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优越感

在第二章,我们已经把自卑情结和自卑情结与一般自卑心理的关系讨论过了。那种自卑心理是我们人人都有、人人都想要克服的。我们现在要讨论一个相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优越感。

我们知道,个人生活中的每个特征,都表现在一种动作、一种进展上面。所以,每个特征都可以说是有过去和未来两方面的。过去所代表的,就是我们所要克服的自卑和怯懦的状态;而未来和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目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自卑情结里面所注意的是事情的开始,而在优越感里面所注意的则是事情的持续、行为本身的发展。而且这两种情结是有内在联系的。一种自卑情结,背后总是多少藏着一点优越感;反之,当我们分析一种优越感、观察它的发展时,我们也总能可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一些自卑情结。

我们所说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感,只是表示一种过度的自卑心理和寻求优越感的努力,这一点我们要弄清楚。明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错误地以为自卑情结和优越感是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两种矛盾的倾向了。因为很明显地,优越感的努力和自卑的心理,和普通的情操一样,是相辅相成的。假如我们不觉得自己的现状有什么缺点,我们便不会努力追求优越感。所谓情结,既然是从自然的情操发展出来的,情结中是不会比情操多出什么矛盾点的。

优越感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实际上个人的心理、精神,也就是由优越感的努力所构成的。我们已经说过,生命是一种目标的达到或者形式的完成,使得这种形式能够完成的,就是优越感的努力。优越感的努力像一道瀑布,凡是它碰到的东西,都跟它流下去了。假如我们看看懒惰的孩子,看见他们那种毫无生气、遇事不感兴趣的样子,我们一定会说他们是不活动的。但是他们也有一种优越感的欲望,并且因为有了这种欲望,他们会说:“假如我不是这样懒,我早已做了总统咧。”我们可以说,他们的活动和努力是有条件的。他们自视很高,以为在有用的生活方面多多做番事业并不难,只要……自然,这是一种欺诳,是一种幻想,但是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常常可以在幻想中求得满足的。没有勇气的人,尤其如此。他们有了幻想,自己便非常之满足了。他们觉得自己不很厉害,所以他们常常走弯路——常常想躲避困难。从躲避困难中,从不愿奋斗中,他们便得了一种感觉: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聪敏。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们知道,有些偷东西的孩子是有着心理优越感的。他们自己以为愚弄了别人,别人不知道他们在偷东西。他们自以为只是动了动手,就获得了一笔钱。犯罪的人也有这种感觉,他们以为自己是比别人优秀的英雄。

我们已经说过,从某一方面看来,心理优越感是一种自私狭隘的表现。它不是常识,不是社会共识。一个杀人凶手以为自己是个英雄,那种想法就是一种精神态度。他对于人生问题的解决,一味逃避,可见他是个没有勇气的人。所以,犯罪是优越感的结果,不是什么基本的原始的罪恶的表现。

我们从神经症病人的身上也可以看出同样的症候。比如他们如果失眠,到了第二天便没有精神去办事。他们因为失眠,便以为自己不能去做事了,因为失眠之后,绝不能像不失眠那样做得好的。他们悲伤地说:“只要我不失眠,我什么事不能做呢!”

有些抑郁的人,有着焦躁的问题,也有这种情况。他们因为自己焦躁,对于别人便一味地压制。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利用自己的焦躁去压制别人,是因为他们总是希望跟别人在一起,无论到什么地方去都得有人陪着。他们要强迫身边的人按照他们的希望去生活。

那些有忧郁症和癫狂病的人,常是全家注意的中心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自卑情结所发挥的能力。他们不停地诉苦,一会儿说自己觉得身体抵抗力下降了,一会儿说自己瘦了。实际呢,他们的身体非常健康,只不过他们把健康当作支配别人的筹码。这种事情并不奇怪,因为在我们这种社会文化里面,弱小是可以成为强大的(事实上,假如我们问问自己,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哪种人是最强有力的,最聪明的答案一定是婴儿。婴儿能支配别人,可是不被别人支配)。

现在让我们研究研究优越感与自卑情结的关系。我们可以举一个有着优越感的问题儿童为例,一个粗鲁的、傲慢的、好勇斗狠的孩子,他总想装得比实际上显得伟大些。我们都知道,脾气暴躁的孩子总想突然攻击别人,使别人受他们的支配。他们为什么这样暴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觉得自卑。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好勇斗狠的、有侵略性的孩子具有一种自卑情结和一种克服自卑情结的愿望。他们的行动像是用脚趾站在地上,把自己的身体抬高好使自己显得高大一点,希望由这样简而易行的方法去达到成功、骄傲和优越感的目标。

我们对于这种孩子,应该想个帮助他们的办法。他们之所以做出那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生原是统一的。他们不知道万事万物全都有个自然的秩序。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不愿知道这种道理便去责备他们,因为假如我们去问他们,他们一定还会坚持认为自己只会比别人厉害,不会比别人差的。所以我们应该用种友好的态度,把我们的看法向他们解释,使他们渐渐地了解。

假如有人爱在别人的面前表现自己的本领,那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觉得不如别人的缘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力量,不能在有用的生活方面和别人去竞争,所以,他们便站到脱离现实的方面去了,他们无法真正融入社会。他们不能适应社会,并且不知道怎样才能解决人生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见这类人在儿童时期总是和父母老师闹别扭的。像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情境,并且使情境能被孩子自己所了解。

自卑情结和优越感的并存的情况,我们在一些神经疾病里面也可以看出来。有着神经疾病的人常常流露他们的优越感,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有自卑情结。关于这一点,有个强迫症患者的病史,可以帮助我们做点解释。一个家庭中有一对年龄相近的姐妹,姐姐很美丽很受人喜爱,而妹妹对于这一点就很在意。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家庭里面如果有一个人的地位比别人高,别人就会过得很不愉快。无论那个佼佼者是谁,父亲也好,子女中的一个也好,母亲也好,结果都是一样的。家庭里面别人的处境会很糟糕,有时候他们简直会觉得烦躁得受不了。

别的孩子于是都生出一种自卑情结,努力向优越感走去。如果他们不只注意自己,同时还能注意别人,那么,他们的人生问题还可得到满意的解决。但是一旦他们的自卑情结变得很严重的时候,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周围充满了敌人,他们便会只去注意自己,不大注意别人,因而他们便不能具有相当分量的社会共识。他们怀着一种感觉去解决人生的社会问题,但是那种感觉对于人生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不能给他们什么帮助。因此,他们为了寻求解脱,便放弃努力干脆走到人生的消极方面去了。我们知道,这种解脱并不是真的解脱,只不过是放弃了解决问题,把希望放在别人的帮助上,看上去好像是一种解脱罢了。他们和乞丐一样,什么事情都要靠别人的帮助,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利用了自己的弱点过得轻松一些。

无论是成年人或者是孩子,如果自己觉得不如别人,他们对于社会便不再去关注,而只顾寻求优越感,这种情形似乎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他们解决人生问题的时候,只求个人的胜利,一点也不注意社会的利益。一个人如果一方面努力寻求个人的胜利,一方面也能顾到社会的利益,他的生活就是有用的,便能有成就。但是一旦他丧失了社会兴趣,他对于人生问题的解决便不是真的有了准备。我们已经说过,问题儿童、癫狂病人、犯罪者、自杀的人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我们开始所说的那个女孩,她的环境是不如意的,她觉得没有发展的希望了。本来,假如她对于社会还能保持兴趣,对于我们所懂得的道理她也能够懂得,那么她是可以向别的方面发展的。后来她去学音乐,想当一个音乐家,但是因为总是想到她的姐姐比她更得别人的喜爱,而产生了自卑情绪,她的心态开始失衡,最后在音乐方面也没有什么成就。当她到了20岁的时候,她的姐姐结了婚,于是她也想要结婚,去和她的姐姐竞争。这样一来,她便沉溺越深,离正常的生活越远。她觉得自己是个坏极了的女人,具有一种魔力,可以把别人送进地狱里面。

我们知道,这种魔力就是一种优越感;但是她却抱怨那种魔力,就好像有些有钱人矫情地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居然成了有钱人一样。她觉得自己有种神秘的力量,既能让人下地狱,也能让人上天堂。自然,这两种想法在我们看来都是很可笑的,但是这个女孩却深深沉浸于这种幻想当中,她相信自己确实具有这种力量,她比自己受人喜爱的姐姐更强大。事实上,她也只有在幻想中才能胜过她的姐姐。为了增强说服力,她便总是抱怨,说自己不该具有这种力量,因为她越抱怨不该有这种力量,她便越像具有这种力量了。其实她的抱怨就反映出她的在意,如果她真的不在乎这种力量的有无,那么完全可以对这种力量一笑置之。只有抱怨,她才觉得运气很好,她才觉得快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就可知道,有时候一种优越感情绪可以隐藏起来——看上去可能并没有追求有优越感——可实际上它就在那里补偿自卑的情结。

我们现在要谈谈那个做姐姐的了。她很讨人喜欢,在一段时间内,她是个独子,是家庭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大家溺爱她,全家人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她身上。但是三年之后,她的妹妹出生了,于是她的处境也完全变了。以前她只有一个人,她是全家注意的中心,现在她一下子就失去了这样独特的地位。这种处境的变化,让她变成了一个喜欢跟人争斗的孩子。但是我们知道,争斗的事情是只有同伴更弱小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的。所以,很多好争斗的孩子并不是真的无所畏惧,只不过他们喜欢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而已。假如环境很强,这种孩子不只不会跟人竞争,反而会变得性格暴躁,或者整天抑郁消沉,因为父母对他们的喜爱也会进一步消退。

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做姐姐的很快就会认为自己没有从前那样被人疼爱了,她觉得周围人对她的态度都改变了,很多时候现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这个女孩很快会对母亲产生敌意,因为她认为妹妹是母亲生的,这都是母亲的错。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了,为什么她突然开始不服从母亲的管教。

我们再看看妹妹,也就是那个刚出生的婴儿。她和所有婴儿一样,需要别人的照顾、关心和抚爱,所以在这个时期她的处境很好。她不必自己努力争取自己的地位,不必跟人争斗。她是那样甜美、温顺可爱,像个小天使一样,立刻就成了全家注意的中心。

现在让我们研究一下,看看孩子的甜美温顺对于人生有没有用处。我们可以假设孩子之所以这样甜美温顺是因为一直处在被溺爱的环境中,但是就我们的文化来说,那些被溺爱惯了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于是,或者孩子的父亲,或者学校,总有人要来干预这种情况,因此这种孩子的地位也是时时刻刻都有危险的,所以孩子便有了一种自卑的心理。身处顺境的时候,他们的自卑心理还不太明显,但是一旦身处逆境,他们不是因失败而变得抑郁,就是会养成一种优越感的情结。

优越感和自卑情结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对于人生和个人发展都没有什么益处。一个骄傲无礼、不断追求优越感的孩子,他的生活很容易陷入无用的泥潭中。这种孩子进了学校以后,在新环境中过得可能就很不顺利了。从此以后,他们在人生问题上便会采取一种犹犹豫豫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始无终。

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个妹妹就是这种情况。她学手工、学弹琴,可是每次都是随便学一点就半途而废。同时,她对于社会也没有兴趣了,她不愿意出去,人很抑郁不乐。她觉得她的姐姐的性格比自己可爱,大家只关注姐姐没人重视她。她的犹犹豫豫的态度使得她人也更加卑弱,性格也更加阴沉了。

后来,她在职业方面也是犹犹豫豫的,做什么都不能善始善终。她虽然想在恋爱和结婚方面和她姐姐去竞争,可是她的态度仍然是犹犹豫豫的。30岁的时候,她跟一个有肺病的男人谈起了恋爱。当然,这种选择她的父母是不会同意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她不必自己停止她的行动,她的父母就会帮她停止了,结果也正是这样——她没有和那个男人结婚。过了一年,她和一个比她大35岁的、毫无感情的人结了婚,这种婚姻已经不能算作是正常婚姻了,所以他们的结婚是没有用处的。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这种情况,有些人在选结婚对象时,总是让人感觉不靠谱,他们或者选一个年纪大得多的,或者选一个不能成婚的,比如婚外情、三角恋之类的,这其实也是种自卑情结的表现。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做事处处不顺畅的时候,就应该检讨一下自身是不是有懦弱自卑的成分。这个女人因为在婚姻方面的不如意,自身心理优越感得不到满足,于是另辟蹊径,找到了一种奇特的优越感。她认定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清洁,因此她给自己弄出了洁癖来。一天到晚都得洗浴。假如有什么人或者什么东西碰了她一下,她马上就要洗手或洗衣服。这样一来,谁也不愿意去接近她了。其实呢,如果我们科学地看,她的两只手就够脏的。因为她总是不停地洗手,手变得粗糙干燥,更容易积聚尘垢。

心理学认为,这个女人是有自卑情结的,但是她个人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干净人,经常批评别人不讲卫生,不注意洗手,因为他们没有她那种洁癖,就成了错误。她像一出滑稽剧里的角色。她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好、更优秀,这一点终于在她的幻想中实现了——她也有可以自傲的了,她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人。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她的自卑情结已经变成了虚妄的优越感,她以此让自己得到心理满足。

有着妄自尊大病(Megalomaniaes)的人,自以为是耶稣,是皇帝,也有这种现象。这类人的生活是脱离现实的,他们的言行好像是真的一样。他们的生活是孤独的,假如我们追溯他的过去,我们便可知道他们从前觉得自卑,因而养成了一种优越感。

有一个15岁的男孩,因为产生幻觉进了精神病医院。那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他却在幻想中认为奥匈帝国的皇帝死了。这本是与事实不符的,但是他说皇帝在他的梦中现了身,要他率领奥国的军队去抵抗敌人。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任务,可是我们看看现实中的他,他只是一个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男孩!大家把报纸给他看,上面或者说皇帝在皇宫里处理政务,或者说皇帝乘坐汽车外出访问,可是他却全不相信。他坚持皇帝已经死了,在他的梦中现了身。

那个时候,个体心理学正在研究人类的睡姿,有人认为睡姿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理优越感或者自卑心理。这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研究。有些人睡在床上,身体蜷曲像一只豪猪,被子一直盖到脑袋。这就是一种自卑情结的表现。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很难相信他是一个充满勇气的人。假如我们看见另外一个人,睡觉时身体舒展,手脚摊开,我们会认为他是一个心理脆弱的人吗?事实上,他也正像睡觉时表现出来的那样开朗大方。此外,有人说过,一般习惯俯身睡觉的人都有点刚愎自用,喜欢跟人家争斗。这一点也可以研究一下。

我们给这个孩子做了一些检查,试图找出他的醒时行为和睡觉姿势的关系来。我们发现,他的睡姿有点奇特——睡觉的时候,两臂交叉,放在胸前,就像拿破仑一样。因为我们看过拿破仑的照片,都知道拿破仑的两臂是这样放着的。第二天大家问他:“这个姿势让你想起了什么你认识的人吗?”他答道:“是的,我想起我的老师了。”这个答案看上去似乎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后来有人说也许他的老师像拿破仑也不一定。结果果然如此。这个孩子很尊敬他的老师,自己想学他一样也当个老师。但是这注定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因为家境贫穷,他没有钱接受教育,他家里便把他送到一家餐馆去打工,一些顾客嘲笑他身体瘦小,而他受不了他们的嘲笑,想要逃脱这种屈辱,但是一逃便逃到脱离现实的生活方面去了。

这个孩子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我们完全想象得到。一开始他因为身材瘦弱,被饭馆里面的顾客嘲笑,所以有着一种自卑情结。但是他总是想寻求优越感,他想当个老师。因为没能当得了老师,他便绕个圈子,跑到脱离现实的生活方面,另外找着一个优越感的目标。于是他便在睡着的时候,在做梦的时候,变得比别人都更加厉害了。

因此我们知道,优越感的目标,可以落在脱离现实的生活方面,也可以落在有用的生活方面。比如有个做慈善的人,他之所以做慈善,不外乎两个原因,也许他对社会很能适应,想要帮助别人,也许他之所以如此,只是想要取得道德上的尊崇地位。心理学家碰到过许多做慈善的人,他们的目标只是想要吹牛而已。

有一个男孩,在学校里面的成绩很不好,表现得也很糟糕,他甚至坏到逃学偷东西的地步,但是他常常吹牛。他之所以逃学偷东西,是因为有自卑情结。他虚荣地想在某方面做点成绩出来,可是不想费力。于是他便去偷别人的钱,买了鲜花和别的礼物去送给妓女。有一天他开着一辆汽车,跑到很远的一个市镇,在那里租了一部六匹马拉的车子,这真是气派极了。他很威风地在镇上驾着这辆车子到处走,最后被警察抓起来了。我们看到,他的一切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寻求优越感,为了证明自己强过其他人,他不愿意面对现实中的自己。

犯罪者的行为,也有同样的倾向,希望不费力气而能得到成功——关于这点,我们在别的地方已经讨论过了。不久以前,纽约的报纸上面说到一个犯罪者闯入一群老师的住宅,和老师聊天。他告诉那些女老师,说她们不知道勤勤恳恳地工作多么麻烦;说犯罪比上班容易得多了。这个犯罪者的生活是黑暗而消极的。不过他因过着脱离现实的生活,却养成了一种优越感。他觉得自己比那些女老师强,尤其是因为他有武器而她们没有。但是他可知道他自己是个懦夫吗?我们是知道他是一个懦夫的,因为他是一个为了要逃脱自卑情结而跑到消极生活方面去了的人。可是他还以为自己是个英雄,不是个懦夫呢。

有些人总是转着自杀的念头,想以死亡逃避现实中碰到的困难。这些人虽然实际上是非常懦弱的,可是在他们自己看来,倒好像自己真是一个不怕死的勇敢者呢。我们知道,优越感是一件事情的第二方面,它是用来补偿自卑情绪的。我们应该去找出它们的有机关系。这种关系看上去好像自相矛盾,实际上却是合情合理的,前文我们已经说过,只有弄清了这种关系,我们才能解决自卑情结和优越感。

在结束自卑情结和优越感的讨论的时候,我们还要谈谈它们和正常人群的关系。我们已经说过,自卑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卑心理绝对不是一种疾病,它更像是一种激励,激励人们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一旦自卑的心理把一个人吓住了,不但起不到促进其努力上进的作用,反而把他弄得消沉抑郁,失去了上进心,那才是一种病态。总之,优越感就是一个人有了自卑情结的时候用来逃脱困难的一种回避方法。他实际上比不上别人,可是他幻想自己比别人更了不起——因为心理上无法承认自己的卑弱,所以幻想一种虚假的成功来满足自己。而正常的人是没有优越感的,甚至于心理优越感都没有。他只有一种优越感的努力,比如我们都有野心,想要成功一样。如果他的努力发泄在工作里面他是不至于妄自尊大的。妄自尊大根本上是一种心理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