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书以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职能内涵。研究的主要思路为:从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诉求(现状和问题)出发,选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这四个学生贷款运作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以及印度、泰国、加纳和南非等运行学生贷款既有成功又有失败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典型案例,从中分析这些国家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职能表现,分别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共性经验和教训。之后,依据政府在一般准公共产品提供中的理论性作为,得出政府在学生贷款运行中的参照性作为,同时联系由上述典型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推论出的政府在学生贷款运行中的实践性作为,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确定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职能内涵。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缺陷或不足(基于政策分析、电话访谈和网络调查的综合判断),借鉴一般意义上政府在学生贷款中的职能内涵,提出改进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府职能的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二 研究方法

(一)理论研究

本研究植根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公共产品理论为主线,结合公共财政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对学生贷款展开分析,对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渊源和实践诉求展开论述,进而结合政府在准公共产品提供中的理论性作为推论出政府在学生贷款运行中的参照性作为,并联系由国外学生贷款典型案例分析得到的政府在学生贷款运行中的实践性作为,共同确定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职能内涵。

(二)历史和比较研究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比较教育研究为各国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加深对教育体制和教育发展趋势的理解,对各国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其他研究难以替代的贡献。”[36]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由于比较和确定了被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异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本书使用比较研究方法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通过横向的国别比较找出共性规律,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尽管在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内容、方式和程度上有明显的不同,但贷款政策总体实施目标以及同类型国家贷款实施环境的近似性也使得它们具有可比性,在比较中找出政府参与学生贷款的共性经验与教训。其二,通过纵向的历史分析,透视我国政府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与不足,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切入点。

(三)文献和政策文本分析法

文献研究是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属性的一种方法。在本选题研究中,通过收集、分析有关学生贷款项目的文献资料,以及查阅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教育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相关文献,对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政府职能进行系统分析。政策文本是政策研究的必备工具。政策文本蕴含了学生贷款政策基本的政策特征,政策文本的变化反映了学生贷款政策演变的历史进程。由于政府职能在政策文本中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通过分析政策文本,可以探寻到影响学生贷款政策的政府权力运作机制。这构成了本选题的研究基础。

(四)电话访谈与网络调查法

除却理论研究、历史和比较研究、文献和政策文本分析法之外,本研究还运用了电话访谈与网络调查的方法,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放贷和回收环节的总体实施状况作为背景,访谈和调查了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海南、安徽、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湖南、山西、江西、贵州、陕西、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宁夏28个省、市、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及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以了解这些省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困难,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还需要中央政府哪些方面的支持,它们对于贷款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府职能改进的看法等,从而为后续的分析研究提供了经验和事实上的依据与补充。


[1]康小明:《从准公共产品视角看我国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载《教育科学》2004年第8期。

[2]宋飞琼:《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第3页。

[3]赵莉:《助学贷款违约率逾20%,教育部官员称——高校应加强诚实守信教育》(http://news.cnxianzai.com/2010/01/214644.html)。

[4]1Ziderman,A.(2004)Policy options for student loan schemes lessons from five Asian case studies.Bangkok:UNESCO Bangkok/IIEP,pp.63-70.

[5]Johnstone,B.(2001)Student Loans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romises and Failures,Myths and Partial Truths[EB/OL].https://www.tc.columbia.edu/centers/coce/pdf_files/StudentLoanInternatFinal.pdf.

[6]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第6页。

[7]张馨:《公共财政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1页。

[8]Salmi,J.(1999)Student loans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The World Bank Experience[EB/OL].www.allamreform.hu/letoltheto/oktatas/kulfoldi/Jamil_Salm_Vilagbanki_tapasztalatok_Diakhitelek_nemzetkozi.pdf.

[9]Johnstone,B.(1986)Sharing the Costs of Higher Education: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France,Sweden,and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10]Geoge Psacharopoulos(1985).Grants to Students:A Brief Guide.London:DES/HMSO.

[11]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12]Darrell R Lewis(1999).Equity Effect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ccess,Choice and Persistence.

[13]2Ziderman,A.(2004)Policy options for student loan schemes lessons from five Asian case studies.Bangkok:UNESCO Bangkok/IIEP,pp.29-33.

[14]Woodhall,Maureen(Ed.).(1989).Financial Support for Students:Grants,Loans,or Graduate Tax.London:Cogan Page,p.21.

[15]Johnstone,B.(2006)Higher Education Accessibility and Financial Viability:the Role of Student Loans.In Tres,Jaoquim and Francisco Lopez Segrera,Eds.,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2006:The Financing of Universities.Barcelona:Global University Network for Innovation (GUNI)published by Palgrave Macmillan.pp.84-101.

[16]柳劲松、周大仁:《助学贷款中的政府责任与履责路径》,载《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

[17]廖茂忠、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政府责任》,载《教育评论》2008年第2期。

[18]朱雪梅:《浅析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银行、学校和政府的角色与作用》,载《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第3期。

[19]肖华茵、季俊杰、沈红:《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政策的实施效应》,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20]Johnstone,B.(2001).Student Loans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romises and Failures,Myths and Partial Truths[EB/OL].www.tc.columbia.edu/centers/coce/pdf_files/Student-LoanInternatFinal.pdf.

[21]国际教育动态专栏:《美法院裁决,学生贷款可用社保救助金偿还》,载《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22]Johnstone,B.(2006).Cost-Sharing and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Grants and Loan Subsidies to Higher Education.In Teixeira,Pedro,Bruce Johnstone,Maria Joao Rosa and Hans Vossensteyn(Eds.),Cost-Sharing and Accessibility in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A Fairer Deal?Dordrecht,The Netherlands:Springer.

[23]Johnstone,B.(2004).The Applicability of Income Contingent Loan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al Countri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New Delhi),18:2,pp.159-174.

[24]Woodhall.M.(1991)Student loan in Higher Education:English-speaking Africa,Report of an IIEP Educational Forum,p.17.

[25]Joseph Marr Cronin &Sylvia Quarles Simmons(1987).Student Loans:Risks and Realities.Auburn House Publishing Company,p.14.

[26]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绩效、缺陷与可持续发展》,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27]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28]张民选:《关于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的比较研究》,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29]丁建福:《学生贷款供给的政府与市场机制分析——基于一个放贷博弈模型》,载《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

[30]闫屹、程晓娜:《政府在我国助学贷款中存在的“越位”与“缺位”》,载《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2期。

[31]李国柱:《助学贷款政策中政府职能缺位分析》,载《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9期。

[32]刘小玄、赵农:《论公共部门合理边界的决定——兼论混合公共部门的价格形成机制》,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33]张丽娅、严宽:《论新时期我国政府准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建设》,载《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第Z3期。

[34]贾旋:《论中国准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公共风险规避》,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第26—52页。

[35]陈小安:《准公共产品供给与定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第28—49页。

[36]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