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育沉思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浅论晏阳初农村女子教育思想

追溯中国历史,在几千年封建文化土壤上深深植根着“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妇女四德教育以培养顺从温婉的传统女子为目的,“三纲五常”行为宗旨下的女性地位低下。在男性中心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品而存在,极少有获得正规教育的机会。随着西学的东渐,先进的教育思想逐渐涌入,我国女子学校教育逐渐受到关注。20世纪20年代,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一部分归国学者和有识之士组织了大规模的平民教育运动,为中国的乡村女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一 晏阳初对乡村女子教育的重视

中国自古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教育问题也就必然成为了教育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晏阳初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民有”、“民享”、“明治”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其平民教育思想。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主要以农村为依托,认为旧中国农民的主要劣根是“愚、贫、弱、私”,应通过施行平民教育来改变。他所定义的“平民教育”之平民是指“一般男女已过学龄期限的(就是在12岁以上的)不识字的,以及识字而缺乏常识的都称为‘平民’”[1]。晏阳初在《平民教育的真义——“平民教育”的真义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中指出“所谓平民教育共分三步:第一步是‘识字教育’,第二步是‘公民教育’,第三步是‘生计教育’。‘平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使二百兆失学男女皆具有共和国应有的精神和态度”[2]。他在规定平民教育的原则时强调,平民教育是“全民的”、“人人有参加的可能”,所以女子理应有权利接受教育。

女子教育与家庭教育、公民教育之间的关系甚大,女子教育也必须跟上平民教育活动发展的步伐,前者的有效实施是促进后者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女子教育与家长教育关系密切,女子受教育事关儿童的教养即家庭教育的实现。作为家长,女子受教育会意识到教育价值所在,会认识到让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倘若她们受过教育,至少可以觉悟教育的重要和不识字的害处,推想到子弟不受教育的害处,自然很愿意送她们读书”[3]。女子接受良好教育后也能影响子女的成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晏阳初在《平民教育概论》中指出“因为学校教育是有限制的,家庭的教育是无限制的。家长的一举一动,影响于子女甚大”[4],有家庭教育的协助,学校教育更容易实现其教育目的。儿童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所在,保证女子的受教育权能有效提高儿童的教育质量。其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女子则为家庭的重要成员,故女子受教育也是社会获得良性发展的前提。晏阳初认为女子应发挥其天赋,接受不同于男子的教育,以更好地扮演在家庭中的角色。整个社会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组成,若女子教育停滞不前,则社会发展也会步履维艰。另外,晏阳初认为女子受教育是其本身解放的基础,要改变“中国数千年来,女子无一日不处在受压迫的地位”的现状,教育事关重要。唯有女子接受教育、获得成长、自我强大起来,才有机会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

二 晏阳初乡村女子教育思想的实施

晏阳初认为,乡村女子教育应该通过“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来加以实施。

(一)四大教育

针对“愚、穷、弱、私”的社会实际,晏阳初提出解决方法即“四大教育”:“第一,用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第二,用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第三,用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第四,用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5]

1 文艺教育主要包括平民文学、艺术教育、平民戏剧等内容,通过读书会、习字比赛、家庭教学等实现

识字教育即文字教育是女子平民文学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扫盲教育中主要的几个基础工具是《平民千字课本》、《国语拼音读本》、《简笔字抄本》和《平民袖珍字典》。针对农村妇女生活需要,平教会将生活中通用和常用字词制成字表和词表。还利用农村留存下来的诗歌、鼓词、歌谣、谜语、故事和笑话等口语化材料,编辑成短小袖珍、简单浅显、易学易懂的小册子、小丛书或是定期刊物,使女子认识千余基本汉字并激起读书兴趣。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绘画、音乐、无线电广播等途径实现。绘画教育主要教授一些实用素材,如刺绣、编线、染印等常用花样和年画、窗花等装饰性的绘画;音乐教育主要以传授乡村妇女喜爱的民间音乐为主,大量搜集民间歌谣、乐谱等编成歌集;无线电广播也是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晏阳初认为“广播内容应该包括农业知识和农民四季疾病预防等现实需要的东西”[6]

平民戏剧是广受农村女子喜爱的娱乐和休闲方式之一,其影响“渗透到村村镇镇,千家万户,它对平民思想和生活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一种因素都大”[7]。“如《过渡》一剧,就是由平民学校的学生扮演的,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演出时,观众有一万多人”[8]。通过平民戏剧,平教会向农村妇女介绍了一般的生活知识和科学常识,以提高她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技能,收到了农村妇女教育和农村妇女娱乐的双重效益。

2 卫生教育主要包括健康常识和保健知识的传授

平教会在农村推行科学助产方法,力图改变一直以来原始落后的“产婆”接生状况。在旧中国的农村,妇女生孩子都是由“产婆”协助,落后的接生技术和卫生常识的缺乏致使许多妇女难产、小孩夭折。女性承担着繁衍后代、延续生命的重任,妇女的健康事关民族的兴衰,所以女子的卫生健康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平教会对农村妇女进行卫生知识普及,聘请专业的妇产科医师及助产士,对旧式“产婆”进行科学助产技术的传授,从而逐步将科学卫生的新式接生术普及到农村。

平教会注重农村妇女的保健教育。定县试验区就建立了县、区、村三级的卫生保健机构,村一级的保健院主要负责种牛痘、治沙眼等简易治疗,土药研究,防疫宣传,卫生调查等工作,预防了农村女子的日常疾病,教会了她们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

此外,平教会还提倡节制生育运动。农村节育知识匮乏,致使生育子女过多,不仅造成家庭负担沉重,儿童也得不到良好的养育。例如,在定县,已婚妇女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在6人左右。平教会针对农民传统的“多子多福”的观念适时地推行节制生育运动,大力宣传节制生育的益处,介绍避孕知识,教授节育的方法,还负责分发配制节育药品,有效改观了农村妇女生育子女过多的状况。

3 生计教育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所以在农村培养农民的生产力,注重生计教育十分重要。晏阳初认为生计教育“在农村则注重农业,改良其技术,改善生活,使之生计稳定,生趣盎然”[9]。乡村女子生计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她们的生产力,向她们传授现代知识和技术,增加农村生产量,提高其生活水平。平教会将生计训练分为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村工艺四类,根据农村实际状况,改进养鸡、养猪的动物养殖方式以及棉花纺织等农村工艺技术,并将其传授给农村女子。女子对家庭经济收入的贡献增大,家庭地位和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4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培养民众的团结力,以解决一团散沙的散,也就是自私的私”[10],公民教育既是“民德”教育也是“平民教育之最后目的”。平教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乡村女子进行公民教育,首先取材历史上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事迹,编辑了一套《历史图说》,供她们传诵学习。其次主张乡村自治,建立包括妇女在内的村自治组织,训练村自治基本人才,培养乡村女子的团结力。平教会还组织乡村妇女参加敬老会、息讼会、扫雪运动、修路修桥、植树、抗日运动等活动,确立她们为社会服务的道德价值取向,改变其自私落后的观念。

(二)三大方式

晏阳初认为农村女子教育应通过三大方式即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和社会式教育来加以实施。

1 学校式教育

平教会建立了女子学校,特别开设家庭缝纫、纺织、保育畜牧和园艺等与农村妇女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吸引乡村女子进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在招生上,晏阳初先办了女子骨干学校,采取“分区组织男女招生队,女生队专负责不识字的妇女”[11]的办法,由各女校优秀学生组织女生招生队,挨家挨户游说劝学。经过努力,女子入学人数大幅增加。以定县为例,1935年,全县初级平民学校在校生21170人,女生7090人,占33%;1936年在校生10891人,女1847人,占17%左右。从数据来看,女子受教育的总数增加了,然而所占比例却下降了,这就说明学校式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女子教育的需要。

2 家庭式教育

在旧中国的农村,女子大多在家庭中接受教育。针对农村妇女的特殊状况,晏阳初及平教会主张充分利用家庭式教育来推进平民女子教育。

家庭式女子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女子的家庭责任感,其目标“主要通过年轻妇女的作用‘使家庭社会化’,从而使家庭教育成为有效的教育力量”[12]

家庭会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家庭会’是家庭式教育的实验,是将全村大多数的家庭联合起来,各家的分子依年龄与责任分别有五种集会:(1)家主会。(2)主妇会。(3)少年会。(4)闺女会。(5)幼童会。”[13]妇女会“是妇女自己组织一支队伍”,“主妇会总与少年会、儿童会有关,因为母亲、婆婆们的识字老师,往往是她们的儿女、孙辈”,“家长会则比较严肃,有时要讨论全村大事”。[14]根据农活的忙闲,集会的召开每月至少一次、至多四次,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教育、家庭卫生、家庭道德等。家庭会的目标是将单个独立的自私的家庭联合在互助的社会生活下,实现家庭的社会化和家庭教育化。家庭会对农村女子教育的作用很大,女子识得大量文字,懂得日常生活卫生常识,获得更多家庭增收技能,还习得团结协作、宽厚待人的道德品质。这也是家庭式教育与学校式教育和社会式教育相沟通、相联系的表现,前者的良好实施会促进后者更顺利地开展。

3 社会式教育

社会式女子教育主要通过开展社区发展活动和建立社团组织等来加以实施。为推进社会式女子教育工作,乡村改造学院选择有良好品德、身体健康、热心社区公益的妇女加以培训,主要培训和提升开办平民学校的领导才能和组织社区工作的能力,鼓励她们参加永久性的地方政府与社区组织。平教会通过社会式教育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公民教育活动,培养乡村女子的团结力,组织乡村妇女参加社团活动,培养了她们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观。随着社会活动的开展,农村女子的巨大潜力得到开发,她们参与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学习兴趣,增进了社区工作能力,还扩大了自身对社会的贡献。

三 晏阳初乡村女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纵观晏阳初乡村女子教育思想,给我们当今女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性别维度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一直是女性主义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它事关女性的独立、成长与强大。女性教育公平问题,尤其是农村女子教育公平问题,在现代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命题。晏阳初的教育公平思想并被平教会加以亲身实践来看,充分体现了从性别维度来审视教育问题,在当时的时代重视女性的教育,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可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面。晏阳初自己也曾指出其教育思想具有“‘有教无类’的现代意义”,他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将平教运动定义为“‘有教无类’的彻底实现和高度发挥”[15]。晏阳初的农村女子教育思想注重女子和男子一样拥有入学受教育权,强调农村女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视农村女性特殊性而定,力图培养女子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从起点、过程和结果这三方面来考量,晏阳初的这些教育思想都或多或少对教育公平原则有所体现。

(二)“除文盲,作新民”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宗旨是“除文盲,作新民”,“除文盲”是基础,“作新民”是最后目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这批文盲人口中包括很大一部分农村女性,尤其是农村老年妇女。因此,针对农村女性的“除文盲”运动仍需进行。晏阳初的“作新民”思想主要指通过四种教育培养具有“知识力、生命力、健康力和团结力”的人,现在农村女子教育也应注重除识字外的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农村女子的综合素质,实现“除文盲,作农村新女性”的目标。

(三)注重农村留守老年妇女和女童教育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第六次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人口区域流动十分明显,尤其是农村人口的流失严重。年轻一代外出谋生打工,剩下“空巢老人”和“空巢儿童”留守农村,当中的农村老年妇女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女童受教育权也难以得到保障。当今农村女子教育应关注农村老年妇女教育,给予她们关爱,教给其文化、科学、民族、卫生、生产等知识。应确保农村留守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农村女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辍学失学。

(四)农村女子教育需要“晏阳初精神”

在开展平民教育活动时,晏阳初秉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儒家古训和“民有”、“民享”、“明治”的西方民主哲思。宋恩荣曾深情呼吁到“以天下为己任,关心民情民瘼,抛却个人荣禄,深入农村,实实在在为农民做事的献身精神,是年轻知识分子应该学习的榜样”[16]。在构建公平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的大前提下,乡村女子教育亟待发展,仍然需要这样的“晏阳初精神”,需要一批同晏阳初一样心系全民、关注女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五)教育内容科学实用化,教学方式多样化

就教育的具体措施而言,晏阳初和平教会当年采取的一些措施在当代仍有借鉴意义。在教育内容层面,晏阳初主张农村女子教育应体现其特殊性,注重内容的实用性。现代农村女子教育也应注重教育内容的特殊化、职业化和生活化,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建立适合农村女子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就教育方式而言,晏阳初根据农村女性所处的具体社会背景和自身特点,采取家庭式教育、学校式教育以及社会式教育相结合的途径。现代的农村女子教育也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沟通与协作,寻找适合女子教育的路径,以期更好地实现乡村女子教育目的,促进农村女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原载《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作者李蓉、杜学元)


[1]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

[2]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3]同上书,第126页。

[4]同上。

[5]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页。

[6]宋恩荣编:《告语人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7]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8]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85页。

[9]宋恩荣编:《告语人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10]同上书,第196页。

[11]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12]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页。

[13]吴相湘:《晏阳初传》,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7页。

[14]李志会编著:《晏阳初在定县的足迹》,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页。

[15]宋恩荣编:《告语人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16]宋恩荣:《当今社会需要“晏阳初”》,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e428fef01000b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