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本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总体思路、核心概念及在研究过程中所得出的主要观点。

一 研究思路

本书以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不同需求为研究假设,基于这个研究假设来展开研究思路和开展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达到验证假设和构建农民工子女关爱服务体系的目的,具体的研究思路参照下图。

二 核心概念

本书的核心概念有四个,分别是“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关爱服务”。

(一)农民工子女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外出到城镇务工。这些农民虽然在城镇务工,但他们的户籍却仍然在农村,因此被称为农民工。对于有子女的农民工而言,农民工有两种选择:要么把其子女留在农村的老家,让其处于留守状态而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要么把其子女带在身边一起去城镇务工就学,让其处于流动状态而成为农村流动儿童,或者称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本书中的农民工子女是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总称,书中所出现的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都是指农民工子女。可以这样说,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村流动儿童是农民工子女这个硬币的两个面。

(二)留守儿童

按照国际惯例,本书中的儿童是指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的范围其实是比较广的,既包括城镇中的留守儿童,也包括农村中的留守儿童,本书中的“留守儿童”专指农村留守儿童,即因农民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但由于调研的实际困难,农村留守儿童问卷的对象主要是指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小学一、二、三年级的留守儿童在问卷中较难收集到相关的资料,对这部分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来收集相关的材料。

留守儿童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其子女与父母的另一方留守在家里。一般来说,是母亲与其子女留守在家里,父亲外出务工,而且这类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较小,自我照顾的能力不足;第二类是父母双方都在外务工,其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留守儿童的年龄相对较大些,这类留守儿童目前在农村较为普遍;第三类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其子女由亲戚朋友照看,这类留守儿童在数量上相对来说较少;第四类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其子女由自己照顾,一般来说,这些孩子年龄都较大,具有一定的照顾自己和弟弟妹妹日常生活的能力。

(三)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一开始是指城镇中的儿童跟随其父母在务工城市流动的未成年人,这部分儿童由于父母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但他们在经济、生活等方面要好于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目前流动儿童的主体是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农村儿童,本书中的流动儿童特指农村流动儿童,不包括来自城镇的流动儿童。农村流动儿童也可称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或者称作“农民工随迁子女”,他们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有一个新特点,即由原来的“单身外出”变成目前的“全家外出”,农民工子女跟随其父母来到城市而成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突出问题是其在城市的就学问题及学习、生活和文化适应问题。

从流动的时间来看,流动儿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民长期在城市务工,其子女本身就出生在城市,并在城市长大,与城里人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户籍在农村;第二类是农民在城市务工,在收入和工作方面比较稳定后,把其子女接到城市来一起生活而成为流动儿童;第三类是从一开始,父母就和其子女一起来到城市,农民工子女成为流动儿童。从流动的城市来看,流动儿童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固定的城市流动,由于父母长期在一个城市务工,其随迁子女一般来说也就在这个城市;另一类是在不同城市流动,由于父母的工作并不固定,其子女也跟着流动。从流动的范围来看,流动儿童也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省内的城市流动;另一类是在省外的城市流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往往是在东部沿海城市流动。从流动城市的大小来看,流动儿童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大城市内流动,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第二类是在省会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动,如杭州、南京、深圳和宁波等城市;第三类是在地州市及县城流动。

由于对小学一二三年级流动儿童在收集数据与资料方面存在实际困难,问卷针对的是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阶段的学生,对小学一二三年级的流动儿童来说,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

(四)关爱服务

“关爱服务”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和真实需求所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要对处于留守状态下的农村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品格、安全、卫生、沟通交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关爱服务,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处于留守状态而缺乏相应的关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最为缺乏的是关爱,他们最为需要的也是关爱,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爱服务,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本书中的“关爱服务”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的,强调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要侧重于“关爱”,即对他们身心的关爱,因为他们最为需要的是来自各方面的关爱。

“关爱服务”也是针对农村流动儿童的实际问题和真实需求所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要对处于流动状态下的农村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品格、行为、沟通交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关爱服务。农村流动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适应问题,从农村来到城市,由于环境的变迁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适应问题。针对农村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要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关爱服务,帮助农村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环境,满足他们对于城市适应的需求,从提供关爱服务的视角来解决他们在城市的适应问题,改善他们在城市的适应状况。

三 主要观点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四个主要观点,这四个主要观点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

第一,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不是问题儿童,而是特殊群体。这是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主要观点之一。以往的研究把留守与流动儿童当作问题儿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这些儿童的问题作出诊断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本书认为,无论是农村留守儿童,还是农村流动儿童,他们都不是问题儿童,而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下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有他们自身不同的心理、学习、认知、道德、个性、生活等发展需求。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实际需求不是问题,而是这些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些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在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身上表现出来而成为问题。

第二,对于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问题,不是要采取干预措施,而是要建立关爱服务体系来加以预防。干预措施是建立在留守与流动儿童是问题儿童的研究假设之上的,这种研究假设本身是不成立的,留守与流动儿童并不是天生就是问题儿童。事实上,通过干预措施来解决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身上的“问题”,是对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问题的部分解决,而不是彻底解决,而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留守与流动儿童带来副作用。把留守与流动儿童当作问题儿童,与农村儿童在留守或流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立关爱服务体系的目的是要预防农村儿童在留守或流动状态下所出现的问题,使问题解决在出现之前,这有助于保护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

第三,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关爱服务存在差异性。由于生活环境、家庭因素、学校教育、自我认知、家长期望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在原则、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由于亲人外出务工,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关爱,最需要的也是关爱,因此要侧重于建立以关爱服务为导向的体系,给予留守儿童以情感、亲情、心灵和精神上的关爱服务,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对于关爱的现实需求。对于农村流动儿童而言,由于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市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文化、心理等方面,因此,要侧重于建立以关爱服务为导向的体系,给予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的入学机会、适应城市生活、消除文化隔阂、融入社区等方面的关爱服务,满足农村流动儿童对于适应城市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需求。

第四,要加强农民工子女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第三个观点提出要关爱服务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但关爱服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形成体系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作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单靠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中的任何一方力量,都不能完全达到关爱服务的目的,而是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资源,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部门的上下联动,才能实施有效的关爱服务,因此,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更好地改善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发展。


[1] 全国妇女联合会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人民网2013年5月10日。

[2] 李根寿、廖运生:《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前沿》2005年第2期;邹先云:《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中国农村教育》2006年第10期。

[3] 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庄美芳:《留守儿童自主性学习品质现状调查报告》,《江西教育》2006年第7期。

[4] 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2期。

[5] 黄海:《从留守儿童到乡村“混混”》,《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7期;杨江泉、朱启臻:《农村留守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一项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的个案考查》,《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2期。

[6]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马多秀:《心灵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期。

[7]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岳慧兰、傅小悌、张文斌、郭月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年第10期。

[8] 王阳亮:《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第3期。

[9] 王良锋、张顺、孙业恒、张秀军:《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7期;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王晔:《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2期;邵艳、张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为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和秀涓:《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生态学的视角》,《河北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0] 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第6期。

[11] 姚计海、毛亚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心理特点及其学校管理对策研究》,《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12] 刘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3]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2013年第3期。

[14] 宋月萍、张耀光:《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9年第6期。

[15] 陈在余:《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5期。

[16] 曹建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探析》,《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17] 王秋香:《农村“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类型及特点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8]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3期;许传新:《“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因素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9期。

[19] 项焱、郑耿扬、李沉:《留守儿童权利状况考察报告——以湖北农村地区为例》,《法学评论》2009年第6期;董溯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权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0] 邓纯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与学校教育对策——对浙南R市的调查与实践》,《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李孝川:《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教养方式的社会学分析》,《学术探索》2012年第7期。

[2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王静敏、安佳:《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基于吉林省调查数据》,《调研世界》2015年第9期。

[22] 王露璐、李明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6期。

[23] 董士昙、李梅:《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与犯罪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4] 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心理学报》2013年第7期。

[25] 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2期。

[26] 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27]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8] 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3期;侯玉娜:《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实证分析》,《教育与经济》2015年第1期。

[29] 陶然、周慧敏:《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郑磊、吴映雄:《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自西部农村地区调查的证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30] 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31] 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2期。

[32]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3期。

[33] 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心理学报》2013年第7期。

[34] 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3期。

[35]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36] 白勤、林泽炎、谭凯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实验研究——基于现场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前后变化的数量分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2期。

[37] 吴帆、杨伟伟:《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人口研究》2011年第6期。

[38] 程方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江西的案例》,《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第6期。

[39]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3期。

[40] 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王正惠:《规划纲要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2期。

[41] 肖庆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校本课程化探索》,《人民教育·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果精选及解读》2015年(增刊)。

[42] 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2期;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2期;陶然、周慧敏:《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心理学报》2013年第7期;郑磊、吴映雄:《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自西部农村地区调查的证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侯玉娜:《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实证分析》,《教育与经济》2015年第1期;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43]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3期;段成荣、杨舸:《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状况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6期;段成荣、杨舸、吕利丹:《我国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0期;段成荣、吕利丹、郭静:《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学刊》2013年第3期。

[44] 陈丽、王晓华、屈智勇:《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8期。

[45] 申继亮:《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发展与环境作用》,《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孙晓军、周宗奎、汪颖、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心理科学》2010年第2期。

[46] 杨菊华、段成荣:《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47] 许传新:《学校适应情况: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1期。

[48]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9] 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50] 查啸虎:《从冲突到融合: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课堂文化适应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51] 刘杨、方晓义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2]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10年第2期。

[53] 刘庆等:《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54] 袁晓娇、方晓义等:《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55] 吴新慧:《流动儿童城市文化认同分析——基于杭州、上海等地公办学校的调查》,《浙江学刊》2012年第5期。

[56] 周皓:《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代际传承》,《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1期。

[57] 巩在暖、刘永功:《农村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8] 张大维等:《封闭化与街角化:流动儿童现状及其社区融入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59] 熊易寒:《整体性治理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5期。

[60] 陶红等:《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分析——基于我国10个城市的调查》,《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9期。

[61] 王中会等:《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特点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3期。

[62] 张绘:《我国城市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及其政策含义》,《教育学报》2013年第1期。

[63] 张绘等:《流动儿童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北京的调研证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第3期。

[64] 杜晓利:《迁徙自由视角下保障流动儿童初中后受教育权的思考与建议》,《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第6期。

[65] 许传新等:《流动还是留守:家长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0期。

[66] 姚运标:《编码视角下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不良原因之探析》,《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