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当前的调整措施
进入80年代后,拉美经济急剧恶化。由于拉美自身发展模式上的缺陷,它蒙受的损失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严重。为了摆脱当前的被动局面,各国政府对各自的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着手进行一系列调整。在对外贸易方面,主要是削减进口,增加出口,以便增加外贸决算顺差,减轻财政负担,改善自身的国际收支地位。外贸政策上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普遍推行奖出限入的方针。如委内瑞拉于1982年11月25日公布3项法令,对高达600种商品采取进口限制措施。墨西哥在1981年下半年把需要进口许可证的商品增加了300种,在全部进口总额中,需办进口许可证的商品已从1981年年初的60%增至85%。厄瓜多尔从1981 年7月3日起,对506种商品分别提高10%—100%的进口税。推进自由贸易政策最积极的智利也在1981年11月规定:进口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的付款期限由原来的180天缩短到90天,1982年秋季已缩短到45天。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国还通过外贸、外汇、海关部门密切合作,严格控制非必需品进口。与此同时,拉美国家还采取许多措施来增加出口。如墨西哥除保证占出口总额75%的石油正常出口外,还通过减免关税,恢复和发展其他商品的出口。巴西实行“以进养出免税制”来促进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所谓“以进养出免税制”,就是通过对那些进口后再生产出口产品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实行免税或退税,从而降低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智利规定,进入伊基克自由贸易区的本国产品可免缴增值税,延长出口商品的预期装运信贷等。阿根廷等国还采取了最大限度利用出口工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对出口商品的补贴等措施。此外,许多拉美国家为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实行了货币大幅度贬值,例如1982年玻利维亚比索贬值800%,墨西哥比索数次贬值,贬值率达500%。
其二,采取易货贸易方式。因外汇短缺,拉美国家不仅减少了同其他国家的贸易,而且也减少了本地区内部的贸易。1980—1983年,本地区的贸易额下降了40%。为阻止对外贸易萎缩给生产和发展计划带来更大损失,许多拉美国家采取了易货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对于外汇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似乎比较切实可行。如1983年巴西与伊朗的双边贸易协定规定,用伊朗的石油交换巴西的制成品。最近,巴西还同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和安哥拉签订了易货贸易协定。1981年乌拉圭同伊朗开始进行易货贸易,易货总额为1亿美元;1983年它开始同尼日利亚和墨西哥签订易货贸易协定。厄瓜多尔已选定26种商品同世界各国进行易货贸易,并对此做出具体规定。圭亚那同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各达成一项1000万美元的易货一揽子计划。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同美国也开展易货贸易。此外,阿根廷、委内瑞拉、巴拉圭也积极开展易货贸易,以扩大对外贸易。
由于推行上述两大调整措施,近3年拉美对外贸易的进口量明显减少,出口量逐年增加。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1982年拉美地区的商品进口量下降了17.8%,1983年再次下降28.4%,进口额分别为789亿美元和563亿美元;1981—1983年的商品出口量年增长率分别为9.9%、0.6%和7.1%;出口额1981年为968亿美元,1982年为886亿美元,1983年为875亿美元;商品贸易结算1981年以前一般都为逆差,1982年出现了97亿美元的顺差,1983年再创纪录的顺差,大约为312亿美元[2]。外贸顺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商品进口额下降的结果。
但是不能不看到,上述调整措施主要是从应急的角度来考虑的,其目标也是短期的。当前,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对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必将改变拉美对外贸易的进出口产品结构、内容和流转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拉美各国如何结合自身对外贸易的特点,从战略上进行一些调整,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原载《拉丁美洲丛刊》1984年第3期;第二作者:齐海燕)
[1]《美洲开发银行1982年报告》,第94—95页。
[2]其中1983年的数字均为预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