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去工业化的内涵及影响

“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一词最早的出现,是旨在反映二战后盟国作为战胜国对德国、日本等战败国的工业生产进行限制和改造,以削弱其经济基础的经济制裁方式。[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普遍经历了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后,服务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相反,商品生产,即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总就业量中的重要性不断地减小。使用卡尔多的比喻,战后时期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事实”之一,是制造业就业人数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和许多中高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迅速下降。虽然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这已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就业结构的这种大幅变化以及规模和速度的相对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一个没有先例的现象(José Gabriel Palma,2005)。

20世纪中叶,社会科学家们开始预测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后工业社会中,经济活动以服务提供,而不是实物商品的生产为中心(Clark,1957;Bell,1973)。自此,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逐渐地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然而,主流的声音认为,去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高级化”或产业“高级化”的必然表现。即使在去工业化的贸易效应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去工业化是积极的去工业化。这种观点认为,去工业化主要是经济内部(Internal)力量驱动的结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观点不仅没有得到经济发展事实在经验上的验证,而且更是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的质疑和挑战。同时,这种观点也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早熟去工业化”。因而,以服务业引领经济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并不是经济“高级化”,相反是经济“病态化”的表现。

本章以上一章对工业化的研究为基础,对作为工业化延续或是逆转的去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对去工业化内涵的梳理和界定,对去工业化一般表现的概括,以及对去工业化作为经济社会的一种转型和变革进程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