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旅游开发地居民

一般意义上,居民即居住于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表现为一定结构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旅游开发地居民的含义只不过在地域上有了更为明确的空间上的限制,即指由居住在某一旅游开发地内全部个体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纽带联结关系的社会群体。相对于一般人口,旅游开发地居民由于其生活空间的特定性,因而体现出自身的特点:①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除行政区划更具体、确定,一般生活在城市常住1年以上;②具有规模的有限性,虽然社区自身大小不同,但社区居民数量是有限的;③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由于生活在特定的区域,面对共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而且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旅游开发地居民的某些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同质性;④具有居民活动的关联性,旅游开发地内的管理机构、群众团体、服务系统、邻里家庭等各种组织形成彼此关联的活动网络,旅游开发地居民依赖这些组织并在组织内活动,故形成彼此之间的关联性;⑤具有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旅游开发地经济、文化、服务等发展水平决定着旅游开发地成员的心态和思维方式,表现出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根据旅游开发地居民的概念和特点可见,旅游开发地是供给方,居民是需求方。没有旅游开发地就没有居民;反之没有居民,旅游开发地也就难以存在。旅游开发地与居民密切相关,双方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1]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旅游开发地与居民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旅游开发地是服务的供给者,居民是接受服务或参与服务的需求者。没有旅游开发地的供给,居民的需求就无法得到实现,因而会对旅游开发地进行抱怨甚至离开旅游开发地;没有居民的需求,旅游开发地就彻底沦为政府的工具,丧失了旅游开发地存在的本义。同时,居民需求的满足,以及生活的质量、幸福感等,都受到旅游开发地提供的环境、设施以及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制约,高水平的供给会使居民满意、生活愉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因而居民对旅游开发地的归属感强。反过来看,居民需求及需求程度,决定着旅游开发地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两者是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第二,居民与旅游开发地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转化。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空环境中,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原来旅游开发地的人员会变为居民,居民也可能成为旅游开发地成员。这种相对性意味着旅游开发地是属于居民的,而居民需要管理和经营自己的家园——旅游开发地。

二 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

按照传统心理学理论,满意度的核心要素强调关系、付出与回报、期望和公正知觉。将其应用到经济学领域,形成了著名的顾客满意度理论,即满意强调要求或期望与结果的关系。20世纪60—90年代,国外学者将满意度理论应用到了社会学范畴,其中“社区居民满意度”是研究较多的领域。从我国的研究看,心理学者集中于微观层次的生活满意度,如顾客满意度、社区居民满意度,其中涉及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的研究很少,国内仅陈晓艳对农业旅游目的地居民满意度进行了研究,[2]以及周运瑜、尹华光等对旅游地社区居民满意度理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3]但是,仅就这一重要的社会心理指标而言,理论的思考和独立的研究都有待继续深入。尤其是旅游开发地的建设,作为一种经济社会运动正在我国旅游地蓬勃发展,得到了政府和当地居民双方的全力推动,所以对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的研究正当其时。

满意度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反映的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总的感受和看法。基于心理学理论、顾客满意度概念以及国外学者对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定义为旅游地居民将其对本地旅游开发的期望与实际感受相比较所产生的愉悦或者失望的心理状态。[4]如果将体验与期望相比较而产生满足感,那么居民便感到满意;如果这种比较使居民产生不愉快的感觉,那么居民就感到不满意。旅游开发地居民满意度是旅游开发地的居民对当地开展旅游的感知状况,反映了他们对当地开展旅游是否满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