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南方民间佛教造像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唐宋时期南方地藏造像

唐宋社会,菩萨信仰极为流行。从上层皇室君亲、士大夫阶层到下层的庶民百姓,对菩萨的信仰几乎接近佛陀,地藏菩萨信仰有久远的传统。有关地藏菩萨的经典在北凉时期就已经译出,以地藏菩萨为主题的经典,主要有“地藏三经”——《地藏本愿经》、《地藏菩萨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此外还有对此三经的注疏,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地藏菩萨的忏仪、行法等内容的经典。地藏菩萨在三阶教中被奉为教主,三阶教的核心思想即现世处于末法阶段,与净土教教义相似,地藏菩萨同时也属于密教宣扬的主要神祇。地藏信仰经末法思想与密法的双重作用,与中国民间重视生死的传统相杂糅,流布民间并渗入了中国人如七七斋日的葬俗,又进入城隍庙及水路斋等民间信仰的层面,地藏图像成为民间宗教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地藏菩萨造像在唐代就在石窟中出现,有佛、菩萨、沙门形等多种面貌,在诸菩萨中是很丰富的。

第一节 四川地藏造像

一 广元石窟地藏造像

广元石窟[1]的地藏造像主要分布在千佛崖,千佛崖地藏像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动态坐姿的沙门形地藏像

武周第268号龛,外方内圆拱形双重浅龛,内雕二尊地藏像,一为左舒相坐、一为右舒相坐,皆着交领袈裟,不出衣纹,坐于长方形高座。左右地藏呈对称姿势。

武周第256号龛,外方内圆双重浅龛,内雕一右舒相坐地藏像,着袒右袈裟,左手抚膝,右手外扬。

武周第726—17号龛,为圆形龛,内雕地藏像呈右舒相坐于须弥座上,舒足踩一莲踏。地藏头顶悬有华盖,身着袒右袈裟,轻薄透体,手腕戴镯,左手于腹前握珠,右手外扬执莲蕾。对称位置的第726—31龛,内雕地藏像呈左舒相坐。

武周第726—58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地藏像呈右舒相坐于须弥座上,头残失,着交领袈裟,舒足踩一圆踏,左手置膝上,右手外扬伸指。

武周第535—2号龛,方形浅龛,内雕地藏像呈左舒相坐于须弥座上,着袒右袈裟,舒足踩一圆踏,左手托物上扬,右手托珠置膝上。

武周第535—42号龛,圆拱形浅龛,高74厘米,内雕地藏像呈右舒相坐于须弥座上,座前有覆莲足踏二个,舒足踩右足踏。着交领袈裟,左手置膝上,右手展掌。

武周第535—48号龛,圆拱形浅龛,高52厘米,内雕地藏像呈右舒相坐于须弥座上,下部风化严重,着交领袈裟,左手残,右手展掌外扬。

开元初第806—38号龛,圆拱形浅龛,高55厘米,龛楣题“地藏”二字。地藏呈右舒相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舒足踩一莲踏,双手掌各出一束豪光,豪光上各雕五尊禅坐像。

盛唐第299—8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地藏像呈左舒相坐于须弥座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舒足踩一莲踏,左手置膝上握珠,右手托珠上举。

盛唐第806—11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地藏像呈舒相坐于须弥座上,右手上举持物,左手置膝上握珠,风化严重。

开元初第746—9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一右舒相坐地藏像及一观音立像。地藏高26厘米,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舒足踩一圆踏,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左手于腹前握珠,右手上举,掌心出祥云,云头上有七尊坐像,分两层,风化严重。

(二)单尊沙门形立式地藏像

开元初第202号龛,外方内圆拱形双重龛,内雕地藏立像,高1.35米,着U形领袈裟及僧祇支,袈裟一角经胸前搭于左肩,衣纹细密流畅,膝部衣纹呈同心椭圆环状。左手在下方体侧,右手上举。

开元初第216号龛,外方内圆拱形双重浅龛,内雕地藏像,高94厘米,立于仰莲圆台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膝部衣纹呈椭圆环状,左手下放握桃形如意珠,右手上举握圆形宝珠。

盛唐第6号龛,敞口方形平顶龛,龛后设低坛,坛上造地藏立像,高1.55米。着双领下垂袈裟,膝部衣纹呈椭圆环形,双手残。

盛唐第10号龛,敞口方形平顶龛,龛后壁设坛,坛上造地藏立像,高1.64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袈裟一角经胸前搭于左肩,膝部衣纹呈椭圆环状,左手平伸握桃形如意珠,右手上举。

盛唐第215—3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地藏像立于圆台上,左手下垂,右手上举,各执一物,风化严重。

盛唐第215—8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地藏像,高37厘米,立于低仰莲圆台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膝部衣纹呈椭圆环状,左手下垂握珠,右手平托宝珠。

盛唐第226—5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地藏像,高34厘米,立于低圆台上,着通肩袈裟,不出衣纹。左手外伸,拇指、食指相捻作印,右手上举托珠。

盛唐第629号龛,外方内圆拱形双重浅龛,内雕地藏,高1.05米,立于低圆台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右手上举外扬,左手下放,两掌中各生豪光。左豪光中显一人形,肩生双翼。

盛唐第726—4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地藏像,高28厘米,立于仰莲圆台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膝部衣纹呈同心圆环状,左手作与愿印,右手上举。

盛中唐第205—15号龛,圆拱形龛,内雕地藏像,高21厘米,立于低圆台上,着通肩袈裟,左手下垂握桃形如意珠,右手上举握珠。

盛中唐第211—3号龛,圆拱形龛,内雕地藏像,高40厘米,立于圆台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膝部衣纹呈椭圆环状,左手下垂握珠,右手上举作施无畏印。

盛中唐第513—8号龛,尖拱形浅龛,内雕地藏像立于仰莲台上,颈饰项圈,着双领下垂袈裟。左手下垂,右手上举。

盛中唐第299—5号龛,圆拱形龛,内雕地藏像,高19.5厘米,立于低圆台上,着通肩袈裟,左手下垂握如意珠,右手上举执宝珠。

盛中唐第512—2号龛,圆拱形浅龛,龛内雕地藏像立于仰莲台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膝部衣纹呈同心环状,左手上举于肩,右手下垂牵衣。

盛中唐第512—33号龛,长方形尖楣龛,内雕地藏像,高24厘米,立于圆台上,着通肩袈裟,左手下垂,右手上举。

(三)观音、地藏双尊合龛像

武周第576号龛,方形浅龛,内雕观音、地藏立像。地藏居右,高92厘米,着交领袈裟,左肩系搭膊,膝部衣纹呈同心椭圆环状。左手下垂握宝珠,右手上举。

第512—35号龛,天宝十五年(756年),圆拱尖楣浅龛,内有比丘僧广行所造观音、地藏立像。地藏像头部已残失,残高92厘米,立于仰覆莲圆台上,颈饰项圈,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内衣结带,左手上举,右手下垂捻串珠。

盛唐806—28号龛,方形龛,内雕地藏、观音立像。地藏像高1.4米,立于覆莲圆台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膝部衣纹呈圆心环状,右手上举托摩尼珠,左手下垂握珠。

盛唐第213—1号龛,圆拱形浅龛,内雕地藏、观音立像。地藏居右,高89厘米,立于仰覆莲圆台上,着双领下垂袈裟,膝部衣纹呈同心环状,左手下垂握珠,右手上举托珠。

盛中唐第69号龛,外方内圆拱形双重浅龛,龛内壁设低坛,雕一地藏、一立佛。地藏居左,高51厘米,立于圆台上,左手上举托宝珠,右手下垂。

唐第91号龛,方形浅龛,内雕地藏、观音立像。地藏居左,高60厘米,立于仰覆莲圆台上,风化严重。

唐第270号龛,方形平顶浅龛,内雕观音、地藏立像。地藏居左,高72厘米,着袒右袈裟,左手下垂,右手上举。

唐第614号龛,外方内圆拱形双重浅龛,内雕观音、地藏立像,皆已风化。地藏居左,高91厘米,立于圆台上,左手上举。

二 巴中石窟地藏造像

巴中石窟的地藏造像主要分布在南龛,有单尊的地藏像,也有地藏与其他造像的组合。单尊地藏像有第31、61号龛,以单尊地藏为主的与六道组合的有第25号龛。双尊像的组合有:第13、57、80号龛为观音与地藏的组合,第66号龛为药师与地藏组合,第3、32、79号龛为弥勒、观音与地藏组合,第77号龛为多尊造像组合,其中造像的装彩记较为详细,巴中石窟北龛有第1号龛的药师、观音与地藏的组合龛。[2]

(一)地藏单尊像

南龛第31号龛,内雕沙门形地藏像,中晚唐时期,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及僧祇支,左舒相坐于圆莲台上,舒足踩一莲踏,左手抚膝,右手举于胸侧。

南龛第61号龛(附图2—1),内雕沙门形地藏像,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立于覆莲圆台上,左手握一珠,右手上举。邻龛第60号龛雕有观音立像,这两龛也可看做观音与地藏,时代在晚唐。

南龛第25号窟,盛唐地藏六道轮回像龛,地藏菩萨上有宝盖,光头着双领下垂袈裟,内衣结带于胸前,左手置膝上那摩尼珠,右手施无畏印。其两侧各有四组像。上面三组均有祥云,最上层为祥云上禅定坐佛。其下祥云上一武士,左持盾右执剑,代表天道。祥云上为三头六臂的阿修罗,手持日、月、折尺与秤,祥云上一女供养人,代表人。右为一象,代表畜生道。最下层左边为双髻广袖人,代表饿鬼。右为裤裸身人,代表地狱。表现了地藏菩萨与六道轮回的主题,时代约在盛唐。

(二)双尊像组合

南龛第57号龛,内雕观音地藏,观音居左,结跏趺坐,地藏居右,作沙门形,呈舒相坐于须弥座上,双手置于腿上,时代约中晚唐时期。

南龛第80号龛,内雕观音、地藏像,位于神仙坡北段下层,内龛中造一弟子一菩萨二尊像,左侧观音菩萨像,头挽高发髻,戴宝冠,前饰宝珠,戴项圈,着僧祇支,胸下系带。左手残,右手下垂提瓶,立于覆莲圆座上。右侧地藏菩萨像,着弟子装,有圆形光头,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袒右僧祇支,左手曲于左腹侧,右手上举,双手掌均残,立于覆莲圆台上。龛两侧有题记:“李思弘报妆”,“乾元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赵□□此记”。

南龛第66号龛,内雕药师、地藏像,皆立于覆莲圆台上。药师居左,左手托钵;地藏居右,作沙门形,着通肩袈裟,左手弯曲持珠,右手残,约盛中唐时期。

(三)三尊像组合

南龛第3号龛,内雕弥陀、观音与地藏像,皆立于束腰仰覆莲圆台上。主佛双手各持一长条物;观音居左,左手举莲花,地藏居右,作沙门形,着通肩袈裟,双手五指并拢,掌心向外,时代约中晚唐时期。

南龛第32号龛,内雕弥陀、观音与地藏像,主佛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圆座上,二菩萨皆立于覆莲圆台上。弥勒佛双手于胸前结印,观音居左,左手执一物,地藏居右,作沙门形,着交领袈裟,双手置于腹前,时代约为中晚唐时期。

南龛第79号龛,内雕弥勒、观音与地藏像,主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圆座上,二菩萨皆立于覆莲圆台上。观音居右,左手提净瓶,右手执杨柳;地藏居左,作沙门形,内着交领衣,外披袒右袈裟,左手上举托一椭圆物,右手下垂握衣襟,时代为盛中唐时期。

巴中南龛77号,位于神仙坡北段中层,是外方内重檐式佛帐形龛,内龛中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二天王二力士立于龛口内外,外龛左右壁上各浮雕一身飞天,外龛左下壁浅雕二身供养人像,龛内像经清代装彩。龛外左壁阴刻光启三年(887年)李思弘装彩记:

敬重装画功德共八龛,计二百五身,同节度十将、巴州军事押衙、兼都衙都巡李思弘。西方变像一龛,计七十二身;释迦佛一龛,计一十二身;千佛子龛,一百二身;阿弥陀佛一龛,计三身;救苦观音菩萨、阿难、迦叶一龛,三身;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音菩萨一龛,共三身,已前功德,乞愿仕宦高迁,男女阖家康健。又,观音、地藏一龛,共二身;鬼子母一座,十身。已前功德,愿男保寿,易长易养,聪明□□。法性本空,至无边际之寂灭,如来大觉恐不悟者默耳沉沦,是乃广设多门,立斯缘起,现巍峨之圣,不动不摇,任生死之真容,证天证地,唐唐金质,俯仰者无不罪销。湛湛法身,稽首者齐增庆佑。洎我佛归化,聋盲若饮淄而何求,赖遗教以留仪许□瞻礼。今化城龛者,乃化现之所示也。后俗奉灵踪,达信玄诚,雕镌遍谷,河沙神圣随锋刃以众会于双林百亿,如来降威仪偕归于万室,事滋年代,累历岁寒,或风雨所侵,或埃尘所昧。陇西公以惠兹立志,慜达肃心,依仰正真,栖奉咸切,牟尼大圣、千佛、弥陀、地藏、观音、极乐眷属,皆沉古质,普换神容,乃石发之所淞挂藤萝而拂触,使胸迷万字,髻失宝珠,莫明五彩之相鲜,愧以六铢之更易。公乃凝情,尽日怏悴躇蹰,叹感于三步不能进,遂以禄中减美衣弃华装,备青趺之八十余千,绘圣之二百五位,赉得精诚俨肃,灵质昭然,相性圆明,威德自在,感世寰所视,喜若祇圆振天帝之窥何?金粟斯人臣之道,著文德而是修则业果之因,以菩提而积善。公即保持大法,栖仰正宗,舍五欲之爱财装严何百灵而不卫护。善哉!胜事深助,良缘永乘,不朽之功,必降无疆之圣,感滋瞬日,用述纪怀。光启三年□□月二十有一日成就,明季正月十八日斋庆毕。绘士布衣张万余。[3]

北龛第1号龛位于寺内最西端,内龛中雕“药师观音地藏”三尊像,中尊药师佛,左侧立观音菩萨,右侧地藏菩萨。主尊药师佛有内圆外桃形双重头光,圆形头光周饰莲瓣,通身舟形背光,螺髻,圆脸,颈上有三道纹。右侧地藏菩萨,光头,圆脸,颈上有三道纹,头后衣领呈尖角状飘起,披云肩。下着长裙覆脚背,左侧裙边呈条状飘起,左手托钵于腹前,右手置钵上,立于覆莲圆台上,高43厘米,肩宽11厘米,座高5厘米。左侧观音菩萨头绾双髻,两髻间饰花,腹鼓,双手端喇叭形圈足杯于前,高45厘米,肩宽10厘米,座高6厘米。时代约为初中唐时期。

三 资中地藏造像

资中地藏造像主要分布在北岩和西岩,大部分雕凿于晚唐、五代时期。北岩又称为重龙山摩崖造像,西岩又称御河沟摩崖造像。北岩现存造像1600余身,共编号162龛,其创凿肇始于唐建中年间(780—783年),“会昌法难”曾使造像活动短暂沉寂下来,稍后,造像又趋活跃,到咸通二年(861年),北岩佛殿僧房已多达23间,佛事活动已恢复昔日盛况,为晚唐乃至五代、北宋造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4]重龙山摩崖造像如下:

(一)单尊地藏像

第47号地藏龛,晚唐,地藏菩萨右手持锡杖,头部已残。

第54号地藏龛(附图2—2),晚唐,双叠室方口龛,地藏为沙门形,圆头大耳,着短衫长裙。双手捧摩尼珠,赤足立覆莲台上。有火焰项光与背光。高0.75、宽0.7、深0.18米,保存较完整。龛旁有咸通五年(864年)造像记:“阆州司仓参军萧元敬造此……行资州录事参军李开……咸通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弟子奉义……”

第90号龛地藏,晚唐,着通肩袈裟,手抚膝,半跏趺坐,右脚下垂踩莲,背托火焰纹身光。龛左题“敬造地藏菩萨一身弟子寂方简□右女弟子王氏十三娘同发愿敬造前佛功德合家平安大中八年(854年)十月二日题”。

第94号龛,晚唐,地藏,颈围项饰,胸挂璎珞,善跏趺坐。左题“敬造地藏菩萨壹身奉为……造以次……”[5]

第97号地藏龛,晚唐,地藏菩萨结跏趺坐,身着袈裟,有圆形项光。

第121号龛,晚唐或五代地藏像,龛中主像毁,两侧立二胁侍菩萨;左地藏化身像头戴风帽,饰璎珞,半跏趺坐。左壁镌一男供养人,右壁外镌一侍女。

第129号龛,五代地藏,左手托钵置腹前,半跏趺坐金刚须弥座,右足下垂踩莲朵,左侧残存一跪像。

(二)观音地藏组合像

第6号晚唐观音、地藏龛,二像皆立。地藏着风帽,左手持锡杖,右手曲置胸前,观音双手合十。

第93号龛唐华严三圣像,高320厘米,主佛毗卢遮那,左右胁侍有文殊与普贤、观音与地藏四大菩萨。龛旁后开小龛有唐大中八年(854年)、大中十二年(858年)题记。

第120龛晚唐或五代中的地藏,主像毁,其莲座下三兽人身像作抬举状;左侧地藏化身像呈比丘帽,戴风帽,左手托珠,右手持锡杖,半跏趺坐;右侧菩萨肩披帛,半跏趺坐。右沿镌二供养人,左壁外镌一供养人。

(三)药师观音地藏组合像

第29号龛,晚唐,药师佛并地藏、观音、供养人共9身,右壁外题“□□□□佛观音地藏菩萨一龛□□□□道立与妻王氏□□□希自身女徒□□□福佑长□□玖月十四日”。另存“建炎丁未”游人题记一则。

第78号晚唐药师佛龛,药师胁侍日光、月光菩萨。右地藏左手托摩尼珠。

西岩的地藏造像情况,主要采自胡文和的《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6]

第21号龛“长子黄祖要奉为岳母何氏造阿弥陀佛观音地藏引路王菩萨七佛共一龛用佰资□□识早生□□□□”的残记。第15号龛内刻阿弥陀佛、地藏、观音菩萨。表现此类题材的作品有:第9、14、21、25、32、36、38、40、41、74、80、88、96、97号共计14龛。

第19号龛内刻地藏、观音菩萨。此类题材还有第2、5、17、19、29、33、43、46、67、83、84、87、92号龛。

第85号与第83号龛均有地藏十王之像,且有晚唐光化年间题记。第85号龛中正面雕地藏,两旁与龛侧各雕五个小屋形,成上三下二排布。相隔两龛的双佛并跏坐像边上有题记提到“十王”。造像记“因设报恩斋庆赞毕,斋头弟子刘□□镌造上件功德,并已普益四恩三方,法界众生,同沾此福。时光化□年忠胜乡下□□云登等叁拾人,就当院修设十王并报恩斋”。

第83号龛方形,龛中为地藏菩萨。龛中有供养人题记:“右弟子敬□为妻黎氏一门眷属/……地藏菩萨并十王变/壹龛佛□身安□眷属……/……时在光化二年正月二十四日……”。[7]第83号龛左壁存“救苦观音并圣地藏菩萨一龛……天复(901—903)……”的残记。

四 大足地藏造像

大足石刻是从晚唐五代两宋,中国石窟发展重心南移的据点,其中地藏菩萨、地藏与十王有相当多作品存留。[8]

(一)北山佛湾的地藏像

1.单尊地藏像

第23号龛为五代时期雕凿,龛中一躯地藏,头有肉髻,结跏趺莲座,双手捧钵,像侧立一锡杖。

第37号龛为后蜀广政三年(940年)造,雕地藏一铺。主像半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头戴风帽,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珠,右脚踏莲台。像前左右立一供养人、蹲伏一兽,龛旁右下侧龛门柱上刻有一供养人,供养人上方有题记曰:“敬镌造地藏菩萨一龛,右弟子于彦璋、邓知进并奉为外□任师礼发心造上件功德,以希眷属宁泰,□□增荣。以广政三年十二月四日修斋表庆讫,永为瞻敬。”

第91号龛,地藏像,呈跏趺坐,前有小供养人一身,皆残。

第158号地藏龛,已残,地藏呈坐式,有圆顶光,左右有二侍者,左侍双手合十,右侍持锡杖。

第177号,地藏变相图,宋靖康元年(1126年),主像为地藏,盘膝坐于一高背椅上,地藏坐高1.05米,肩宽0.62米,头戴披风,身着袈裟,双手合袖中,拱放于胸前的半圆形三足夹轼上。窟左壁内侧为地藏化身像之一,该像头戴披风,身着袈裟,垂足坐于椅上,地藏面孔消瘦,右手举胸前结印,左手拄持一仗。左壁外侧,为地藏化身之二。比丘打扮,身着袈裟,面目英俊,双手在腹前扼腕。窟右壁内侧,为地藏化身像之三,该像头戴披风,身着普通肩圆领大袍。右壁外侧,有一立像,为地藏化身之四。

第205号为五代地藏龛,地藏坐于须弥座,手持锡杖。其左右壁及侧壁共刻有六组像,每组有三人,现已风化。

第231号五代地藏龛,地藏持锡杖,作立式。两侧有侍者,各像已风化。

第242号五代地藏龛,地藏为立式,手持锡杖。龛外有一供养人,像已风化。

第276号龛,修建于五代,地藏身着圆领大衫,坐于金刚座上,右腿垂放于座前莲花上,左手置于膝间捧珠,右手持锡杖。

2.地藏观音组合像

第58号为观音、地藏龛,凿于唐乾宁三年(896年),左为地藏趺坐莲台,身着袈裟,头上有七宝盖。右为观音趺坐莲台,二像之间雕一朵祥云,上有供养人何七娘,两侧还有胁侍菩萨。龛门左侧有题记:“敬造救苦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一龛。右为何七娘镌造,为愿成此功德,早生西方,受诸快乐。乾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设斋表赞毕。检校司空守昌州刺史王宗靖造。”龛门右侧柱壁上有一题记:“乾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节度左押衙、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赵师恪,奉为故外姑何氏妆饰。”

第82号为观音、地藏菩萨龛,五代造,皆立莲台。已风化。

第106号龛中有华严三圣像,宋代造,龛前左右壁有观音与地藏,右壁地藏像端坐持锡杖,已残。

第121号宋代观音、地藏龛,龛高1.87米。左为半跏趺坐地藏,穿袈裟,左手捧摩尼珠,珠上发豪光,过其左肩直达龛顶。右为半跏趺坐观音,双手持如意。地藏左有一持锡杖比丘及男供养人,观音右有女侍及女供养人。

第172号宋代观音、地藏龛,高0.76米。观音、地藏均坐金刚座上。地藏身着袈裟,左手捧摩尼珠,右手持锡杖。观音双手捧净瓶。主像上方有六身小坐佛。左右壁还有菩萨像。

第187号为宋代观音、地藏龛,左侧地藏坐须弥座,头、手与锡杖已残。右为观音,坐于莲座。二像之间有一大净瓶,瓶中升起十朵莲花,花上各坐一小佛像。

第191号为五代观音、地藏龛,龛高1.59米。二像均为半跏趺坐姿。地藏在左,身披袈裟,左手捧摩尼珠,右手持锡杖。右脚踏莲。观音左手捧钵,右手持杨柳枝。两像之间有一大净瓶。瓶中生出十朵莲花,每朵莲花上皆坐一佛像。

第221号为五代观音、地藏龛,右为地藏,头戴披风,身着袈裟,手持锡杖。左为观音,二像皆立。龛外有小龛,内有供养人。

第241号晚唐观音、地藏龛,观音在左,为立式持莲苞。地藏在右,半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右手持锡杖。龛左右还有供养人与侍者,皆风化。

第244号观音、地藏龛,二像皆立。龛外有七身小供养人,皆风化。

第248号五代观音、地藏龛,左为地藏,穿袈裟、执锡杖。观音在右,执净瓶,杨柳枝。二像皆赤足立莲台。龛外有供养人,像已风化。

第249号观音、地藏龛。宋至道年间(995—997年)造,高0.77米。地藏在右,半跏趺坐姿,戴披风、穿袈裟,左手捧摩尼(如意)珠,右手执锡杖。观音在左,倚坐姿,执钵与柳枝。龛外左右下侧共立六供养人像,双手合十,龛外右壁上有题记:“女弟子李氏九娘子,奉为亡夫王玉廷略三周年,妆此地藏、观音二身,用伸追广生界,至道□年四月二十一日,斋□□赞讫。”

第253号龛观音、地藏像(附图2—3)。高157厘米,地藏、观音赤足并肩立莲台。地藏在右,面貌年轻,着袈裟,胸饰璎珞,耳戴环,双手已残。观音执净瓶、柳枝。上方有宝盖飞天,左右壁各有祥云六朵,云上分别雕有十殿阎罗与二司官像,其姿态有捧笏、拱揖、骑马等。龛外有宋咸平四年(1001年)陈绍绚等状绘记:“永川大足县事陈绍珣与亲家黄氏,为淳化五年(994年)草乱之时,□获眷□平善,常值圣明,妆绘此龛功德罢。咸平四年(1001年)二月八日终斋陆记,表庆赞记。”

图2—1 北山佛湾第253号观音 地藏像 笔者摹绘

第275号龛观音、地藏像,修建于五代,龛左为观音端坐,头戴花冠,右为地藏,身着袈裟,头戴风帽,左手握珠,右手持锡杖,舒相坐。

第277号龛地藏、观音像,建于五代,龛内二像为立式,左为地藏,手持锡杖,右为观音,手握数珠。

第284号五代观音、地藏龛,地藏持锡杖而立,观音已毁。

第52号龛阿弥陀佛、观音、地藏一铺(附图2—4)。唐乾宁四年(897年)造,龛高98厘米,主像左为地藏,手捧如意珠,立于莲台,右为观音,亦立于莲台,持净瓶柳枝。观音头戴高花冠,璎珞蔽体,项后有圆形火焰光,题记:“敬造阿弥陀佛、地藏菩萨一身,救苦观音菩萨一身,女弟子黎氏奉为亡夫刘□设奠敬造,时以乾宁四年正月廿三日。亡夫……御史大夫刘□供养。”[9]

第53号龛阿弥陀佛、观音、地藏像。前蜀永平五年(915年)造。主像左立地藏、左手捧物已残,右手垂;右侧为观音,皆立莲台,有项光。龛左有题记:“敬造地藏菩萨一身,右衙第三军散帅将种审能,为三希言被贼伤,敬造上件功德,早生西方,见佛闻法。以永平五年四月四日,因终七斋表赞讫,永为供养。”

第110号龛,宋代药师琉璃光佛一铺,佛左侧为观音,戴花冠,坐莲座。佛右侧为地藏,手持锡杖,坐金刚座,二像皆有圆像光。龛正壁上方有造像记一则,左侧造像记:“昌州在郭正东街居住奉善弟子张辉、刘氏夫妇,膝下男张师朋、妇咎氏,次女道保娘,合家同命工开岩镌造、妆銮药师琉璃光如来菩萨、药叉神将共一龛,永为历世瞻仰。”

第279号东方药师净土变相龛,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建。全龛左壁转角处,从上到下雕四尊地藏。像皆左手在腹前捧摩尼珠,右手持锡杖,其左下有一侍者。龛中部柱上,刻有上、下二则题记。上则为宋咸平四年(1001年)四月十八日的妆銮题记。下则为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二月二十四日的造像题记。在主龛外下壁,有题记一则:“妆銮尊胜幢一所,右女弟子解氏造。以咸平二年(999年)三月三日修斋表赞讫。”

第281号东方药师净土变相龛,后蜀广政十七年(954年)建,高186厘米。全龛左壁转角处雕三身地藏像,每像下有一侍者,柱间题记云:“敬镌造药师琉璃光佛、八菩萨、十二神王一部众、并七佛、三世佛、阿弥陀佛、尊胜幢一所、兼地藏菩萨三身,都共一龛。右弟子右厢都押衙知衙务刘恭、姨母任氏、男女大娘子、二娘子、男仁寿、仁福、仁禄并发心镌造前件功德,今并周圆。伏愿身田清奕,寿等遐昌,眷属康安,高封禄位,先灵远祖,同沾殊善。时以广政十七年太岁甲寅二月丙午朔十一日丙辰,设斋表赞讫,永为瞻敬。”

(二)北山其他的地藏像

大足北山石刻造像主要集中在佛湾,其余散布在营盘坡、北塔、观音坡、佛耳岩及其他地方,以下作描述说明。[10]

营盘坡第9号地藏龛,五代,地藏为比丘形象,双耳戴长珠耳珰,身着圆领通肩大衫,双手于胸前捧物,赤足立于莲台上,项后有圆形头光。

北塔第60号窟释迦牟尼及二菩萨像,窟正壁为释迦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窟左壁为龙树菩萨,坐于金刚座上,菩萨为比丘形象,着通肩宽袖大衫。窟右壁为地藏菩萨,坐于金刚座上,比丘形象,窟中有题记二则:其一位于右壁外侧,文曰:“先亡眷属,速登天界,见存安乐,舍钱造地藏王如来一龛,祈乞奉佛。昝产同妻任氏一宅等。”窟门外正上方砖拱上横刻四字:“伏小八镌”。

观音坡第1号地藏、引路王菩萨龛,宋,主像为地藏王菩萨像高1米,左边存地藏菩萨锡杖,右边存引路王菩萨执的宝幡盖。左壁侍立供养人像四身,每身像顶上均刻有供养人姓名。从内至外,第一像上刻“亡□□□何正言”;第二像上刻“同政杨氏”;第三像头残,存展角幞头,身穿大袖长服,手捧朝笏而立,上刻“男乡贡进士何浩”;第四像刻“新妇解氏”。在左壁上竖刻四行造像记:“皇宋绍兴二十四年,地藏王菩萨、引路王菩萨,五月十二日伏小六镌。”

观音坡第2号释迦佛龛,龛右壁上部有地藏菩萨倚坐像(高0.5米),菩萨像头残,身穿袈裟,左手执锡杖,身穿袈裟,双脚下踏莲。

佛耳岩第1号宋代观音、地藏合龛,高110厘米,观音、地藏坐于正壁,观音捧物已残。地藏居左,戴风帽,执锡杖,踏莲花,右壁有供养人。

第4号五代观音、地藏合龛,高90厘米,观音、地藏并立于莲台上。观音捧珠于胸前,地藏亦捧物于胸前,身穿大袖对襟素服。

(三)大足北山以外的地藏像

宝顶倒塔坡转法轮塔,宋代造,石八角形实心塔,高八米,第一级八面造像,每面开一长椭圆浅龛,每龛内立一菩萨,顺时针第一为南无虚空藏菩萨,第二为南无弥勒菩萨,第三为南无观世音菩萨,第四为南无地藏王菩萨,左手拄锡杖,右手拿摩尼珠,珠发豪光两道,绕出龛外。

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地藏变相龛(附图2—5)造像分为四层,一层紧接崖檐,在十个小圆龛内刻十方诸佛。二层中坐地藏菩萨,菩萨两旁各有“十王”、“两司”坐像,地藏菩萨手中宝珠发出六道豪光,上两道横贯龛顶,中两道射于左右“十王”雕像,下两道直通第三第四层的十八层地狱。

石门山第1号药师琉璃光佛龛,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药师左右有观音与地藏,地藏如比丘,身着袈裟,双手持锡杖,观音双手作合十。有造像记:“妆此药师佛一龛,祈乞现存安乐,往生天世。世世生生,福报无尽。岁辛未绍兴十一月二十日。镌匠蹇忠进刻,住持文道盛书。”

七拱桥第6号地藏菩萨龛,宋代雕。主像已毁,龛中仍有主像背后的浮雕七级宝塔形。主像左右壁,有三十六个小方框人物故事。

石篆山第9号龛地藏与十王像(附图2—6),宋绍圣三年(1096年),龛顶部为平顶,龛高1.8米,宽5.5米,深1.54米。地藏菩萨坐高1.36米,肩宽0.38米,地藏面露慈祥,比丘形象,着U字领肩宽袖大袍,胸现内衣结,有衣带一根翻出领外,其左腿平曲于座,右脚放于座前两朵莲花上,左手抚膝,右手举胸前作说法状,脑后有二豪光汇聚成云。地藏身后两侧,左立比丘,双手于胸前拱揖,右立一女侍,双髻垂耳侧,着斜襟宽袖衫裙,双手拄一九环锡杖。主像两侧,各有两排像,前一排坐五位冥王,后一排立七名侍者,龛门外处各立一位司官。门柱题记说明像由岳阳文惟简及男文居安、文居礼所镌造。

玉滩第1号地藏菩萨龛,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正中凿地藏菩萨坐像,面容憨厚,头戴披风,手执锡杖,赤足踏于石台上。地藏头顶的光柱内结跏趺坐一小化佛,佛像左右各刻罗汉坐像八身(高0.24米)。龛中部,横行方龛内并坐六臂观音像二身(高0.37米),下部方龛内跏趺坐一如意轮观音像(0.5米)。龛右壁中部,横行方龛内并作二菩萨像(高0.4米)左为六臂观音,右为净瓶观音。有造像题记:绍兴七年十二月七日工毕。

佛安桥第5号地藏菩萨龛,宋,正中凿地藏像,身饰圆形背光,左手撑于莲座上,右手握宝珠于胸前,珠内冒出一道光柱曲卷向上。

第12号宋代“三教”窟,窟内正壁雕儒释道三教主像,窟口左右壁上层,对称各雕地藏菩萨一身,高0.9米,皆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的三脚夹轼内。

五 安岳、夹江等处地藏造像

四川除大足、资中地区地藏比较集中以外,零星分布的地藏像龛,也不乏精美的作品,造像群不大,但这些作品可作为地藏像在四川地域上分布之广、数量之多的佐证。

安岳石窟卧佛院第34号唐龛,雕观音、地藏、日光、月光四菩萨立像。第55龛五代龛,雕地藏菩萨像,有题记。

安岳圆觉洞第80号五代地藏与十王、地狱变龛,正壁地藏菩萨半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右手斜执锡杖,左手握摩尼珠,头束风巾,穿交领袈裟。右足下塔莲花,足旁蹲伏谛听。两壁分刻五冥王,下层刻有地狱情形。此龛中地藏菩萨与十王的头部全毁,在冥王案下之地域场面,一侧已风化,另一侧尚存三组,能辨认出有一行狱卒押犯人的情形。犯人或戴枷,或跪,狱卒或持兵器押运,或揪住犯人头发,其下还有业镜,镜左右有数只铁狗。此龛正壁下方尚存有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妆銮记残字。

圆觉洞第84号五代地藏与十王龛,正壁上方刻地藏菩萨,半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头束风巾,面部已残。右手斜执锡杖,左手握摩尼珠。穿交领袈裟,束腰右足下踏莲花,足旁蹲伏谛听。座旁还立有一僧人,身略躬,双手置胸前。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看来,此应为道明和尚。束腰须弥座上覆帛,下面饰莲花莲蕾。地藏以下刻出业镜与狱门及鬼卒,业镜之中有杀牛场景,一人持压牛身,一人持棒欲击。业镜下方还有持叉的牛头马面类鬼卒,两边壁面分两层刻冥王与判官。地藏身右之上层刻五冥王,均戴方巾,着交领袍,冥王案旁均有侍从。下层刻一位冥王与三位判官,判官均端坐,两手相抱胸前,其身着圆领窄袖袍,戴幞巾。地藏身旁左亦刻有五王和三判官。上层存二冥王,下层为一冥王二判官。此冥王身着盔甲,头戴兜鍪,为武将形貌,是五道转轮大王。

安岳圆觉洞第60号地狱变龛,五代,内刻地藏王舒相坐于悬裳束腰方座上,左手托摩尼珠,右手执锡杖。座前右下角刻一犬,座下层正中刻一“业镜”,内刻一狱卒举棍打一按羊妇人。境外右侧刻一狱卒举拳打一席地妇人,镜外左侧刻一判官捧状纸作诉罪状。镜下刻鬼卒、铁蛇、铁狗,左右侧壁分上下层,刻十殿冥王,左右刻判官和小吏。

安岳庵堂寺第12号龛,高1米。正壁右边刻观音与地藏坐像,左边刻立姿白衣观音,正壁上部刻七佛及飞天,龛右壁有三身供养人。龛外右壁存五代天成四年(929年)造“白衣观音、地藏菩萨”题刻。

内江清溪村地藏十王龛像,内龛上方有圆角,地藏趺坐于升起的莲台上,头已残,有桃形项光。道明和尚侍立在座旁,脚下有小莲台。冥府十王成一排分坐于地藏两侧,每边正壁刻四王,另一王则位于龛侧壁。各王身旁身后皆为随侍等小像。十王均坐案后,案之下方为浮雕的轮回或地狱图像,两边侧有浮雕门形。十王多为冠服,龛旁下有前蜀永平二年(912年)题记。

四川夹江县地处川西平原西南部边缘,该县千佛岩是四川省内规模仅次于广元、大足、安岳、巴中的一处佛教石刻造像群。[11]夹江县有千佛岩与牛仙寺摩崖造像。

千佛岩第42号观音、地藏像龛,初唐,高80厘米。二像并立,观音执净瓶柳枝,地藏左臂自然下垂,手握摩尼珠,右手上举至肩握摩尼宝珠。通肩袈裟呈斜阴线纹,线条流畅。

千佛岩第91号地藏变相龛,初唐,高217厘米。主像有一佛、二菩萨,佛后立二弟子,龛前有二供养人。佛像左侧地藏菩萨,头戴风帽,右手拄锡杖,身穿对襟袈裟,趺坐于带壶门的鼓形石座上。

千佛岩第125号观音、地藏龛,高114厘米。二像皆立。观音居右,提净瓶。地藏居左,右手提净瓶,左手置胸前,两像之间有一小瓶,瓶中出七朵连理莲花,花上坐七尊化神佛,均趺坐,低平肉髻,面容圆润。

千佛岩第152号阿弥陀、观音、地藏龛,盛唐,三像皆立于莲台,有火焰形项光。佛居中,肉髻低平,内着僧祗支,外服袈裟。手施中品中生印。观音立佛座,高花冠,帔帛绕身。右手提净瓶,左手执拂尘于肩。地藏沙门形。左手托摩尼珠于胸前,右臂自然下垂,握摩尼珠。此龛左下方有“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千佛岩第154号龛(附图2—7)题材组合同152号龛,高116厘米。佛立仰莲上,观音与地藏皆立覆莲上,地藏菩萨左手持摩尼宝珠于胸前,右手自然垂下握衣角。

夹江牛仙寺唐代摩崖造像中有三龛观音与地藏造像,两像皆并立,观音提净瓶,举拂尘。地藏光头赤足,着通肩袈裟,一手持摩尼珠于当胸。

邛崃县石笋山摩崖第29号龛中刻观音立像与其余三像,第30号龛中刻地藏菩萨立像及其他三像。两像背光均有辐射光芒。观音与地藏明显属于一组组合。

丹棱县郑山——刘嘴摩崖郑山第4号龛,内刻观音、地藏等像。郑山第24号龛,内刻观音、地藏菩萨像。郑山第33号龛,内刻观音、地藏像,刘嘴第14号龛,内刻观音、地藏菩萨像。

仁寿县牛角寨第23号地藏与天王像龛,地藏居中结跏趺坐,穿交领袈裟,笼袖于身前,座下又有一趺坐菩萨。四天王均与地藏坐一条长方形台基上。天王均披甲胄,赤臂足,呈跏趺坐姿。手中分别持剑、塔、戟,脚下踏夜叉。[12]

眉山县仙人洞石窟第6号唐代地藏菩萨龛,像为沙门形立姿。像背后以浅雕线雕出举身大背光,头后的项光刻莲瓣围以火焰纹。地藏菩萨光头,面型长圆,低眉垂目,右手自然下垂,脚下为赤足莲台。此像龛旁第七号龛像为雕刻精美的观音菩萨像。

通江千佛崖第29号唐地藏龛。此龛上部三壁雕千佛,中有一佛二菩萨,下部三壁刻阿弥陀变相,主佛及胁侍位于正壁,余壁各雕五排有梗圆莲花上的坐菩萨。其右壁下方有一龛,内雕地藏菩萨半跏趺坐,身两侧各升出一道祥云,云上各坐五身小像。

通江鲁班石第15号窟,一佛五十菩萨西方变相。窟内三面窄坛上雕西方三圣,余壁上雕莲上菩萨。二身地藏披风帽,着通肩衣,施禅定印。

通江佛日崖弥勒、地藏合龛,龛中雕倚坐佛一身,半跏趺坐地藏一身,地藏为光头、饰项圈,服双领下垂袈裟。题记云:“弥勒二身,赵益、何扬敬造供养。地藏菩萨一身,弟子赵斐低供养。”

蒲江飞仙阁第55号龛(附图2—8),正壁刻二观音,其间夹刻一地藏菩萨,龛门左侧外缘地藏菩萨,地藏立像高74厘米,肩宽20厘米,这是附凿于第55号外龛门左侧的一尖圆形小龛,内刻一宝珠地藏,左手指地,掌中置一摩尼珠,右手当胸托一摩尼珠。

第二节 四川地藏造像分期与特征

地藏的梵语为ksitigarbha,包含有地或住处,胎藏或含藏之意。因此,地藏有“含藏于地”或“地中之藏”的意思。[13]地藏菩萨信仰是大乘佛教的产物。印度佛教广泛吸收婆罗门教神话中的地天,该神在印度神话中为女神,为十二天之一,与守护梵天相对,地天守护大地,有蓄财、去疾等功能,后转化为男神。后来地天思想为佛教所摄取,逐渐转化为地藏菩萨,地藏信仰由此展开。[14]

地藏造像与信仰依赖佛典的支撑和推广。在《罗摩伽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三戒经》、《佛说佛名经》、《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等隋代以前所译的经论中,都有地藏菩萨名出现,但多是零星片语。在《须弥藏经》、《大方广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三部经论中较多叙述了地藏的名称意义、功能。如《须弥藏经》是高齐三藏那连提耶舍与法智共同译的,该经先是以单本流行,后来合入《大方等大集经》,今《大正藏》中《大方等大集经·须弥藏分》即是,经中说:

如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此一切法无语言空三昧,到自在彼岸,是菩萨若欲入此三昧时……便即入此三昧。彼菩萨摩诃萨随其住定时节久近,随其所为多少众生。如上所说身心病苦悉皆除灭,又菩萨复作是愿。随我住定时节已来,欲灭地狱种种诸苦,畜生之中互相蚕食等苦。……尔时世尊亦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能为一切众生如大妙药,何以故?汝身即是微妙大药,汝于此四天下一切众生中众生之药,能灭一切众生苦恼,能施一切众生乐具,成就大悲。[15]

经中说明地藏菩萨不仅可以除灭身心病苦,还可灭地狱诸苦,已经为以后地藏菩萨作为冥界教主的身份转型作了理论的支撑。并以世尊对地藏菩萨的赞叹,说明地藏菩萨对众生的护持,给人带来欢乐,解除苦恼。

随着地藏经典的传播,地藏菩萨逐渐为民众所熟悉。受末法思想的影响,隋代兴起的三阶教奉地藏菩萨为教主,三阶佛法中明确指出,佛灭度的五浊诸恶世界,所信仰的诸佛菩萨应以释迦牟尼、地藏菩萨为上首。三阶教的努力,使得倡导地藏信仰的《大方广十轮经》得到广泛传播,三阶教对中国地藏信仰兴起的贡献颇大。

地藏造像活动是地藏信仰背景下的产物。佛典的传译,末法思想的影响,反映出民众对地藏崇奉并造像的目的和动机。7—8世纪时,地藏造像在中原北方石窟大量出现,不仅数量上规模,而且形式多样丰富,为南方地藏造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川地藏造像可分为两期:第一是承接中原北方地藏造像的初唐、盛唐、中唐时期。第二是多样式以及新样式并举的晚唐、五代宋时期。第一期以川北的巴中、广元为主。广元石窟地藏像以单尊地藏像为主,有24例,观音地藏合龛的有8例。巴中石窟地藏像单尊只有3例,观音、地藏也只有3例,而巴中南龛还有3例弥陀、观音、地藏,1例西方变相龛包含有地藏造像,还有巴中北龛有1例药师、观音、地藏合龛的造像。

广元石窟沙门形地藏像占了绝大部分,且着双领下垂袈裟,巴中石窟也是绝大部分为沙门形地藏,只有巴中南龛第62号龛戴风帽,饰项珠,穿通肩袈裟。可见,从初唐到中唐的地藏菩萨像,多以沙门形为主要样式。广元石窟中有10例地藏像是舒相坐式的,有22例是立式造像,沙门形的立式造像在广元石窟造像中占有主流地位。巴中石窟有7例舒相坐地藏像,6例立式地藏像。广元石窟地藏的手势特征分类:一是左右手都没有持物的,但有一定的动作,或置膝上,或作手印,或自然下垂;二是左手持物,右手没有持物的,或是相反;三是左右手都持物的。持物有摩尼珠(如意珠)、串珠。比较特殊的是广元石窟第806—38号龛,地藏双手掌各出一束豪光(图2—2)。巴中石窟地藏手势较丰富些,持物也多了标志性的禅杖。

图2—2 广元千佛崖806—38号龛地藏与十王
采自《广元石窟》,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126页。

广元、巴中石窟的地藏造像有共同的特征,两地石窟造像在兴衰历程上大体相当。广元古称利州,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处,处于古金牛道的终端,为川北重镇,素有“蜀门锁钥”之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金牛道的交通地位,广元成为唐宋以来佛教入川的第一站。巴中古称巴州,位于广元东南不远,与广元同位于川东北,与广元的直线距离约100公里。巴中又处于唐代入川陆路交通线米仓道的南端,这使其成为继广元之后,佛教艺术入川的又一个前站码头。广元和巴中石窟造像对认识佛教从川北向川中、川东腹地的传播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元地藏造像及其组合形式也是巴中造像中所基本流行的,立式地藏造型两地基本一致,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因为两者的地理位置不同,在受两京(长安、洛阳)行政中心佛教文化中心辐射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传播路线而产生了造像形态上的差异。如两地坐式地藏的坐姿与构图有差异,广元石窟坐式地藏是舒相坐,构图形式多为掌中化现祥云,云端成排雕出禅定小像若干。巴中石窟坐式地藏是结跏趺坐,构图为地藏两侧分现六道,龛侧壁浮雕七佛。巴中石窟还有结跏趺坐、手结定印的被帽地藏像(图2—3),这种地藏广元没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佛教传播首先是个交通路线问题,唐代两京的佛教艺术是通过金牛道输入广元的,输入巴中的是米仓道,而米仓道的地位次于金牛道。面对共同的源头和不同的传播路径,单就造像题材而言,就可能会产生下述情形:某些题材既沿金牛道传入广元,又沿米仓道传入巴中,这使两地造像产生了共同因素;而某些题材或仅沿金牛道传入广元,或仅沿米仓道传入巴中,使同出一源的不同题材在广元、巴中两地各自发展,形成了两地造像的差异,所以这一差异的形成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16]

图2—3 巴中石窟南龛被帽地藏像
《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年版,第133页。

第二期是多样式、新样式并举的晚唐、五代宋时期。就全国范围而言,中原北方敦煌仍持续发展,南方四川石窟造像从川北转移到川中,尤其是大足石窟更是异军突起,把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向后延续。就地藏形象而言,除了第一阶段沙门形以外,第二阶段出现了一种头戴风帽的地藏像,称为被帽地藏,比较流行。晚唐五代宋是沙门形和被帽形并重的阶段。被帽形地藏是地藏菩萨以丝质头巾遮盖头顶,耳际两端下垂至肩上。关于被帽地藏的来源,大部分人认为可能与敦煌遗书编号S.3092《道明和尚还魂记》有关,其内容记述大历十三年(778年)襄州开元寺的道明和尚因同名之累,被冥吏误认为龙兴寺的道明和尚而拘至冥府,因而得见地藏菩萨,还魂后绘列丹青,图写地藏真容的故事。《道明和尚还魂记》中云:

襄州开元寺僧道明,去大历十三年二月八日依本院已时午前,见二黄衣使者云:奉阎罗王敕令,取和尚较之,往冥司药对会……道明既蒙洗雪,情地豁然,□(辞)王欲归人世,举头回顾,见一禅僧,目比青莲,面如满月,宝莲承足,璎珞庄严,锡振金环,纳裁云水。菩萨问道明:汝识吾否?道明曰:耳目凡践,不识尊容,汝熟视之,吾是地藏也。彼外形容与此不同,如何阎浮提形,□□□襕,手持志宝,露顶不覆,垂珠花缨,此传之者谬。□□□殿堂亦怪焉,阎浮提众生多不相识,汝仔细观我,□□□色,短长一一分明,传之于世。汝劝一切众生,念吾真言……临欲辞去,再视尊容,乃观狮子。道明问菩萨:此是何畜也,敢近贤圣,传写之时,要知来处,想汝不识,此是大圣文殊菩萨化见在身,共吾同在幽冥,救诸苦难。道明便去,刹那之间至本州岛院内。再苏息,彼会列丹青,图写真容,流传于世。[17]

《道明和尚还魂记》描写了禅僧,目比青莲,面如满月,宝莲承足,璎珞庄严,也特别提到了锡振金环的持物锡杖。地藏菩萨手持志宝,露顶不覆,垂珠花缨,此传之者谬。头被风帽乃是习禅僧人的形象,北方敦煌的禅僧像就有“被帽”的传统,对南方石窟中的地藏像产生了影响。被帽地藏像在四川石窟摩崖造像中大足石刻是主要集中区。大约为唐末五代至两宋时间雕凿,典型的图像皆取半跏趺坐,左手腹前捧摩尼珠,右手持锡杖,并在地藏座侧前雕有一位身着袈裟,双手合十而立的僧人造像。大足北山第37龛地藏造像(孟蜀广政三年,940年),龛内除在地藏像座左侧刻立僧外,又于右下侧刻一蹲狮。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第120号单尊被帽形坐像,第121号地藏化身像为被帽形坐像。大足北山佛湾唐第58号,五代第37、275、279、281号,宋第177、249号皆为被帽式坐像。比较特别的是北山佛湾第221号观音地藏像,右地藏头戴披风,作立式。宋代北山观音坡第2号,玉滩第1号地藏菩萨龛为被帽形坐像。安岳圆觉洞第60、 80、84号刻地藏与十王,地狱变中地藏皆为头束头巾的被帽形半跏趺坐像。《还魂记》中关于被帽形地藏菩萨的描述,实际是早期佛教造像中曾经流行过一段的造像形式,中晚唐再度出现可能与代宗以后净土信仰深入民间有一定的关系。[18]

文献记述被帽形地藏像的有宋常谨的《地藏菩萨像灵验记》:“沙门智佑是西印度人,天福年中来至而住清泰寺。所持像经中,有地藏菩萨变像并本愿功德经梵夹。其像相者,中央圆轮种,画菩萨像,冠帽持宝锡,左右有十王像。”[19]这段记载的智佑在天福年间(936—943年)带入中原的被帽地藏像是绘有冥府十王的图本,也似乎说明这种冠帽的地藏像出自印度,冥府十王是中国本土的东西,可以说明地藏菩萨和冥界十王出现了组合。北方敦煌壁画或绢画中出现的被帽形地藏与十王,或再加上六道的图像,在五代最为流行,一般称为“地藏十王变相”,其图本是以一部伪经《佛说十王经》为底本。北方敦煌的壁画对四川地区的绘画性雕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晚唐五代宋时期四川石窟中,沙门形和被帽形地藏皆有,沙门形地藏是延续川北石窟的造像形式,加上地方造像特色雕刻而成,被帽造像据《道明还魂记》记载是从北方而来,在南方有兴盛之势。这里牵涉与敦煌莫高窟造像的关系,宁强认为大足石刻作品中有“绘画性因素”应是受敦煌艺术的影响所致。唐代中原北方文化通过行政中心发达的交通路线传至边陲,西北的敦煌和南方的四川地区,由于安史之乱和唐末农民战争,中原北方的行政中心长安与边陲交通出现阻碍,四川似乎从某种程度上承担起陪都的作用,以唐明皇和唐僖宗幸蜀为例。四川与敦煌之间往来的频繁,佛教文化的交流也在情理之中,两地石窟地藏造像相似也是不言而喻的。

南方地藏造像源头通过两京地区佛经的译出、传播渐至边陲各地。川北广元、巴中受中原北方石窟影响较深,蜀中腹地的大足与敦煌有非常明显的联系,从川北巴中广元到川中大足,中原北方地藏造像影响越来越弱,四川地方特色越来越显著。

广元石窟千佛崖造像的地藏像的总体特征:一是以单尊沙门形地藏为多,单尊地藏像又可分为舒相坐式和立式两类,也包括观音、地藏双尊立像组合,药师、观音、地藏及弥勒、观音、地藏三尊立像组合,还有地藏像在内的多像组合。二是广元千佛崖地藏像大多开凿于盛中唐时代,显示了两京佛教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三是广元地藏像皆为沙门形,武周时期沙门形地藏袈裟为交领袈裟或袒右袈裟,盛中唐沙门地藏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因此,广元石窟地藏造像作为沙门形地藏像典型例证在造像组合及样式上较为丰富。

广元千佛崖的地藏造像主要从武周时期一直延续到中唐,从武周时期到开元初,以舒相坐为主,盛中唐多为立像,这种姿势规律表现在单尊地藏像和地藏与其他造像的组合。千佛崖地藏像皆为沙门形,圆顶光头,身着袈裟,由于千佛崖的地藏像一般依附在大窟附近,所以地藏像形制较小,高度一般在1米以下,武周时期的地藏像服饰为交领袈裟或袒右袈裟,盛中唐则着双领下垂袈裟及僧祇支,少数着通肩袈裟。地藏像手势一般是一手抚膝,另一手呈一上一下的对比。

广元观音岩、皇泽寺、千佛崖石窟密教造像是非常流行的,包括沙门形地藏、地藏十王,还有如意轮观音、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这些资料对研究本地区密教经典的流行和中原密教造像的关系,以及密教在四川的传播路线及其发展轨迹提供了一批十分重要的资料。[20]

巴中石窟造像多属唐代盛中晚期,这与巴中石窟在四川的区域位置有关,巴中是两京佛教艺术入川传播的首站。巴中石窟的地藏像形式丰富,单尊、双尊、三像组合皆有。单尊地藏像作沙门形,立式坐式皆有。比较特别的是巴中南龛第61号龛,虽是单尊的地藏像,与邻近的第60号龛观音像,可以看做是观音、地藏像组合。地藏菩萨作为主尊与六道轮回是特殊的地藏单尊像形式,它的出现与《地藏菩萨本愿经》有很大的联系。因为经文中多处指明了地藏与六道的联系。双尊像主要是地藏与观音的组合。三尊像主要是以弥陀为主尊,观音与地藏在两侧,还有药师为主尊,观音地藏分布两侧,这主要与净土信仰有关。

巴中石窟南龛从盛中唐直至晚唐,地藏造像形式上多样,如南龛第25号地藏六道轮回像,南龛第66、80、57号为观音地藏组合。南龛第3、32号为阿弥陀佛观音地藏组合,南龛中的地藏像几乎都为沙门形,姿势以立式为主。地藏像的左右手势,沙门形地藏一手抚膝,一手上举等。巴中石窟北龛第1号龛,内雕药师观音地藏,地藏像形制较小。

资中重龙山地藏像有12例,单尊地藏像有第47、54、90、94、97、121、129号龛。地藏与观音组合有第6、120、93号龛。其他地藏与药师、观音组合有第29、78号龛。第93号龛是华严三圣与文殊菩萨观音地藏像。资中重龙山地藏像在中晚唐五代时期,以单尊地藏像居多,有晚唐第47、54、90、94、97、120号龛,五代第121、129号龛。被帽式地藏一般为坐式,左右手分别托珠,或持锡杖。

北山佛湾有三十多龛地藏菩萨造像,造像已经显出丰富的组合关系。晚唐时期有观音、地藏合龛,阿弥陀佛与观音、地藏合龛。五代时期,观音、地藏合龛更为流行,阿弥陀佛与观音地藏组合仍有发展,还有药师变相与地藏像组合。地藏菩萨单尊像也不少,多是坐式,着僧装戴风帽,为被帽形地藏。地藏像或执锡杖,或左手持摩尼珠,右手持锡杖,锡杖成为地藏像不可缺少的法器。宋代地藏像出现了地藏与十王,药师变与观音、地藏组合。北山佛湾地藏像丰富,横跨晚唐五代、宋世。

大足北山佛湾地藏像众多且比较集中,首先要进行分期分类分析。参照《大足北山佛湾石窟的分期》[21]第一期在892年至907年之间,相当于晚唐;第二期在913年至955年前后,相当于五代前、后蜀;第三期在1109年至1146年前后。至于北山石窟中为什么没有发现北宋末期以前和南宋初期以后的纪年造像,目前限于资料,暂不讨论。因此,北山佛湾的地藏造像按照北山佛湾石窟的总体分期分为相应的三期。

第一期:晚唐时期的地藏像有第52号、第58号、第241号。

第二期:相当于五代前、后蜀时期的地藏像有第23号、第37号、第53号、第82号、第205号、第221号、第231号、第242号、第248号、第253号、第275号、第276号、第277号、第279号、第281号、第284号。

第三期:相当于北宋前中期的地藏像有第106号、第110号、第117号、第121号、第172号、第177号、第187号、第249号。

北山佛湾石窟的地藏像分为A、B两种类型,A型为单尊为主体的地藏像,B型为地藏与其他观音或阿弥陀佛的造像的组合。属于A型的有第23号、第37号、第91号、第158号、第177号、第205号、第231号、第242号。其中A型根据姿势又可分为两式,AⅠ式为坐式的地藏像,有第23号、第37号、第91号、第158号、第177号、第205号;AⅡ式为立式,有第231号、第242号。

属于B型的有第52号、第53号、第58号、第82号、第110号、第117号、第121号、第172号、第187号、第191号、第221号、第241号、第244号、第248号、第249号、第253号、第275号、第276号、第277号、第279号、第281号、第284号。

第三节 四川地藏造像记所反映的信仰

造像记一般在佛教造像完成后,工匠应施主的要求在像旁镌刻文字,说明供养造像主的身份,造像题材内容,祈愿的内容,有时还包括日期等。佛教造像与造像记可以相对完整地说明造像的由来,发愿的心理。因此造像记是佛教造像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造像记反映的造像施主有官吏、军官、平民乃至女性等,造像因施主身份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规制。在造像旁除了造像记还有妆銮记。后世民众对造像妆銮,饰以色彩,没有雕凿新的造像,与后世佛教造像渐走下坡路有关系,造像妆銮记与造像记的关系也很密切。

四川地藏造像记因为时间长久,有些造像记或是漶灭不清,或是被人为篡改破坏,遗失了一些历史信息。简略统计,四川有地藏记25例,大足北山有9例,大足北塔、观音坡、石篆山、石门山、玉滩各有1例。资中地区的北岩和西岩有7例造像记,巴中、广元各2例。

川北的两个重镇广元和巴中的地藏造像记仅占一小部分,且时代偏向前,进入四川腹地,川中的大足、资中地藏造像多起来,时间从盛唐向晚唐五代,以至宋过渡。这25例造像记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盛中唐时期,包括广元、巴中石窟造像记;二是晚唐五代时期,包括资中摩崖造像的西岩、北岩和大足石窟北山佛湾地藏造像记;三是两宋时期,主要有大足石窟的北山佛湾、观音岩、玉滩、石门山的地藏造像记。大足北山佛湾横亘晚唐五代宋世。

唐宋佛教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相当一部分民众出资开凿佛窟供奉造像,勒石造像记祈愿。因为开凿佛窟需要一定的财力,相对于官吏、军官施造的龛窟,平民百姓施造的佛龛较小且粗糙。

在四川地藏造像记中属于官吏、军官镌造的有:大足北山佛湾第53号龛右衙第三军散帅将种审能;大足北山佛湾第58号龛检校司空守昌州刺史王宗靖造;大足北山佛湾第253号龛永川大足县事陈绍珣与亲家黄氏;大足观音坡第1号亡□□□何正言,同政杨氏,男乡贡进士何浩;广元观音岩43号龛利州都虞侯兼押衙杨宣敬造,巴中南龛第77号龛节度十将巴州军事押衙兼都衙都巡李思弘;资中北岩第54号龛阆州司参军萧元敬造此……行资州录事参军李开。昌州刺史王宗靖是级别较高的官员,永川大足县事是一般县吏,还有候补的官员乡贡进士何浩。造像施主也涉及不同级别的官吏,充分说明地藏信仰对于四川官宦的吸引。

四川地藏造像记中属于平民百姓捐造的有:大足北山佛湾第37号龛右弟子于彦璋、邓知进并奉为外□任师;大足北山佛湾第52号龛女弟子黎氏;大足北山佛湾第110号龛昌州在郭正东街居住奉善弟子张辉、刘氏夫妇,膝下男张师朋、妇咎氏,次女道保娘;大足北山佛湾第249号龛女弟子李氏九娘子;大足北山佛湾第279号龛右女弟子解氏造;大足北塔第60号昌州大足县五溪井住铁匠刘杰、妻杨氏;广元千佛崖第512—35号龛妣敬造;资中北岩第29号龛道立与妻王氏□□□希自身女徒;资中北岩第90号龛弟子寂方简□右女弟子王氏十三娘;资中西岩第21号龛长子黄祖要;资中西岩第83号龛右弟子敬□;资中西岩第85号龛斋头弟子刘□□。时光化□年忠胜乡下□□云登等30人。

平民百姓施造的地藏造像记大都以弟子自称,如右弟子、奉善弟子、女弟子、右女弟子等,一些基层官员也有时自称为弟子,如大足北山佛湾第281号龛右弟子右厢都押衙知衙务刘恭。一些造像记中可以看出一定的家庭族群关系,如张辉、刘氏夫妇,膝下男张师朋、妇咎氏,次女道保娘。铁匠刘杰、妻杨氏。斋头弟子刘□□时光化□年忠胜乡下□□云登等叁拾人。

地藏造像中发愿文是核心内容,最能反映造像者的心理世界,信仰祈求。它既朴素真实,又符合切身利益。地藏在中土信仰世界中,逐渐变成冥界的教主,施造地藏像常作为对亡者及先人的纪念,如大足北塔第60号昌州大足县五溪井住铁匠刘杰、妻杨氏先亡眷属,速登天界,见存安乐,祈乞奉佛。咎产同妻任氏一宅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造像记发愿文对亡夫的纪念更显出女性朴素的祈福求安的心理,如大足北山佛湾第52号龛女弟子黎氏,奉为亡夫刘□设奠敬造。大足北山佛湾第249号龛女弟子李氏九娘子,奉为亡夫王玉廷略三周年,用伸追广生界。

大足北山佛湾第53号龛造像记中:右衙第三军散帅将种审能,为三男希言被贼伤,敬造上件功德,早生西方,见佛闻法。可以发现军官镌造地藏像,因他的第三个儿子被贼伤,说明在大足北山曾有一场农民战争,官员的话语或官修史书常把农民战争中的农民说成是贼。

地藏造像记也有现实意义的,以满足普通民众祈福、增荣、安乐、求安的愿望。如“发心造上件功德,以希眷属宁泰,□□增荣”,“为愿成此功德,早生西方,受诸快乐”,“为淳化五年(944年)草乱之时,□获眷□平善,常值圣明”,“祈乞现存安乐,往生天世。世世生生,福报无尽”,“同发愿敬造前佛功德合家平安”,“镌造上件功德,并已普益四恩三方,法界众生,同沾此福”,“为妻黎氏一门眷属,身安□眷属”。其中“已前功德乞愿仕宦高迁男女阖家康健”、“已前功德愿男保寿易长易养聪明” 是巴中南龛77号军官李思弘所施造,包含了“仕宦高迁”希望仕途能够平步青云的升官心理。

造像记结尾的记述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常常可以发现修斋表庆讫;因终七斋表赞讫;设斋表赞毕;斋□□赞讫,终斋陆记,表庆赞记;修斋表赞讫;设斋表赞讫,永为瞻敬;斋庆毕绘士布衣张万余;因设报恩斋庆赞毕,就当院修设十王并报恩斋。在施造地藏过程中,有设斋、修斋、终斋三个环节,造像主会表示庆祝赞毕,表示瞻敬。二是在造像记中出现了开凿地藏像工匠的名字,如“皇宋绍兴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伏小六镌”,“岁辛未绍兴十一月二十日。镌匠蹇忠进刻,住持文道盛书”,“绍圣三年丙子岁,由岳阳文惟简及男文居安、文居礼所镌造”。普通的民间雕刻工匠可以在造像旁刻下自己的名字。这在以前的佛教龛窟雕凿中是少见的,这是唐宋佛教世俗化的另一种表现。

地藏造像记中有设斋、修斋、终斋,透露出在造地藏像时常举办斋会活动的历史信息。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有七七斋[22]与十王的配置,说明地藏造像与七七斋的关系。唐代社会已经流行作七七斋为亡人追福,也有为自己作斋预修者,四川地藏造像记表明了唐宋之间蜀地斋会盛行的状况。设斋荐福是注重劝导信众营斋修福的预修活动。唐代社会已经流行作七七斋为亡人追福,在佛教世俗化程度很高的敦煌,设七七斋追福尤为盛行,七七斋成为一种普遍的民俗活动。杜斗城将敦煌地区的斋会分为五种:1.子女为父母作斋;2.父母为子女作“七七斋”;3.兄弟之间作“七七斋”;4.夫为妻作“七七斋”;5.为僧尼作“七七斋”。[23]这五类属于生人为亡人(“七七斋”、百日、一周年、三周年)所作的斋。这适用于四川地区,如大足北山佛湾第53号,是作为军官的父亲,为儿子三男希言被贼伤而设斋,记终七斋表赞讫。敦煌文书如S.0343《武言亡男女文》中“奉为亡男某七追福之嘉会也。……故于此辰,设斋追念。”相似的大足北山佛湾第249号龛女弟子李氏九娘“奉为亡夫王玉廷略三周年用伸追广生界”,是妻为夫所作的斋。敦煌流行为亡者设斋追福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为生人营斋修福。生人为生人作斋敦煌文书中称作“预修”或“逆修”。在四川地藏造像记中常出现的设斋、修斋、终斋,也属于类似的情况,但也有不同的特点。如大足北山佛湾第37、58、253、281号龛,巴中南龛第77号龛的修斋、设斋是为眷属求福、增荣、平善、圣明、成功德、受诸快乐、仕宦高迁、阖家康健、保寿、聪明,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资中西岩第85号龛则是“普益四恩三方,法界众生,同沾此福”,修设十王并报恩斋更有了普世意义。这些是在敦煌斋会中没有的,也说明四川地藏造像记中的斋会有地方特点。

造像记中我们可看出上至官吏、军官,下至平民百姓各个阶层,对佛教的膜拜怀有很大的热情。当时他们的信仰方式、信仰目的和思想水平、文化素质有着不同的层次。与知识阶层和僧众的精英佛教,或是义理佛教不同,从造像记中的设斋活动,可见南方大部分信众为民间佛教的主体。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于深奥的佛教义理有隔阂,但他们更多通过佛教实践表达虔诚,在开窟中镌造地藏等佛教神像成为一种功德活动,多数功德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斋会活动。通过造像记中的斋会活动信息我们可以窥见当地佛教信仰的世界。王三庆将斋会分为定期的斋会和不定期的斋会两大类。第一类是与佛陀相关的纪念日,定期举行的斋会、法会等;第二类是私斋法会和社区斋会。[24]第二类是不定期举行的区域性斋会,主要由坊巷、社邑或个人举办,是与功德活动相辅相成的,是百姓们表达佛教信仰的一种实践方式,也是一种佛化的生活方式。斋会作为一种传播佛教信仰的有效手段,也为佛教徒提供了一种沟通方式。斋会,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必然和吃喝联系在一起。普通民众借着斋会的吃喝活动,既要保持斋的神圣性,又要以庆贺解斋的方式满足传统习俗当中集会吃喝的需要,满足了普通人的宗教生活和现实生活的需求。普通百姓通过斋会活动对佛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各种斋会和功德活动体验到佛祖的力量。某些灵验故事的传播借着具体的地藏或观音的造像使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佛教众神成为他们信仰有用的载体。斋会活动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有利于佛教的传播,民间佛教信仰也日益简单化,甚至实用化。

四川民间的斋会、法会较多,或是民俗节日,或是传统习惯,或是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也引起了文人们文学诗歌的赞扬,如苏东坡水路法像赞并引:

在昔梁武皇帝,始作水陆道场,以十六名,尽三千界。用狭而施博,事约而理祥。后生莫知,随世增广。若使一二而悉数,虽至千万而靡周。惟我蜀人,颇存古法。观其像设,犹有典型。虔召请于三时,分上下者八位。但能起一念于慈悲之上,自然抚四海于俛仰之间。轼敬发愿心,具严绘事,而大檀越张侯敦礼,乐闻其事。共结胜缘,请法云寺法涌禅师善本,善择其徒,修营此会,永为无疑之施,同守不刊之仪。轼拜手稽首,各为之赞凡,十六首。[25]

第四节 浙江和云南地藏造像

杭州西湖石刻慈云岭资延寺造像位于西湖南岸将台山和玉皇山之间的慈云岭南坡东侧,共二龛,主龛弥陀龛内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造像共七尊,主龛左侧有地藏龛,弧拱顶龛,坐北朝南,龛内圆雕地藏菩萨和左右胁侍共三尊(附图2—9),地藏坐像高117厘米,光头大耳,面相圆润,外披通肩袈裟,内着体衣,一腿下垂,一腿平坐,龛楣有“六道轮回”浮雕,在主龛右外侧尚存石碑一通,碑额篆书“新建镇国资延遐龄石像之记”十二字尚清晰。据《咸淳临安志》记载:“上石龙永寿寺,在慈云岭下,天福七年(942年)吴越王(钱弘佐)建,旧名资延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今额。”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开创于南诏劝丰佑时期(相当于晚唐),兴盛于大理国时代(相当于宋),分布于石钟寺区、狮子关区、沙登箐区,其中在石钟寺区(共编8号)的第3号地藏龛(附图2—10)坛上正中刻地藏菩萨倚坐在束腰形仰莲上,跣足踏二仰莲,下有方形榻承托,榻正面刻二壶门。地藏面相丰圆,双耳坠珰,头戴披风,身着U字领大衣,饰缀铃项圈,左手曲肘至胸前托摩尼珠,右手持锡杖,背后刻圆形身光,内饰七曜纹、晕芒纹。后壁左边竖行墨书元代游人题记两则:“至元六年四月十一日大理人李福顺到此”;“宣光三年三月十五日……分省镇抚□知事实到此”。地藏像右手、锡杖和左手、摩尼珠均残毁。[26]

安宁法华寺石窟,位于昆明市管辖的安宁县城城东约五公里的小桃花村洛阳山,现存29龛,造像25躯。[27]

第1号龛地藏菩萨(附图2—11),龛正中刻一地藏菩萨,像高1.5米,头戴莲花宝冠,宝缯垂肩,身着大衣,右手持幡幢,左手当胸托摩尼宝珠,右腿盘屈,左腿踏一莲花,舒相坐于莲台束腰须弥座上,其后前有一莲苞,背有双重火焰桃形身光。该龛右臂尚存一条方形竖刻重修题记“弟子□□□/室人□□男永春/庄严重修修”。

第五节 地藏造像的手势与持物

地藏菩萨造像有佛装形、菩萨形、沙门形、被帽形,他们的手势动态,特别是所持的器物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影响到对地藏造像的全面把握。地藏像所持的器物一般分为锡杖、钵、印契、摩尼珠等。

锡杖:按《佛学大辞典》词条,锡杖(物名)为十八物之一。梵语,吃弃罗Khakkhara,译为锡杖、声杖、呜杖。锡者,取振时作锡之声。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有显密之二意。显教为乞食或驱虫也。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毘奈耶杂事三十四曰:“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何故打破我门?默尔无答。佛言:不应打门,可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警觉。……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十诵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是名杖法。”四分律五十三曰:“诸比丘道行,见蛇蛆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投锡杖动。”其制法依锡杖经,迦叶佛为二股十二环,释迦佛为四股十二环。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二股十二环表世谛第一谛之二谛与十二因缘。然寄归传四曰:“言锡杖者,梵云契弃罗,则是鸣声之义。古人译为锡者,意取锡作声,鸣杖锡杖任情称。说目验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麤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环或圆或扁,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铃任情。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劳心?而复通身总铁,头安四股,重滞将持,非常冷涩,非本制也。”密教以为五大所成之法界塔婆,地藏观音之三昧耶形也。故有六环,以表六大,上头有五轮之卷形,以表宝塔。[28]

锡杖有显教和密教两层含义,显教认为锡杖可以用来驱虫或乞食。如毗奈耶杂事所说,乞食入人家,佛认为,不应打门,可作锡杖,通过振摇锡杖的响声,信佛的人可以施舍,至不信家,无人问时,就可以离去。锡杖用来驱虫,是因为佛教的行脚僧常常远行求法,锡杖可以用来驱虫护身。显教把锡杖作为实用工具,甚至是防止乞食时牛犬伤人,此等良苦用心。通过乞食或是驱虫,显教意义中的锡杖又有德杖、智杖的意思,可以彰显圣智,住持正法。

显教中的锡杖,迦叶佛为两股十二个环,释迦佛为四股十二个环,密教以五大所成的法界塔婆,还有地藏观音的形态,共有六环,与显教的十二环有异。

钵类:物名,比丘之饭器也。行事钞下之二曰:“十诵是诸佛标志,不得恶用。”[29]

印契类:结印契的地藏像在菩萨形、沙门形、被帽形式中都有出现,其方式又可分为单手作印和双手作印两种。单手作印,另一手常持物,如净瓶、宝珠、锡杖等。《佛学大辞典》中说:“印相者,标示法界之性德,而非伪者,故云契。契者契约。不改之义也。即身成佛,义曰:‘手作印契,口诵真言,心住三摩地,三密相应加持故,早得大悉地。’”又说:“本尊之印契名千眼印,出千臂经中,先以二小指无名指中指,各以甲背相着,其二人指头相二大指侧搏附人指第二文上侧,腕开五寸许,置于眉间而诵真言。”佛教中有施无畏印、与愿印、禅定印、手指相捻印,各有意义,地藏结印契与释迦佛结印有近似的含义。

持摩尼珠:在地藏菩萨持物造像中,以手持摩尼珠造像数量最多,跨越年代最长,贯穿唐宋。地藏持摩尼珠可分为单手托珠、双手各持一珠、双手共捧一珠三种。摩尼宝珠在外形上可分为火焰形宝珠、圆形宝珠、桃形宝珠三种。摩尼宝珠又称如意宝珠,《佛学大辞典》中如意珠解释为“从宝珠出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龙王或摩羯鱼之脑中。或为佛舍利所变成。智度论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同三十五曰:如菩萨先为国王太子,见阎浮提人贫穷,欲求如意珠,至龙王宫。……龙即与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同五十九曰:‘有人言:此宝珠从龙王脑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烧,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释所执金刚,用与阿修罗战时碎落阎浮提。有人言:诸过去久远佛舍利,法既灭尽,舍利变成此珠,以益众生。有人言:众生福德因缘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缘故,地狱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宝名如意,无有定色,清澈轻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现。是宝常能出一切宝物,衣服饮食随意所欲尽能与之。’杂宝藏经六曰:佛言:此珠摩羯大鱼脑中出,鱼身长二十八万里,此珠名曰金刚坚也。观佛三昧经一曰:金翅鸟肉心为如意珠。往生论注下曰: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30]

第六节 地藏造像与其他造像的组合方式

一 地藏与观音、阿弥陀、药师佛的组合方式

《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佛与观音对话的方式道出了观音、地藏二菩萨对六道众生的作用。佛说观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最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俱受妙乐。佛又说地藏菩萨: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31]开元以后,经善无畏、不空等印度高僧的大力倡行,译出了《地藏菩萨仪轨》,立于莲台、身着袈裟、项饰璎珞、双手执珠的沙门形地藏成为盛唐以后地藏造像中的典型样式,与观音菩萨一起,广泛成为民众敬奉的对象。在宣扬地藏信仰的过程中,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同作为菩萨形,地藏菩萨借助于观音菩萨宣教也广泛流行,地藏菩萨秉承释迦佛的嘱托,于弥勒下生前,负起拯救五浊恶世众生六道众生之责任,其大悲大愿,民众爱戴,地藏菩萨逐渐被民众赋予救度地狱众生的身份转为民间所崇奉的幽冥教主。观音和地藏菩萨各司其职,观音菩萨是现实生活的救难者,地藏菩萨则是解决死后的恐惧与忧虑。

观音地藏合龛造像有北山佛湾第52、58、82、106、121、172、187、191、221、241、244、248、249、253、275、277、284号,广元千佛崖第512—35号、213—1号、806—28号,巴中石窟南龛第80、57号龛,夹江牛仙寺的三龛造像,夹江千佛崖第42、125号龛。还有云南安宁法华寺第1、2地藏观音两龛并列雕制,可认为两者合龛。

唐代弥陀信仰炽热时期出现了地藏观音与阿弥陀佛的造像组合,民众将地藏信仰与阿弥陀佛净土信仰结合起来。地藏菩萨似乎代替了大势至菩萨的位置,成为西方净土中的一员。地藏菩萨与末法关系密切,而净土思想亦源于末法思想。地藏菩萨作为一种新兴题材被纳入阿弥陀佛造像组合中。

中晚唐时期广泛流传的一部疑伪经《佛说地藏菩萨经》中,明确说明地藏菩萨的冥界救赎与往生西方净土的关系。经文记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造地藏菩萨像,写地藏经,念地藏菩萨经及名者,此人定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前,莲华化生,不可思议,具六神通,经历十方。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从一天堂至一天堂。此人昔是造地藏菩萨像,念地藏菩萨经,我舍命之日,地藏菩萨亲自来迎,常与地藏菩萨共同一处。佛说此经已,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32]

造地藏菩萨像、写地藏经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地藏菩萨秉承释迦佛的嘱托,在弥勒下生之前,负起拯救五浊恶世六道众生的责任,其大悲大愿引发民众的爱戴,其身份转化为民间所崇奉的幽冥教主,地藏菩萨成为西方净土信仰中不可缺的大菩萨了。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造像组合有,北山佛湾唐代第52号龛,前蜀第53号龛,巴中南龛中晚唐第3、32号,盛中唐第79号窟,夹江县开元年间(739年)千佛崖第152号龛,夹江县中晚唐千佛崖第154号。杭州西湖慈云岭资延寺弥陀主龛与附属地藏龛相邻,也可认为是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造像组合的另一种形式。

药师、观音、地藏造像组也是地藏造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东方净土琉璃世界是与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相对应的另一个净土世界,教主是药师如来,供养药师佛可以消解世间灾难。《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中记载其形象为“左手令执药器,亦名无价珠,右手令作结三界印,一着袈裟结跏趺坐,令安莲花台,台下十二神将……又令须莲台,如来威光中令住日光月光二菩萨”。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当他是菩萨时曾发十二大愿,解除众生一切疾病,成佛后,凡敬药师佛者,可免除九种遭不幸横死事。由于药师佛有如此法力,盛唐以来,在民众中得到普遍的信仰。药师佛、观音、地藏相似于阿弥陀、观音、地藏的组合,药师佛取代了相对应的阿弥陀佛。观音和地藏与药师佛的组合,表明了民众企盼平安幸福的愿望。在地藏信仰流行的背景下,拯救地狱,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过程中,药师琉璃光佛有重要作用。药师观音地藏造像有大足北山佛湾宋代第110号、五代第279号、第281号,大足石门山第1号龛,资中重龙山晚唐第29、78号,巴中石窟初中唐北龛第1号。

二 大足宝顶山第20号龛“地狱变相”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汉族民俗冲击最大的是地狱观,和汉族文化融合并被其改造后,在唐代奠定了影响中国人一千多年的中土地狱观念。[33]秦汉以来,随着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形成了北方以泰山为中心的“泰山治鬼”观念,和南方以蜀地丰都平都山为中心的“丰都鬼城”。其中泰山治鬼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冥界观念。南朝时,佛教地狱观念与泰山治鬼观念相互交融,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观渗透到小说故事等民间文学中。隋唐时期,中国传统的阎罗王成为泰山府君的上司,唐代小说唐临的《冥报记》讲述了赵郡邯郸人眭仁蒨出行。小说通过人鬼问答的形式,勾勒了天国冥界的一个谱系:“蒨问曰:‘道家章醮,为有益否?’景曰:‘道者,天帝总统六道,是谓天曹。阎罗王者如人天子,泰山府君如尚书令,录五道神如诸尚书。若我辈国如大州郡。每人间事,道上章请福,天曹受之,下阎罗王云,某月日得某甲诉云云,宜尽理,勿令枉滥。阎罗王敬受而奉行之,如人之奉诏也。’”道教的天帝总统六道,阎罗王如同人之天子,泰山府君成了阎罗王的下属,这样的谱系奠定了民间地狱信仰的基本格局。民间文学加入民间智慧,佛教造像表现了两者的互动,如大足石篆山第9号,北山佛湾第253号,资中西岩第83、85号,安岳圆觉洞第80、84号是地狱变相造像龛,包含了地藏、地狱十王造像。其中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造像形制较大,造像丰富,非常典型(图2—4)。

图2—4 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龛地狱变相图

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的《地狱变相》的内容主要依据佛教中《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和《佛说十王经》而作。全龛高13.8米、宽19.4米,列下表(表2):

表2

造像分为四层,一层紧接崖檐,在十个小圆龛内刻十方诸佛。二层中坐地藏菩萨,菩萨两旁各有“十王”、“两司”坐像,地藏菩萨手中宝珠发出六道豪光,上两道横贯龛顶,中两道射于左右“十王”雕像,下两道直通第三、第四层的十八层地狱。十王是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全称十殿阎王。两司为现报司官和速报司官。在十王和两司之间,侍立十余尊判官鬼卒之像。他们或手持锡杖,手捧文簿,或握券,执旗,人物特点不一,有的英武,有的强悍,有的很凶,有的阴险,就如宋代社会发达的官僚机构和官吏差役。第二层左下侧有一秤,秤钩上有一“业”字,即业秤,同时还有业镜,两者就是佛教冥间衡量和映照人间善恶的法器。经过十王的审判和业秤业镜的校验,决定在地狱中的去处,即第三、第四层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十八层地狱。

第三、四层的十八层地狱是地狱变相的主要内容。第三层共有十组,从左至右:一是刀山地狱,山上尖刀林立,两人被扔于刀山之上,刃破其身。山下狱卒正提一人抛向刀山,后有一戴枷女囚,惊恐万分。二是镬汤地狱,锅置于炉火之上,锅内翻腾着尸骨。一马面狱卒手持木棍搅拌,一侧狱卒正抓住一妇女头发欲将其扔进镬汤之中,妇女以手遮眼,不忍看。三是寒冰地狱,两位男子双手抱膝,牙齿寒战,龟缩一团。四是剑数地狱。五是拔舌地狱,一罪人被捆在柱上,一马面狱卒正单腿压胸,撬口割其舌。六是毒蛇地狱,两人被三条毒蛇缠绕,旁有一狱卒抓住一妇女投向毒蛇,妇女吓得魂飞魄散。七是剉锥地狱,狱卒将锥窝中的地狱罪人锥得如动物般,肢体破碎,血肉淋漓。八为锯解地狱,两狱卒拉起大锯切割一头朝下的罪人的腿窝,一腿已分离。九是铁床地狱,铁床置于大火之上,狱卒手持吹火棍用力吹火,铁床上骸骨一堆。十是黑暗地狱,一对男女前后摸索探路而行,以盲人喻黑暗。

第四层有八组地狱,从左至右:一是截肢地狱,分为两层,上层有两个地狱变相陀女买酒坠地狱和崛摩罗饮酒坠地狱,还有表现世俗的夫不识妻,父不识子。下层从左至右是,兄不识弟,姐不识妹。二是阿鼻地狱。三是饿鬼地狱,一饿鬼正在吃人,半截未尽。另一饿鬼戴着枷锁,枷锁之上有“业镜昭然报不虚,破斋毁戒杀猪鸡”之句,用来警示破斋毁戒者。四是刀船地狱,造像分为两部分,上部是美术史上广为流传的养鸡女,是川地的女性形象,下部是对比强烈的两个犯人被船上尖刀所戳,号叫不止。五是镬汤地狱,造像与第三层接近。六是铁轮地狱,一鬼卒推着锯齿轮车轧在一罪人的后背上,鬼卒旁有一厨女按住兔子在案上,似有对比之意。七是铁戟地狱,犯人双手反扣于柱上,马面鬼卒用长戟刺通身体。八为粪池地狱,在一方形粪池之内,三个人苦苦挣扎,鬼卒高举狼牙槌砸向池中之人。在粪秽地狱旁,有一年老的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母亲端着两个碗,一个是金碗,另一个是饭碗,儿子直取饭碗。此处以金碗喻佛法,儿子喻众生。

第三、四层地狱的冥间造像,加上了独特的想象,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表现了阴间的牛鬼蛇神和极其恐怖的场面,以宣扬惩恶扬善的佛理教义。地狱是非人间的,但又要映照人间,其实是人间的投影,表现的是一种扭曲的现实。

在第三层“寒冰地狱”中,两位男子冻若寒蝉唏嘘不已,技术处理上是动态结构,同是两人蹲坐表现上稍有不同,一是着衣,一是裸露上身;一是双手拢袖,一是两手分放腋窝处,各自亦都较符合人体肌肉的结构和动态,工匠营造的冻感还是注重细节变化的。

在第四层截肢地狱中,表现“夫不识妻”,丈夫酒后神志不清,袒胸而立,醉眼矇眬,妻子搀扶他时,他却似不相识,无动于衷。手法上主要是一种神态即醉态,从男子头像的局部分析,按照现代性的认识即在结构上符合比例的要求,五官上的传神细在头发和胡须上,运用阴线刻按头发梳理的发型刻画,胡须也是这样,转折起伏合理。“父不识子”中父亲醉后袒胸于床上,对服侍的儿子不理不睬。还有“兄不识弟”和“姐不识妹”等都是表现酒后乱性的生活实例。与此相对应的是对饮酒犯戒的惩罚,一罪人赤裸上身,双脚被鬼卒按住用刀砍双膝,鬼卒的形象很狰狞,除了头像夸张外连头发都竖了起来;还有受刑者头戴枷锁,枷板上刻有“三为破斋并犯戒,四为忤逆向爷娘”,头前刻有“不信佛言,后悔无益”的偈语。“截肢地狱”的营造采用对比反衬表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其艺术成就是展现了醉酒之人的各种醉态,传神细微,来于生活,说明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伦理方面的内容。在第四层“刀船地狱”中同样也是采用了对比反衬的营造方法,此地狱变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地狱之船遭到来自船底尖刀的刺戳,船上之人为刀尖所刺,嚎嚎大叫,工匠们展现的两个被刺蹲坐罪人的痛苦之态尤为形象,一是嘴巴大开号叫,另一已近昏迷,一动一静。船上题曰:自作自受,非天与人。在“刀船地狱”上部则刻画了“养鸡女”的形象,她正俯身提鸡笼,笼前两只鸡正争夺蚯蚓,笼底的小鸡也正夺笼而出,一幅农家生活的场景。“养鸡女”的艺术形象在美术史上广为流传,她头发盘成高发髻,脸庞丰腴健康,身穿宽大宋式服饰,体格健壮敦实,表现了川地平常农家女正忙于家务的情景,她与地狱中饱受刀船利剑之苦的罪人反衬强烈。船上方壁刻的佛经曰:“……一切众生,养鸡者入……于地狱。”众生在人间享有养鸡之乐并食鸡和蛋,但在地狱会遭受痛苦。在“养鸡女”下侧,立着具有赵智凤像特征的祖师说法像,左右刻有偈句:“天堂也广,地狱也阔,不信佛言,具奈心苦。”“吾道苦中求乐,众生乐中求苦。”这种苦乐美丑善恶的对比说明了善恶业报、因果业报的佛学思想。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七七斋与十王的配置:第一七日过秦广王,第二七日过初江王,第三七日过宋帝王,第四七日过五官王,第五七日过阎罗王,第六七日过变成王,第七七日过太山王,第八日过平正王,第九一年过都市王,第十三年过五道转轮王。按照十王经,人死后,要经过冥间十王的层层审查,经过七七,再过百日、一周年、三周年才能到第十王,五道转轮王之前,根据前生的善恶因果转生。唐代地狱变中,汉文化传统的泰山府君已经不是绝对主宰,地狱的主宰是阎罗王,地藏菩萨在地狱变中通常占有显著位置,如大足宝顶山第20号龛造像,成为整龛造像的中心,其他内容围绕地藏菩萨展开,也显示了佛教地狱对传统泰山冥界的改造。

《地藏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和《分身集会品》中释迦牟尼召地藏大士,令其永为幽冥教主,在自己灭度之后,未来弥勒佛出世之前,度脱世间一切受苦众生:“汝当亿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弥勒出世已来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正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在佛教地狱观念中,阎罗王是地狱之主,根据众生所作业因,决定寿算生死,而地藏菩萨则是这些罪苦众生的解脱者。

大足宝顶石刻第20号龛地狱变中,强调了个人的善恶决定自身的祸福,死后承受报应的主体是灵魂,无论灵魂怎样轮转投生,相应的报应必将伴随直至其遭报为止。唐临的《冥报记》卷首序言有对佛教因果报应的阐述:“释氏所教,无非因果,因即是作,果即是报,无一法而无因,无一因而不报。然其说报,亦有三种:一者现报,于此身中作善恶业,即于此身而受报者,皆名现报;二者生报,谓此身作业不即受之,随业善恶,生于诸道,皆名生报;三者后报,谓过去身作善恶业,能得果报,应多身授,是以现在作业,未便受报,或次后生受,或五生十生,方始受之,是皆名后报。”[34]

佛教典籍,虽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但其所宣扬的归根到底是“两条道路”,一是让人们设法解脱轮回之苦,二是入地狱受诸酷刑。正因为这样,历代佛教信徒对此方面的翻译和编纂是很用力的,也正因此,大量的“地狱类”佛典流传至今。[35]汉传密教中宣扬的地狱变,由于民众的崇信,地藏渐愈冥界与鬼神联系起来。有唐一代地藏十王信仰的盛行,同时形成了以地藏菩萨拯救为中心,十王分布两旁各司其职,拯救人们于水火,并有警示劝诫作用的地狱变相。

小结

四川石窟中地藏像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四川广元的千佛崖地藏造像从武周时期一直延续到中唐,从武周时期到开元初,以舒相坐为主,盛中唐多为立像,这种姿势规律表现在单尊地藏像和地藏与其他造像的组合中。千佛崖的地藏像皆为沙门形,形制较小。巴中石窟的地藏像形式丰富,单尊、双尊、三尊组合皆有,资中重龙山有12例地藏像,多属中晚唐五代时期,以单尊地藏像居多,被帽式地藏一般为坐式,左右手分别托珠,或持锡杖。大足北山佛湾的地藏菩萨龛数量达30例之多,造像表现出丰富的组合关系。晚唐时期有观音、地藏合龛,阿弥陀佛与观音、地藏合龛。五代时期,观音地藏合龛更为流行,阿弥陀佛与观音地藏组合仍有发展。单尊地藏多为坐式,着僧装、戴披风。锡杖成为地藏像不可缺少的法器。宋代地藏出现了地藏十王组合造像。

简略统计的25例四川石窟地藏造像记说明,有财力的官吏施造的龛窟规模较大,平民百姓施造的佛龛较小且粗糙。无论是官吏,还是平民百姓,发愿文的内容都反映了造像者的心理世界、信仰诉求,有现实意义。在地藏造像记的记述中,常见有设斋、修斋这样斋会活动的历史信息,说明了唐宋之间蜀地斋会盛行的状况。对地藏造像特征进行分析,把唐宋南方地藏造像分为两期:一是承接北方地藏造像的初盛中唐阶段;二是多样式并举包括新样式出现的晚唐五代宋阶段。唐宋之间,四川地藏造像从川北到川中,除了第一期沙门形地藏外,在第二期又出现了一种头戴风帽的被帽式地藏,晚唐五代宋是沙门形地藏和被帽式地藏并举时期。

地藏造像与观音、阿弥陀、药师佛有不同的组合,地藏与观音造像组合并无经典依据,而是出自民众自身信仰的需要,也表明观音地藏信仰的广泛性。地藏观音与阿弥陀的组合是地藏组合中常见的一种,唐代是弥陀信仰炽热时期,民众将地藏信仰与阿弥陀净土信仰结合起来。东方琉璃净土世界是与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相对应的另一个净土世界,供养药师佛可以消解世间灾难,同时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药师佛取代了相对应的阿弥陀佛,药师佛、观音、地藏造像组合也是地藏造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大足宝顶山第20号造像以地藏与十王组合为代表的地狱变相,说明汉传密教中宣扬的地狱变,因民众的崇信,佛教渐愈鬼神冥界,地藏十王逐渐盛行,在依据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佛典的基础上,同时形成了以地藏菩萨拯救为中心,十王分布两旁各司其职,拯救人们于水火,并有警示劝诫作用的地狱变相。


[1] 对地藏像的描述主要根据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广元石窟》(巴蜀书社2002年版)和陈佩姣的《唐宋时期地藏菩萨像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的资料。

[2] 巴中石窟的地藏像研究材料主要参照四川大学陈佩姣(释见徽)的硕士论文《唐宋时期地藏菩萨像研究》,2006年。

[3] 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4] 王熙祥、曾德仁:《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文物》1988年第8期。

[5] 王熙祥、曾德仁:《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内容总录》,《四川文物》1989年第3期。

[6] 大足石刻地藏情况主要依据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 胡文和的《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与丁明夷的《四川石窟杂识》(《文物》1988年第8期)就第83、85号龛均有记述,但两者说法有矛盾,经张总实地考察以后确认两龛为地藏十王像龛。

[8] 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364页。

[9] 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10] 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430页。

[11] 王熙祥、曾德仁:《四川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文物》1992年第2期。对于四川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的龛号划分,王熙祥和曾德仁先生是1983年10月至次年5月,在当地文保所的支持和协助下,对现存龛窟造像进行了较系统的编号、测量、绘图、摄影,发表在《文物》杂志上,笔者主要引自此。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中关于四川夹江千佛岩的造像编号与王、曾的编号不同。

[12] 邓仲元、高俊英:《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四川文物》1990年第2期。

[13] 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辞典》。

[14] 尹富:《中国地藏信仰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0页。

[15]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3 册,No.0397,《大方等大集经》,第384页。

[16] 姚崇新:《试论广元巴中两地石窟造像的关系》,《四川文物》2004年第4期。

[17] 参见罗世平《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图像学研究》,《中国佛教学术论典》(82),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印行,第91—92页。

[18] 同上书,第91页。

[19] 《卍新纂续藏经》第 87 册,No.1638,《地藏菩萨像灵验记》,第594页。

[20] 罗宗勇等:《广元观音岩石窟调查记》,《四川文物》2002年第3期。

[21] 黎方银、王熙祥:《大足北山佛湾石窟的分期》,《文物》1988年第4期。

[22] 七七斋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主要内容是人去世后,亲属每隔七日要进行一些祭奠活动,这种祭奠活动从一七、二七、三七直至七七共四十九天。七七过后,还有百日、一周年、三周年的三次重要的活动。七七再加上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共10次,10次过后过十王。

[23] 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遗书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24] 王三庆:《敦煌文献中斋愿文的内容分析》,载项楚、郑阿财《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603页。

[25] 孔凡礼点校:《苏东坡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1—632页。

[26] 刘长久:《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内容总录》,《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27] 刘长久:《中国西南石窟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28]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9] 同上。

[30]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31]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3册,《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第787—788页。

[32] 黄永武:《敦煌宝藏》册三,台湾新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84页。

[33] 刘正平:《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4] (唐)唐临:《冥报记》,中华书局1992年版,卷首序言。

[35] 杜斗成:《地狱变相初探》,《敦煌学辑刊》198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