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区域经济空间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的空间理论概述

一 区域经济空间的基本概念

区域空间的结构指的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这是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果,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

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区域空间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结构既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主导性作用,同时又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一定要与所处经济发展实际要求相适应,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具有稳定性,所以经济空间的结构变动常常落后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速度。因此,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区域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影响区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区域规划需要合理规划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既要合理规划适用于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又要考虑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1]

二 区域经济空间的要素

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包括节点、线路、网络以及域面这四个基本要素。

(一)节点

节点指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由于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一般包括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城市等类型,其表现形式一般为乡村聚落、集镇或者城市。节点的规模一般以人口数来表示,从一般意义上来看,节点的规模越大,其等级相应地也就越高,一个区域内的不同节点间规模差异在客观上构成了节点规模的等级系统。

不同的节点之间既有相同的职能,又有不同的职能,我们把前者称为一般职能,后者称为特殊职能。一般职能指的就是每一个节点都必须具备的某一部分职能,比如,为居民服务的商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等。那么特殊职能反映的就是节点在区域经济中的分工职能。[2]

节点在空间的分布情况既可以是规则的,又可以是不规则的,也可以归纳为均匀的、集聚的和随机的。节点的空间分布情况通常用节点密度或者节点集中指数来表示。节点密度是用来反映节点在空间上的疏密程度,通常使用每万平方千米城镇的数量或者是每百平方千米村落的数量表示。节点集中指数是用来衡量节点的空间集中程度,节点集中指数的公式为:

其中,H指的是达到节点总值半数时所在区域的人口数,P指的是区域内总人口数。

(二)线路

线路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的线状分布状态,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这样的通道,比如交通线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组成)、通信线路(由各种通信设施组成)、供水排水线路(由各种水利设施组成)、能源供应线路(由各种能源设施组成)等。判断线路的空间位置我们需要考虑线路的起点、方向和长度等因素。

在线路的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线路的安全、效率、便捷性,各种线路的建设都需要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和设计要求。我们一般用线路的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来计算线路的密度。

(三)网络

网络指的是有相关性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它是区域空间中节点和线路的载体,网络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补充节点和线路不能单独完成的内容。网络的存在使区域空间的经济发展产生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流等。

网络的类型包括单一性网络和综合性网络。单一性网络是由单一性质的节点和线路组成的,比如交通网络、通信网络、能源供给网络等;综合性网络是由不同性质的节点和线路组成的。

(四)域面

域面指的是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比如,有农业空间分布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等,还有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分布较密集且连续,同样可以看作是域面。

三 区域经济空间的类型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比较典型的类型有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和网络式空间结构。

(一)极核式空间结构

在经济发展早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但每个区域的区位条件不同,也就是区域间的资源禀赋是有差异的。因此,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组织会选择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作为发展场地,从而产生了集聚地,也就是集聚极。

如果在区域中已经有了经济活动的集聚极,那么这些集聚极在现实经济活动的行业构成、经济发展的资源、区位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区域间的发展潜力也是存在差异的,这就使经济发展速度出现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较好的集聚极发展就会越来越快,最后其发展规模和居民点规模等都会远远超过其他集聚极,从而就形成了区域的增长极。

一旦增长极形成,区域内的经济活动格局也就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极区域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投资环境优于其他区域,发展的机会高于其他区域。所以,对于增长极周围区域来说,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生产就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要素会向增长极区域集聚。要素的集聚会使区域内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到集聚,这就产生了区域要素流动的极化过程。在极化的过程中资源和要素不断向增长极集聚,从而产生区域空间差异。增长极会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这对其他地方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会产生主导作用。

(二)点轴式空间结构

点轴式空间结构指的是在区域中有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其相互连接构成有序的点轴空间。点轴式空间结构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初期,除了增长极,还存在其他的经济活动相对集中的点。增长极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很多影响:第一,增长极的不断发展需要从周边的点获取要素,这使周边的点在提供资源的同时增加了收益;第二,增长极在发展的同时会给周边的点带去相应的生产资料、生产技术、新信息和新观念等,进而给周边的点带去发展机会;第三,随着经济联系上的不断紧密,增长极和周边点之间的联系也会逐渐紧密,同样会带动周边点的发展。[3]

从供求关系来看,增长极和周边点的联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要素有运输需求,这就意味着增长极和周边点之间有着互补的关系。为了更便捷地联系,实现互补性,增长极和周边点之间会建立各种交通、通信等线路。这些线路一旦形成,将进一步方便增长极和周边点的发展,同时各种线路的建成和完善会提高区位优势。那么,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不断向增长极和周边点集聚的时候,也开始向沿线区域集聚。于是沿线区域逐渐发展成经济活动集聚区,形成区域发展的轴线。[4]轴线的形成会使在轴线上的点更好地发展,这时增长极和轴线上的点规模都会不断增大,于是轴线规模也相应增大,并且逐渐向外扩散。这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就构成了分布有秩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三)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这是由于点轴系统发展过程中,在轴线上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为满足要素资源和开拓市场,一个点会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于是,点和点之间就会建立多途径的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在网络上各个点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构成区域增长中心。网络联通了区域内各个地区,在区域内传输各种要素资源,从而构成网络空间结构。

网络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框架。其依托网络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就能够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

四 区域经济空间的方法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学科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技术方法,目前数理方法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方法。

数理方法主要是运用线性回归、多元回归、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频率很高,比如,王铮和梁进社等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有一种数理方法是建立在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的,比如,陈彦光和刘继生推导出了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将其从经验模型上升到理论模型,并且还研究了点轴式空间结构的分型演化及其规律,论证了点轴式空间系统的数理本质是空间复杂性中的“唯一巨型组件”。

计算机模拟方法在区域经济空间上的应用,能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方法将区域的空间结构特点予以更精准的分析和可视化的表达,这为把握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和提炼相应的空间结构模型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王劲峰运用GIS技术对区域模型、增长极的空间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李双成、许月卿等在GIS的基础上,利用ANN模型对中国区域贫困化问题进行了空间的模拟分析。朱文明在景观空间分析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运用RS技术和GIS技术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的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