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格局中的拉丁美洲
冷战结束以来,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很大。长达12年之久的中美洲地区冲突已鸣金收兵。除海地外,所有拉美国家都步入了以“民选政府”为标志的政治民主化阶段。拉美地区经济实现了3年连续增长,从而由80年代“失去的10年”走向90年代“有希望的10年”。震慑世界金融市场的债务危机,随着1994年9月巴西同商业银行达成续借协议,已经结束。地区一体化运动在经历了30年的艰难摸索之后,采取了较为实际的措施。作为发展中国家开创先河的行动,墨西哥不仅与北方强邻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且跻身于经合组织,成为这个“富国俱乐部”的第25个成员国。国际多边机构纷纷看好拉美,把它誉为继东亚之后另一个经济增长中心。
拉美的一系列变化,从时间上看,几乎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转变同步发生。然而,拉美在未来的世界新格局中究竟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变化,有赖于内外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一时还难以判断。
如果上溯几十年,拉美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看来是在不断下降。这里,不妨以人均收入作一粗略的比较。1950年,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9个拉美国家的人均收入大大高于韩国,甚至超过希腊、葡萄牙、土耳其、意大利、奥地利、芬兰和西班牙;即使到1960年,有些拉美国家仍在日本之上或不相上下。但到1985年,上述9个拉美国家的人均收入只有日本和欧洲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的1/3,甚至更少,只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1/2。1989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900美元,而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3国则分别只有2540美元、2160美元和2010美元。拉美的出口额在世界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也从1950年的10%降至1989年的3.3%。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与东亚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相比,拉美明显落后了。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拉美能否重振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实力,在世界新格局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政治民主化的前景和外交战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