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为赶超构建能力
“为赶超构建能力”这句话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5年度报告的标题,以“为赶超构建能力”这句话作为本节的标题,既是对本章的一个小结,更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对全文提出的命题:从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来说,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就是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赶超。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部必须实现赶超。创新力是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西部发展滞后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自我发展能力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本积累过程,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质上是增强创新力。西部发展能力的构建应以资本积累与创新力增强为核心。因此,为西部赶超构建自我发展能力,就是要通过努力扩大实物资本投资与积累增强产业创新力,通过努力扩大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增强技术创新力,通过努力扩大社会资本投资与积累增强组织创新力。系统性地加快西部地区的实物资本积累,加强实物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产业创新力培育;加快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加强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力培育;加快西部地区的社会资本积累,加强社会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组织创新力培育。选准增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领域和政策着力点,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实施。
[1] [法]菲利普·阿格因、[加]彼得·豪伊特:《增长经济学》,杨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2] UNIDO: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5.Capability Building for Catching-up—Historical,Empirical and Policy Dimensions.Vienna,2005.
[3] 杨先明等:《能力结构与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4] Lall.S.Reinventing Industrial Strategy:The Role of Government Policy in Build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UN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04.
[5] 林世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能力的构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 Nelson,R.Richard,S.Edmund,Phelps,“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6,1966.
[7] [美]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 李孔岳:《社会资本的演化逻辑:理论回顾、困境与展望》,《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9] 世界银行编著:《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蔡秋生等译,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
[10] [美]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 赵延东:《论创新型国家的社会结构基础——为创新积累社会资本》,《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2]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http://www.gov.cn/ldhd/2010-07/06/content_1647116.htm)。
[13]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 王梦奎:《西部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山区开发》2000年第6期。
[15] 李善同、刘勇:《对西部大开发若干战略问题的思考》,《上海国资》2000年第5期。
[16] 胡鞍钢:《西部大开发的新模式与新原则》,《经济世界》2001年第2期。
[17] 陈栋生:《再论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现状分析与开发对策探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18]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财贸经济》2003年第10期。
[19] 高新才:《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政策方向展望》,《西部论丛》2005年第6期。
[20] 江世银等:《增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 林勇:《区域经济增长区际差异、制度绩效及其测定》,《生态经济》2008年第4期。
[22] 陈健生、李文宇:《市场规模、本地市场效应与空间经济结构演进——兼论中国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当代财经》2012年第4期。
[23] 闫磊、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24] 孙根紧:《中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5] 罗晓梅:《论生存方式的变革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求实》2007年第4期。
[26] 杨彬:《西北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9年。
[27] 梁双陆:《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理论思考》,《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2011年。
[28] 郑长德:《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29] 李盛刚:《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7年。
[30] 冷志明、唐珊:《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基于2005、2008和2011年县级数据的实证》,《地理学报》2014年第6期。
[31] 唐奇甜:《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若干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32] 田官平、张登巧:《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探讨——兼对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3] 鱼小强:《对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思考》,《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34] 周亚成、兰彩萍:《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浅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5] 孙美璆:《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和乡村文化建设——以云南省乡村文化业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3期。
[36] 郑长德:《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37] 徐君:《四川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38]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39] 姜安印、董积生、胡淑晶:《区域发展能力理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理论创新与模式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92页。
[40] 罗晓梅:《论生存方式的变革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求实》2007年第4期。
[41] 梁双陆:《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理论思考》,《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2011年。
[42] 杨彬:《西北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0年,第13页。
[43] 曹子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兼论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及其路径分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0页。
[44] 孙根紧:《中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第46页。
[45] 罗晓梅:《论生存方式的变革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求实》2007年第4期。
[46] 林勇、张宗益:《禀赋差距还是权利缺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
[47] 林勇、梁超、陈立泰:《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探索》2012年第1期。
[48] 向焕琦:《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的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1年,第40页。
[49] 蔡建军:《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的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重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3年,第65页。
[50]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第68页。
[51]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2] 闫磊、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53] 闰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1年,第32页。
[54] 郑长德:《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55] 李盛刚:《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
[56] 张富刚、刘彦随:《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地理学报》2008年第2期。
[57] 冷志明、唐珊:《武陵山片区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基于2005、2008和2011年县级数据的实证》,《地理学报》2014年第6期。
[58] 鱼小强:《对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思考》,《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59] 徐君:《四川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6期。
[60] 李盛刚、畅向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问题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61] 杨先明、梁双陆:《东西部能力结构差异与西部的能力建设》,《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2期。
[62]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
[63]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64] 陈军民:《贫困地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研究》,《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第3期。
[65] 成学真、陈小林:《区域发展自生能力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
[66] 张佳丽、贺新元:《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刍议》,《西藏研究》2010年第4期。
[67] 刘期彬:《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西藏发展论坛》2011年第1期。
[68] 闫磊、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69] 向焕琦:《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的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1年。
[70] 郑长德:《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71] 曹子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兼论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及其路径分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72] 孙根紧、陈健生:《通过产业多样性来提升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经济纵横》2014年第3期。
[73] 杨先明、梁双陆、李娅:《基于能力结构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思路》,《经济界》2005年第2期。
[74]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
[75] 杨彬:《西北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9年。
[76] 王斌:《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2年。
[77] 闰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1年,第32页。
[78] 成学真、陈小林:《区域发展自生能力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1期。
[79] 赵雪雁、巴建军:《牧民自我发展能力评价与培育——以甘南牧区为例》,《干旱区地理》2009年第1期。
[80] 曹子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兼论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及其路径分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81] 姜安印、李泽荣:《对口支援与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攀登》2014年第2期。
[82] 孙根紧:《中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第46页。
[83] 罗晓梅:《论生存方式的变革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求实》2007年第4期。
[84]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第68页。
[85]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86] 杨彬:《西北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9年。
[87] 向焕琦:《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的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1年。
[88] 闰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1年,第32页。
[89] 王斌:《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2年。
[90] Knight,Frank H.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New York:Houghton Mifflin,1921.
[91] [英]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赵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2] [丹]尼古莱·J.福斯,克里斯第安·克努森编:《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李东红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3] [英]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任荣华、张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 Teece,D.,Pisano,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pp.537-556.
[95] 熊胜绪:《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1期。
[96] 转引自熊胜绪《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1期。
[97] Moses Abramovitz,“Catching Up,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46,1986.
[98] Lall,S.,“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Eds by Lall,Current Issue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London:Mancamilan Press,1991.
[99]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卷第2期。
[100]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1] Cohen,W.M.and 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pp.128-152.
[102] Dahlman,C;Nelson,R.,“Social Absorption Capability,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 D.H.Perkins and B.H.Koos(eds),Social Capability and Long-term Growth,Basingstoke:Macmillan press,1995.
[103] Narula Rajneesh,Criscuolo Paola,“A Novel Approach to National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Aggregating Cohen and Levinthal”.Research Memorandum 018,Maastricht University,2002.Maastricht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MERIT).
[104] S.Venu,“The Absorptive Capacity for FDI”,www.Thehinbusiness.com/2002/02/25.
[105] 杨先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6] 杨建龙:《关于外商投资与外资政策的博弈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7] 赵果庆:《中国西部国际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04年。
[108] 潘士远、林毅夫:《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09]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464页。
[110] Solow R.M..A,“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1956.
[111] 郑泽华:《西部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12] [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113] [英]罗伊·哈罗德:《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8页。
[114] 陈建勋:《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所想到的》,《上海经济研究》1988年第2期。
[115] [美]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116] H.W.SINGER,“The Distribution of Gains Between Investing and Borrowing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1950.
[117] 陈建勋:《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所想到的》,《上海经济研究》1988年第2期。
[118] P.N.Rosenstein-Rodan,Notes on the Theory of the Big Push,H.S Ellis(eds),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Latin America.St Martin Press,1966.
[119] 侯高岚:《从后发优势视角看发展经济型的演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20] J.B.De Long,L.H.Summers,“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1991.
[121] Lutz Hendricks,“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61,2000.
[122] Danny T.Quah,“Empiric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40,1996.
[123] R.Levine,D.Renelt,“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2,1992.
[124] Nelson,R.Richard,S.Edmund,Phelps,“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6,1966.
[125] H.Johnson,On Economics and Socie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Vol.283,1975.
[126] Lucas,Robert.,“On the Mechan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nr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1988.
[127] Solow 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1956.
[128] G.Mankiw,Romer,D.Wel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Vol.107,1992.
[129] 侯高岚:《社会资本与经济赶超》,《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
[130] [美]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1] [美]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2] North,Douglass Cecil,Institutions,Instu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New York:Cambra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33] Olson,Mancur,The Rise and Deline of Nations:Economic Growth,Stagflation,and Social Rigiditi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
[134] Stone,W.Andrew,Brian Levy,Richardo Paredes,“Public Institution and Private Transactions: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Business Transaction in Brazil and Chile”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891,1992,World Bank,Washington D.C.
[135] [美]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6] [美]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7] 侯高岚:《社会资本与经济赶超》,《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
[138]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版。
[139]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版。
[140]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6—147页。
[141] Solow 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1956.
[142] Freeman C.,Tchnology Poliey and Economies Performanee-Lessons from Japan,London:Franees prennier,1987.
[143] Guilford,J.P,“Creativity”,American Psychologist,Vol.5,1950.
[144] 胡大立、张驰:《基于产品的企业创新力与控制力的协同研究》,《当代财经》2010年第8期。
[145] 王成慧、彭星闾:《创新力与控制力失衡的悲剧——另类视角看安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9期。
[146] 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47] 庄子银:《创新、企业家活动配置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148] 杨文举:《适宜技术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基于IDEA的经验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3期。
[149] 王晓波:《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及空间效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2年。
[150] 傅书勇:《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各地区数据的经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2年。
[151] 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152] Solow R M.,“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Vol.1,1960.
[153] 杨思远:《产业升级与研发资本》,《领导之友》2011年第1期。
[154] 朱永红:《培育组织创新力》,《广西经济》2010年第11期。
[155] 转引自王方华、黄悦:《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企业文化的行为模式》,《上海企业》1998年第5期。
[156]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页。
[157] 辛枫冬:《论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158] 芮明杰:《国有资产重组与资产经营》,《上海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
[159] [英]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0] [加]赫利韦尔、[美]帕特南:《意大利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资本》,载[美]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著《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1] [美]迪帕·纳拉扬、兰特·普里切凯特:《社会资本:证据与含义》,载[美]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著《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2] 林世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能力的构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63]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