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自卑情结

个体心理学认为,我们不应该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名词去表述两种不同的因素。意识和无意识并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截然不同,它们指向的是同一个方向。并且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根本就没有一种清晰的界限。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要找到意识与无意识共同的目标。除非我们能从整体上去界定意识与无意识,否则是没有办法去决定哪里是由意识操控的、哪里是由无意识操控的。这种关系,在上章我们分析过的生活原型中,就可以看出来。

我们从个人的病史便可以看出意识生活与无意识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一个40岁的已婚男人,似乎患上了忧郁症,他有一种自毁的欲望——希望跳楼而死。他每时每刻都绷紧了神经,努力去反抗这种欲望,除此而外,他的生活一切正常。他有朋友,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和他妻子的生活也很快乐。他的问题只能从意识与无意识的合作方面去解释。他在意识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跳楼。可是事实上,他却一直活下去,根本就没有去跳过。这就是因为他的生活还有一个方面,不要他去自杀,那个方面的力量很大。他的无意识生活和意识生活一合作,他便得到胜利了。在他的“生活风格”中——这个名词以后再去详细讨论——他简直成了个胜利者,达到了拥有优越感的目标。读者也许要问,一个有意识地想要自杀的人,怎样能够觉得自己是胜利者呢?这是因为他在和自杀的倾向战斗,他赢了所以他便成了胜利者、优秀者。从客观方面说来,他本是因为自己有了弱点,才去战胜自己的——凡是有弱点的人,无论弱点为何,都是如此。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他的挑战自我的结果,生存和求胜的努力胜过了自卑求死的意识。至于自卑求死的愿望是存在于他的意识生活中,还是生存和求胜的努力存在于他的无意识生活中,都无关紧要。

我们现在可以看看这个人的原型是不是与我们的理论相合。我们可以把他对于儿时的记忆分析分析。我们知道他小时候在学校里便出过问题——他不喜欢别的孩子,总想避开他们,但是事实上他还能够跟这些孩子玩在一起。换句话说,在他的儿童时期,他便有了一种努力,想去克制自己的弱点。他解决了他所遭遇的问题,他得到了胜利。

假如我们把这个病人的性质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知道,他的生活中的一个目标是要克服恐惧和忧虑。在这个目标之下,他的意识中的观念和无意识中的观念是合作的,二者形成了一个整体。一个人如果不把“人”看作一个整体,他是不会相信这个病人是优胜、成功了的。他会以为那个病人只是一个富有野心的人,心里想挣扎奋斗,实际上毫无勇气。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它没有考虑一切事实,没有把人生看成一个整体去解释一切事实。假如我们不能相信人生是个整体,那么,我们的全部心理学,我们想要了解个人的全部努力,便会毫无结果,毫无用处。假如我们先有一种成见,以为人生有两方面,那两方面彼此没有关系,我们便没有办法把人生看作一个完全的整体。

我们除了把个人的生活看作一个整体以外,同时对于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也要多加注意。比如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是很柔弱的,需要父母的悉心照顾。假如我们不去研究那些照顾他的人、那些让他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人,我们对于他的生活风格或者生活模型便无从得知。孩子和他的母亲、他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如果仅仅对于孩子个人的身体方面,加以表面的分析,我们是无法知道那种关系的。孩子的个性是非常复杂的,里面包含着全部的社会关系。

可以应用于孩子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应用于成年人。孩子因为自身太过柔弱,所以需要家庭的照顾;成年人因为自己的脆弱,所以要有社会的扶助。无论什么人,在某些情境中,都是自觉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的。所以人类有一个最强烈的倾向,要组织团体,做社会的一员,不愿孤立。社会生活当然可以给他极大的帮助,帮他克服那种能力不足和自卑的感觉。我们知道动物就是这样的,比较弱的动物总是群聚而居,以便用团体的力量去解决个体的需要。比如群居的水牛便可以抵抗豺狼的侵袭。一只一只的水牛是抵不住豺狼的,可是一旦它们集聚拢来,把脑袋聚在一起,用脚去挣扎,便可以脱险了。反之,大猩猩、狮子、老虎之类的动物,因为“大自然”把自卫的工具给了他们,所以能够离群独居。至于人类,既无强悍的力气,又无尖牙利爪,因此便不能够独自在自然中生存了。可见社会生活的起源是由于个人的能力不足。

因为事实如此,我们对于社会里个人的能力天赋,便不能希望其一律平等。不过一个社会,只要适应得好,里面各个成员在能力方面是可以得到社会的帮助的。这一点最重要,否则我们就很可能把遗传的能力作为个人评价的标准。说到底,一个人在过着孤独生活的时候,尽管天赋上有些缺憾,但是到组织得很好的社会里面,那种缺憾是可以抵消的。

如果我们假定我们个人的缺憾都是来自遗传,那么,心理学的意义就在于给人们一些指导,让他们更好地与别人合作,尽量减少生理缺陷带来的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史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选择合作,就是为了克服这种缺憾。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种社会性的发明,而之所以要创造语言,就是因为人类个体太弱小,需要共同合作。这个道理,看一看孩子的早期行为,就可以明白。孩子有了欲望不能满足的时候,他们便要想办法使别人注意,他们引人注意的办法,就是应用某种语言。

如果一个孩子事事得到满足,根本不必想办法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么,他根本就用不着说话了。孩子刚生下来的前几个月就是这样:他无论想要什么东西,还没等表示出来,做母亲的早已给他预备好了。从医学记录上看来,有些孩子到了6岁的时候,还没有说过一句话,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说话的必要。

有一个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但这个孩子是健康的,奇怪的是这个孩子从来没有发出过声音。有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受了伤,他便大哭,但是哭的时候只有泪水没有声音。因为他知道他的父母听不见,哭声是没有用处的。他想要使他的父母注意到自己的情况,所以就做出痛苦的表情,但是哭得没有声音。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对于所研究的事实的全部社会关系是应该时时刻刻加以注意的。我们要想明白一个人特有的“优越感目标”,就必须注意他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想明白某件适应不良的事情,也须注意社会的情境。比如有许多人之所以无法顺利地适应社会,就是因为他们无法与人用语言正常沟通。口吃的人就是一个例子。假如我们统计一些口吃者的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很少有人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他们不愿意加入正常的社会活动,不要朋友,不要同伴。我们知道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跟人沟通才能提升的,可是口吃者不愿意跟别人交往,所以便一直口吃下去。说起来,口吃的人有两种倾向,一方面渴望和别人交往,一方面又不愿和别人往来。

生活中,还有很多成年人无法在公众面前讲话,一站到人前便感觉紧张害怕。因为他们把听众看成了敌人,他们认为听众敌视他,他们被听众的气场吓坏了,心里就产生了一种自卑的感觉。事实上,一个人要能相信自己,相信听众,话才可以说得好,登台演讲才不至于害怕。

由此可见自卑心理和社会训练问题是息息相关的。自卑心理起源于对社会的不良适应,而克制自卑心理的基本方法也只有社会训练的一条路。

社会训练与常识有直接的关系。一说到常识可以帮人解决困难,我们的心里就会想到社团的综合智力。反之,我们在上面一章里已经说过,如果有人自言自语、在头脑里大做白日梦,那就是一种变态的表现。癫狂病、神经症和犯罪者都属于这一类。他们对于某些事情完全不感兴趣。人民、制度、社会常识等,他们都不在意。可是拯救他们的办法,又必须从这些事情着手。

我们面对这类人的时候,应该使他们注意现实社会。有些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认为只要自己对人心存善意,便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但是只有善意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他们要有作为,要有付出,要对社会和身边的人有贡献,这样才能对社会发生影响。

自卑的心理和优越感的努力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是不能因为这个事实便说人人都是平等的。自卑和优越感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两大条件,但是除了这些条件以外,还有体力的不同、健康的不同和环境的不同。因此,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各人的问题是各不相同的。假如我们研究一下孩子,我们就可以知道无法对孩子的反应做一个标准化的判断——他们的反应是各式各样的。他们都努力建立一个较好的生活风格,但是各人的努力方法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错误,各有各的成功之道。

我们可以把孩子不同的地方和特殊情形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用左撇子的孩子做个例子。有些孩子因为右手训练得太好了,以至于没有人能看出来他们是天生的左撇子。他们的右手最初很不灵便,于是父母、老师或其他什么人便责骂他们、批评他们、嘲笑他们,其实嘲笑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同时训练左右手。左撇子的孩子,还在摇篮里的时候便可以看出来的,因为他们的左手比右手更活跃。长大一点后,他们也许会因为右手不太灵便感到烦恼,但是通常他们却对于右手特别感兴趣,这种兴趣,比如在画画方面、写字方面便可以看得出来。所以,这种孩子后来比平常的孩子更擅长写字绘画,其实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他们总是特别用心,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这样一来,他们反而因为自身的问题得到了更严密的训练。特别是在艺术天才的发展上,他们可以因此获得极大益处。这种处境的孩子通常是有野心的,总在努力克服他们的缺点。不过有时候奋斗得太累了,导致对自身的怀疑,他们就有可能嫉妒别人,生出一种更大的自卑心理,比一般的自卑心理还要难于克制。一个孩子如果时时刻刻在奋斗中过活,他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好勇斗狠的人,脑子里存着一种念头,觉得自己不该那样笨拙。这样的人,烦恼自然要比别人更多。

孩子出生后四五年以内,原型基本上就形成了,之后他们的一切努力、一切错误、一切发展,都因原型之不同而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目标。这个孩子也许想当一个画家,那个孩子也许因为自己与世界合不来,便想脱离这个世界。我们也许知道他们如何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但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更常见的情况是别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给他们一些指导。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孩子眼睛有生理缺陷,有的耳朵有生理缺陷,有的肺不好,有的肠胃不好,而他们的兴趣却恰恰向着有缺陷的方面发展。有一个奇怪的例子: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已经结了婚,事业发展得也不错。他有个问题,每天晚上从办公室回家后便开始轻度地哮喘,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家便会出现这个问题,他便跟别人说:“你看,我的妻子是个物欲很强的人,我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我们的想法经常有很大分歧。我每天回家,只想安静地在家里休息一下,但是我的妻子总是要去凑热闹,总是诉苦,不愿待在家里。这让我很生气,并且感到窒息。”

这个人为什么会呼吸困难?他为什么并不呕吐?这是因为他的原型是这样的。他在小时候因为健康问题,必须穿上束身衣,因为绷得太紧了,呼吸受了影响,很不舒服。但是家里有一个保姆很喜爱他,坐在他身旁,给他安慰。她的一切兴趣都倾注在他身上。所以她便给了他一种印象,以为自己可以永远得到别人的取悦和安慰。后来到了4岁的时候,那个看护他的保姆结婚去了,他一直把她送到车站,痛哭了一场。保姆走了以后,他便和他的母亲说:“保姆离开了,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到了成年,还是和儿童时期一样,想找一个理想的人,来取悦他,给他安慰,并且只能关心他一个人。他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空气太少,是因为自己没有每时每刻得到愉快和安慰。当然,我们知道要找一个人时时刻刻来使他愉快那是不容易的。但他总想支配一切,而在某种程度上,他也确实成功了。比如他一剧烈喘息,他的妻子便不再张罗要进戏园去凑热闹了,于是他便达到了他的“优越感的目标”。

这个人在意识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正常的,可是他的心里有着一个优越感的目标——想要征服他的妻子。事实上,他是在用行动把他的妻子变成他所说的理想主义者。说起这个人的动机来,我们真觉得他有点言行不一致呢!

我们常常看见一些眼睛不大好的孩子,对于视觉方面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因而产生一种敏锐的能力。古斯塔夫·弗雷塔格(Gustav Freytag)是我们所熟知的,他是一个大诗人,眼睛不好,有点散光,他的成就却很大。诗人和画家的眼睛常是有问题的。正是因为眼睛有了问题,他们反而产生更大的兴趣。弗雷塔格说:“我因为眼睛和别人不同,所以不得不利用我的想象,训练我的想象。我自己并不知道这样一来,我便成了一个作家,不过无论如何,因为我的眼睛天生不太好的原因,我在想象中的视觉能力倒比别人在实际上的还要强一些。”

假如我们对社会上的天才做些研究,我们就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不是眼睛不好,就是有别的生理缺陷。从各时代的历史看来,就是神仙都有缺陷,或是瞎了一只眼睛,或是两只完全瞎了。有些天才,眼睛几乎瞎了,但是他们对于线、影、颜色的分辨和审美能力比一般人还强。可见对于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来说,只要他们的问题能够得到别人的正确了解和对待,仍是可以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的。

有些人比较喜欢美食。美食是他们的日常话题,他们经常讨论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可以吃。一般来说,这类人小时候在饮食方面可能是没有获得满足,所以他们对于饮食的兴趣也比别人浓厚。也许从前他们的母亲对于他们很关心,总是告诉他们,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可以吃。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克服肠胃的缺点,因而对于一日三餐的食品,感觉特别有兴趣。有时候他们因为总是记挂着饮食的事情,因而对于烹调的艺术也很有研究,或者因此而成为美食家。

一般人有了肠胃的问题,便会常常找些别的事情代替饮食。有时候他们会找金钱去代替,于是变成守财奴,变成只想赚钱的银行家。他们总是拼命地搜刮金钱,日日夜夜只想如何可以赚钱。他们的头脑中从来没有停止赚钱的念头——这个事实有时候使他们在类似的事业上面占着很大的便宜。而最有趣的是,我们时常听说某个有钱人有肠胃病。

讲到这里,我们自己要注意一般人所常常提到的身体与心理的关系。同样的缺憾是不一定产生同样的结果的,身体的缺点和不良的生活风格是不一定有因果关系的,因为身体的缺点只要营养适合,便可以诊治得很好,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产生不良结果是因为病人的态度,不是身体的缺陷。所以个体心理学是不承认纯粹的身体缺陷或者纯粹身体方面的问题的,他们认为只有对于身体状况的错误态度才会导致消极的结果。因此,个体心理学者便想努力使孩子在形成原型的时候,不要形成一种自卑的心理。

有时候我们看见一个人很烦躁,因为他不能耐心地去克服困难。一般来说总是好动的人、脾气不好的人,他们一定是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的。一个人如果自信能够克服他所遭遇的困难,他绝不会不耐烦的。反之,他对于一切应该要做的事,也不见得都能做得成功。傲慢的、鲁莽的和好勇斗狠的孩子,也是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的。我们应该把原因找出来,把他们的困难找出来,然后才好想救治的办法。孩子的生活风格或原型有了错误,我们不应该加以批评,不应该加以“责罚”。

这种儿童时期的特性,我们可以从一些极其奇特的地方看出来。他们具有反常的兴趣,他们要设法胜过别人,他们想要达到优越感的目标。此外还有一种人,对于自己的言行,没有自信。他们极不愿意和别人来往,不愿意跑到一种陌生的环境里面去,只想安然地待在他们觉得有把握的小圈子里。无论在学校方面,在生活方面,在社会方面,在婚姻方面,他们都是这样做的。他们时时刻刻想在自己那小圈子里面多做一番事业,好去达到优越感的目标。我们知道很多人都有这种特性,他们忘记了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先与世界接触。无论什么事情,都得要解决的。假如有人逃避某些事,逃避某些人,不去解决,在他自己看来未尝不可以,实际却是不行的。一个人应该不断地与社会有新的接触,有新的常识。

假如一个哲学家要想完成他的著作,他便不能时常去赴宴应酬,因为他需要长时间的单独生活,才能聚集他的观念。但是过后他仍应该和社会多多接触。这种接触,是他的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所以我们一旦碰着了这样的人,我们便该记得,他是有两方面的需要的,并且还要记得,他是可以变得有用,也可以变得无用的。因此,我们对于有用的行为和无用的行为,也应该仔细找出它们的不同之点出来。

一般人总想找出一种情境,在那情境之下,自己可以胜过别人,这就是解释整个社会历程的秘诀。所以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的孩子,便不愿和那些比自己强的孩子来往,而愿和那些比自己弱的孩子玩耍,因为比自己弱的孩子可以受他们的支配。这是自卑心理一种变态的、病态的表现,我们要知道,自卑心理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自卑心理的程度和性质。

变态的自卑心理叫作“自卑情结”。但是自卑的心理是浸入了整个人格里面的,情结一词并不恰当。它不只是一种情结,差不多是一种疾病,在各种环境之下,病状各不相同。所以,有时候一个人有职业,对于工作有自信心的时候,我们是看不出他的自卑心理的。但是他在社交方面,在异性面前也许便没有自信心了,那时候我们才能够发现他的心理方面的实际情况。

有自卑心理的人,一旦碰到困难的或紧张的情境,他们所出的问题更易看得明白。只有遇到困难或者在一个新环境中,他的原型才会表现出来,事实上困难的环境一般也就是不熟悉的新环境。所以我们在上章说过,社会兴趣的程度可以在新环境里面看出来。

假如我们把一个孩子送进学校,我们便可看出他的社会兴趣和在一般社会生活里面是一样的。我们可以观察他们,看他们是不是和同学混在一起,还是避开同学。假如我们看见过分活泼的、聪明的孩子,我们就应该研究一下他们的心理,把原因找出来。假如我们看见有些孩子,走路、做事情总是犹犹豫豫,我们便该特别注意了,小心他们后来在社会方面、生活方面、婚姻方面也会犹犹豫豫。

我们常常遇到一种人,说:“这件事情我打算这样办。”“我打算做那件事。”“我要和那个人打架,……但是……”这种种说法,都是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的表现,事实上假如我们能以这种眼光去看那些说法,我们对于某些情绪,比如狐疑之类,便可以得到一种新的看法。我们知道,多疑的人总是多疑,干不出什么事来。倒是说“我不”的人,说不定反而会去干的。

一个心理学家假如愿意去仔细研究,他便常常可以发现人类的许多矛盾。那些矛盾也可以看作自卑心理的一种表现。但是现在我们所应研究的,是那些构成我们的问题的人的行动。他们走路的姿势和对人的态度也许很不好,我们就应该观察一下,看他们走近别人的时候,脚步和身体语言是不是犹豫不定。如果是犹豫不定的,那么,他们在生活中的其他情境之下,也常会犹豫不定。有许多人走路的时候进一步又退一步,那就是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的表现。

我们的全部工作,在去训练这样的人,使他们不要再存一种犹犹豫豫的态度。正确的训练方法,是给他们鼓励而不是打击他们。我们应该使他们明白,他们有能力可以解决困难的事情,解决人生的问题。这是养成自信心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诊治自卑心理所应采取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