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传:大运河文化的一个支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历史年表

24亿年前,藻类和细菌开始在临清繁盛,无脊椎动物偶有发现。

5亿年前,临清地块被抬升成陆地。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开始出现。地表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3亿多年前,临清地块再次下沉,形成滨海沼泽。当时的气候温暖潮湿,植物茂盛,海洋生物丰富。以前地表的森林则形成煤炭层。

2.5亿多年前,临清全境又上升为陆地。气候由温暖潮湿变成干旱炎热,植物逐渐稀少。

1亿多年前,临清未出现侏罗纪恐龙,但侏罗纪蚊子十分繁盛。最早的蛇、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2000万年前,临清气温寒冷干旱,到处是冰川,山东羊、猛犸象、四不像等哺乳动物兴起和繁荣。

200万年前,中国出现人类祖先,山东最早的人类还要再等150万年。

1.5万年前,冰期结束,临清气温终于回暖,但还是一片湖沼,不适合人类在此生活。

七八千年前,临清水草丰美,气候温暖湿润,开始有人类聚居,来的可能是北京猿人、沂源猿人或金牛山猿人。他们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临清先民早期披发文身,后期着兽皮、麻服。喜欢吃熟食,煮小米饭,蒸河鱼、猎物,有饮酒之风。

五千年前,临清的部落成员参加了“涿鹿之战”,这是黄帝和蚩尤集团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带进行的大规模战斗,是远古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最后黄帝胜了。

春秋时期,临清最早属齐国,后陆续改属晋国、卫国。

战国时期,临清属赵国。

秦实行郡县制,属东郡。汉朝,属冀州部魏郡。

三国时期,属魏地,属司州部阳平郡。

晋朝,属司州部阳平郡。

十六国时期,临清之名正式开始出现,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

南北朝时期,临清属济州部济北郡。齐周属清河郡。

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临清属贝州清河郡。

唐代,临清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唐代临清出了个名人,叫吕才,是唐代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音乐家、自然科学家,更难得这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大家。

五代十国,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临清戴湾建行宫(即皇殿岗遗址),后周将领昆仑大师,因兵败隐居于临清龙潭寺,传下“潭腿”,是临清武术最早的记录。

宋代,临清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诞生一位临清史上唯一的文状元,即临清肖寨乡杜洼村的王岩叟,乡举、省试、廷对皆为第一,三元榜首。

辽、金时期,临清属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这一时期,多有金人从草原迁徙至此。

元代,临清府县分治,临清府为万户府(全称“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属枢密院直辖,治所在今天津大直沽;临清县属中书省濮州。漕运总司设在河西务,分司设在临清。

明代,临清发生巨变。一是明朝的大迁民使临清人口剧增,临清土著人占十分之九,大多数人为山西和胶东迁民。二是漕运钞关的设立及临清贡砖窑的大量建设,给临清带来了五百余年的富庶繁荣,一举成为全国重镇,升格为临清州,外筑土城,内筑砖城,本地人加上各路商贾,人口数量接近百万。

临清明初为县,弘治二年(1489年)升为临清州,领馆陶、丘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

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临清州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临清州升为临清直隶州,领夏津、武城、邱县,直属山东省。

1912年,临清直隶州降为临清县,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治所在聊城)。

1914年改为东临道。1926年改属德临道。1927年废道级建制,直属山东省。

1936年,山东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区设行督察专员公署。鲁西北为第六区,临清时属第四区。

1940年4月,成立鲁西北行政主任公署,下设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专署,是时临清属鲁西北专署。

1941年6月,临清属中共中央北方局冀南行署第四专署。

1943年,临清属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

1945年9月,临清解放,原临清县分设为临清市和临清县,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署。

1948年5月,临清市升为临清专级市,县为市领。

1949年3月,临清因棉花哄抢造成“临清事件”,复降为县级市,县、市分治。

1949年10月,改属河北邯郸专署;11月改市为镇(县级),县、镇分治。

1952年11月改属山东德州专署。

1952年12月改属山东聊城专署。

1954年改临清镇为临清市,临清市、县分治。

1958年县市合并,置临清市,属聊城专署。

1963年撤市复县。

1965年1月,将临清县卫运河以西的五个区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建临西县。同时将河北馆陶县的潘庄、八岔路两个区划归临清县。

1983年8月,撤销临清县,设立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