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价、公众参与与官僚自主性:控制官僚的一项杭州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一 研究视角与方法

本书将通过“制度—过程”两条线索,对杭州案例展开历时性考察,同时以“结构—行动者”为分析视角,探讨参与式绩效评价的发生逻辑与发展过程,进而对控制官僚问题做模式化的归纳和比较。

(一) 研究视角

“制度—过程”互证。笔者将针对杭州个案进行“制度—过程”分析。斯科特认为:“正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总是寄生于非正规过程,虽然正式制度并不承认非正规过程的存在,但没有它们又无法生存;同时,没有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也无法创造或保持。”[197] 本书研究的“过程”并不仅仅是“非正规过程”,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动过程”。制度构成了行动过程的主要约束条件,而行动过程中的多方角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度的实施绩效,并成为制度改进与变迁的动因。此外,制度设计本属于管理层面的问题,但制度实施过程则引来了政治层面的问题,因此更需要兼顾“制度—过程”的研究线索。

“结构—行动者”视角。在本项研究中,“结构”与“能动”的视角不可偏废。结构通常是指背景,界定行为者可能采取的行动范围的物质条件,能动是指个人或团体影响其环境的能力。事件也可以通过个人的意图和行动来解释,解释的焦点在于能动。理性选择、公共选择、多元主义都是强调个人角色的理论范式,通常假定个人行动旨在促进他们自身的利益和个人收获。[198]

艾尔斯特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框架,他试图把结构决定论中的合理要素与唯意志论中的适当成分结合起来,结构因素决定可行方案的构成,排除那些与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相悖的方案。行为主体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决策的指导价值、意识形态、个人偏好、综合判断、战略考虑和互动关系,在若干个可行方案的结构中做出选择。[199]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包含着类似的思想。恩格斯曾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200] 唯物史观强调经济、政治以及观念等要素对行动选择的制约,同时也肯定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

“结构—行动者”的分析视角,将事件发展的客观情境与行动者的主观选择统一起来,有助于把握杭州“参与式”绩效评价的真实演进逻辑。[201]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以定性研究为主,拟采用个案研究、文献研究、历史比较研究、访谈等方法。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针对单独的个人、群体或社会所进行的案例式考察,其主要目的在于描述,但也可以试着提出解释。[202]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杭州“公众参与式”绩效评价案例,拟全面剖析其发生和演进过程,进而对相关重要问题做出合逻辑的阐释。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研究对象的行为、关系和特征等要素的研究方式。[203] 笔者以既有研究为基础,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原始文档材料,力求通过文献分析还原真实场景,推测行动意图,追踪行动后果。

历史比较研究。历史比较是定性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方法,可根据时间序列资料来观察因时而变的情况。[204] 本书重点比较杭州“参与式”绩效评价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也将比较古今中西的控制官僚模式,通过比较来深化对案例的性质与特征的理解。

访谈。在社会调查方面,主要采用访谈法。访谈的程序通常包括7个步骤:定出议题、设计、访谈、改写、分析、确证、报告。[205] 笔者针对有关的行动者分别设计访谈环节,着重了解政府内部的博弈过程。访谈收集到的一手资料,将在甄别后用于本项研究。

二 结构框架

本书的结构安排如下:

导论:阐述选题的缘由,对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回顾既有的官僚自主性问题研究,交代拟运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正文的第一至三章重在检视杭州“公众参与式”绩效评价十余年的发展理路。本章回溯至其2000年缘起时期,探究杭州政府绩效评价变革的背景与动力、“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的制度构成以及“公众参与”和“官僚控制”两个维度的初步实践。

第二章:讨论杭州在2002—2004年度,如何通过制度调整来实现“公众参与式”绩效评价的合理化,政治领导层如何分别应对官僚机构与公众的一些新动向。

第三章:从2005年起,杭州的“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被综合考评所替代。本章分析杭州政府绩效评价再次转型的动力,考察绩效考评体系的实际运行过程及破解路径依赖的努力,评析其合理性与控制力。

第四章:以行动者为中心视角再度阐释杭州案例中的各方行动过程,并且探讨在公众参与表象之下酝酿着的新型控制官僚模式。

第五章:进一步发掘“参与式”绩效评价蕴涵的政治逻辑,基于历时性和共时性比较的视野,讨论公众参与作为控制官僚策略的创新甚或不足之处。

余论:归纳和比较古今中西不同体制下控制官僚的三种总体性模式,即复合型、单一性与轴心化模式。简要总结杭州的控制官僚实践。


[1] 毛泽东:《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1953年1月5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2]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3] [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4]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20页。

[5]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6]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7] 丁学良:《官僚制与中国改革》,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2009年2月13日www.ftchinese.com。

[8] [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王浦劬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美]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9]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8页。

[10] 转引自[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1] 胡颖廉:《行政机构能力、社会网络与政策创新:〈官僚自主性是如何炼成的〉一书评介》,《学术界》2008年第2期。

[12] 这也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2条对公务员的认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据此,上述组织和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包含在公务员范围内。

[13] [英]马丁·阿尔布罗:《官僚制》,阎步克译,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14]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8页。

[15] [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官僚体制·反资本主义的心态》,冯克利、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6]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8页。

[17] [美]威廉姆·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王浦劬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18] [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等译,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19] 转引自[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官僚·官僚制”条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20] 转引自[英]戴维·毕瑟姆《官僚制》(第2版),韩志明、张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1] [英]戴维·毕瑟姆:《官僚制》(第2版),韩志明、张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第3—4页。

[22]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23] [英]马丁·阿尔布罗:《官僚制》,阎步克译,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24] [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1页。

[25] [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81页。

[26] 郁建兴:《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80页。

[27] 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28] Michael.J.Licari,“Bureaucratic Discretion and Regulatory Success without Enforcement.”www.press.umich.edu/pdf/0472113178—ch12.pdf.

[29] 王巍:《公共官僚的自主性及其意涵的辩证解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1期。

[30]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31] Sung-Don Hwang,Bureaucracy vs.Democracy in the Minds of Bureaucractsto What Extent are these Ideologies Compatible with One Another? 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9,p.1.

[32] 何显明、吴兴智、汪锦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杭州,2009年10月26日。

[33] [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34]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35]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61页。

[36] Sidney Verba,Norman H.Nie,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 ,New York:Harper & Row,Publishers,1972,pp.2—3.[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37]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8—609页。

[38] 邹谠以汤森关于政治参与的定义为例,认为“个人有意识地卷入以努力对公共事务活动给予特殊指引的所有活动”,更多的是描绘西方民主国家的情况,它没有包括“政党在界定最高的、统一的国家利益及制定政策方面扮演排他性角色,而群众的首要任务是执行政策”的情况。Tang Tsou,“Review:Western Concepts and China's Historical Experience.” World Politics ,No.4,Jul.,1969.

[39] 包括在选举方面劝说他人参加竞选运动、短期集会或抵制不公正的选举等;在个人接触方面,接触工作单位领导、通过官僚层级上诉、通过政治组织、商会或人大委员会投诉、写信给政府官员或报社编辑、交换关系和礼物以求得帮助、罢工或怠工、组织团体反抗领导或针对领导激发公众舆论、上法院、张贴大字报、游行,等等。Tianjian Shi,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pp.34—88.

[40] Sidney Verba,Norman H.Nie,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 ,New York:Harper & Row,Publishers,1972,pp.2—3.

[41] 任敏:《评公民参与和地方治理理论的创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2] 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43]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标准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

[44] 邓国胜、肖明超等:《群众评议政府绩效: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5] 转引自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6] 颜如春:《关于建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思考》,《行政论坛》2003年第5期。

[47] 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8] [美]R.韦恩·蒙迪、罗伯特·M.诺埃:《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葛新权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49] 曾莉:《公众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兼谈参与式政府绩效评价的进路》,《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50]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338页。

[51] 邓国胜、肖明超等:《群众评议政府绩效: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52] [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王浦劬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53] 邓国胜、肖明超等:《群众评议政府绩效: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34页。

[54]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67—468页。

[55] [美]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9—60页。

[56]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334页。

[57]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58]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0页。

[59] 王巍:《公共官僚的自主性及其意涵的辩证解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1期。

[60] 张永会:《执行扭曲及其矫治:官僚自主性的视角》,《特区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

[61]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62] [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144页。

[63] [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王浦劬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64] 转引自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65] [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5版),聂露、李姿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3页。

[66] 同上书,第247页。

[67] 敦利威批判了唐斯和尼斯坎南研究的四个主要缺陷:a.都将所有的机构当成严格的直线型官僚制模式;b.都对官僚效用函数的组成要素采取了过于宽泛的定义;c.对所有官僚行为做出了本质相同的解释,因而不能合理地解释机构目标和策略的变化;d.将机构体系当成单个机构同比扩大的相似物而加以分析。[英]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中的经济学阐释》,张庆东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页。显然,敦利威认为唐斯和尼斯坎南对官僚制一些基本要素的设定是不严谨的。

[68] Hans Gerth,Wright Mills.eds.,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ety .Galaxy Book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pp.233—235.

[69] 参见[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7页;[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127页。

[70] [美]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58页。

[71]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63—465、468页。

[72] [英]马丁·阿尔布罗:《官僚制》,阎歩克译,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

[73]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9页。

[74] 李剑:《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自主性》,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第97—98页。

[75] [英]克里斯托弗·胡德等:《监管政府:节俭、优质与廉政体制设置》,陈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页。

[76]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8页。

[77] [美]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78] [英]克里斯托弗·胡德等:《监管政府:节俭、优质与廉政体制设置》,陈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16页。

[79] 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80] 王巍:《公共官僚的自主性及其意涵的辩证解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1期。

[81] [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杨淑娟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年版,第11页。

[82]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180页。

[83] 白钢:《中国皇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页。

[84] 吴晗:《论绅权》,载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1—54页。

[85] 何朝晖:《分化与重组:明》,载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1页。

[86] 余英时:《“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余论》,见《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1页。

[87] 同上书,第86页。

[88] [以色列]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89] 余英时:《“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余论》,《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90]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7—91页。

[91] [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页。

[92] 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3—90页。

[93] 转引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94] [以色列]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4页。

[95]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在该书中,王亚南先生将Bureaucracy译为官僚政治。

[96] Tullock,Gordon,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 y,Washington,D.C.:Public Affairs Press,1965,p.167.

[97]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7—68页。

[98]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99] [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05页。

[100]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83页。

[101]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102] 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219页。

[103]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

[104]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105] 李荐国:《基层行政官员绩效考评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5年,第17—18页。

[106]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112页。这些考核标准也影响到当代中国政治,例如干部考核多依据“德、能、勤、绩”的标准。

[107]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167页。

[108]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0—64页。

[109]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167页。

[110] 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7页。

[111]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288页。

[112] 白钢:《中国皇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页。

[113] 偶有例外,明太祖朱元璋编制《明大诰》(1385年),允许百姓到京城检举、告发贪官,甚至可以直接把为害州里的吏员绑送京城。洪武年间常熟农民陈寿六曾绑送当地县吏顾英进京告御状,并且获得朱元璋的支持和表彰。(事迹参见《大诰续编·民拿下乡官吏第十八》)不过在漫长的君权时期,鼓励百姓监督官吏的做法是极为个别的,并未对整饬吏治产生长期的效力。

[114] [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0页。

[115]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8—70页。

[116]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官僚·官僚制”条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117]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118]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119] [苏]列宁:《论粮食税》,《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511页。

[120] 郁建兴:《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83页。

[121] [德]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19页。

[122] [日]博森、矢泽修次郎:《官僚制统治》,吴春波编译,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87—88页。

[123]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160页。

[124] [苏]列宁:《论粮食税》,《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511页。

[125] [日]博森、矢泽修次郎:《官僚制统治》,吴春波编译,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90页。

[126] 转引自[日]佐藤庆幸《官僚制社会学》,朴玉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1—82页。

[127]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4版),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08—409页。

[128] [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杨淑娟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年版,第62页。

[129]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4—345页。

[130]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328页。

[131]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310页。

[132] 江泽民:《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133]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

[134]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5页。

[135] 宋世明:《试论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4期;张永会:《执行扭曲及其矫治:官僚自主性的视角》,《特区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

[136] [美]欧博文、李连江:《中国乡村中的选择性政策执行》,唐海华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66417,2002年12月17日。

[137] 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138] 祝灵君:《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139]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1—332页。

[140]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官僚·官僚制”条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41] 祝灵君:《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142]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15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9页。

[143] 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14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1987年10月25日。

[145] Li Jinshan,Bureaucratic Restructure in Reforming Chinaa Re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Power ,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98,p.12.

[146] 参见王梦奎、贾春峰《论反对官僚主义:学习列宁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1页。

[147] 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148]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312页。

[149] 丁学良:《官僚制与中国改革》,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2009年2月13日,www.ftchinese.com。

[150] 杨龙芳、杨守涛、宋喜宝:《地方政府运行机制创新:以深圳为例》,载杨雪冬、赖海榕主编《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345页。

[151] 张永会:《执行扭曲及其矫治:官僚自主性的视角》,《特区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

[152] 蓝志勇、胡税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53] 转引自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54] 陈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载杨雪冬、赖海榕主编《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286页。

[155]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156] 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7页。

[157] 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158] 陈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载杨雪冬、赖海榕主编《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88页。

[159] 包国宪、冉敏:《政府绩效评价中不同主体的价值取向》,《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60] 高富锋:《当前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不足及其完善》,《美中公共管理》2005年第4期。

[161] 关于逻辑分析法、关键绩效指标方法,参见陈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载杨雪冬、赖海榕主编《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99、302页。

[162] 关于平衡计分卡、标杆管理法、360度反馈评估法,参见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129、138、144页。

[163] 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课题组:《兰州实验: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新探索》,《城市管理》2005年第3期。

[164] 范柏乃、朱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65] 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66] 陆志鹏:《基于民生视角的政府绩效评价灰色贝叶斯网络模型》,《系统工程》2009年第9期;高树彬:《基于模糊DEA 的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2期;李晓壮:《基于公民满意度的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167] 卓越、杨道田:《基于战略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模式构建》,《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68] 蓝志勇、胡税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69] 即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结合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以督查验收重点工作为主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目标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以公众评议为主要方式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政府绩效的第三方评价。张岩鸿:《政府绩效评估:述评、探究及改进策略》,《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70] 周志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1期。

[171] 陈天祥:《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回归政治与技术双重理性本义》,《浙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172] 转引自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73] [美]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174] Geraint Parry,George Moyser,Neil Da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418.

[175] 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306页。

[176] 邓国胜、肖明超等:《群众评议政府绩效: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177]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339页。

[178] Brian Stipak,“Citizen Satisfaction with Urban Services:Potential Misuse as a Performance Indicat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January/February ,1979.

[179] 吴建南、庄秋爽:《“自下而上”评价政府绩效探索:“公民评议政府”的得失分析》,《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5期。

[180]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32页。

[181] 曾莉:《公众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兼谈参与式政府绩效评价的进路》,《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82] 陈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载杨雪冬、赖海榕主编《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291页。

[183] 周志忍:《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我国的实践历程与前景》,《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期。

[184] 载伍彬《综合考评与绩效管理:杭州的实践和探索》,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余逊达作序。

[185] 刘源:《基于杭州个案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年,第48—51页。

[186] 伍彬:《综合考评与绩效管理:杭州的实践和探索》,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87] 刘源:《基于杭州个案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年,第54—56页。

[188] 芦刚:《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第117页。

[189] 陈雪莲:《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改革的突破与局限:以杭州市“综合考评制”为个案》,《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

[190] 韩卫:《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杭州市机关“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案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第20—27页。

[191] 梁爱英:《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价的结合机制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第18—29、38—40页。

[192] 叶敏:《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以杭州市政府绩效评估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年,第54页。

[193] 伍彬:《杭州政府绩效综合考评的实践与探索》,《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12期。

[194] 余逊达、黄天柱:《不完美制度与复合设计:杭州市“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的技术设计及启示》,未刊稿,2004年。

[195] 干敏敏、陈宇:《试析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以杭州市“三位一体”综合考评机制为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196] 杜娟:《大众传媒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良性互动机制探索:以杭州综合考评为个案研究》,《领导科学》2013年第14期。

[197] [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425页。

[198] [英]大卫·马什、格里·斯托克编:《政治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第2版),景跃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285页。

[199] 参见邹谠《政治研究社会科学化——评〈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载《中国革命再阐释》,何高潮等译,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255页。

[200] [德]恩格斯:《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于伦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96页。

[201] 黄宗智曾区分三种“实践”的概念:以应用为导向的相对“理论”而言的实践、以行动为导向的相对“表达”而言的实践、布迪厄相对“制度”而言的实践。其中,布迪厄的“实践的逻辑”的概念,要求到人们实践过程中,而不只是制度结构中,去挖掘一个社会的逻辑精髓。(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2页)笔者选择“制度—过程”视角和“结构—行动者”视角,就是试图在官方的表达文本和制度结构之外,通过行动过程的印证,来发掘政治领导层规制官僚自主性的真实逻辑。

[202]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上)》(第8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页。

[203]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204]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上)》(第8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23页。

[205] 同上书,第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