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

一 不平衡发展理论

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资源稀缺性出发,指出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在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在区域间和国际的传导机制后,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阐述了增长点对其他地区的影响。他认为,经济进步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同时出现,而且它一旦出现,某些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在起点附近发生;增长在国际或区际的不平衡是增长自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

赫希曼通过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了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两部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具有极化和溢出两种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发达地区具有工资收入高、投资收益率高、生产条件完善、投资环境较好等优势,从而不断吸引落后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衰落,这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不利的。溢出效应则是指由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购买投入品、进行投资以及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移民,从而提高落后地区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效应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并不主要取决于资本形成,而是取决于使用现有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率的能力,赫希曼特别强调了产业间的关联效应。赫希曼指出,关联效应是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各产业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产业之间的这种关系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两种形式。前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与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间的联系;后向联系则是某个产业与把其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联系。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投资发展项目时,应该利用关联效应,优先发展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产业,也就是选择那些具有显著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效应的产业;通过这种产业的优先增长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就是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通常是进口替代产业。

二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发展与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缪尔达尔认为,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这种演进是由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演变造成的。在缪尔达尔看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素发生相应变化,并促使初始因素再一次发生强化的变化。这样通过循环过程不断地累积,导致经济过程沿初始因素运动发展的方向不断地发展。

缪尔达尔指出,在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一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的地区和不发达的地区之间存在二元结构的现象。缪尔达尔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说明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的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同,这种差别主要是生产要素收益的地区差别。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各个地区的要素收益差距并不大,由于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如果某个区域受到某个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区,这种经济增长累积到一定程度,那么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收益均会产生差异,于是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就发生了。

缪尔达尔由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的地区,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为了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需要制定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三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s)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和《略论增长极的概念》(1955)等著述中,针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均衡增长观点,最早提出以增长极为标志的非平衡发展理论。佩鲁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一些区域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自身增长速度较快,并且能对周围区域产生辐射推动作用的增长极,通过具有增长极的地区的先增长,可以带动周围区域的共同发展。因此,佩鲁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均衡的,而是存在着极化效应。在经济非均衡增长过程中,创新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增长极的形成依赖于一些具有特殊优点的企业,佩鲁把这些企业称为推进型企业。推进型企业是一些规模不断加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产业联系紧密,具有创新能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佩鲁继承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在该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增长极的形成条件。首先,增长极的形成必须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人才。其次,增长极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最后,增长极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增长极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回流和聚集;扩散效应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由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扩散。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集聚效应减弱,扩散效应增强。

自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由于其对社会发展过程描述比较真实,理论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同时该理论还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所以该理论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区域的发展和规划问题。

四 梯度推移理论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以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指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是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再向落后地区的推进。根据产业等级化的时空序列将区域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产业区,通过高级产业区的试验作用和示范效应,将新技术、新产品扩散到低级产业区,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梯度推移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的兴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产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一个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处于创新或发展阶段,这将会促进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该地区就是一个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退阶段,这将会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增长缓慢及人均收入水平下降,该地区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地区。

第二,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是保持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关键。大部分的新兴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均产生于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按顺序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第三,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创新在空间上的扩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局部范围的扩散,这种扩散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距离的远近向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城市转移;另一种是大范围扩散,创新活动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蛙跳式”向广大地区扩展。因为只有第二梯度上的城市才有能力接受、消化吸收来自第一梯度城市上的创新产业或创新产品,并随着产业或产品的成熟与老化,逐渐向第三梯度、第四梯度上的城市推移,直到乡镇农村。

产生这种有序梯度推移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决定的。首先,处于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大都布局在少数科技力强、产业结构好、经济实力强的大城市,这些城市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所以这些城市具有创新和接受创新成果的能力和优势;其次,创新产业或产品由创新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的过程中需要扩大市场,受市场驱动的需求,这些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就需要从大城市向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推移;最后,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技术成熟,生产完全标准化,生产由技术密集型转化为劳动密集型,高梯度地区该类产品市场需求达到饱和,由于发展中或落后地区地价低、工资低、原材料便宜等优势,这些部门就会向这些低梯度地区推移。

五 核心边缘理论

美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R.Friedman)于1966年在其撰写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弗里德曼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但是逐渐累积的创新过程。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发展通常源于区域内的少数变革中心,并由这些中心自上而下、由内及外地向创新潜能较低的周边地区扩散。创新变革中心就是中心区,而组成特定空间系统的其他地区则属于外围区。中心区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则处于依附地位。中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链锁效应和生产效应六种反馈机制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效应。

弗里德曼认为,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决定了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发达地区);没有获得竞争优势的地区就会处于外围(落后地区),由于外围地区依附中心地区,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形成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强化。但是,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流动会影响要素的流向,并且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从而推动空间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总的来看,弗里德曼认为,区域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中心区的经济增长会扩大它与外围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不仅如此,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工业化前期阶段。在该阶段,资源要素流动较慢,虽存在若干等级的核心,但是彼此缺乏联系。第二,工业化起始阶段。在该阶段,边缘区资源要素大量流入核心区,核心区发展速度加快,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第三,工业化成熟阶段。在该阶段,核心区要素开始向边缘区扩散,边缘区发展速度加快,出现次中心,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差距开始缩小。第四,后工业化阶段。在该阶段,资源要素在整个区域内全方位流动,边缘地区的次中心发展到与原中心区相等的规模,区域空间实现一体化。[16]

六 辐射理论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相互传送能量的过程。辐射具有六个特点:第一,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同能量的物体互相辐射;第二,辐射的结果是随着能量的传递而逐渐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第三,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能量数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数量;第四,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越大;第五,两个物体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第六,辐射的速度和程度还与辐射的媒介有关,辐射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

经济辐射主要有三种形式: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17]

(一)点辐射

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如同平静水面上投下一块石头,产生的波浪由中心向外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中心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技术、资金、人才要素比较充足,但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相对来说比较匮乏,而周边落后地区恰恰相反。如果周边落后地区与中心城市实现优势互补,那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区可以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在点辐射过程中,资本向投资回报率高的地区流动。点辐射初期,城市的资本边际效率较高,资本就会由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但是随着资本向中心城市的流入,中心城市的资本边际效率会逐渐下降,周边地区资本边际效率反而不断提高,于是出现资本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逆流的现象,周边地区现代化进程加快。

在点辐射过程中,技术通常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流动。因为中心城市技术进步条件和环境相对周边地区要好得多,技术进步较快。技术共享使得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技术需求差异较小,但是由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条件比较好,技术的边际效率在中心城市可能较高。于是技术进步很可能首先在中心城市得到利用,周边落后地区对技术进步的分享可能会有一个时滞。

在点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比较复杂。在点辐射初期,中心城市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都相对较好,因此周边落后地区的人才可能会向中心城市流动,这样一方面促进了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周边落后地区的人才流失进而出现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由于人才生存的环境和面临的机遇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所以周边落后地区要实现人才回流需要较长时期且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吸引中心城市的人才流入周边落后地区。

点辐射的形成需要良好的辐射媒介,比如,良好的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市场机制。在交通方面,中心城市与周边落后地区之间应该建设发达的铁路、公路网络来降低辐射的交易成本,提高辐射效率;在信息传播方面,应加大通信网络的建设力度,健全现代化通信体系,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落后地区的联系。

(二)线辐射

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通常辐射干线上的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相对较高,辐射干线两翼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相对较低。这样,辐射干线上的城市或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与先进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会与两翼落后地区相互传播,实现优势互补。

在辐射干线上,尽管上下游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相对两翼而言是比较高的,但在上下游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处于辐射干线上的中心城市相对于辐射干线上的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较高,这就决定了它们之间也存在辐射效应。在辐射干线上,上下游之间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频繁,经济交易成本较小,经济资源周转较快,信息更加畅通,因此相对于两翼而言,辐射效率更高。于是,辐射干线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向两翼辐射的同时,更加容易向上下游之间辐射。

在线辐射过程中,上下游的纵向线辐射和向两翼的垂直线辐射就同时向两个方向推开,形成一个有效的线辐射体系,辐射的范围和程度都比点辐射宽广。因此,我们在高度关注点辐射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线辐射的作用。

(三)面辐射

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同时形成了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相对较高的区域,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连成一片,形成了具有较强能力的辐射源,并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相互辐射。在地图上,这些区域表现为一个面,这样的辐射我们称为面辐射。

面辐射分为两类:一类是摊饼式辐射,另一类是跳跃式辐射。摊饼式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逐渐与周边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等的流动和传播,使后者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并逐渐向外推移。这样的辐射从时间上看是渐进的,从空间看是连续的,先进区与落后区之间没有盲区。跳跃式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等的传播与交流,使后者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辐射在空间上来看是跳跃式的,先进区与落后区之间会有盲区。

在面辐射中,摊饼式辐射通常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因为摊饼式辐射的辐射距离短,流动成本小,辐射效率更高;居民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差异较小,推进过程中的阻碍较小。

七 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点轴渐进扩散过程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动态连续特征,是极化能量摆脱单点的限制走向整个空间的第一步。点轴开发开始将开发重点由点转向了轴线,而多个点轴的交织就构成了网络,点轴开发成了网络形成的过渡阶段。随着区域网络的完善,极化作用减弱,扩散作用增强,区域经济逐渐趋于均衡。因此,点轴渐进是区域不平衡向平衡转化的过程。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也是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消除的过程。可见,对于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来说,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除回答了经济发展和集聚过程外,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极化方向和时序控制这一新手段。[18]

八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9个准工业化国家(地区)1960—1980年的历史资料,利用回归方程建立了GDP市场占有率模型,即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即根据人均GDP,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经济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也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是支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阶段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第五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得到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第六阶段是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边性,追求个性。


[1] 孙翠兰:《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参见陈金良《“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及其对策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4期。

[3] 孙翠兰:《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陈金良:《“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及其对策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4期。

[5] 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9]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3]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4]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6] 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 张秀生、魏鹏鹏:《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 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