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机理与实证:以江西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意义

本书通过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效应机理和传导机制、实现路径等进行探讨,实证分析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大小,构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评价,为扩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决策等,提高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以期通过财政手段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 理论意义

目前,有关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基本为财政支持农业增长效应的研究,不够全面和系统。本书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支出结构、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实现路径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有助于丰富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理论,从理论上深化对财政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本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本书除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外,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主要有:

(1)有助于转变观念,扩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目前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远远不足。这种不足除经济实力和财力因素之外,重要原因是部分决策者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效应认识不足。据对江西部分市县及涉农部门调查了解,部分决策者从短期政绩出发,对财政投入具有较强的城市情结,而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更多是被动遵循上级部门的刚性要求,自觉、主动地扩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意识不强,投入不足也就不奇怪。本书从理论上系统分析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有助于转变这种意识和观念,争取扩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2)有助于完善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决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与财政管理体制、决策机制及财政支出结构紧密相关。本书分析了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中财政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结构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各项支出的具体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效应进行综合评价,为优化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结构、提高财政效应提供支撑和依据,以有助于推动涉农部门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决策机制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有助于推动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有针对性和差异化开展。本书分区域,对不同区域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分析了差异化的原因,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提高财政支持新农村效应的差异化政策和建议,有助于推动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