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 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
观察法是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深入细致的观察常常使发展心理学家能获得系统而重要的信息。观察法是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实验发展心理学工作者最常采用而且也是能够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重要方法。
(二)观察法的分类
1.自然观察
自然观察(naturalistic observation)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行为的观察。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来观察学生的行为反应,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运用的就是自然观察。
2.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structured observation)是在实验室情境中对个体行为的观察。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设置一个能激起个体特定行为的情境,每一个被试都有相同的机会表现出这些行为。例如,班杜拉进行的儿童攻击行为的实验。他首先让孩子观看电影,内容是一名儿童正在攻击洋娃娃。然后让看过电影的孩子到实验室里,实验室中也放置一个与电影中完全一样的洋娃娃。然后观察孩子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观看攻击行为受到表扬的孩子,他们在后来自己进入实验室后,更多地表现出攻击行为;观看攻击行为受到惩罚的孩子,他们在后来自己进入实验室后,更少地表现出攻击行为。
因此,结构观察比自然观察更能控制研究的情境。同时,结构观察有助于研究者观察到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见到的行为。
(三)观察的要求
观察是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专门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8]
1.明确目的
观察是在一般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在个体的言行中了解其心理发展的方法,所以研究者必须对所观察的内容有明确的了解,特别是观察的目的要明确,观察的意义必须清楚。
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过程中,需要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的年龄、有何特征、扮演的角色等。
(2)观察内容。观察对象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如何表现的、行为过程等。
(3)发生的时间。观察对象及观察内容所发生的时间、持续多久,什么时间结束的。
(4)发生的地点。观察对象或观察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否其他地点也发生了、为什么在此地发生。
(5)发生的情形。事件是为何发生的,这个事件是否与其他事件有关联,事件与其他场合的事件有何不同。
2.情境自然
观察要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要尽量使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这样观察的结果才具有客观性。自然条件是指对研究对象不进行任何控制和干预。客观性是指观察所得结果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要实现这一点,最关键的就是观察前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防止主观性和先入之见。
3.随时记录
观察的结果要随时加以记录,以便事后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好的观察应该采用现代化的记录手段,如录音机或录音笔,录像机。
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主要记录的内容包括:
(1)行动者。观察的对象。
(2)时间。观察对象和事件发生的时间。
(3)地点。观察对象活动的地点或事件发生的地点。
(4)主题。观察的内容。
(5)行为。观察对象的具体行动。
(6)活动。观察对象所从事的具体活动。
(7)目标。观察对象想做的事情。
(8)感受。观察对象的情绪表现或感受。
4.由表及里
首先在观察过程中,要尽量选择观察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和主要的内容;其次在观察过程中要对所发现的现象进行重复观察;最后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观察。从而使观察的结果能够真正反映研究对象的心理发展本质。
(四)观察的优缺点
观察的优点是观察对象处于比较自然的状态下,所以他们的心理表现自然和真实。
观察的缺点是研究者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消极地等待研究对象的相关行为现象出现;研究结果很难重复;研究结果的量化比较困难。
二 实验法
(一)实验法的含义
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时,实验法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严格地控制某些条件来引起个体的某种心理活动,分析个体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二)实验法分类
1.自然实验
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指在个体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自然情境下,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个体心理的条件,来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方法。
自然实验的优点是把实验寓于个体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中,使个体不知道自己被实验,因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更接近个体的真实心理。缺点是在实验过程中,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无法进行控制。
在自然实验中,教育心理实验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法。
教育心理实验(education-psychological experiment)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起或改变某些条件来研究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方法。
教育心理实验的优点是将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研究结果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针对性强;因属于自然实验,所以研究结果易于推广。缺点是在实验过程中,受干扰的因素较多且不易控制,理想的实验设计不易达到,所以结果的精确性较实验室实验差。
2.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指根据研究目的,在特别设定的环境中,引起或改变某些条件来研究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的方法。实验室实验常借助于一定的仪器、设备来记录和测试个体心理的变化。
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控制,有利于实验者弄清楚特设条件与个体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可以重复且精确性高。缺点是由于实验室条件同个体正常的生活条件相差较大,所以实验结果在推广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3.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的比较
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异之处(见表2—1)。[19]
表2—1 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的比较
(三)实验法的变量
在发展心理学的实验中,研究对象是不同年龄的个体,一般称为被试(subject)。从事或主持个体心理研究的实验者(experimenter),称为主试。同时,实验法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自变量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是由实验者所操纵,并能施加于被试的各种刺激物,所以又叫刺激变量。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由于它的改变所引起的被试反应的变化。
自变量的数量很多,但主要是三类:作业、环境和被试。
(1)作业
作业(task)是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做出特定反应而呈现的某种刺激。如皮亚杰所设计的液体守恒作业、三座山作业等。当实验者把这些作业的任何特性作为自变量来操纵时,这种作业就是一种自变量。
(2)环境
在给被试呈现某种作业时,如果改变实验环境(environment)的任何特性,则被改变了的环境特性就构成了环境自变量(environmental independent variable)。如在让个体完成某记忆任务时,实验者有意使环境保持安静或出现吵闹。
(3)被试
被试(subject)是指个体心理实验中研究中的对象。被试的特征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智力、健康状态、文化水平、动机、人格等,它们都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这些因素就构成了被试自变量(subject variable)。需要指出的是,被试自变量有的是实验者可以操纵的,如动机强度。有的则是实验者不能加以操纵的,如人格、智力等。这些被试本身固有的,实验者不能加以操纵使其改变特性的变量,称为属性变量(attribute variable)。
2.因变量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指实验中所要观察的被试的各种反应,所以又叫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它是由自变量变化而产生的结果。即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
在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自变量是因,因变量是果。如果因变量是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又是一种函数关系,那么一般则用y=f(x)来表示。
在个体心理实验中,被试反应的测量指标(index)主要有:反应速度、反应的正确率、反应的难度、反应的强度、反应的次数、反应的频率和口头报告等。
3.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interfere variable)是在实验过程中,除自变量以外,其他一切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因而需要加以限制的变量。之所以称为“无关变量”,是因为这些变量与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无关。如果在实验中,对它们不加以严格限制,就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因为这时实验者不能确定实验结果是自变量引起的,还是由别的变量引起的。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检查和限制一切可能的无关变量。
人们进行实验研究,就是要在限制无关变量的情况下,寻找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所发生的影响,从而揭示其特定的因果关系。所以,妥善处理好以上三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实验研究成功的关键。
三 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定义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是心理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20]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我们通常用访谈法来了解不同年龄个体的态度、认识、感受和思想等,从而对他们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活动进行研究。
从本质上来讲,访谈法就是有目的的谈话。因此,在访谈之前是否做好准备将直接关系到研究所获得结果的可靠性和信息量的多少。
(二)访谈法的类型
根据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如表2—2所示。
表2—2 访谈法的类型
结构访谈是指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一种有指导的、正式的、事先决定了问题项目和反应可能性的访谈形式;无结构访谈是指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一种非指导的、非正式的、自由提问和做出回答的访谈形式。半结构访谈1是要求被试自由地回答预定的访谈内容也可能用讨论的方式作答;半结构访谈2是要求被试按有结构的方式来回答无结构的问题。
(三)访谈的要求
1.相互信任
运用访谈法,是否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访谈者与被访谈对象之间是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对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访谈,还是对年龄较大的成人进行访谈,访谈者必须与被访谈对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所获得的资料才是真实可靠的。
2.气氛友好
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要努力创造一种友好的气氛。如说话的语气要真诚,态度要和蔼。不能在访谈过程中制造紧张气氛。
3.问题要简单明了
在访谈的过程中,所问的问题一定要简单明了,有利于被访谈对象的理解。当被访谈对象对所问问题理解出现困难时,一定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正确表达自己所要问的意思。
4.及时追问
在访谈的过程中,当被访谈对象的回答用词出现歧义时,访谈者要及时追问,让其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观点。
追问的技巧包括:(1)重复问题。当发现被访谈对象没有正确理解问题时,应将问题重复一遍。(2)复述回答。当访谈者不能肯定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被访谈对象的回答时,可复述一下被访谈对象的回答,以使访谈者确认对被访谈者的回答做出了正确的理解。(3)表示理解和关心。访谈者可表示自己已听到回答,从而激发被访谈对象继续谈下去。(4)停顿。如果访谈者认为被访谈对象回答不完全,可采用停顿不语,表示等待对方继续谈下去。(5)一个中立的问题。如访谈者说:“你讲的这个是什么意思?”或者:“你能否再多讲一点?”[21]
5.必要的工具准备
在进行访谈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这种工具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普通的工具,如记录本或纸;第二类是特殊工具,如访谈的提纲、访谈的表格、访谈用的照相机、录音机(笔)、计算机等;第三类是证明工具,如所在机构出具的介绍信和访谈者自己的证件(如工具证、身份证)。
(四)访谈法的优缺点
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1)允许访谈对象尽可能以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展示自己的思想;(2)访谈者在很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3)能够根据访谈的结果进行深入谈话,以了解访谈对象的深层次心理。
访谈法的缺点主要有:(1)在访谈的过程中,访谈对象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取悦于访谈者,从而不能真实地了解其心理。(2)访谈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访谈的结果。如果访谈对象语言表达能力强,则使访谈者能更好地了解其思想活动;如果访谈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则使访谈者不能很好地了解其思想活动。(3)访谈法对访谈者的要求很高,特别是访谈者需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和及时捕捉重要细节的能力。因此未经过特殊训练,访谈者很难胜任此工作。
四 测验法
(一)测验法的含义
测验法是指根据事先编制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不同年龄个体心理特征上的差异的方法。心理测验是一种测量手段,其理论依据是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客观现象,可以进行数量化的测量与分析。心理测验就是用心理测量的工具,取得心理变化的量的数据,以此来比较、鉴别和评定不同年龄个体之间心理上的差异,或者同一个体在不同年龄、不同条件下的心理反应和心理状态。
(二)测验的类型
1.能力测验
能力测验包括一般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2.学业成绩测验
学业成绩测验主要是测量个人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3.个性测验
个性测验主要测量人格、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特征。
(三)测验的性质
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心理测验具有三个特性:
1.间接性
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无法直接测量不同年龄个体的心理,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只能通过不同年龄个体对测量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们的心理特点。
2.相对性
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在对不同年龄个体的行为进行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就是没有绝对的零点,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因此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
3.客观性
经过标准化的测验能够真实测量个体的心理特点。因为标准化的测验不仅测验题目统一、指导语统一、施测要求统一,而且对结果的评价标准和结果的解释也是统一的。
(四)测验法的要求
1.测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过程中,要想运用测验法取得好的结果,必须在测验前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有:(1)通知被试测试的时间、地点和测验的内容;(2)主持测验的人员要熟悉测验指导语,必要时能够准确地背诵;(3)准备好测验材料;(4)熟悉测验的程序。
2.保持良好的测验环境
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要想保证测验的质量,必须有好的测验环境。一般需要安静的环境。在正式测验开始后,无关人员不能再出现在测验现场。
3.严格按测验要求进行
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对被试进行测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测验的要求进行,不能擅自改动测验的要求或测验的指导语。在进行能力测验时,一定要严格时间要求。
此外,要想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测验法收集到的资料客观有效,主持测验的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原则上不应使用心理测验开展研究工作。因为他们所收集到的数据质量没有办法保证。
4.按标准评定测验结果
对测验结果的评定一定要按评分手册进行。在评定完原始分数后,根据手册中的常模表,对数据进行正确转换。
5.注意测验题本的控制
心理测验量表的使用是不同于一般物理量尺的使用,它需要控制使用范围。这主要是因为,如果一般人员了解了测验内容,将会使测验失效。如果想了解小学某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需要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但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智力测验中取得好的分数,就会事先让学生练习与智力测验相类似的题目。这样虽然使学生的智力测验成绩提高了,但并不代表心理学意义上所讲的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智力测验的预测作用就失效了。
6.协调好与被测者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以年龄较小被试为测试对象时,需要在测验之前,协调好与被试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对主持测验的人员没有陌生感或恐惧心理。同时也要留有一定时间让他们熟悉测试环境,以免因分心而导致测验结果不准确。
(五)测验的程序
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程序,所谓测验的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1)测验必须经过标准化的程序编制;(2)使用时必须按标准化的程序使用。
标准化的测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测验的编制。首先需要根据测验目的来确定测验的目标;其次分析测验目标所包含的心理特征或心理过程;最后收集相关的经验资料和选择测验题目。
第二步,试测。测验编定之后,需要在少数特定人群中进行试测,以检验测验题目是否合格。
第三步,对测验进行修改。在试测结束后,应对测验题目进行项目分析、难度分析,最后定出正式测验题目。
第四步,正式施测。对研究的人群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同时还要编制出测验手册。
第五步,建立常模。常模是测验结果比较的标准和测验结果解释的标准。常见的常模有年龄常模、地区常模或全国性的常模。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除非测验已有了全国常模,否则跨地区使用时一定要谨慎。
第六步,对测验进行检验。报告测验的效应、信度、区分度等。
(六)测验法的优缺点
测验法的优点是:(1)测验的编制是按严格的科学程序进行的,便于评分和对结果的统计分析;(2)测验有现成的常模,所以可以将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被试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3)如果是团体测验,则可进行大样本的研究,节省人力和物力。
测验法的缺点是:(1)测验的内容是固定的,因此不能在测试过程中变动测验的内容;(2)对测试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一般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后才能使用测验;(3)被测对象的成绩可能会受到他们的练习与参加测验的经验的影响;(4)测验常模的修订比较困难,所以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些常见测验的常模存在着老化现象。
五 个案法
(一)个案法的含义
个案法(case study)是指在收集特定个体或某几个特定个体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个体生活中的历史事件来检验心理发展假设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法是实验发展心理学早期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目前这种方法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得出了发展心理学中一些普遍的规律。这方面典型的代表是皮亚杰对自己孩子的个案研究。通过对自己孩子从出生到两岁的个案研究,皮亚杰出版了《儿童早期智慧起源》的专著,系统地揭示了个体发育早期智慧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他对0—24个月儿童智力发展的六个阶段的划分,至今仍然是实验发展心理学中最好的。
(二)个案法的类型
1.个体个案法
个体个案法就是以个人为研究对象,对其特殊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特别常见。在我国,陈鹤琴对自己儿子陈一鸣进行的808天的观察研究,就是一项典型的个体个案研究。
2.团体个案研究法
团体个案研究法就是以特定的团体为对象对其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的方法。通过选择具有某种特殊特征的团体,对该团体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可发现该团体中所有成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个案法的特点
1.取样的单一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对个人或几个个体进行研究。因此,研究的对象具有具体性和单一性。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个案法着重研究个体的心理、行为及其相关问题。
2.研究目的的针对性
个案研究是以更好的训练、补救和矫正为目的,其研究目的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这是因为个案研究通过让研究者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问题形成的根源。例如,对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心理发展的现状及其成因。
3.研究过程的精细性
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个案研究时,研究对象的人数有限,因此允许研究者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精细的控制和探讨,并可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这就是好的个案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的原因。
(四)个案研究的要求
1.确立研究的个案
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如果要采用个案法来进行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选择典型的个案。所谓典型性是指个案具有一般研究对象不具备的特殊特征。例如,计算方面的白痴天才、音乐天才,遗传方面具有特殊的特征等。
2.搜集个案的资料
(1)个案自身的资料
① 个案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民族、籍贯、婚姻状况等。
② 个案身体健康资料: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③ 个案成长资料:母亲妊娠、出生、营养、环境等。
④ 个案心理发展资料:智力、人格、情绪、态度、价值观、品德等。
⑤ 个案的家庭背景资料:父母职业、父母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父母的收入水平;家庭居住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中重大生活事件;家庭疾病史等。
(2)个案资料的来源
收集个案资料的来源一定要科学,渠道一定要正当。在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有选择地收集个案的相关资料。当个案年龄较小时,主要应向其父母或直接抚养人或监护人来获得相关资料;当个案上学后,主要应向家长和教师及同学来收集资料;当个案工作后,主要应向其父母和同事来收集资料;当个案成家后,还要注意收集其配偶方提供的资料。
3.个案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个案资料的分析与整理通常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第一,主观—客观维度。即从主观上分析个案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如动机、态度、情感等;从客观上分析个案的教育、社会环境、家庭与其生理、心理特点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第二,现状—过程—背景维度。即从个案的当前发现现状和水平来分析个案行为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的动态关系,进一步分析个案行为或心理现象发生的背景因素,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五)评价个案研究的标准
有人提出通过以下20个问题可以对个案研究进行评价。[22]
(1)是否忽视了任何重要的数据?
(2)是否不只用一种方法收集资料?
(3)在资料的解释中,曾否考虑到多个学派的思想?
(4)对数据的来源是否加以详细说明?
(5)曾否运用测验、判断以及别人所提供的行为描述,是否做过独立判断?
(6)是否提出了统计分析的参考点?
(7)曾否考虑到个案有作弊的可能性?
(8)提出的文化情况是否详细?
(9)是否提出了一份家庭情况说明?
(10)是否说明了与个案有关的发展经历?
(11)对于当前的行为趋势是否引起了足够的注意?
(12)对于未来的计划是否有充分的考虑?
(13)进行预测时,是否提供作为证据的资料?
(14)在说明个案的动机时,曾否予以充分注意?
(15)是否为了一般的类型提供了具体说明?
(16)曾否回避了检验项目?
(17)写作完整吗?
(18)曾否力求简明扼要?
(19)前言是否与研究内容一致?
(20)当读完个案研究时,你是否感到对该人已有真正的了解?
(六)个案法的优缺点
个案法的优点主要有:(1)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对个体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能进行深入了解;(2)个案研究强调个体发育史与现实发现相结合,所以研究结果能更好地反映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3)个案研究时可以进行灵活多样的方法,所以收集到研究对象的数据有深度和广度;(4)收集到的资料比较全面;(5)个案研究的对象较少,所以研究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个案法的缺点主要有:(1)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差,依据某个特殊个案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适合于其他个体;(2)从个案中得出的结论带有主观性,因为在个案研究中,研究者常使用非标准化的问题,导致个案与个案之间的结果比较起来较难;(3)研究的效度取决于所获得的个案资料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