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结构模型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价:以广东、江西两省高校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研究价值、意义及创新

一 学术价值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界定众说纷纭,尤其对何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和维度也莫衷一是,从国内外学者的文献梳理中,作者发现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第一,大多数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如心理学的创造力理论、组织行为学人才测评理论、经济学、教育管理等学科视角来界定“创新型人才”以及“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基本特征等概念。国内有许多文献侧重于“科学创造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对“科技创新型人才”这类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和探讨。

有些学者对“科技创造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探索,较有代表性的如胡卫平、林崇德等人对于科学创造力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科学思维能力[22]。胡卫平、罗来辉等建构了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并通过调查分析,确定了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提出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由内容、方法和品质构成的有机整体,对该能力的测量必须同时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23]

胡卫平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内涵、表现和发展以及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旨在引起全社会对培养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广泛重视[24]。胡卫平、林崇德提出了青少年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模型,该模型由内容、方法和品质组成三维立体结构。并指出青少年科学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评价方法。要以智力差异为前提,从科学思维品质和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25]。纵观这些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究对象侧重于中小学生,研究方法采用国外或改编的“创造力量表”,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科学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二是仅构建了创造力的某一个层面,如科学思维能力的维度,而实际上影响个人科学创造力的因素是多个维度的,既受到内部因素如智力技能、知识、人格、思维风格、动机、科学道德和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外在因素如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组织创新气氛、创新文化等的影响,因此所构建的模型尚需进一步讨论。

第二,国内研究者中,较有代表性的“创新人才研究”是林崇德等人主持的教育部哲社课题“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26],该课题组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技术收集数据,揭示了创新人才的特征模型,制定了创造力量表,这一研究成果的直接服务目标是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对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中小学生的创新特点及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但是并未针对“科技创新型人才”这一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因此,研究结果及相关的结论不能泛化到本研究的对象上。

第三,国内大部分研究者虽然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及其相关维度的建构理念、框架及其方法,但是未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要素特征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比较和鉴别,故而无法全面、系统、科学、有效地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指标构建大都基于理论分析,缺少实证分析。另外,有的研究者虽已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但也仍然停留在“探索性”的前期研究阶段,没有建立相应的结构模型去验证或讨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致使研究结果缺少相应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还有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具体,主观性较强,缺少实践操作性,科学性尚需进一步讨论。

第四,“科技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政府提出的特有概念,开展该方面的研究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及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正如创造力系统模型提出者米哈里·奇可森特米海依指出的那样,“创造力只有在具有文化准则的系统中才能获得承认,并且它也只有在获得同事的支持时才能造成新的突破,一言以蔽之,创造力不可能在真空中产生”[27]。就这个意义而言,研究科技创新型人才需要结合本土文化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

第五,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国外已有文献讨论较多的是“创造力”的相关理论。从吉尔福特提出要重视“创造力”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来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这些创造力理论包括“创造力的本质”“创造力的研究方法”“创造力的起源”“创造力、自我与环境”以及“如何促进创造力”等相关主题,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对于本书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但是这些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和论述“创造(新)型人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侧重于使用心理测验和测量方法,研究对象也是国外的,并非“中国文化”环境中产生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也没有提供我国需要的人才评价理论与实践模式。

因此,针对上述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书提出前文所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目标,以期丰富和发展科技创新型人才测评以及创造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创新型人才评价的实践提供借鉴,这亦是本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

二 现实意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型人才更是人才资源中最有价值、最宝贵的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智力基础。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进步是依靠科技、知识、方法、制度不断创新来完成的,因而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贡献以及一大批杰出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探讨与研究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测评量表,是培养、使用、评价、鉴别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加强人才评价工作的开展。

人才是关系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价对于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从发现和鉴别角度来看,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价是发现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方法,开发相应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与评价工具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人才的当前状态和发展潜质。

(2)从培养角度看,评价和鉴定科技创新型人才,给如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参考和目标指向,通过评价科技创新型人才可以发现人才的特长与不足,用人单位可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发展需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实施特定措施保障人才的培养。

(3)从使用方面来看,人才评价为人才使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人才评价所提供的评价信息选拔合适的人才。

第二,有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通过评价科技创新型人才,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通过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价,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第三,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依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而这些创新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价对促进创新型人才群体成长、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价,评价客体会依据评价标准,将评价目标要求转变成努力方向,激励和造就大量创新型人才,为工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 本书创新之处

第一,理论创新。

本书运用多学科、交叉学科研究视角,如运用人才测评理论、创造心理学相关理论、心理与教育测量以及教育评价视角建构“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去验证研究假设,使模型更具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开发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与行为评价量表具有信度和效度保证,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

第二,方法和技术创新。

1.本书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强调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尤其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补充了现有创新型人才评价方法的不足。

2.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可以有效评价建构的共同因素模型与实际取样数据之间的契合性,并对整个研究假设模型的拟合性进行检验。因此,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能使各项研究目标不仅有量化分析的基础,又有质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三,研究结果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本书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并通过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开发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与行为特征评价量表,对科技创新型人才行为与素质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刻画和描述,可以为创新型人才选拔和测评提供服务,为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和评价提供实践模式和评价标准,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


[1] 参见[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2、111页。

[2] 胥和平:《超前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3/22/content_4331667.htm)。

[3] 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第2页。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5] 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7]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针对新时期中国高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名称源自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该战略工程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2011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6_zcwj/201204/134371.html)。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www.gov.cn/ldhd/2012-11/08/content_2259783.html)。

[9] OECD于1996年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传播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10] 中国政协新闻网:《科教协同,助推高校创新》(http://cppcc.people.com.cn/n/2012/0830/c34948-18869709.html)。

[11] 千人计划网:http://www.1000plan.org/news。

[12]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5页。

[13] Harriet Zuckman.Scientist Elite: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The Free Press,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7,p.58.

[14] Harriet Zuckman.Scientist Elite: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The Free Press,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77,p.25.

[15] [英]约翰·阿代尔:《创造性思维艺术——激发个人创造力》,吴爱明、陈晓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 陈吉明主编:《创造力开发与实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 [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发现创业与创意的源头》,王伟、郑玉贵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18] [美]霍华德·加德纳:《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沈致隆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9] Sternber,R.J.(Ed.),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0] [美]罗伯特·斯腾伯格、陶德·陆伯特:《创意心理学》,曾盼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 [美]罗伯特·斯腾伯格:《智慧 智力 创造力》,王利群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22] 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

[23] 胡卫平、罗来辉:《论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学科教育》2001年第2期。

[24] 胡卫平:《论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5] 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

[26] 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 [美]罗伯特·J.斯腾伯格主编:《创造力手册》,施建农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