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正如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的,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1]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研究
一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况
(一)水资源分区
我国幅员辽阔,无论从东向西,还是从南到北,在气候、地理、降水、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为客观反映全国各地的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水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与当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相互关系,需要在流域和行政区域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编制全国统一的水资源分区。[2]
2002年,水利部组织各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在以往水资源分区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全国水资源分区,将全国统一的水资源分区设定为一、二、三级。一级区保持了大江大河的整体性,全国共设定水资源一级区10个,即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长江区、东南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西北诸河区10个区。二级区以保持河系的完整性为原则,参照了原水资源二级区并作适当调整,共划分为80个。在征求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三级区共划分为214个。
图8-1 全国水资源一级区示意图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二)水资源数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数量通常用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这几个指标来衡量。以最直观的水资源总量为例,根据1956—1979年水文系列评价成果,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27115亿立方米,占96.4%;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009亿立方米,占3.6%。据水文系列延长到2000年的最新评价成果,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4万亿立方米,比前一次评价成果增多1%,地表水资源总量和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之比仍为96.4%3.6%。[3]2011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3256.7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16.1%,为1956年以来最少的一年。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43.1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4.5%,也就是说,地下水资源量的85.5%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4]
图8-2 1997—2010年全国及南方、北方水资源总量变化过程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三)水资源质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了近30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持续增长,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也随之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全国的化肥和农药用量也大幅增长,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废物垃圾也大量增加,加之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形成了量多面广的污染源。由于点源和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水污染防治工作又相对薄弱,特别是面源污染的防治尤为困难,我国的水资源质量在过去的30年里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表8-1 2000—2011年全国河流水质评价成果表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水资源公报》(2000—2011年)。
图8-3 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各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比例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二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一)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多年平均河流径流量2.7万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淡水资源量的6%,居世界第6位。然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占全世界的2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9%,按人均水资源量排序,我国居143位。而在人口1000万以上的77个国家中,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第54位(倒数第24位);在人口5000万以上的23个国家中,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第18位(倒数第5位);在人口1亿以上的11个国家中,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第9位(倒数第3位)。
因此,从表面上,我国淡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属于丰水国家。但我国人口基数和耕地面积基数大,人均和每公顷平均拥有量相对要小得多,我国已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联合国规定人均17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线,人均1000立方米为生存起码标准。中国目前15个省人均水量低于严重缺水线。其中天津、上海、宁夏、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辽宁十个省、市区的水量低于生存起码标准。[5]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我国降水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的60%—80%,其中北方有些地区可达90%。在降水空间分布上,全国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5以上,降水量最多的东南地区在2600毫米以上,降水最少的西北内陆地区不足5毫米,相差500多倍。
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诸河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全国80.9%的水资源量;而长江以北河流的流域面积占全国的63.5%,却只占有19.1%的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和汛期水量集中的时空分布格局,是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主要原因。
(三)河川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
我国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在年径流量时序变化方面,北方主要河流都曾出现过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现象。例如黄河曾出现过连续11年(1922—1932年)的枯水期,其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份少24%;也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年)的丰水期,其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份多19%。海河流域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连续枯水年。
我国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也很大,最大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长江以南的河流小于5,北方河流都在10以上,径流量的逐年变化存在明显的丰平枯交替出现以及连续数年为丰水段或枯水段的现象。径流量年际变化大与连续丰枯水段的出现,使我国经常发生旱、涝或连旱、连涝现象,是农业生产不稳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的重要原因,也加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困难。
(四)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强,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5,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5,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5,却拥有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5。在全国人均水量不足1000立方米的10个省区中,北方占了8个,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在全国耕地每公顷水量不足1500立方米的15个省区中,北方占了13个。由此可见,我国北方地区耕地和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稠密,而水资源占有量却很低,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三 我国水资源供需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一)水资源供需形势
我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强,但淡水资源仅占全球的6%,人均淡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30%,目前又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水资源供需形势非常严峻。
城市缺水问题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北方少数城市,70年代后逐渐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缺水城市已达300多个,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4个。缺水城市的分布亦从北方和沿海地区扩展到全国,成为普遍性的问题。目前缺水城市已占城市总数的近2/3,包括14个沿海开放城市、3个特区市(不含珠海)、3个直辖市及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
我国农业缺水主要在北方地区,对小麦、棉花、玉米农产品产量影响比较大。全国农业缺水近300亿立方米,其中北方地区占80%以上。目前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已超过其承载能力,是靠超采地下水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农业缺水不仅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力布局,还直接影响粮食主产区的产量和我国的粮食安全。
(二)水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1997年以来《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全国总用水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生活和工业用水呈持续增加态势,而农业用水则受气候和实际灌溉面积的影响呈上下波动、总体为缓降趋势。生活和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则有所减少。[6]
图8-4 全国现状缺水组成情况
数据来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
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是驱动需水增长的内在因素。根据当前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城市化发展趋势、灌溉面积发展趋势、工业化发展趋势、生活需水变化趋势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趋势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学者认为,今后20年左右,我国的需水总量将处于缓慢增长到零增长的过渡期,其中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呈增长趋势,在全国用水总量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0%左右上升到40%—44%;农业用水量将基本持平,但在用水总量中的比重将下降到60%—56%。[7]
此外,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未来需水预测的宏观控制目标呈现出相互接近的趋势,即2010年需水总量60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需水总量6050亿立方米左右,2030年需水总量7000亿立方米左右,大致每10年增长50亿立方米左右,基本上是一种匀速增长的态势。[8]
(三)供水增长趋势分析
按2005年年底的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170立方米,扣除生态环境需水量、汛期难以利用的洪水和受到严重污染的水量,人均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而2008年人均实际用水量为446立方米,已占人均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的3/4左右,继续增加供水量的潜力十分有限。[9]
我国各类供水工程现状多年平均供水量为5822立方米。由于各地水资源条件差异较大,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北方地区许多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开发潜力已不大,部分地区甚至超用水资源,挤占了生态用水。因此,未来供水除需考虑在北方地区跨国境和国际界河以及南方尚有开发利用潜力的地区进行合理开发外,还需要考虑通过跨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水源置换,退还挤占的生态用水和超采的地下水。[10]
图8-5 1997—2010年全国用水量变化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结合强化节水模式的需水预测进行供水工程规划,预计到2030年全国多年平均供水量为7099亿立方米,比现状增加127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在退还现状挤占的155亿立方米河道内生态用水的同时增加供水量712亿立方米;在对228亿立方米不合理的地下水开采量进行压采的同时,在有开采潜力的地区增加地下水开采量111亿立方米;在统筹协调出区和调入区用水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增加跨水资源一级区河道外供水量331亿立方米;结合水源条件和用户状况,增加污水处理回用、雨水蓄积、微咸水等其他水源供水123亿立方米。在全国供水增量中,北方地区共增加797亿立方米,其水源主要来源于水资源相对丰富且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部分河流以及跨流域调水,其中规划从长江区调入黄、淮、海地区的水量增加308亿立方米;南方地区以开发当地水源为主,增加582亿立方米。[11]
(四)供需发展态势分析
现在全国多年平均情况下河道外需水量为6203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为5822亿立方米,河道外缺水量为381亿立方米。按照推荐的强化节水用水模式,在强化节水、进一步挖潜配套现有水源和适度开发新水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础上,未来的缺水量将逐渐减少,同时超采的地下水和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用水将逐步得到退还,预计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12]
研究表明,在技术水平和制度条件给定的前提下,导致水资源供给减少的因素会强于导致水资源供给增加的因素;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持续进行的前提下,导致水资源供给减少的因素会弱于导致水资源供给增加的因素。在技术水平和制度条件给定的前提下,导致水资源需求减少的因素会大大弱于导致水资源需求增加的因素;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持续进行的前提下,导致水资源需求减少的因素可能会弱于导致水资源需求增加的因素。因此,在技术水平和制度条件给定的前提下,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会日益严峻;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持续进行的前提下,可能缓解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可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解决水危机、保障水资源安全的“两只轮子”。[13]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突出问题
一 多方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14]
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主要水危机,并且将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呈不断加剧的趋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居世界后列,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尖锐,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按照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衡量标准,人均水资源量3000立方米以上属于丰水,3000—2000立方米属于轻度缺水,2000—1000立方米属于中度缺水,1000—500立方米属于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84万亿立方米,2008年总人口13.28亿,人均水资源量2138立方米,所以从国家层面衡量,我国已处于轻度缺水国家的临界下限。[15]
(一)资源性缺水
资源性缺水是指一个流域或区域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通常的衡量标准,不能满足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基本要求。在省级行政区层面上,我国有6个省(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为1000—2000立方米,属于中度缺水地区,有一个省的人均水资源量为820立方米,属于重度缺水地区;有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缺水地区的总人口占全国的31.4%。即使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也存在着局部性的资源性缺水问题。此外,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西北内陆地区,由于地广人稀,人均水资源量相对丰富,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用水严重短缺,同样属于中度或重度以上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其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43%。
(二)水质性缺水
水质性缺水是指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水体受到污染,水质下降,不符合供水水源要求所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城市周边水域和地下水含水层,如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太湖、巢湖以及珠江三角洲,都是全国水污染最严重或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的地方。水污染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失去利用价值,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水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供水安全。
(三)工程性缺水
工程性缺水是指供水工程及其配套措施建设滞后,供水能力不足,生活、生产和人工生态用水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水利建设中地区发展不平衡,全国还有不少地方的工程供水能力不足。特别是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山高谷深,人口、耕地和城镇的分布相对分散,供水工程建设严重滞后,虽然水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工程型缺水的问题相当突出。如2008年全国人均供水量446立方米,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的人均供水量分别为338、270、255、293立方米,略高于极度缺水的华北地区,但低于全国水平25%—43%,其中,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全国还有许多地处边远山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牧区和中小城镇,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性缺水问题。
(四)管理性缺水
管理性缺水是指由于水资源管理粗放、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等原因所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现象。如取水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不严,水资源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水资源费和水价标准过低,节水措施不力、用水浪费、效率低下,在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产业和高耗水作物,盲目扩大灌溉面积,人工生态超过合理规模,都是导致水资源短缺和加剧缺水危机的主要原因。
根据各流域、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属于单一型的情况较少,绝大多数属于混合性缺水。如在北方地区以资源性缺水为主,但通常都兼有管理性缺水,局部地区存在工程性缺水,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存在水质性缺水。南方地区兼有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局部地区存在资源性缺水,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大城市以水质性缺水为主。
二 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图8-6 1997—2010年全国主要用水指标变化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一)农业用水效率低下
在我国各个用水部门中,农业用水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使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迅速增加,农业用水不可避免地要向其他行业用水让步,因此未来农业用水不可能大幅增加。尽管目前我国用水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农业用水量受气候影响上下波动、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用水占总用量的比例也呈下降态势。
在农业用水中,农田灌溉是农业的主要用水和耗水对象,在各类用水耗水率中,农田灌溉耗水率为62%。由于多年来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我国2/3的灌溉面积十分粗放,灌溉水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5%左右,远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水平。国际水资源管理所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地表水利用率平均为30%左右,发达国家地表水利用率高达70%—80%。我国地表水利用率约为40%,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可达60%。一般发展中国家地下水利用率比地表水利用率大约高20%,而我国则高30%—40%。就作物水分生产率而言,我国作物水分生产率同发展中国家相近,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0%。作物水分生产率全国平均约为0.87千克/立方米,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2千克/立方米以上,以色列已达到2.32千克/立方米。[16]
我国现代灌溉技术的应用程度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实践表明,现代灌溉技术可以使田间输水损失率降低到10%以下。据有关科研机构对16个国家(占全世界总灌溉面积的74.7%)灌溉状况的分析,以色列、德国、奥地利和塞浦路斯的现代灌溉技术应用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平均达61%以上,南非、法国、西班牙在31%—60%;美国、澳大利亚、埃及和意大利在11%—30%;中国、土耳其、印度、韩国和巴基斯坦在0—10%。我国目前喷灌、滴灌面积仅为80万公顷,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5%。[17]
(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再生利用程度低,用水工艺落后
水是工业的血液,工业用水的多少,不仅与工业发展的速度有关,还与工业的结构、工业生产的水平、节约用水的程度、用水管理水平、供水条件和水资源的多寡等因素有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国工业用水总量一直逐年增加,工业用水占总用水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我国工业用水设施总体落后,存在着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较低、用水工艺落后、用水效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工业用水重复率低的为10%,高的为85%,平均起来只有55%左右,与部分发达国家的90%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4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6立方米,发达国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却一般都在50立方米以下。从工业产品耗水量看,我国也高于发达国家很多。比如,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吨钢耗淡水均在10立方米以下,有的可到4—5立方米,而我国一般企业均远高于这一水平。较好的企业能达到吨钢耗水20—50立方米,不少企业还在50立方米之上。[18]
(三)生活用水浪费严重
生活用水是与人类生存最密切、最重要的一类用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住房卫生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用水占用水总量的比例逐步提高,1980年,生活用水只占用水总量的6%,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11%,2009年则上升至12.6%。
在城市生活用水中,由于管网陈旧、用水器具及设备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用水管理松弛,造成用水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据统计,目前全国自来水厂供水损失率,全国平均为15.6%,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却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接近和超过20%的就有8个省、自治区,最高是吉林,几乎高达30%。但实际供水损失率没有包括漏失率,如果考虑漏失率,全国自来水管网跑、冒、滴损失率至少达20%,有些地区可能高达40%—50%。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仅自来水管网饮用水的总流失量就高达3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总调水量。[19]其次,空调、洗车等杂用水大量使用新水,重复利用率低也造成了用水浪费。对219个公共建筑的抽样调查表明,空调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4.3%,循环利用率仅为53%。而北京市仅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另外,用水单位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不好的用水习惯也是用水浪费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公共用水,如学校、宾馆、机关,存在着水龙头滴漏、“长流水”现象。[20]
三 水资源无序开发,地下水开采过度
(一)乱圈滥占水资源,小水电发展失范
小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小水电,对解决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用电需求,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小水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无序开发的势头愈演愈烈,无立项、无设计、无监管、无验收的“四无”小水电站比比皆是,不少地区也出现了规划和管理滞后、滥占资源、抢夺项目、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等问题,已经影响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汛期安全,并带来一系列的遗留问题和社会隐患。一些项目未履行建设程序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即擅自开工建设,施工期间未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一些项目在设计和运行中未充分考虑和保障生态用水,造成下游地区河段减水、脱水甚至河床干涸,对上下游水生生态、河道景观及经济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一些中小河流的水能资源开发缺乏有效监管,部分地方中小水电无序开发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危及公共安全。在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中,重点项目不报批、审批不严格或不按审批要求施工建设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项目在审批时往往是按单个项目申报,对河道的影响较小,但多个项目累加起来对水域、岸线就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地下水滥采严重
据统计,全国共有地下水超采区164片,面积最小的仅有几十平方千米,最大的近1万平方千米;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181291平方千米。在这些超采区中,严重超采面积77950平方千米,占总超采区面积的42.6%。全国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量为71.36亿立方米。1990年后,地下水超采量较20世纪80年代有较大增加,1997年地下水超采量已达92亿立方米。全国240个大型、特大型地下水源地中,有53个处于超采状态,年平均超采地下水6.42亿立方米。超采的水源地个数最多和年平均超采量最多的是山东省。从行政分区看,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其中,河北省超采面积最大,达66973平方千米,占该省平原区面积的91.6%。从流域分区看,北方各流域片地下水超采问题较大,其中,海滦河片问题最为严重。海滦河片超采区面积87796平方千米(占全国超采区总面积的48.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39881平方千米(占全国严重超采区总面积的51.4%),年均地下水超采量39.33亿立方米(占全国超采总量的55.1%),累计超采量约为592.7亿立方米(占全国累计超采总量的64.3%)。[21]
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至少已有40多座大中城市发现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现象;[22]地面塌陷现象遍及大半个中国,不仅华南、西北十分普遍,华北地区也较为严重;[23]滨海地带地下水超采导致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目前,我国辽宁省黄海和渤海沿岸、山东省胶东半岛、河北省秦皇岛市和广西北海市等地的部分沿海地区发生海水入侵,海水入侵总面积已超过1500平方千米;[24]西北地区则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且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下游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天然绿洲退缩,林木草场严重退化,荒漠化及沙化现象严重。[25]
图8-7 1997—2010年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储存变量累积变化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四 水污染严重
(一)主要水系水质恶化
近10多年来,我国符合Ⅰ、Ⅱ、Ⅲ类水质标准(相应于水质优、良、较好)的河长比例在56%—65%之间波动,Ⅳ、Ⅴ类及劣Ⅴ类(相应于水质较差、差、很差)水质的河长比例在35%—46%之间波动。2011年对全国18.9万千米的河流水质状况的检测评价显示,全国全年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6%,Ⅱ类水河长占35.6%,Ⅲ类水河长占24.0%,Ⅳ类水河长占12.9%,Ⅴ类水河长占5.7%,劣Ⅴ类水河长占17.2%,污染水质的河长比例为35.8%。[26]
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海河、淮河、辽河、黄河、松花江的污染都非常严重。2011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些水系的污染河长比例分别为63.8%、62.0%、51.2%、50.6%、42.5%。长江、珠江的污染程度较轻,但污染河长比例也在30%左右,其中长江为29.6%,珠江为26.4%。[27]
图8-8 2010年各水资源一级区各类河长占评价河长比例(单位:%)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二)地下水污染严重
根据全国地下水评价资料,2000年全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Ⅰ—Ⅱ类水质的面积仅占总评价面积的5%,Ⅲ类水质的面积占35%,Ⅳ—Ⅴ类水质的受污染面积占60%。特别是在人口密度大、地表水污染严重或面源污染严重的地区以及地表水天然本底较差的地区,地下水的污染更为严重,如太湖流域地下水水质Ⅳ—Ⅴ类的面积占总评价面积的91%。在地下水污染面积中,剔除天然底质较差的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总面积为50万平方千米左右。[28]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监测点1348个,总数为4929个,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580个,占全部监测点的11.8%;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1348个,占27.3%;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176个,占3.6%;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1999个,占40.5%;水质呈极差的监测点826个,占16.8%。[29]
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造成地下水大面积农药和化肥污染。另外,我国有污水灌溉农田近133万公顷,其中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的污灌区就有30多个,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污灌量相当于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20%。农灌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约有70%—80%的污水不符合农灌水质要求,而且多属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由于每年污水灌溉渗漏大量污水,直接造成地下水污染,使污灌区75%左右的地下水遭受污染。[30]
(三)水环境污染事故频发
近年来,我国由于江河沿岸的石油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运输化学品的车船发生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不断增多,仅2001—2005年就发生各类水污染事故4000多次,平均每年900多起。重大水污染事故也频频见于报端,如1994年、2004年的淮河特大水污染事故、2004年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2005年的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2007年太湖水污染事件、2008年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2010年紫金矿业水污染事件、2012年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等。
(四)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水污染导致水质恶化,特别是北方地区不少河流的水质长期处于Ⅴ类和劣Ⅴ类,完全失去了饮用水标准,致使供水水源不足,导致缺水危机。即使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南方地区,也经常因水污染而出现水质性缺水的局面,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饮用受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而影响身体健康,各种地方病和水致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主要江河的突出性水污染事故,更是导致沿河城市的水厂关闭,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
[2]王浩主编:《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3]王浩主编:《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4]《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5]李广贺主编:《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8页。
[6]《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7]王浩主编:《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版,第314—315页。
[8]同上书,第316页。
[9]同上书,“前言”。
[10]陈元主编:《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11]同上书,第9—10页。
[12]陈元主编:《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13]沈满洪:《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王浩主编:《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版,第61—62页。
[15]也有人认为我国是中度缺水的国家,参见赵晓辉、樊曦《水利部官员称:我国中度缺水解决关键在节水》,http://news.sina.com.cn/s/2004-04-22/14422377183s.shtml。
[16]吴士章、朱文孝、苏维词、周庆珍、李坡:《贵州水资源状况及节水灌溉措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7]左其亭、王树谦、刘廷玺主编:《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18]翁文斌、赵建世:《中国水资源的危机与对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19]张岳、任光照、谢新民编著:《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06页。
[20]左其亭、王树谦、刘廷玺主编:《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21]水利部水资源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著:《21世纪初期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7页。
[22]水利部水资源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著:《21世纪初期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23]陈梦熊、马凤山:《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震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24]水利部水资源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著:《21世纪初期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25]同上。
[26]《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7]《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8]王浩主编:《中国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140页。
[29]《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0]李广贺主编:《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