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上)——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二律背反”
实践美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高成就。由于20世纪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美学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是唯一的美学,因而,也可以说,实践美学是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最高成就。在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的现代性启蒙中,实践美学以它所倡导的主体性和对个性的张扬,成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它立足于人类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实践活动,从这种最基础、最根本的活动中来解释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使美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实践美学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的本质大讨论,雏形于60年代,诞生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成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则为其深化和分化时期。
实践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李泽厚。其他如朱光潜后期、蒋孔阳、刘纲纪、周来祥、李丕显、杨辛、甘霖、杨恩寰、梅宝树等一大批学者,也都是实践美学观点的赞同者或支持者。进入90年代以后,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加盟,使实践美学呈现出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和更充满活力的局面。
20世纪50年代,在美的本质的大讨论中,李泽厚提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感具有功利性和直觉性二重属性。60年代,李泽厚提出自然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美是“自由的形式”,并对美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就内容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1]70年代末,李泽厚出版了他多年研究康德哲学的成果《批判哲学的批判》,这部著作在新中国哲学界首次提出主体性概念,并提出了文化心理结构的“积淀说”,用积淀说去阐释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该书提出了建立人类学本体论哲学(“主体性实践哲学”)的构想,通过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改造,建立起一个包括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在内的完整的哲学体系。在这部著作中,李泽厚提出了自然的人化的两个方面,即外在自然的人化改造和人本身内在心理结构的改造。也就是说,实践美学的核心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已经提了出来。由此,可以把《批判哲学的批判》看做实践美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80年代后期,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扩展了“自然的人化”思想,提出“自然的人化”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内在自然的人化”便是建设与工具本体相对立的心理本体,建立身心和谐的“新感性”。90年代,李泽厚对“新感性”的内容作了展开论述,新感性落实为“情本体”。进入21世纪,李泽厚主要转向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研究,试图将儒家的实用理性和天人合一思想融入实践哲学和美学,明确提出,“内在自然人化”的核心是伦理学,但审美境界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明确和充实了“情”的内涵,表现出从人类学本体论哲学的“类”本体向“情本体”的“个体”本体转移和深化的趋势。
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是“自然的人化”。但其主要范畴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20世纪50—60年代是“实践”,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是“主体性”和“积淀”,80年代末是“新感性”,90年代以来则是“情本体”。本章将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范畴与命题、理论和实践意义、思维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等问题作出叙述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