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口语传播阶段:遮蔽自我的“天人合一”
现代报纸产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等级森严的专制制度将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层次的人群享受着不同程度的新闻资讯服务。保守稳定的专制体制习惯性地将大众聋哑化,以信息封锁的方式割断“惑众妖言”、“流短飞长”出现的信息基础。没有外界讯息“干扰”的大众被有效地分割,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孤独生存。无知的大众在强大的自然界和神秘的外部社会面前匍匐、膜拜,在“道可道,非常道”与“心诚则灵”的不质疑态度中主动泯灭自我,企图通过现实欲望的压抑、精神活动的内圣通达于“无”与“空”,完成积德修行后的凌空一跃,进入自我永恒与幸福的天堂之门。
一 平民被隔离于组织化的信息传播系统之外
在口语传播时代,社会统治阶级的传播思想是实行“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愚民政策,对民众实行信息控制,施行分而治之的策略。统治阶级内部有组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大平民则被排斥在组织化信息活动之外。传播权力与能力的分布呈两极分化态势。
(一)统治阶级垄断规模化信息传播活动
在现代化报业产生之前的中国,大规模组织化的信息活动都集中在统治阶级内部。无论是早期的公文官报,还是从713年到742年间出现得最早的古代报纸——“开元杂报”,公文官报都是仅存于国家的行政体系内,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级官员、在朝或者在野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其内容基本上是政治信息。从这些信息的功能上看,功能还很单一,主要为满足政治统治的需要,封建统治者用这一工具来实现其对国家的管理。
从信息的生产方面看,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繁重的生产劳动,使得普通社会个体的生活具有内循环的特征。除非在改朝换代的动荡时期,外在信息变动对人们的生活意义不大,因此信息生产的市场需求微弱。而对于庞大的帝国而言,要维持日常的政治生活运转,必须有发达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系统,以便及时掌握政治军事动态、制定政策、传达政令。政权组织的信息生产来源主要有三种:采风、各级行政组织的信息上报、官员巡视。汉儒讲古代以诗来补察时政,有“采诗”之说。“春秋之日,群居者将散,行人(采诗官)振木铎询于路以采诗”。如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说道:“诗言志,歌咏言。佼哀乐之心感,而歌味之声发。”所以古代的采诗,是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耳目,是获取草野信息的方式。后来的御史言官承担的便是古代采诗官的职能。
在信息的复制方面,印刷术发明之前,信息的传播主要靠手抄。手抄费时费力,又容易抄错抄漏。既影响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又影响信息的质量。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隋唐之际(7世纪左右),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到了11世纪的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一般日常的信息不可能采用费时费力的雕版印刷,手抄复制是唯一的选择。信息复制技术的落后,也成为少数人垄断信息的重要技术原因。
从信息的传递方式来看,前媒介时代组织化的传播手段,一是烽燧,二是邮驿。我国从西周开始,通信组织就不断得到完善,逐渐形成了烽燧与邮驿这两套系统。
所谓烽燧,烽指夜里点的火,燧指白天点的烟。在古代各种传播方式中,烽燧的时效性是最强的。据载,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作战,以烽火作为进军号令,一昼夜就可以使河西的信号传至辽东。[5]庾阐在《杨都赋》中注曰:“烽火以置于孤山头,缘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里、或三十里,寇至则举以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孙权时,合暮举火于西陵,鼓三竟达吴都。”西陵(今宜昌)在湖北,吴都在江苏,相距一千多公里,三通鼓罢,就将信息送到。[6]在通信功能上,烽燧的定向性较强,而且是接力传递,距离远、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够高速传递简明扼要的信息。烽燧相比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成本是最昂贵的,而且传递的信息内容相当受限,只能作为最简单的军事信息的快速传播,因此,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仅用于国家危急信息的传播。
邮驿,又称驿传、邮传,是中国历代王朝必备的官方通信组织,用以专门传递文书、信件等。邮驿能够从事大规模、高效率的通信活动,其效率之高,可从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看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说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喜食荔枝成癖,唐明皇特令人从长安修驿道通川南荔枝产地,千里飞骑用快马传送鲜荔,以供杨贵妃食用。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自西周始,历代王朝逐渐完善邮驿系统,相关法律制度逐渐完备,馆驿传递多种多样,驿路水路四通八达,均保证了信息传递的迅速、准确和安全。古代邮驿是国家的通信机构,事关国务和军机。同时,邮驿通信采用的又是接力通信,必须环环相扣,才能做到迅速和安全。因此,组织严密、管理严格是邮驿通信的内在要求。由于古代邮驿事关军国大事,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邮驿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享有种种特权,如渡河优先、宵禁时允许通行、夜间已关城门可打开。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邮驿也逐步走向衰亡。1913年,邮驿撤销,为近代的邮电通信所代替。[7]
邮驿作为专门的信息传递组织,历来严禁夹带私人信件,且所发公文绳结处要使用封泥,盖上玺、印,以防私拆泄密;还建立了严格的登记制度,注明收到和发出的具体时间,以防信息泄密。邮驿的严格管理以及驿站驿马驿卒等物资人员配备耗资巨大,因此这种组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与烽燧一样,技术内在的要求使其被严格限制在行政体系之内。
(二)受监视的平民信息孤岛生活
口语传播阶段的中国属于农业社会,超过90%的人口属于农业人口。社会绝大多数的人被土地牢牢地束缚,活动范围极其有限,社会人员流动不活跃。在极度的贫困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人们无暇进行信息消费活动。规模化的组织信息传播活动仅仅作为一种特权局限在权力体系之中。对社会绝大多数人而言,口语传播活动是消息获取与传播的唯一方式。
口语传播是一种传播流程长、信息活动分散、意义模糊多变、把关效果差的传播方式。由于口语传播蕴藏着叛逆颠覆的危险,对口语传播的密切监控也就成了执政者维护权力稳定的执政要求。封建王朝“采诗观风”的一个目的就是对口语传播进行监测。所谓“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听胪言于市,辨妖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国语》卷十二《晋语六》),就是从根本上戒除乱政惑政的妄言,又戒除骄奢淫逸的弊政。
古代中国人传播与获取信息的集散地是茶馆。茶馆又叫茶楼、茶肆、茶坊、茶寮、茶室等,它是以营利为目的、供客人饮茶的场所。最早的茶馆是以茶摊形式出现在东晋元帝(317—322年在位)时。南北朝时出现了供喝茶住宿的茶寮。唐代商业交往发达,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从京城长安、洛阳到四川、山东、河北等地的大中城市,都出现了茶肆。茶馆是商业经济活动发展的产物。宋、元、明、民国时期,茶馆日趋发达,在大中小城市乃至于乡镇、农村,都有了广泛的立足之地,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茶馆成了人们的首选,因此,茶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式愈益多样,茶馆功能也愈加丰富。[8]对于茶馆的功能,老舍在话剧《茶馆》中有过形象的说明:
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饭菜。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如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奇怪的意见也在这里可以听到,像把海边上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最好的方法。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从老舍对茶馆功能的艺术化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普通平民而言,茶馆是最大的信息来源地,从茶馆获得的信息尽管真假混杂,但毕竟是社会个体的最大精神载体,茶馆的信息交流有着娱乐、传播、社会化等多方面的功能。
普通人有机会接触的组织化信息活动,是宋代出现的以市民为读者对象的“小报”。关于宋代小报,南宋周麟之《海陵集》讲道:“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竞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小报内容,“或是朝报未报之事,或是官员陈乞未曾施行之事,”“或得于省、院之漏泄,或得于街市之剽闻,又或意见之撰造”。[9]为了防止小报擅自增加不应抄传的内容,特别指定几个低级官员充当“承发朝报保头人”,一旦发现朝报出现不该传报的内容,唯“保头人”是问。到了清代,出现了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它所刊载的内容和邸报一样,局限于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常规章奏的范围之内。京报与邸报的区别在于:它由北京的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而邸报则不是民间可以公开订阅的,只在官员和各衙门中传阅。[10]清乾隆年间,规定凡刊入京报的奏章抄件,要盖上承办衙门的印信,才可由负责公报房的直隶提塘交付刊行。刊行之后,还需将京报样本与盖有印章的原始抄件一起,每十天一次送兵部验证存档。经过严格的审查,京报已不可能有什么机密可言,也不可能有什么违逆当政者利益的信息。
对普通人而言,除了在信息获取方面受到限制外,表达权也同样受到限制。普通民众要想表达诉求,清议是一种方式。但清议仅是政治危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还被限制在士大夫阶层内部。汉末党锢、明末社团等都是清流士大夫阶级比较极端的政治表现。
对整个社会的信息活动管理,中国古代社会很早就实施了信息分类管理的方法。一方面是对普通民众实施教化式传播,另一方面是行政机构的内部管理式传播。二者被严格区分,用不同原则处理。在自然经济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信息的分类管理不会因为限制了社会的信息交流影响到社会效率。但是,当信息传播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极端分类管理形成的愚民化传播控制,必然使社会丧失自主监测、自主调节、抗御风险和广泛合作的能力。[11]
二 崇“德行”的外在型崇拜认同
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社会个体往往被遮蔽在“非个人”的其他存在里,如“天”、“地”、“君”、“亲”、“师”; “仁”、“义”、“礼”、“智”、“信”这些现实他者或抽象理念中,个人只有通“悟”达“境”,才能获得认同。前媒介时代,“人”的观念一开始就纠结于“天”的观念。于是在“天人”关系中主张的“天主人从”,成了前媒介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中“人”的观念的出发点与旨归。“天”“人”两者的地位是不平衡的,“天”总是居于“人”之上。“《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胡适也指出,从字形上来看,‘天,像人上之物,尊之也’。天人之二元的互动,最终归结为‘天尊人卑’,归结为‘人’对‘天’的屈从和依归。”“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天出至明,众知类也。其伏无不炤也。地出至晦,星日为明,不敢暗。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取之此。”[12]因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13]也就是说,天、人的观念、关系,最终发展为“人以天为律,使自身趋近于天”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理想。[14]
“三纲五常”作为人伦规范,“忠孝节义”作为社会秩序要求,个人只有笃学践行,才能被社会认同。尽管中国古代不乏鼓励“个性”的时代,也不缺有个性的人,但这些历史与人物,终究是“非主流”。治世“儒”,乱世“道”的观念轮转诉说着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兴替史。老子的圆融,庄子的飘逸,佛教的静空,只是乱世世人的一剂麻醉药,用以息缓“礼崩乐坏”之苦。待到缓过劲儿来,王子猷夜雪访友一类“个性”行为,只能讲笔记小说一类的俗文学,权作笑谈,难入主流。
漫漫两千年,确定社会认同规范的,是以孔孟为主创的儒家学说。“天主人从”、“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观诠释着所谓“天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温、良、谦、恭、让”以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教学说时时提醒着世人要执守个人的角色身份,规范自己的言说行止。长期的道德学说浸润,使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根据《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编纂的《弟子规》,是地位及影响力仅次于《三字经》的蒙学读本。它规定了学童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
与儒家传统相配合,亲属或氏族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始终保持着支配地位。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亲属关系不仅具有超越个人的意义,而且也为个人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保证,亲属关系尤其是家族关系被认为应当是绵延不息的。个人的生命源于家族,同时他(主要指男系成员)也承担着延续和光耀整个家族的责任,为此,他要做到让自己的行为同自己亲人的期待保持一致;特别是,他要沿着其父亲为之规定的行为方向寻找自我的发展:“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在父母面前,个人不允许有隐私:“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爱”又是以家族和宗族为中心,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辐射开来的有差等的爱。它植根于现实人生,是对人的行为具体规范。作为“子弟”应当“入则孝,出则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悌是维系宗族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纽带,而家族又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和支柱,社会也不过是它的扩大而已。一个人只有孝敬双亲,顺从兄长,才可能成为社会认可的“君子”。
张岱年在《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中反复强调:“道德所以为道德,在于不仅是思想认识,而更是行为的规范。道德决不能徒托于空言,而必须是见之于实际行动。”[15]因为“仁”是人的本质,是修己,是爱人的内在自觉性;“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若只有内在自觉而无外在约束,人人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就不能保持尊卑、上下、贵贱的秩序,就会引起社会混乱,那样离“仁”就远了。因此,必须要“克己复礼”,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才能使“天下归仁焉”。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做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
儒学主张社会角色定位论,强调作为实体存在的人的自我克制,实质是把活生生的、个体的人看作是社会关系网上的一个个纽结,和整个网比较起来,纽结是次一位的,从而消解了作为实体感性存在的自我的主体性。这样的观点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固自然是极有帮助的,但对于个体自我的创造性却是一种抑制。
除儒家外,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还有佛教。尽管两者有许多区别,但在藐视实在自我,追求精神自我超越这一本质特点上是相同的。如第六代祖慧能的故事正是点明佛学精髓和古人自我观念的一个绝好例证。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偈之所以能得到赏识,在于绝对取消实在自我的价值。佛教精神中,“我”只有“无念、无相、无住”,才算是领会了佛门真谛,从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自我完全消融,与对象完全融为一体。最终,才能达到“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的佛学至境,自我才解脱实在的种种束缚,完成精神脱离肉体的升华,实现自我净化,通达自由无碍的涅槃。
三 “见闻止于四邻”的信息视界让自我消失在懵懂之中
组织化的信息搜集、复制、传递活动的高成本只有国家才能承担得起。这也便利了国家对传播活动的控制,国家的强有力控制及社会个体的信息闭塞便于天人合一观的推广。印刷文化发展出来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文化。
个人命运紧紧依附于群体命运,个人的信息通道狭窄,表达渠道缺乏。因传播技术落后,时空被地域、等级等因素分割,时间和空间都具有深度。外在权威被有限的信息通道神秘化,留有足够的想象力空间供普通人膜拜。
社会普通个体由于缺乏高效率的信息交往手段和工具,信息获取几乎全部来自人际交往。大多数人由于生产活动地域的狭窄。日出躬耕于田园,日落息于柴桑下。男耕女织,繁衍生息,“交往不出乡里,见闻止于四邻”,“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语言符号系统是此时普通公众的主要交流方式,所谓语言符号系统,“是由一系列可感符号单元组成的完整系统,是一种以价值关系为媒介反映和揭示客观意义的系统”[16]。
统治阶级对信息资源的垄断,造成了普通平民的信息贫乏。绝大多数社会个体由于没有信息来源,因而无法对管理者发布的信息作任何质疑和旁证,造成了平民对管理者的信息依赖。个人的价值大小,在于对集体价值的大小,社会因此刻意树立榜样,用榜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于是有了二十四孝图、颜氏家训之类的集体偶像。
大多数人终日从事着满足生存基本需求的生产劳动,没有多少闲暇时间用来作基本的信息消费活动。人们从事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了解市场,因此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信息方面的需求;也因为人们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因此人们也没有多少社会新闻与娱乐新闻的需求;而政治方面的信息,没有参与权知情权的社会个体更是没有必要获知,也不允许获知。政治方面的信息,只能是统治者单方面的发布。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社会个体的眼界的狭窄。繁重的体力劳动与信息消费的匮乏,使得个体像阿Q一样“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没有时间停下来多听、多想,在这种信息状态中,个体自己当然不会关注自我。由于个人的命运紧紧地受制于自然与他人,因此相对于外界,自我无足轻重,自我只是依附于自然与集体的附属品而已。
在前媒介时代,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口语传播,这种互动的传播其信息源是多元的,多元的信息源与多样的信息内容,共同造就了人们信息的丰富性——当然,在这种丰富性当中也包含了虚假信息与有害信息带来的影响——这种丰富性使得个体自我显得更丰富更全面。社会个体在没有进行内容细分的信息环境中成长,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其实是不明显的。尽管此时的社会个体显得比较全面,但马克思并不认为这是个体自我的理想状态,“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力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的空虚化之中,也是可笑的”[17]。马克思认为,这一时期人们的联系是单一的、地域的、局部的,因而是原始的贫乏的,自我既饱受自然的制约又受到社会的规定,因而是不自由的。自我的外部关系和内部个性都是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全面发展的。“此时个体的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发展具有自己的实现方式及性质,这就是自我牺牲。这是那时绝大多数个人自我发展的主要方式。”“个人只有通过或完全依照共同的利益来活动,或个人只有把他的本质力量、人格、个性和理想等都全部转让给集体(公社、君主国家、封建王国),他才能从中发展起自己的某些技能和才能。严格说来,这是作为共同体或群体的人的发展,而不是作为个人的人的发展,不是真正自由的发展。”[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