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人类对于自我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源远流长。一方面,有意识的体验或思考中,“我”始终存在,并且是整个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1],我们很难想象没有体验者的体验的存在;另一方面,这一看似单一、连续、拥有体验的自我似乎又并不存在,科学无须一个内在的体验者来观察大脑的活动[2]。正如笛卡儿那个著名的疑问所提到的:“我知道我存在,问题是,我所知道的这个‘我’是什么?”[3]
行为主义的风靡一时导致意识、自我等问题的研究一度成为禁忌,但随着近十几年来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以及心智哲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不断深入,“自我”再度成了当代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着力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纵观众多围绕自我本质问题的探讨,当代西方哲学中出现的最为针锋相对的观点当属自我的实体论和错觉论。实体论的观点可以追溯到笛卡儿。通过肯定思维的存在进而推定需要一个主体,因为思维不能凭空产生,从而得出结论思维主体(自我)是存在的。然而笛卡儿虽然肯定了自我的实在性,却未能对之给出令人信服的论证。所以,后来以经验主义为纲领对自我问题进行探讨的休谟便毅然决然地否定了自我的实在性,并断定自我纯粹是一种错觉[4]。无论是实体论还是错觉论,尽管两派理论有不少立场坚定的支持者,但是两类理论时至今日依然各执一词地僵持不下,于是基于中观论(middle way)的建构论主张悄然兴起。建构论既反对极端的实体论也反对绝对的错觉论,指出自我是通过自我指定和自我标明的过程生成的[5]。建构论认为自我既不是一个独立的事物或实体,也不是一种错觉,而是一个过程。
自我问题涉及范围广泛,且在方法论上也是大相径庭。本书暂不就所有问题一一开展论述,本书的主旨是从身体自我入手,基于对自我觉知中始终存在的最小的自我的两个核心成分拥有感和自主感的分析,通过以点及面、以小见大的方式来为自我的建构论进行辩护。
在第一章中,本书对当代心智科学哲学中自我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将自我问题研究中针锋相对的两派主要观点归纳为“实体论”和“错觉论”,在分别综述其主要思想和代表性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局限性,进而引出自我的“建构论”观点,并对从建构的视角来理解自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全书章节的论述思路遵循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1)重视身体自我的必要性。自我问题必然同时包含身体上的自我和心理上的自我,第二章的重点在于论述自我问题的研究应该重视并基于身体的自我。通过对统一的自我或自我感中稳定性的必不可少的说明;从常识体验和病理学的角度分别阐明身体表征之于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以及从具身认知的研究说明身体之于自我问题的重要性这三方面的论述,循序渐进地指出自我问题的研究需要重视“最小的自我”。从现象学的角度而言,最小限度的自我感在自我觉知中时刻存在,是我们自我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对自我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必然要重视这个当所有自我的不必要成分都被剥离之后还依然会存在的事物[6]。最小的自我有两个核心成分,分别为拥有感和自主感,前者是指我是某个身体部分或者某个动作所属身体部分拥有者的感受,而后者则是指我是导致某个动作产生原因的感受。本章通过对拥有感和自主感分别进行分析与介绍,进一步基于最小的身体自我的视角来探讨自我问题的可行性。
(2)精神病理学案例中自我的解构。在众多与自我相关的精神病理学案例中,我们分别挑选了拥有感紊乱和自主感缺失的案例进行介绍和探讨,分析并阐述拥有感和自主感在稳定、统一的自我感的形成和维持中的重要性。第一节“拥有感的紊乱”,主要对异肢现象、躯体失认症和躯体妄想症进行描述与介绍;第二节“自主感的缺失”,分别对精神分裂症和异手症加以描述与分析。正是拥有感和自主感的作用才使我们对自我的体验得以持续和稳定的存在。病理学案例的分析一方面能够对自我的层级结构予以更好的佐证,另一方面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心智的构建提供了感性的材料。并且病理学案例还可以通过向我们呈现自我被解构时的现象学描述,说明自我感在正常人身上是如何得以建构的。
(3)错觉研究中自我的建构。在第四章中,我们描述了大量基于新兴实验范式所开展的一系列围绕自我问题的研究,分析其与拥有感和自主感的关系,并着重介绍当前自我相关问题研究中备受青睐的实验研究范式:橡胶手错觉、虚拟手错觉以及相关的变式,分别从拥有感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神经生理过程以及自主感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神经过程的角度介绍它们在橡胶手错觉及其变式中的表现。错觉研究通过对正常人身上拥有感和自主感在不同条件下的体验与感受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我感的建构可能是如何发生的,另一方面也能够启发我们以此为基础提出更多的假设并通过橡胶手错觉等方式进行科学实证的检验。
(4)拥有感和自主感的实证研究。第五章详细地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所开展的两个实验研究进行介绍。第一个实验,拥有感可塑性的研究分别考察了同步性、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对拥有感的影响。这一研究的结果对于自我问题的探讨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是,一方面拥有感的可塑性说明了“自我—他者”表征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空间参照系对拥有感的影响也暗示了身体意象的可塑性。第二个实验,拥有感和自主感对焦虑的影响,通过系统地操纵同步性和模态性对拥有感和自主感的分离、相互影响以及不同的拥有感和自主感状态对焦虑水平的影响进行探究。对拥有感和自主感所开展的研究较之单纯的拥有感可塑性研究更加符合我们作为正常自主体的日常体验,因此对自我问题的探讨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意义。通过这一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拥有感和自主感之间的相互分离与交互作用,并且也可以通过拥有感和自主感对焦虑水平的影响对最小的自我和叙事的自我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初步的讨论。
(5)对自我建构论的辩护。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第六章总结性地分别对自我的实体论和错觉论进行回应,并对自我的建构论进行辩护。对自我神经相关物的寻找并无法证明自我与哪些特定的脑区或脑过程等同,至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只对自我刺激有所反应的单模态区域的存在,显然将自我还原为某些特定脑区的尝试是失败的。但是每个正常个体都会有一种稳定而统一的自我感,并且自我感的涌现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可见简单地因为自我不是某一实体而就认为它根本不存在或者视其为错觉的做法似乎也不可行。最后,通过独特的现象学视角,我们将分别从成分的建构、结构的建构和过程的建构三方面再次对自我的建构观进行论证与辩护。
[1] 李恒威:《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
[2] Blackmore,S.(2004),Consciousness:An Introduc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95.
[3] Descartes,R.(1985),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Descartes(Volumes 2),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8.
[4] D.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8—282页。
[5] Thompson,E.(2014),Waking,Dreaming,Being:Self and Consciousness in Neuroscience,Meditation and Philosoph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p.319.
[6] Gallagher,S.(2000),Philosophical Conceptions of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ve Sci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4(1),pp.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