;另一方面,能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的压迫,使得上述产业的复苏举步维艰。在这种状况下,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先引的规划,更需要的是“凤凰涅槃”式的变革决心与行动,要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二 为绿色筹谋的战略部署

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和“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体系日益完善。2012年,“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同时被写进十八大报告,让抽象的发展概念具象化成了人民心中的一个“美丽中国梦”,让绿之名、绿之意、绿之魂充实了发展的新内涵。

1.建设生态文明,确立战略地位

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八大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重新审视中国发展,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战略高度地位,为绿色发展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清晰可见。

生态文明建设源于对传统发展的反思,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十二五”规划的绿色发展总布局

中国的绿色发展始终是从全局高度入手,对中国参与全球绿色变革进行宏大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就是从全局谋划的战略高度出发,形成的中国首部绿色发展规划和中国参与世界绿色革命的行动方案规划,成为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4]

国家“十二五”规划专篇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展开全面的谋划部署。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几个方面,指出了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需要采取的有效途径。要求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一系列战略安排。

可以说,国家“十二五”规划为这个需要承担艰巨变革任务的关键五年做好了全面的布局和规划,并坚定地表明,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保证了中国绿色转型中能够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积极参与到世界的绿色革命中。这是一部集聚胆识与创新的行动指南,是一部为中国绿色变革关键时期作保障的战略范本。

3.“四化”变“五化”,“绿色化”的战略新方向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绿色化”就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将其列为重要政治任务,成为“新五化”。

绿色化概念的提出,强调的正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绿色化”作为党在新时期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创新与突破,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明确了中国着眼永续发展、加速改革创新的决心和魄力。“绿色化”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它既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也是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与此同时,“绿色化”还将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化”,就要时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了理论“抓手”,也有了实践路径。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9月份又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更远的目光、更强有力的举措上,对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作出了新的谋划,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作出了整体部署,使中国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在战略层面、指导思想、推进举措等方面,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中国现在已经找到了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找到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至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有了新的希望与实现路径。

三 为世界贡献的庄严承诺

中国的绿色发展,是一个大国对世界的责任。这不仅仅旨在实现中国梦,更是在完成世界人民共同的绿色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贺信时表明:“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这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诚挚且郑重的承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可以说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利,更是全世界的福利。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作为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国家之一,中国每一步绿色的努力,都会给同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以标杆和引领效应。不仅为更美丽的中国,也是为世界的每一处生态律动、绿色呼吸做出贡献。

在绿色化的进程中,中国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感和气度。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提交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堪称发展中国家行列中的楷模。201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同时,我国也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2015年中国正式公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一自主行动目标,是中国向自己施压,也是中国对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的发展浪潮中,不断觉醒,不断反思,不断加压,不断前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丽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向往与期待。中国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证明,中国有能力也有实力肩负起为人民创造更美环境、为世界增添更多绿色的光荣责任。

第三节 江苏绿色战略

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率先,既为发展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也让转型升级的需求更为突出和迫切。走在前面的江苏人最早意识到了传统模式的弊病,先于其他地区迈向了绿色化。整治过程下狠心,规划政策亮决心,措施手段有匠心,绿色转型的瞩目成效让江苏省在全国再一次领跑。

一 始终不变的战略推进

江苏省经济建设成果丰硕,如画风景也广受赞誉,因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在这里似乎更为激烈和突出。保持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守护这片秀美的土地,是江苏的心愿,也是江苏的责任。

在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之下,江苏省喊出了响亮的声音,要“更大力度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成为江苏的重要品牌”。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引,生态文明为引擎,江苏省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思路,正在以绿色发展的新方式,向世人昭示着自然天成的湖光山色与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影完美融合的无限可能。

1.立足新起点,迈出新步伐

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是江苏环境之痛,也是江苏转折之运。痛的是失去的碧波清水,恶化的生存环境;运在于为江苏省敲响了生态警钟,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这是江苏省经济转型的新起点、生态意识的转折点,也是发展理念的转折点。

十七大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希望江苏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在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迈出新步伐。要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

根据中央要求,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顺应全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趋势,江苏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挈经济增长,加速结构转型的有力工具和强大支撑。随后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更加强调发展绿色经济,突出转型升级。江苏省委省政府表示,从江苏的能源人口等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不仅是世界大势之所趋,更是破解发展制约之所需;不仅是转型升级之所要,更是人民群众之所盼。

2.实现新突破,塑造新品牌

站在新起点上,率先发展的江苏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蓝图——“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更大力度落实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使‘生态文明’成为江苏的重要品牌”。

“八项工程”正是在立足江苏省情基础上,对新历史阶段江苏发展新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诠释。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是经济转型的内容,文化建设、民生幸福是经济转型的成果体现,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是经济转型的保障,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贯穿着全过程与全部主要内容的指导思想和最终要义。

根据2011年《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围绕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实施“六大行动”,即“生态示范创建行动”“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植树造林行动”“碧水蓝天宜居行动”“绿色增长行动”“节能减排行动”,以期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2013年,《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又将“六大行动”拓展为“七大行动”,即“生态空间保护行动”“经济绿色转型行动”“环境质量改善行动”“生态生活全民行动”“生态文化传播行动”“绿色科技支撑行动”“生态制度创新行动”,使得体系更加完善,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全民性。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融入了一个体系,让生态提升、人民幸福和经济增长实现了互相推动,共同进步。

3.肩负新使命,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江苏的发展,2014年12月视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苏新一轮发展提出了要求,他“希望江苏的同志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要求,江苏不仅满载着建设更绿更美的江苏梦,也肩负着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做贡献、为中国其他地区做榜样的重要使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紧紧围绕 “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发展定位,江苏省委省政府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强化风险防控为底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强空气污染、水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环保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倒逼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

二 领跑全国的瞩目成效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让江苏天更蓝水更清,增添更多美丽色彩”,这是江苏人民共同的愿望与心声。

江苏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立志要通过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行为和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核心要素的建设,形成一个具有先进生态文明观念特色的江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品牌。如今,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颇显成效。初步建立高效的自然生态体系和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确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水平高。可谓生态文明全方面推进,真正开始成为江苏发展新引擎。

1.“铁腕重拳”进行环境整治

为建设美丽江苏,江苏省从蓝天、碧水、绿地三个方面积极推进环境整治。在大气治理方面,污染治理和污染物管控并重。通过 “碧水蓝天”工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等措施,在现有基础上优化大气环境。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着眼长远,从源头削减污染。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持续改善重点饮用水水质,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持续达标,长江、淮河流域治污规划考核居全国前列。在国土绿化度提升方面,统筹城乡两方建设,累计完成3.7万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6.6万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新增造林65.2万亩,新增城市绿地7.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2.2%。

2.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颇具成效

低碳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低碳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的先进性,江苏近几年着力实施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从2007年开始,江苏就将节能减排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考核体系,制定出台《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同时严格限制高能耗企业和投资项目的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根据《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14年江苏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目标下降3.6%,到2015年年底,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以上。2015年,江苏共安排减排项目2106个,并着力推进实施重点工程,加大机动车减排力度,强化水污染防治,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降碳,进一步将低碳工作深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3.生态建设法规政策陆续出台

有好的政策保驾护航,发展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江苏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政策,保证江苏的生态建设持续稳定发展。2013年,江苏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大步启程,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随后,江苏省政府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制定出台了《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和《江苏省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暂行办法》。江苏的生态建设政策始终是以领跑者的姿态,奔驰在绿色发展道路上。

4.保护生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在保护生态工作机制的建设上,江苏省将思路的大胆创新发挥到了极致。利用市场的配置功能,提升管理效率。在太湖流域排污管理问题中,江苏省首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单位与环保部门(一级市场)或排污单位之间(二级市场)可以进行排污指标购买或出售。这一举措让资源的无形价值有形了起来,实现了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污染减排的成本节约。双管齐下,让经济上的惩戒和激励同时发挥作用。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江苏省创新提出“双补偿”模式,明确了“谁达标、谁受益,谁超标、谁补偿”的原则,在控制破坏行为的同时促进了保护积极性的提升。健全评价机制,动态掌握建设进度。江苏省是最早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地区之一,并且针对绿色发展建立起了专门的指数评价体系,以追踪评价全省绿色发展水平引导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以江苏绿色发展指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以及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引导政府和社会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降低GDP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5.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

江苏着力于构筑节能宜居的生态环境,使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生态功能全面提升。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以“绿色江苏”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建成全国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了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市。仅仅到2010年,江苏省就已建成“国家生态城市”6个,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9个,占全国总量的1/4。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生态市县35个,占全国总数的38%,这个队伍至今仍在不断壮大。江苏还成为获批低碳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相继有一批城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国际荣誉,得到国内外的认可。

6.战略新兴产业促进结构优化

用新的绿色增长点拉动经济的全面调整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江苏这几年来致力于打造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新兴力量。2013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法人企业占全国的比重高达四成。2014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总量突破4万亿元,是2010年的2倍。其中,云计算产业同比增长50.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30%,物联网产业增长33%,节能环保产业同比增长25.4%,软件产业同比增长24.2%,高端装备产业同比增长约16%。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持续提升,日益成为江苏省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江苏用高新产业为绿色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江苏始终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为更美的绿水蓝天做贡献,为绘出一幅充满更多美丽色彩的江苏做努力,为每一个江苏人民的期盼与希望而奋斗。一个经济发达与生态宜居协调融合、都市风貌与田园风光相映生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江苏正在展示靓丽的色彩。

盐城选择绿色发展之路,正是对中央最新精神和江苏发展最新部署的准确把握,在贯彻要求中找准定位,在顺应时代中坚定方向,在掌控市情中选准路径,盐城的绿色发展是在全国及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的率先探索。


[1] 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2] 诸大建:《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9期。

[3] 朱留财、杜譞:《全球绿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环境保护》2011年第19期。

[4] 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战略与“十二五”规划》,《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