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意象范畴考辨
“意象”这一古老的美学范畴在历代和当今的文艺理论中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在对意象的探讨中曾出现了不少颇有影响的理论,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偏颇现象。我们有必要对意象概念的嬗变作一些理论辨析,并对意象概念的重整作一些探讨。虽然中国是意象论的故乡,并有着十分发达的意象理论和意象型艺术,但在近代西方也出现了意象理论,西方的艺术创作中更是蕴含着意象因素。意象与意境、典型是文艺理论中鼎足而居、相辅相成的审美范畴。立象以尽意,这是意象产生的基础条件。
意象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而又复杂的美学范畴,也是文艺理论中既古老又年轻的一个课题。虽然从《周易》起就界定了意象的本质,意象创造的原理,但在以后的历史变迁中,不同的时代又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如刘勰把意象理解为“内心意象”,宋人理解为“艺术形象”,明清人或理解为“艺术形象”或与“意境”混用,当今的文艺理论界更是把意象与“艺术形象”“意境”以及“典型”相混淆。我国的意象理论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西方,到了康德和黑格尔才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其观点与中国相距甚远。西方人常常把意象理解为“审美意象”,或“内心意象”等。如今,传统的艺术观念正发生着变化,正趋于多元化的综合。作为“意象”这一审美范畴也应该进行开放性的研究和探讨。将其神秘、复杂和朦胧的东西相对明晰化,并由零散的研究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逐步认识意象的美学特征,正确把握它在当代文艺理论和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