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赏析
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宋元话本的出现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事情,它与以前的“志怪”、“志人”和传奇小说相比迥然不同。从它所描写的内容来说,它已冲破了以往小说那种局限于描写社会上层和封建文士生活的狭窄范围,而以市民生活为主,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从艺术形式上来讲,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采用了为平民百姓所熟悉和喜爱的通俗语言,为后来的大批白话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道路。
在宋代人罗烨编辑的《醉翁谈录》里有一首诗提到了宋代讲唱小说故事的情况:“春浓花艳佳人胆,月黑风寒壮士心。讲论只凭三寸舌,秤评天下浅和深。”诗的前两句十分形象地透露了话本小说中描写最多、最集中的两个内容:一是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和婚姻的故事;另一个是人民由于不堪压迫和剥削而起来反抗的故事。诗的第一句:“春浓花艳佳人胆”里的“佳人胆”三字,生动地反映出了那些爱情婚姻故事中女主角所表现出来的主动和大胆精神,从而使这些作品和以前的同类小说相比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风貌。下面谈到的《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就是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小说。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是写一个富商的女儿周胜仙和一个开酒店的青年范二郎相爱,由于父亲的坚决反对,终于悲惨死去的故事。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悲剧,它与以往小说中所描写的爱情悲剧相比,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韵味。这些特色和韵味来自人物非同一般的个性。
小说的女主人公周胜仙是个富商女。在一个春末夏初的日子里,她去汴京名胜金明池游玩,在茶坊遇上了青年范二郎,一见钟情。心想:“若还我嫁得一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当面错过,再来那里去讨?”“如何着个道理和他说话?问他曾娶妻也不曾。”于是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机智地借与卖水人吵架为由,巧妙地把自己的情况以及对爱情的热烈向往,向自己所倾慕的男子范二郎作了传递。小说里有段引人注目的描写:“周胜仙叫:‘卖水的,你倾些甜蜜蜜的糖水来。’那人倾一盏糖水在铜盂儿里,递与周胜仙。周胜仙接得在手,才上口一呷,便把那个铜盂儿望空打一丢,便叫‘好!好!你却来暗算我!你道我是兀谁?……我是曹门里周大郎的女儿,我的小名叫作胜仙小娘子,年一十八岁,不曾吃人暗算,你今却来算我!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儿’。”接着又说:“却恨我爹爹不在家里。我爹若在家,与你打官司。”在这段妙趣横生的骂话中,周胜仙不仅向范二郎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年龄、出身和家庭住址,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自己是个不曾出嫁的女儿,目前父亲周大郎又不在家里。周胜仙强调后面两点的用意不外乎要提醒范二郎:应该抓紧时间,大胆地向她求爱。
作品通过这段精彩的描写,把周胜仙这个市民女子的机智以及对爱情大胆而主动的追求作了个惟妙惟肖的表现。
当然,范二郎也并非傻子,他也是个机灵的年轻人。当他初见周胜仙时,就被她那“花容月貌”的绰约风姿所吸引。周胜仙和卖水人吵架的情景就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听了周胜仙的一连串骂话之后的反映是:“这言语蹊跷,分明是说与我听。”“她既暗递与我,我如何不回她?”于是来了个如法炮制,也向卖水人要了盏糖水,假托卖水人想暗害自己为由,对他进行了斥责,巧妙地向周胜仙通报了自己的情况,以此作为对周胜仙示爱行为的积极响应。一对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就通过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场面,各自向对方传递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很明显,在这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之间,作者是更突出了女青年周胜仙的机智和她在爱情上的大胆、主动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把她和以往爱情里的那些“大家闺秀”们明显地区别开来。
每当人们想起古典小说中爱情悲剧描写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唐代传奇名篇《莺莺传》来。《莺莺传》的莺莺是个带有诗人气质的美丽的贵族少女。她从小受到封建文化的熏陶,平时举止端庄,富有大家风范。但作为少女,莺莺有着十分丰富的感情,对于爱情则更有强烈的向往与追求,但这些向往与追求,平时只深藏于内心,不轻易外露。当她与张生相遇之后,就产生了好感,但这种感情表现得很隐蔽。他与张生之间,在爱情上首先采取行动的是张生。莺莺在张生进攻面前开始表现得很矜持,后来随着张生接二连三地向她示爱,才逐渐大起胆来,以至鼓起勇气,回诗张生,约他花园相会。但当张生兴冲冲地跳过墙去赴约时,莺莺却又突然变卦,竟板起面孔当面数落张生的不是,斥责他的“非礼之动”,使张生陷于极度狼狈的境地。
莺莺这种出尔反尔的举动,粗看叫人无法理解,但细一琢磨,无不令人佩服作者的高明,感到这样写是多么的真实、深刻!封建礼教提倡:“男女授受不亲”,婚姻需有父母做主,而且还须门当户对。孟子就明确指出过:“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联系莺莺的出身、环境和自幼所受的教育,就不难理解在莺莺的头脑里封建礼教的影响是多么深重!这种影响犹如毒蛇那样纠缠着她。当莺莺倾心于张生,准备向他吐露心曲时,存在她头脑中的这些封建礼教观念突然冒出来加以阻止。这是“情”和“理”的斗争在莺莺内心展开了激烈的冲突。斗争的结果,礼教观念暂时占了上风,这就使莺莺只好一反初衷,违心地训斥起张生来了。
当然,对莺莺这样一个热烈追求爱情的叛逆女性来说,这些封建礼教观念也只是暂时地起到了遏止和阻挡的作用,莺莺最后还是冲破了礼教的束缚,倒向了张生的怀抱。不过,这种争取爱情胜利的过程毕竟是十分的曲折,莺莺为挣脱礼教束缚所作的斗争也是异常的艰苦。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里的女主人公周胜仙则与莺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周胜仙的头脑里似乎压根儿就不存在封建礼教的影响。当她一旦看中了范二郎之后,根本不存在什么思想斗争,就积极主动地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周胜仙不是矜持、顾虑重重,而是采取了大胆进攻的姿态,这正表现了市民群众的性格特色。
众所周知,市民阶层是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而出现的。他们的思想性格不仅和封建统治者和封建文人大不相同,就是和农民也有明显的区别。市民比起农民来文化高、知识多、见闻广、思想活跃,受传统封建礼教的影响甚少,因此比较敢作敢为,在对待爱情上也没有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比较解放。
但周胜仙和范二郎之间情投意合的爱情却遭到了周胜仙的父亲周大郎的坚决反对。周大郎是个富有的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属于市民群众中的上层人物。在他的头脑中却充斥着剥削阶级的势力观念,对女儿婚事他早有盘算:总想让女儿嫁个有身份人家的子弟,以便通过这种联姻关系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因此,当他外出回来得知自己女儿已与开酒店的范二郎定亲时,就暴跳如雷,“双眼圆睁”,大声地斥骂妻子:“打脊老贱人!得谁言语,擅便说亲!他(指范二郎)高杀也只是个开酒店的,我女儿怕没大户人家对亲,却许着他,你倒了志气,干出这等事,也不怕人笑话!”周大郎眼里,女儿和范二郎攀亲是丢丑。如若同意这门亲事那他原先的这套如意算盘,将全部落空,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周大郎压根儿不懂爱情为何物,他不理解也不想去理解女儿的感情,在他看来,要女儿嫁个有地位人家的子弟,这是对女儿的幸福负责。殊不知他所坚持的这套东西,恰恰彻底葬送了女儿的幸福。
当周胜仙得悉父亲坚决反对她和范二郎的婚事之后,就一气倒地不省人事,这充分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坚决反抗精神。在女儿的拼死反抗面前,周大郎毫无悔悟之意,还大骂昏死过去的女儿是“辱门败户的小贱人!”表现了他极端的专横和残忍。他可以“慷慨”地把三五千贯房奁及女儿屋中的细软首饰拿来当做她的陪葬,但就是不能同意女儿去嫁给身份低贱的范二郎。在周大郎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婚姻制度所固有的顽固性以及它在摧残青年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极端残酷性。
周大郎和他女儿周胜仙各自代表了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的封建与民主、守旧与进步的两股势力。这两股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不可调和的。由于代表封建守旧势力的周大郎手中掌握着实权,这就决定了周胜仙和范二郎之间的爱情必然是以悲剧告终。周胜仙最后只能以死作为她最后的反抗。
小说在写了周胜仙死去之后,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一波三折地又推出了新的情节。
周大郎为了和妻子斗气,将一批金银首饰、细软都作了女儿的陪葬,这就引起了盗墓贼朱真的垂涎。
为及早夺得这份富贵,朱真乘寒冬雪夜去郊外盗墓。当他鬼鬼祟祟撬开棺材盖时,尸体却由于得了阳和之气而突然复活了。复活后的周胜仙向朱真说的第一句话是:“哥哥,你叫我去见樊楼酒店范二郎,重重相谢你!”这里进一步突出了周胜仙对爱情的执著和忠贞。周胜仙生生死死、念念不忘的只有一件事:如何能和范二郎生活在一起。当然,周胜仙不是没有发觉朱真的邪恶用心,也不是对朱真的卑劣行为不感到愤慨,但此时此刻,对于周胜仙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如何设法去找到她心爱的人范二郎,其他一切都将成了次要的了。甚至只要朱真能带她找到范二郎,即便受尽屈辱也在所不惜了。这里可以充分掂出周胜仙对范二郎的感情分量有多重!这是任何力量所不能动摇的。
但是,朱真这个盗墓贼对周胜仙却始终不怀好意,一心想霸占她。事实教育了周胜仙,想通过朱真来实现和范二郎的团聚已全然不可能了。于是她毅然采取坚决行动,乘朱真外出看灯和邻居起火的机会,勇敢地逃离了朱真的家,通过沿途打听,终于找到了范二郎的住处。当她再次见到范二郎时,是多么的兴奋和激动!但令人遗憾的是:范二郎却把她误认为鬼,在惊恐万状之余,竟提起汤桶把她活活打死。等范二郎弄清情况时,悔之晚矣,范二郎不仅失去了心爱的情人,而且自己也因人命案进了监狱。
但周胜仙并未因范二郎的“绝情”而改变初衷,对于范二郎重见她时所呈现的恐惧之态没有半点责怪、怨恨之意,依然是一往情深。即便当了鬼,她还要请三天假和范二郎团聚,并当面对他进行抚慰和倾吐衷曲:“奴两遍死去,都只为官人。今日知道官人在此,特特相寻……”在他们相聚的最后一个晚上,周胜仙对范二郎愈加眷恋。临去时还告诉范二郎:“奴阳寿未绝,今被五道将军(道教中掌管人间生死的神)收用。奴一心只忆着官人,泣诉其情,蒙五道将军可怜,给假三日。如今限期满了……奴从此与官人永别。官人之事,奴已拜从五道将军。”为了范二郎,周胜仙可以忍受一切痛苦,牺牲一切幸福。虽然她从此再不能与范二郎见面了,但还是要千方百计地为他日后的幸福操心。后来周胜仙固然通过五道将军的力量迫使官府把范二郎释放出狱。通过上述这一系列的描写,使周胜仙这个市民女子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整个形象也更显得血肉饱满、栩栩如生。
话本小说来源于说话艺术,它十分注意在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上下功夫,借以吸引读者。本篇的作者在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变、引人入胜上就匠心独具。整个情节的发展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腾挪变化,摇曳多姿。例如,小说在写到周胜仙一气倒地死去后,本来整个故事可以就此收场了。但作者紧接着却又写出了朱真雪夜盗墓引起周胜仙死而复活这一系列为人们所意想不到的情节,从而使整个故事跌宕起伏。盗墓情节的突然出现,粗看似乎有点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但细细一想,这一情节的出现却十分重要,它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由于吏治的腐败,政治的动乱,社会上各种坏人十分活跃,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不择手段地捞取钱财,甚至不惜图财害命、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从而深刻地表现出故事所产生的时代社会特点;另一方面通过盗墓这一情节,又把整个故事引向纵深发展,使小说主要人物周胜仙的性格表现得更鲜明、突出。在盗墓情节前,作品主要写的是周胜仙对爱情的主动、大胆;而在盗墓情节后,却着力强调她对爱情的执著,这种执著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把这前后两个方面的描写统一起来,就使得周胜仙的性格表现得更完整、更丰满,因而也更感人至深。
在这个爱情悲剧里,作者交替使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从而使故事情节更真实也更激动人心,人物形象也更富于艺术魅力。周胜仙在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斗争中,由于她的对立面、封建婚姻制度的代表人物周大郎的十分顽固而且手中又掌握着权力,这就决定了斗争只能以悲剧结束。作者敢于直面这一残酷的现实,把它真实地表现出来,这些正体现出作者清醒的现实主义。但同时作者又不甘心让自己所精心塑造的正面人物无声无息地悲惨死过去,于是在悲剧的末尾,接上了光明的充满理想的尾巴,让死去的周胜仙,借助于神、鬼等超现实的力量,继续为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奋斗。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它给了那些在封建婚姻制度重压下奋斗的青年男女很大的激励和鼓舞。
(原载《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题目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