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道教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浙江道教的兴起(下)

晋代有很多奉道的世家大族。居于浙江的有钱唐杜氏、吴兴沈氏、会稽孔氏、琅邪王氏和高平郗氏。其中钱唐杜氏之杜子恭为三吴天师道的领袖。杜氏道团传于孙泰,孙泰起兵被杀,其侄孙恩及孙恩妹夫卢循先后继其志,最终兵败身死。孙恩道团自称长生人,投水而死者被称为水仙。这与四川起源的天师道有明显不同的信仰,可以认为是东部传统天师道影响下的道派。

上清派本是江苏句容的道派,但自许黄民于元兴三年(404)奉经入剡(今浙江嵊县),至陶弘景于“庚午年(490)东行浙越并得真人遗迹十余卷”,并将所得之上清经封之于茅山昭真台(简称“昭台”),上清经在浙江整理、敷衍、流传近百年。上清经在浙江的流传是以剡、钱塘(今浙江杭州)、东阳(今浙江东阳县)等地为中心,其所涉及的人物较著名的有杜道鞠、顾欢、陆修静、孙游岳等,这些高道既是中国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也都为浙人,故晋宋之际上清经及上清派的流传与浙江有很大的关系,是浙江道教史六朝时期重要的研究内容。

名道陆修静改革南朝道教,对设立道教分类,制定斋醮科仪和整顿道教组织有很大的贡献,对后世道教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徒孙游岳,上承陆修静,下启陶弘景,也是当时的名道。顾欢和孟景翼都是夷夏之辩中的人物,从顾欢《夷夏论》开始的佛道之辩一直延续到了宋元时期,佛道两家都在辩论中得到了提升,并促进了三教合一思想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

上述人物和事件,本为中国道教史上的重要内容,因之可以看出浙江道教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道教史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