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建构: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及论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研究思路、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

本书的资料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各知识群体创办的刊物,同时适当结合他们的论著、书信、日记等进行综合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对中国政治出路的思考,是一个错综复杂且过于宏大的历史问题。要想在本书中将那个年代所涉及的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及人物都做一个充分的“呈现”,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本书中,笔者不想考察当年他们所提出或思考的所有论题,而是始终围绕着关于现代国家的政制设计及论争这个问题,集中考察几个知识群体针对如何实现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而提出的政治主张。同时,本书还适当考察在这些政制设计及争论的背后,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意识,对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等。

(二)研究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书除了绪论外,将分为6章进行实质讨论。在第一章中,主要通过论述鸦片战争至“五四”以来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及“五四”以后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来阐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关于现代国家的政制设计及论争的历史背景。

民族建国是现代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第二章中,笔者从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两个方面论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关于现代国家主权的制度思考。关于国家统一问题,本章着重从会议、联治、法统、武力等方面来考察他们的政治主张。关于民族独立问题,本章着重从国民外交、修约与废约、“非基督教”等方面来考察他们的制度设计。

宪法是实行宪政体制前提,第三章着重探讨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制宪讨论及建议,其中主要考察的是,国民大会、省是否有制宪权的讨论,对《国是会议宪法草案》、《湖南省宪法》及《中国民国宪法》的态度,对“国民权利”、“八权宪法”及“九权宪法”、“护宪之精神”等方面的制宪建议。

关于现代国家政体的制度设计,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第四章主要考察他们的代议制存废之争、委员制之争、集权与分权还是均权的制度选择。

实行民主宪政体制是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在第五章中,通过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在贤能政治还是平民政治、“民治”还是“党治”或“一党专政”、“阶级政治”还是“阶级调和”或“全民政治”等设计,来分析他们对实现民主宪政体制的不同思考。

第六章主要考察的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关于现代国家的政制设计及争论,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在重回代议制、专家政治、民主还是独裁、调和民主与专制等政制设计的思想影响及历史延伸。

结语部分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并简略地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关于现代国家的政制设计及论争的特点、历史价值及缺陷。

(三)创新与不足

学术创新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事情,笔者不敢奢望在本书中有多少惊人的创新之处,只要能够站在学界先辈们研究的基础上,稍微弥补一点该课题研究之不足就达到了本书的目的。那么,本书弥补了以往研究哪些不足呢?

就研究对象来说,对这段历史时期的研究,以往学界主要集中于研究各种党派势力之争,本书则选取一般立于政府、政治集团及政党之外的中国知识界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这些知识分子关于现代国家的政制设计及争论。

就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来说,学界以往在研究这个相关问题时,主要从微观入手,具体考察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的某种思想或主张。这种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它难以准确、全面地解决问题。本书则以关于现代国家的制度设计为研究视角,主要是从宏观上全面清理与考察20世纪20年代知识界的政制设计及论争,其中不乏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次要思想人物之独特政见。宏观研究方法与关于现代国家的制度设计的研究视角当然不是什么创新,但把它用于研究“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关于现代国家建构的政制设计及论争”这个课题来看,还是有一点新意。

同时,以往学界在研究此类“政制”问题时,一般都是采用历史分析法,对某种政制提出的原因、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历史考察。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但在评价某种具体“政制”时,往往带有某些“后见之明”的倾向,即以某种政制后来产生的实际政治效果作为评价它的唯一标准。本书在采用文献分析法的同时,试图借助某些政治学理论,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来窥视当年中国知识界在设计某些具体政制时的初衷。

就考察的范围来说,本书考察了一些以往学界较少留意的问题,如以李剑农为中心的《太平洋》学人的联邦制主张,北京政变前后中国知识界在“委员制救国”问题上的讨论,以《现代评论》为平台的胡适学人群对“党治”体制的支持,1928年前后以《新路》为平台的研究系学人群及国家主义者对“一党专政”体制及“阶级政治”的批判等,从而拓宽了一点研究视野。

就研究所得的观点来说,在研究过程中,本书也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以往学界往往认为追求自由、民主的中国知识分子,与“党治”体制是水火不容的,而事实上,中国知识界并不是在任何时期都反对“党治”,在国民革命时期基本上持赞成态度,即使在国民政府时期,仍然有部分知识分子支持“党治”体制与独裁政治。“救亡压倒启蒙”是以往学界对后五四时代中国思想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本书则认为,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及论争中,明显呈现出“民族救亡”与“思想启蒙”、“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双重诉求。

当然,由于笔者学力有限,本书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历史宏观场景的把握不够,对论争的历史背景及影响有待进一步升化;其二,由于本书涉及面较宽,各知识群体较多,且大多是一些较为分散的知识群体,且各群体内部在许多政治主张上又不完全一致,情况错综复杂,本书对知识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内部不同政治主张的比较不够;其三,对有些问题的评价还比较欠缺。笔者将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


[1]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2]杨雄:《激情与理性:青年知识分子与激进主义思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黄敏兰:《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趋向》,《史林》1998年第1期。

[5]王传富:《论胡适〈新月〉月刊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朱秀蓉:《试论北洋政府时期的联省自治思想》,《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4期。

[7]张继才:《论20世纪20年代初的联省自治运动》,《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8]贾中福:《中美商人团体与近代国民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易丙兰:《巴黎和会时期研究系的国民外交活动研究》,《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0]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11]杨天宏:《北洋外交与“治外法权”的撤废》,《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2]孙涛:《论非基督教运动的主要成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3]杨天宏:《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吴小龙:《理性追求与非理性心态——20年代中国非基督教运动评议》,《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5]张睿丽:《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邓丽兰:《中国知识界对议会政治的认知与民国政制的演变》,《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17]刘伟:《民初知识分子对议会政治的反思与建构》,《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

[18]韩胜朝:《联省自治缘起探析》,《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9]姚琦:《论20世纪上半期中国联邦制思潮及其影响》,《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0]郭殊:《省宪运动与“联省自治”》,《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21]徐宗勉、张亦工:《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2]赵玉霞、蒋平华:《论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权派》,《文史哲》1998年第2期。

[23]石毕凡、舒建国:《论二三十年代人权派的宪政观》,《安徽史学》2000年第4期。

[24][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高力克等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5][美]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颜世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26][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34页。

[27]王焱:《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1页。

[28][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7页。

[29]徐迅:《民族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