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不如靠己 靠关系不如靠实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在社会上闯荡,没实力哪来的人脉

说白了,人跟人之间就是一种交换的关系。只有你把你的好的资源奉献给别人,别人才会把自己的好的资源交换给你,否则,没有人愿意无偿奉献自己的资源。所以,在盘点自己的人际关系之前,请先冷静地问问自己:你对别人有用吗?在你身上有能被别人利用的地方吗?如果你身上可供人利用的地方越多,证明你越具有价值,而当你越有价值,你就越容易建立起强大的人脉关系。

1.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

有人说,人生的喜怒哀愁都是被注定的,是所谓的命运在主导。而人一旦信命,就会缺乏进取心,缺乏行动力,一旦遭遇艰难险阻,就会被打倒,就会哭喊着祈求命运之神的垂怜。但是命运不相信眼泪,如果我们只会哭泣或者吐槽命运而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么困难只会一直存在,甚至情况越来越严重,我们自己也将一直是命运的傀儡。

命运只有欺负那些随意流眼泪的人的勇气,对那些勇于对苦难露出微笑,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命运只有俯首称臣的份儿。

所以,不管我们面前有怎样的沟壑,都不要心生郁闷,不要为命运的残酷而痛哭不已,不要被命运击倒,而是要将我们的眼泪吞回肚子里,挺直腰板,对命运发出挑战,对苦难露出微笑,让自己的“心”坚韧无比。如此,那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苦难,都能够成为胜利者,都不会因痛苦而哭泣。

麦吉是一位优秀的年轻人,他的美式足球踢得很棒,戏剧也表演得很好,他一身的才华让很多白富美都为之倾倒。可命运好像嫉妒他的优秀一样,在他22岁的一个晚上,一辆18吨重的车撞倒了他,他醒来时已身在加护病房,左小腿已经被切去。

纵然麦吉已经残疾,但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而是在出院后开始练习用一条腿走路。虽然他饱受疼痛折磨,但从不抱怨,全力以赴,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独腿人。

果然,在他参加的纽约马拉松赛和波士顿马拉松赛上,一举打破了伤残人士组纪录,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独腿长跑运动员。

可是命运好像还不想放过可怜的麦吉,1993年6月的一个下午,麦吉骑着脚踏车以时速56千米的速度疾驰在赛场上。突然,人们失声尖叫,只见一辆黑色小货车朝麦吉直冲过来,麦吉的身体飞越马路,一头撞在电灯柱上。就是这一撞,让麦吉又一次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当麦吉被转送到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康复中心时,他发现和他命运相同的人太多了,但他不想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整天埋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不是以泪洗面,就是对关心自己的人发火,他要让自己生活得很好。麦吉又要经历一次痛苦——伤残、疼痛、失去活动能力、康复、锻炼。因为这些他都经历过,所以麦吉更加镇静,他确信自己离幸福不远,自己过去顽强不屈、从不向命运低头流泪的精神又回来了。

麦吉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座城市休养期间,总在明媚的早晨到体育馆去锻炼一两个小时,有时在水里步行,有时举一举哑铃。他不仅注重身体的健康,还注重精神上的充实,因此他到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常常埋头撰写论文,主题是神话史上的伤残男性。

麦吉虽然在自己最春风得意的时候遭受到了苦难的折磨,但是他从来没有因为命运的捉弄流下一滴泪,而是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独腿长跑运动员。

然而生活的苦难并没有这样结束,麦吉遭受到了更大的打击,可他同样没有哭泣,而是变得更加坚韧、更加努力,甚至还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绝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是多么令人感动和敬畏。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伟大而高贵的人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定的意志。不管境况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从而终将克服障碍,达到所企望的目标。”

每个人都拥有着自己的命运,都拥有自己的生存环境,但不管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多好,都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命运加诸在我们身上的苦难。命运不会因为眼泪而改变,只会让自己觉得更加痛苦。因此,不要轻易哭泣,与其花费力量去放声大哭,还不如用哭泣的力量让自己重新站起来,让自己重新向命运发出挑战。所以,不要害怕,不要哭泣,勇往直前,向命运反击吧!人的发展最终可依靠的就是实力,一个人最终能不能有出息,关键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2.自己的实力不够,就算你认识的人再牛也没用

假设一下,你认识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人物,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奥巴马,比如张艺谋、成龙、周杰伦等,可以说这个时候你的人际关系够广够牛吧,但是如果你这个时候的身份只是一个穷要饭的,你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说,虽然你认识了这么多一流人物,但他们根本不睬你!你每天过的仍是穷困潦倒的三流生活!

这就是社会的现实和残酷之处。没有一个总经理级别的人,会热情地和一个要饭的称兄道弟。如果有的话,这也一定是一个思维有些另类的怪人!

也许,你掌握了一些手段,认识了一些重量级的人物。可是,你认识人家容易,想要利用到人家手里的资源那就难了!很多人交朋友的目的很实际,就是对自己的发展有利的就积极结交,而对自己的发展毫无帮助的,他们就会丢之弃之,将自己的时间、精力等节省出来做更多的事。

这样看来,关键还是得靠自己。如果你是要饭的,就算你认识一个当总经理的人物又能怎样呢?人家会睬你吗?人家会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而去帮助你这个毫无回报能力的普通人吗?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假如有两个人是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小哥俩,几十年后,有一个混成了某知名企业的总经理,而另一个却落魄得沿街乞讨。

某一天,这个乞丐一眼看到了从某辆名牌轿车上下来的光屁股玩伴,他一激动,就冲上前去。总经理瞧见,吓了一跳,后经仔细辨认,知道眼前这位竟然是小时候的玩伴,也是颇为激动,但是他肯定会暗有不悦。碍于是曾经的玩伴,总经理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可能会请他吃几顿饱饭,或是资助他一笔钱,让他寻一条生计之路,再多的恐怕他也不愿多帮什么啦。

因为一个大活人混到这步田地,肯定一无所长,不是身体弱爆了就是心理懒惰。他一个总经理当然能为老乡介绍一个合适的职位,可是面对这样一个老乡,他的阻力会有多大呢?用句俗话说就是“麻烦还多着呢”。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市井草莽出身,他小时候估计跟我们没有什么两样,没事打打架,跟一群野孩子们瞎吹猛侃。可是后来,朱元璋坐了天下就不一样了,他简直掌握整个国家每个人的生杀予夺的大权,再没有人敢对他等闲视之了。而那些巴结逢迎的人就瞅准机会了。有两个人想必我们都很熟悉,就是朱皇帝的两个跟他一块光屁股长大的老乡。两人都来投奔他,二人穿得破破烂烂的,就算不是要饭的,也强不到哪去。但是有一个人很会说话,拍得朱皇帝得意扬扬,一高兴,给了他个官做;而另一个人拍马功夫却疏漏显拙,反显得自己比朱皇帝都本事了得,朱皇帝脸一拉,他这条小命就这样交待了。

我们可以回想回想,从小到大,你认识的人估计最少不下百人,这一百多人中几乎不可能没有发达的,就算小学同一届毕业的,若干年后,总有几个发达的。如果此时你的事业平平,遭遇发展的瓶颈,这时你可能会想:我要是学学那个善于拍马的朱皇帝的老乡,从“朱皇帝”那弄他个一官半职的,该有多好!

这个想法听来固然好,不过这里劝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为妙。朱皇帝的老乡巴结的那可不是一般人物,那可是朱皇帝,皇帝是谁呀,说一不二,说是啥那就是啥,就算给他个一官半职的,对朱皇帝毫无利益上的影响;相反,如果那个老乡想要朱皇帝龙椅上的一条腿,你可以想象朱皇帝不把他劈了才怪!

我们认识的人里面,就算有那么几个是后来发达了,做出了不一般的成绩,他们肯定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此刻,我们作为一个毫无作为的人前去跟人家攀亲念旧,念于曾经有过交情,他们肯定不会对你视而不见,起初对你客客气气,以礼相待。可是,你想你是去“索取”的,他可不是朱皇帝,他要帮你肯定会有很多牺牲,人家心里肯定会不乐意,因为你没权没利,你帮不到人家任何事情,这种“不公平交际”,迟早会造成你们之间友谊的破裂。

请千万不要在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情况下,每天再痴心妄想借助某个成功人物向上攀爬了!要知道,自身的本事不够,就算你认识的人再牛那也没用!还是搞清楚人生中的重点吧,唯有提升自己才是重中之重!

3.拥有更多的利用价值,才能建立强大的人脉网

有一个30岁未婚男青年这样说:“我的另一半应该在天平的另一边,我有多重,她就会有多重,我有多少价值,她就有多少价值。所以我首先提高自己的价值,这样我才能找到一个同样价值的老婆,我对老婆的要求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这位青年的说法非常形象,表达出了一个公平的原则。如果一个男人其帅无比、人格优良,事业极为突出,那么一个品德败坏的丑女肯定无法与之相配。事实上就是如此,你是个优秀的人,你才能吸引其他的优秀的人,谈对象是这样,交朋友是这样,事事无不是这样。

说白了,人跟人之间就是一种交换的关系,如果你做不到公平交换,那就是你角色的失败。只有做到公平交换,你把你的好的资源奉献给他,人家才会把自己的好的资源奉献给你。没有人愿意无偿奉献自己的资源。

所以,在盘点自己的人际关系之前,请先冷静地问问自己:你对别人有用吗?在你身上有能被别人利用的地方吗?如果你身上可供人利用的地方越多,证明你越具有价值,而当你越有价值,你就越容易建立起强大的关系网。

“利用”,一个听起来略显贬义的词语,在这里我们要完全脱离其表层意思。我们参加工作,进入岗位,其实便是一种利用关系。因为我们身上有被人利用的价值,像知识、技术、智慧、聪明的头脑、有力的双手等,我们出卖自身的资源获得劳动报酬。这便是一种交换关系,也是一种利用关系。这种交换是一种公平交换,你自身具备的资源优越,那么你获得的报酬就高。

在我们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公平交换,对人应该是坦率的、真诚的。一个人如果不想付出任何资源,只妄图获得朋友的资源,那他的朋友就会远他而去,这样的友谊也会渐渐无疾而终。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生活信条是:“不要向别人吐露任何真情。”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他正是这样做的。他从不主动告诉别人任何东西,连回答问题都是含糊其辞,任何事情都处理得很巧妙,谁都弄不清他为什么总是那样吞吞吐吐。在他看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公平交换的友谊。因为他不可能、也从不会去学习如何帮助别人。他从不发怒,总是那么和气,就连他撒谎时也干得神不知鬼不觉、好似没事人一般。他从来没有真诚地对待自己或别人,从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感情,如伤心、气愤。他事事处理得既平稳又文明,这就意味着他向朋友掩饰了自己的感情。他希望以自己的圆滑和虚伪作为条件换取朋友的友情。

这样的人就像是一个从头到脚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粽子。可想而知,他没有一个真诚的朋友,就算有那么几个跟他交往的人,也是想利用他、不存好心的人。

人们都希望,甚至乞求朋友能够真诚地对待自己,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自己也真诚地对待友人。将自己层层包裹起来,或是戴上面具与人交往,这绝对是结交朋友之大忌。这样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因为没有真诚就不会有真正的友谊,友谊是公平交换才能得到的,如果你做不到公平变换,那你就赢不到这份友情。

务必要记住实事求是,要忘掉传统留给你的隔阂,要伸出你的手来,将自己的资源公平地与更多人交换,你才有可能结交到更多的人,也才有可能结交到更高质量的关系。

大方地奉献出你的资源,朋友的资源大门才会对你敞开。友谊便是在这种公平的交换中生存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厚实牢靠的。某种意义上,尽管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

如果自己的资源很低劣,甚至毫无资源可言,那么你就有可能成为“纯索取者”。你做不到“公平交换”,事事都要烦扰对方,最终你会成为对方的负担,也许开始,人家碍于情面不好说你什么。但是天长日久,人家的心里越来越不痛快,脾气再好的人也无法容忍这种不能做到公平交换的友谊。终有一天,他会向你坦言,他要放弃跟你之间的这段友情。这种无法做到公平交换的友谊,最终的结果多是无疾而终。

电影《教父》里,棺材铺的老板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决心找教父考利昂为他出气并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的时候,亚美利哥就是“索取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索取,许多年后,教父考利昂忍无可忍,终于在一个深夜敲开了亚美利哥的门……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公平交换是关系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基础。如果没有了这个基础,再热情的寒暄和拍马屁的艺术都将无济于事。哪怕你的口才比陈安之还好都会完全失去效用。因为你无法给人提供你的价值,在他们眼中你就是个无用的人,几乎等同于废物二字。

谁都会害怕跟一个废物交上朋友,相信你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事实上,甚至连废物本人都可能也是如此想的——想结交一个大人物,以改变自己穷困潦倒的命运,然而又怎么可能呢?要知道这样的废物,大人物都是视而不见或逃之夭夭的,又怎么肯与他交朋友?

可以想象,如果你想获取更多的朋友,一定要先增加自身的含金量,让自己拥有更多可供交换的资源。只有这样,人们才喜欢、才更有可能与一个能够公平交换彼此资源的朋友结交,这样一来你跟他人的友情才会让双方乐此不疲。

4.一味地伸手向别人索取,没有谁会愿意搭理你

张磊曾经认识一个人,他们初次见面是在一条马路上。当时张磊大学刚毕业正在找工作,在路边休息,他看到张磊手里拿的求职简历,便说:“你在找工作啊!”然后跟张磊就工作情况聊了很长时间,并且互相交换了手机号码。在张磊最落魄的时候,有人跟张磊聊天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虽然当时他跟张磊一样都是无业游民。一个星期后,张磊在一家报社找到了工作。二人继续电话联系着,对这段“患难之交”张磊还是比较看重的。但是后来他们之间却出现越来越大的矛盾,这是因为他经常主动打电话到报社,让张磊帮他做一些事情。张磊很多次都答应了,但没过多久,又一个电话打来,找张磊借钱。就这样,在他无限制的“索取”中,张磊放弃了这段友谊。

从张磊这段切肤之痛的经历中得知,一个人无论如何是不能沦为索取者的,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因为你不能跟别人做到给予和索取的礼尚往来,在你不断的索取过程中,你们之间已经没有了继续交往的前提。

索取者?在我们的字典中,要给它怎样的定义才合适?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它无比讨厌的嘴脸,因为它是不公平的,它只是一味地索取,而没有贡献。就像公司内部有一个从来不干活的员工,却在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早早来到,而且不断地要求加薪。这样的员工我相信没有一个老板喜欢,等待他的肯定是被辞退的命运,这简直毫无疑问。

晋代有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他探望一位卧病在床的朋友,这时恰好敌军攻破了城池,烧杀掠夺,百姓纷纷四处逃难。朋友劝他:“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对朋友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来看望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得这么重,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完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一边端药倒水一边安慰他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有我替你顶着!”

这时只听“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竟然敢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回头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去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吓着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他而死,我也决不皱眉头!”

敌军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着荀巨伯无畏的脸庞,很是感动。过了一会儿,敌军说:“想不到这里的人竟然如此高尚,咱们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这就是付出的力量,因为付出,荀巨伯拯救了全域的老老少少,拯救了这个地方的灵魂,也为自己书写了一个美丽的神话。可以想象,这件事情之后,他们之间的友谊将成长得更加健壮!

这个故事本身就像一个美丽的神话,我们先不论这个故事是否真正在历史上发生过,但是其中的道理却很明确,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会付出,不能让自己变成—个讨厌的“索取者”。如果你只一味地索取,你必然会再也没什么东西可取。你会变成你自己人生的掘墓人!

索取者的最大悲哀在于,他们永远都以为他们付出的远比他们得到的要多,殊不知,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苍蝇。他已经忽视了公平原则,没有投入却总是要求回报。这样的人还是离得越远越好吧!如果你自己是这样的人,赶快从今天开始,改变这种习惯吧。

作为一个聪明和智慧的人,你一定要记得,宁愿自己吃糠咽菜挣扎着活下来,也不能无原则地沦为一个索取者。你可以拿自己的土特产跟他时尚昂贵的超薄手机做等价交换,如果你礼品上的情意是真的,通过这种方法你就不是一名纯粹的索取者。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原则和价值。但是如果你什么都没有提供,只是白吃白喝白借钱,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将你打入万劫不复的“冷宫”!

5.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关系只是一种交换

小米的父母很有钱,所以在他周围的那一帮小玩伴中,他的玩具数量是最多的。然而,在他跟小伙伴们一块玩的时候他常常并不是很开心。有一个人很好奇地问他:“你有那么多的玩具,为什么还常常不开心呢?”小米说:“正因为我的玩具最多,所以常常都是别人抢我的来玩,可是他们却没有什么玩具给我玩。”“那在这群小伙伴中有几个你觉得是你的真正的朋友呢?”小米说:“只有一个,他叫小云。”“为什么跟他关系最好?”“因为只有他不抢我的玩具玩,每次他都是跟我换。”

在看完这个可能并不算做故事的故事后,请回答一个问题,你最愿意跟什么人成为朋友呢?

其实,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选择朋友的原则。我们大概都想跟那些比我们多权、多钱,比我们优秀的人交往,通俗的一个说法叫“攀龙附凤”。我们攀的什么龙,附的又是什么凤呢?说白了,是那些资源多的人,因为他们有比我们多得多的资源,所以我们才有结交之心。

究其本质,我们交往的目的虽然不同但本质却一样,即我们都愿意跟一个比自己资源多或者至少同自己一样多的人交往。这样一来,我们之间就有机会进行等价交换。

那些资源多的人又是怎么想的呢?好,现在让我们回归到上面的小故事,一个玩具多的小孩子会把一个玩具数量跟他差不多并且经常跟他交换玩具的小孩当作真正的朋友。其实我们成人也是如此,资源多的人,其实更愿意跟那些资源跟他同样多的人做朋友,而那些资源比他少并且常常依附于他的人常常让他心里不痛快。就像这个幼儿园小孩子说的那样“他们常来抢我的玩具”,有谁喜欢自己经常被“抢”呢?

大概世人都偏爱于一种交换,那就是公平交换。就像玩具一样,你可以玩我的,我可以玩你的,这样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但是如果我的玩具多,你的玩具少,你经常玩我的玩具,而你仅有的那几个玩具我摆弄了两下就玩腻了,那么我心里肯定不高兴。可是,事情好像往往就是这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很多的玩具,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很多资源。现实的情况是只有少数是资源多的人,而多数都是资源一般的人,那么公平交换就显得过于理想化,太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跟那些资源多的人公平交换。所以,那些资源多的人对跟他相处的人态度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跟他交往的人与他有同等的资源,那么他会满心欢喜;而如果与他相处的人资源太过一般,那么他就会不痛快,表现得很不开心。

事实上,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或者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唯有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才可能产生。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这样的例子,比如某个知名的大才子,与另一个大才子的“机缘巧合”,结果一见如故,成为至交,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惜英雄的内心感应使他们成为生活事业上的至交。比如,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沈南鹏和梁建章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见,从此他们就彼此相惜成为挚友。17年后,他们两个更是联手创造了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迹。

这里你得明白一点,并不是他们的关系好,所以后来才变得都很优秀。而是因为,他们两个本身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才“英雄惜英雄”,命运在他们的手里,碰撞出积极耀眼的火花。

请牢牢记住这一点吧,别妄想一个资源多的人会无偿为你服务。如果你想与那些资源多的人交往,并且希望跟他们之间的友谊持久恒常,那么请先丰富你的资源。当你拥有的资源与他们大致同等时,他们就会非常乐意跟你打交道,并且乐此不疲。没有资源,说得再好听,都是白搭!

6.要想拥有实力,还是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实力,不是看他的文化水平,也不是看他的文凭,更不是看他懂得多少大道理。一个有实力的人,关键是要看他是不是善于感悟,是不是善于交际,善于将每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机会放大从而成就自己。如果这些关键性的部分没有做好,那么他学历再高,长得再斯文,也只是一个“粗人”。

一个人有没有能力,不但要看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更要看他的悟性。如果他经常悟,善于悟,“悟到”了,能力就形成了。因为来自外界的因素再重要,那始终是外界的,唯有将东西悟为己有,那才是自己的。

有两座南北相对的大山,各有一家寺院。

这两家寺院的见解和主张完全不同,所以,他们之间常有隔阂,免不了有时也闹一些矛盾。

这两家寺院每天都会派一个小和尚去山下的市场买东西。恰好呢,被派下山的两个小和尚都是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只要两个人遇见了,就横眉冷对,暗暗地较上了劲。

这天,北寺的小和尚问:“你到哪里去?”

南寺的小和尚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北寺的小和尚一听,顿时无言以对。回寺后,他向师父请教。师父说:“下次遇见他,你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的回答还是那样,你就说:‘如果你没有脚,你到哪里去?’这样你就能击败他了。”

小和尚听后,感觉很高兴。

第二天,两个小和尚又遇见了。

北寺的小和尚又问道:“你到哪里去?”

南寺的小和尚答道:“风到哪里我便去哪里。”

对方出乎意料的回答,使北寺的小和尚再无招架之力,站在那里,呆若木鸡。回到寺院,师父见小和尚满脸晦气,便问道:“难道我的方法不灵验吗?”

小和尚将早上的事一一述之,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对小和尚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

小和尚眼一亮,暗想:“明天一定能取胜!”

第三天早上,两个小和尚又遇见了,北寺的小和尚又问:“你到哪里去?”

“我到市场去。”

北寺的小和尚又无话可说了,因为他总不能说:“如果没有市场,你到哪里去?”

师父听完小和尚的叙述后,语重心长地叹道:“观晚霞悟其无常,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学贵用心悟,非悟无以入妙。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悟出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个性的成功,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悟性的成功。一个人的成功大事终究是自己的事情,你遇到的伯乐再有本事,本领再能通天,如果你毫无悟性,不懂世事的变化,那么你终究无法走上人生的正轨。就像那个北寺的小和尚,虽然他的师父具备极高的悟性,称得上是一位看透人生众事的大师。可是,小和尚自己不争气,无法领会世事变化之妙,无法将大师的智慧化为己有。最终,这个小和尚也修不成正果,更成不了大师。

所以,我们还是要做一个有实力的人,若有悟性,世事洞明便是真学问,人情练达即是好文章。

要想获得成功,最终还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羊毛出在羊身上”,找到问题的关键,找对方向,做对有用功,才能出一品的“羊毛”。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把握好这“三心原则”:信心、恒心、细心。

首先,信心。面对种种选择,尤其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困难,也许你会选择逃避、退缩,或许你还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我不行”“我不行”。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说自己不行!没有去做,谁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暗暗地给自己鼓劲、加油。即便失败了,那也是你的一种收获。

其次,恒心。现代的人们都很有想法,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想着一件事情。可是,事情的关键不是你想了多少,想了多长时间,做了多少准备。关键还是要做,要实施,要把想法转化为现实。这时,就需要有很大的恒心。很多人都是在开始阶段满腔热忱,热血沸腾,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却慢慢懈怠。这时,就容易与成功擦肩而过。所以,请保持一颗火热激情的心,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

最后,细心。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有时确实能起到引导前后的疏通作用,在关键的部分做好转折,便会赢来人生的一次大转折。而偶尔的一次对细小问题的疏漏,就有可能导致你失去全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7.有时对自己狠一些,实力就被逼出来了

有两名犹太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湖里。他们不停地扑腾着,湖水呛得他们都快晕过去了,两个人吓得不停地呼喊救命。

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听到呼喊声之后,飞速地跑过来。他看了一眼湖面,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赶紧去救人,而是从衣服口袋里面掏出了一支手枪。他对着两个小孩子说:“赶紧奋力向岸边游过来,否则我就开枪打死你们。”

这两个小孩顿时哭了起来,但又怕父亲真的开枪,只能手脚并用,使劲地游向岸边。不一会儿,两个小孩居然成功了。等到他们上岸之后,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呢。

生活中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经过一番努力之后都会变成现实,关键是你敢不敢去尝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不愿意迈出一步,那么即使最近的地方你也到达不了;百折不挠地行走,纵然是万仞高山,也可以将其征服。

惰性和恐惧是人天生的劣根性。有些事之所以成为奇迹,就是在关键时刻逼迫自己优秀了一把的缘故,自己真正的实力其实是逼出来的。

犹太民族是一个经历了残酷洗礼之后依然拥有璀璨光芒的民族。《塔木德》里面说,上帝剥夺了犹太人的一切,只剩下了他们自己。这样看似不得天时地利的民族,最终还是勇敢地渡过了许多大灾难,赢得了民族的胜利。

当年犹太人在躲避异族屠杀和驱赶的时候,为了活命,什么办法都可以想出来。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他们不得不逼迫自己变得强大,否则就只能做一个冤死鬼了。有些犹太人为了活命,可以在潮湿阴暗的地下室里居住半年之久;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是犹太人的事实,想方设法地快速学习外族语言来逃避追捕。他们当中一些人所受的罪,是现在过着幸福安定生活的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的。

犹太人是创造奇迹的魔术师。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人物中,犹太人的数量是最多的,并且横跨各个领域。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想办法让一切成为可能,不要随意地给面对的难题下定论。有些拦路虎看起来可怕,实际上只是纸老虎。犹太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不妨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不要随意给自己留下后路。有时候,就是因为有退路,知道失败后也不会一无所有,所以才使意志变得不坚强。丧失了必胜的决心,就好像失去了冲破万难的斗志,缺少了英勇刺杀的力量。生活中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也没有承受不了的苦难,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魄力,人们可以所向披靡。

古时候有一个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每当下人报告某个地方又遭遇了天灾或出现了人祸,他都会流着眼泪说:“太可怕了,这些事要是落在我头上,我是万万承受不了的。”

后来,灾难果真降临到王子的身上:王子的父亲被杀,他也被敌人囚禁,期间受到了惨绝人寰的严刑拷打,受尽了非人的折磨,而且还瘸掉了一条腿,最终沦为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

有个人听说了他的故事,非常同情他:“你真是厉害呀,要是换作我,我是断然承受不了的。”

听了他的话,王子正色道:“请你别说这样的话,世间所有的苦难落在你头上的时候,只要你不死,都是可以承受的,千万不要小看自己。”

是的,只要不死,怎样都可以活下去,所有的苦难都可以熬过去。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有时候是我们太过小看自己。

凡事事在人为,要学会通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要因为别人的危言耸听而变得胆怯,不敢尝试。有些事,尝试了,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了,结果往往会出乎意料。有时候,输了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自己没有竭尽全力。

总而言之,要想做成大事,克服难事,那么就不要在心中给自己留下后路,不要让思想之弦变得松动。在达到目标之前,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想失败了之后该如何,而是应该想成功了之后会得到什么。

除此之外,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做事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对自己狠一些,做事的时候才会更严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挑战自己,就好比一直行走在上坡路上,只能竭尽全力向上爬,不要停下来回头张望。总有一天,在你抬头向上望的时候,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顶峰!

8.提高自身的实力,才能赢得贵人的青睐

相对而言,90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更需要贵人的帮助,因为贵人的一句话有时候可让你少走好几年的弯路,所以你一定要结交贵人,但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贵人凭什么帮你?至少你得让他找到帮你的理由,所以年轻人首先必须提高自身实力,起码让贵人对你刮目相看,这是得到贵人帮助的前提。

一家企业的老板向邱永汉诉苦,说他的企业产品质量不错,就是销路不好。邱永汉到该企业车间参观,产品质量的确不错,就问:“你们的产品是以内销还是出口为主?”老板说:“主要是出口东南亚。”邱永汉马上告诉他:“产品的包装不行,日本味太浓,没有东南亚几国的民族特点,你改变一下包装看看,或许会有转机。”果然这家企业产品一改包装,在东南亚就变得畅销起来。老板千恩万谢,非要邱永汉当他企业的顾问不可,当时邱永汉没有答应。

此前邱永汉只担任了日本著名的理光公司的顾问,他不收顾问费,董事长市村清每年给他负担国外旅游费用。他写文章推荐理光股票,该股票扶摇直上。市村清建议他开一个顾问公司,邱永汉觉得有道理,1961年他的顾问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有了理光这块牌子做样板,很多企业老板慕名而来请邱永汉当顾问。邱永汉一看太多了,应付不了,就定下只收30家,采取会员制,每家每月收顾问费5万日元。虽然定死了名额,还是奈何不了一位生产石油暖炉的老板死缠,破例多收了一家。这样31家客户,每月的会员费邱永汉就可以收到155万日元。

他兢兢业业地为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解决了许多问题,双方都受益不浅。后来经济形势不好,企业全不景气,邱永汉又考虑开起了“财务研究室”。

20世纪60年代中期,邱永汉就开始研究日本的税制,并于1965年在《日本经济新闻》杂志连载起了有关税金的文章。他发现有很多人关心税制问题,又于1966年开始连载《税金报告》,大谈税制的苛刻、不合理,并教人们如何合法避税、节税,文章大受欢迎。于是,邱永汉挂出“财务研究室”的招牌,对外接受咨询,收费标准为每小时1万日元。

一位年轻人来到邱永汉办公室,说:“邱先生,我想请教一下,到底是经营小酒吧好,还是用钱投资地产更好?”邱永汉打量了这位年轻人一下,然后问他准备用多少钱去投资,他在猜年轻人有多少财产收入。年轻人说:“也没有很多钱投资,大约几千万日元吧!”

邱永汉告诉这位客户:如果利用数千万日元去经营小酒吧,每月盈利必定比不上用在地产投资上,因为资产增值不用缴税,所以邱永汉建议他投资地产更好。年轻人顿悟,满意而归。

邱永汉不太相信手相、风水之类的东西,更不相信命中遇贵人的迷信说法。邱永汉说:“其实所谓‘贵人’,只是重要的人际关系罢了。”

众所周知,一般年轻人创业“出道”,大多数仰赖亲戚朋友的提携,有些则是靠同事同学的引荐,有些则是因某种机会被人点了一下,就开始从事新的事业。总归而言,一个人要闯天下,似乎都少不了“贵人”的启示或提携的。所以人们把能够提携、帮助他人的人,习惯上称为所谓的“贵人”。

谈到贵人,邱永汉认为“贵人”很重要,但年轻人不能坐等贵人来相助。因为“贵人的出现,并不是凭空而来,至少要比你实力强的人看得起你才行,或亲朋好友皆认为你值得支持、提携,你才有贵人。假如你信用不佳或举止失态,讲话放肆,到处惹人讨厌,那么,贵人是永远不会出现的,即使出现了,也会渐渐失去的”。

把“贵人”理解为人际关系,邱永汉的话不无道理。他在日常生活中,就非常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此外,在关于“贵人”的论述中,他提及要注意与“贵人”打交道,否则会失去贵人。这一点他是有切身体会的,他举了自己与檀一雄的关系来说明。

当初他初涉日本文坛,一点名气还没有时,知遇他生命中的“贵人”檀一雄,才有了大转机。檀一雄是文坛大名人,就连《读卖新闻》的记者也不是随随便便能采访到他的。邱永汉在一本刊有他作品《浊水溪》的杂志中夹了一张明信片,寄给檀一雄,并附上几句谦虚求教的话。

檀一雄读了他的作品,意外发现该作品还不错,就推荐给大众文艺社出版。

攻关成功,邱永汉的作品一下便四处开花。檀一雄将他的稿子亲自送给《新潮》杂志,还打电话向《小说公园》《文学界》等杂志社打招呼,极力推荐邱永汉,称他是个很有潜力的青年。在檀一雄的推荐下,名气还不够出版个人专著的邱永汉,在大名人帮助下很快在现代出版社出版了《浊水溪》。

我们常常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寻找贵人和怎样结交贵人上,却忘记了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自身的努力。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把自身的实力提高了,才能触得到贵人的门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