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网络舆论作为这种新政治形态的具体展现方式之一,不断印证和发挥着网络交往的低准入、自由参与、平等、互动和分享等基本属性,并通过普遍的参与行为,将这种技术逻辑所产生的影响有效地施加到现实政治之上形成新的范式,进而重塑政治的内涵、组织、过程和领导权等(卡斯特,1997,2001;Scott and Street,2001)。互联网的舆论平台为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提供了渠道,为公共领域提供了实践基地,激发了人们线上政治参与(e-Participation)的热情,为解决政治争端和寻权提供了契机(卡斯特,2006)。互联网与传统电视和印刷媒体具有根本差异,前者所具有的多元属性,可以使其免于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科层化特质的组织形式(Gimmler,2001),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吉登斯,2003)。网络空间开始成为表达和汇集公民舆论的空间,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讨论重要事件的公共论坛(Glynn et al.,1999)。公众的信息交流能力和政治参与得以在最大限度内增强,并且新媒介的使用者普遍认同自己“网民”的称呼,这个词暗含着在线行使公民基本权利之意——言论的自由和政治参与(Zhou and Moy,2007)。
互联网诞生之初,许多学者对其能够促成意见市场的多样化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并认为网络能够为政治协商提供空间,为解放政治传播和舆论表达提供可能,最终促成交互式民主(interactive democracy)的实现(Castells,2001;Papacharissi,2002;Savigny,2002)。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理论,在互联网情境下的适用问题也颇受关注,许多学者认为网络交往和信息传播在多个方面具有了公共领域的标准和特征。首先,互联网平台的低准入和匿名性能够在最广泛领域内将使用者囊括到互动传播中;其次,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在这里的讨论不受限制,自由表达和协商占据主导地位,网民自设议程成为可能;最后,网络传播打破了政府及传统精英对知识的垄断,使用者表现出尽可能将政府和其他利益集团剥离出私生活的愿望,这便赋予了网络公共领域以独立的姿态,消除了利益集团的影响,也挑战了传统媒体的地位及专制统治的权威(Hill and Hughes,1998;Gimmler,2001;Lagerkvist,2006;Savigny,2002;Wilhelm,2000)。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对于网络空间的公共领域特质提出了担忧和质疑,认为互联网作为协商民主实践平台的可能性未能如乐观主义者所预期的那样(Wojcieszak and Mutz,2009)。在政治讨论与互动中,协商民主的理性体现在公民能够容忍对立观点,进而利用不同的信息和相异的观点来检视自己的预存立场,以形成更加合理的观点和意见(Wojcieszak and Mutz,2009)。然而,线上政治论坛的研究揭示出互联网无法扭转政治参与萎缩的现状,也不能支持直接式民主和完全的参与式民主(Dunne,2008);匿名性易于导致反社会的行为,意识形态的对峙极有可能引发冲突,并成为仇恨情绪的聚集地,这些可能都会导致具有火药味的争论或是人身攻击;网络上的民主协商无法成为意见整合的动力,人们在线上的互动更倾向于发生在持有相同观点的个体之间,且极端态度特别容易被激化,并最终走向群体极化(Hill and Hughes,1998;Wojcieszak,2010;桑斯坦,2002)。互联网能够赋予使用者以公共领域所要求的不受制度影响和限制的可能,但是未能使主体间通过互动达成理解和一致,并形成理性反思。以至于有学者判定,对于使用者而言,“互联网或许并非是遭遇不同信息的渠道,而是一种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而已”(Hill and Hughes,1998:35)。
网络空间是否能够或有助于实现公共领域的观察和讨论在学术界被持续热议,而作为网络舆论汇集地的线上论坛无疑成了最佳的数字民主实践及观测基地。随着互联网全球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网络论坛的参与者跨越了地域的限制,以兴趣和观念集结,以实现信息分享为诉求,以整合公民性取向的协同行动(如网络抗议等)为主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其作为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所独有的运转原则及行为规范(Gimmler,2001;Preece,2000;Rheingold,1998)。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在虚拟社区从事互动的主体群体,即虚拟社群,虽不能算作实质上的社群,因为其不遵循实质社群的那种沟通和互动模式,但虚拟社群不是不真实的,它只是在不一样的现实层面上运作,并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系统结构(Gonzalez-Bailon et al.,2010;卡斯特,2001)。也有学者将数字鸿沟现象纳入对电子公告牌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考察之后,提出了相反意见,认为如果信息传播尚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鉴于全球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发展的主导范式,“互联网和新技术只能够使其自身适应于现存的政治文化,而非创造新的文化”(McChesney,1995:13)。每一类社会现象及其变动状况,都是我们跟进和加深对社会全方位理解的依据,因为这些现象和变动都是更大范围内社会进程的动态反映。那么,包括网络舆论形成机制在内的互联网社会系统运行,在多大程度上沿袭了真实世界的既有政治框架,其对现实政治施加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何如,乃至于以网络舆论现象为聚焦,我们能否解析网络政治独有的生成逻辑与规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书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这样的理论分析路径:作为网络政治参与主要表征的网络舆论存在着自身独有的运转规律,通过对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对互联网政治较为深入的关照,并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可行性作一检验,以明确网络政治的基本属性、运行规则及其能够产生影响的方式、范围及效果。
参与可能性的拓宽和传播权力的重新分配引发了一些特有的现象及问题。虽然学者们在网络公共领域性质的核实方面存在着意见分歧,但是对于长期缺乏公共表达空间的中国网民而言,互联网参与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与一种真实的权力资源相联系的可能,并促使其迅速地将传播权力转变为舆论和意识形态争论的泛政治化现象(彭兰,2008a;乐媛,杨伯溆,2009)。网络参与成为政治参与的替代途径,网络舆论讨论也成为行使民主权力的便捷方式,这是作为公共讨论平台的中文BBS论坛得以长盛不衰的动力。大量的数据研究表明,网络技术平台日新月异的发展并未降低中国网民对网络社区的偏爱。从社区用户规模来看,网络社区(论坛/BBS)覆盖了28.2%的用户(CNNIC,2012),截至2009年6月已达4380.6万人(IResearch,2009);从参与程度来看,67.6%的用户每天都会参与发帖,24%的用户日均发帖量保持在10篇以上,跟帖(74.5%)和发帖(68.2%)位列网络社区服务和功能的前两位;从用户黏性方面看,13.8%的网络社区用户日均花费在网络社区上的时间超过了8小时,92.3%的用户每周至少登录2个社区,每个社区至少登录3次;从社区参与的主动性方面看,网民参与议题的第一动机为跟帖以表明立场,跟帖支持率为53.8%,跟帖反对率为43.2%(IResearch,2009)。这些数字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网民参与互联网BBS论坛的规模、深度和积极性,同时也意味着在这些论坛中所生成的舆论,具有极大的扩散潜力及影响力,以至于中文BBS论坛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活跃中心所在(布里南,2007)。
作为社会化过程最为全面的彰显,无论何种形式的舆论,在其形成并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制度、经济、文化和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外部条件共同构成了中国网络舆论形成的生态环境,直接作用于舆论参与主体,并通过舆论客体予以多元化呈现。就中国语境中的网络舆论而言,如下的外部条件构成其真实的生成环境。在政策导向层面,中国政府将网络政策从新媒体刚刚引入之时的鼓励自由发展,转向同时强调市场与管制(Luo,2007);在舆论监测方面,依托于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平台,中国政府建立起了自己的舆论监测系统,为网络舆情提供监测服务及监测技术[4];在网络信息安保的执行层面,通过技术过滤与人工审核等手段以强化信息安全(Luo,2007;吴琦,2011);在认同层面,由于信息的自由流通,网民对于政治、历史、传统文化和道德等问题开始形成新的认知和判断,既有认同的解体与新认同的形成在相同的互动框架下同步进行(卡斯特,2006;谢霞,2011)。就网络舆论生成平台的参与而言,BBS论坛以其巨大的参与规模和互动范围,成为中国公共事务讨论的会聚地,也是具有草根性质的公众舆论的发源地,并被寄予成为中国公共领域的厚望(Gillmor,2004)。然而,线上公共领域并未能摆脱其他力量的压制与胁迫,这些干扰也是通过平等和开放的信息渠道而介入的(Gimmler,2001)。在BBS论坛这类平台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结构化力量及规则对网络舆论的生成产生主导作用或影响;抑或具体到个体参与层面,出现如霍布斯法则所描述的:谁的声音最大、谁活动得最频繁,谁就将成为论坛的主导者的情况(胡泳,2008)。也就是说,舆论寻求与舆论引导的博弈从线下移植到线上,并继续在群体互动中角力(Wright and Cantor,1967;Sun et al.,2006)。这一过程会赋予某些人特殊的地位和能力,使其更有效地参与到线上政治中,并对他者施加政治影响(Erikson and Tedin,2003)。依托于新的互动规则、参与能力与参与意愿,新的互动中心和节点由此产生,重新分配的权力集结到某些善于利用网络形态进行传播的个体手中,催生了网络舆论的新的科层结构。
正是基于这一点,本书拟通过对中文互联网论坛环境中,网络舆论生成机制的研究,深入探讨在特殊网络监管体制下,作用于网络舆论生成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考察网民的舆论参与行为特征对网络舆论形成的影响及制约状况,以期对中文BBS论坛能否具有自下而上构建网络公共领域的可能性作一检验。本书希望能够借助于对既有网络传播研究的梳理、网络论坛帖子的内容及与线上个体舆论参与相关数据的研究,具体回答如下问题:
(1)中文BBS论坛中公众舆论具有怎样的议题特征、扩散规律和互动框架,这些特征及结构在不同论坛之间是否具有差异;
(2)网络论坛中的参与主体对网络舆论议题的参与表现为哪些方式,这些方式对网民舆论参与的广度及深度有哪些影响;
(3)网民在网络论坛中与虚拟他者的互动呈现怎样的形式,其关系维护是如何进行的,并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
(4)网络舆论参与者中是否存在对议题扩散及他人具有影响能力的能动分子,这一群体具有怎样的舆论参与特征,对舆论的生成具有怎样的影响;
(5)在网络论坛的舆论互动中,互动内容和行为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促进不同观点交流的可能性,讨论的集中性及互动规模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上述研究问题主要通过网民在线上议题和讨论中所展现的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及参与影响,来核实以网络BBS论坛为平台的舆论互动,是否具有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或朝向这一目标迈进的趋势,进而检验网络互动实现协商民主的可能性。对上述问题进行考察的意义更在于,如果新媒体的互动内容及互动方式能够突破既有的政治框架及制约因素,对公共性事务展开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对个体既有观念和态度产生良性影响,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民主实践、理性的政治联合和全民福祉的实现均将藉此而达成。在具体的中国本土语境中考察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其现实性在于,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新型互动关系的建立,如能冲破本土的、制度的和文化的结构性力量束缚,必将为网络公共领域功能作用的发挥提供可能性,以实现网络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和网络公民性建设,为弥补现实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与满足公民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需求提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