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商人发家秘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张謇——下海状元

状元弃官从商,开办实业,是前无古人的新鲜事。张謇虽官居翰林,却以求实存真的态度和洞悉时事的敏锐眼光,发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呼声。他弃官从商,开风气之先,兴办大生纱厂,不足十年间,以每年催生两个企业的速度,构建起宏大的“大生企业集团”,堪称世界上一流的企业家,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毛泽东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状元经商 实业救国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状元出身的宰相为数不少,可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则只有一位,那就是清朝末年提倡和奉行“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

[事例]张謇,字季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风云人物。张謇出身于江苏通州(今南通)一个富农兼小商人之家。16岁考取秀才,24岁中举。由于在京师顺天考试得了第二名,是南方人在北榜中名次最先者,被称为“南元”,声名渐著,并为时称南派“清流”的翁同龢看中,作为有意延揽的对象。谁知接下来连续四次会试均落榜,他十分难过。

张謇回顾自己的科场生活,从同治七年(1868年)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整整25年时间消磨在场屋之战中,从县、州、院到乡、会各级重大考试20余次,直接在考场里的时间也有120多天,真是折挫英雄,消磨良善。愤懑失意之余,张謇将伴随自己多年的考具也扔掉了,想从此告别举业。

后来张謇掌教于江苏戆榆选青书院、崇明书院,还在通州海门倡导改良和发展蚕桑,办理棉布减捐,主张改进农业,采用机器和集资兴办公司等。在这些活动中,他结识了不少商人和中小地主。

光绪二十年春(1894年),张謇迫于父母之命,又去参加会试。这一次他时来运转,高中一甲一名,被点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但是这位翰林老爷并没有在官场上有什么大的作为。相反,由于受到甲午海战失败的刺激,有心要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1896年张謇受张之洞推荐在通州设立了商务局,同时又在通州酝酿筹办大生纱厂。当时张謇邀集海门人沈敬夫、陈维镛,通州人刘一山,福建人郭茂芝,浙江人樊芬,广东人潘华茂六人协商,这便是大生纱厂初期的“通沪六董”。但后来那几位多在上海经商的董事,有的因集资工作犯难,有的知难而退,先后辞去了董事之职。张謇无可奈何,只得向清廷求助。清以“官机”折价作为“官股”。以解决集资难题,所谓“官机”,即张之洞在1893年为湖南纱局向外购买的纺纱机,有4万余锭,闲置在上海杨树浦江边,已经烂锈3年,这样从选厂址到集资,张謇花费了极大精力,1898年正式在通州城西唐家闸破土动工。翌年便正式投产。

由于一切皆为初创,百业维艰。为了棉花和流转的资金,张謇东奔西走,利用自己的状元身份和影响,有时求助官府,有时呼吁官商,几次差点要关门停机,处境十分艰难。所幸那几年纱价一再看涨,大生产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在市场竞争中慢慢地站稳了脚跟。由于经营得法,利润逐年增长,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大生一、二厂已获净利三百七十余万两白银。这成了张謇办其他企业的资本。从1901年起,十年内他办了海通垦牧公司(为“大生”提供原料),还办了广生油厂、大兴面厂、资生锁厂、大达轮船公司等十几个企业。到辛亥革命前夕,通海地区已出现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点评]在中国封建社会,“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的状元郎是读书人最为钦慕的对象,也可说是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最终愿望。状元经商办厂,这在清朝中叶以前是无法想像的事,因为经商办厂一类,在中国人的心理中总不是一件“正事”。虽然明清以来,社会上开始有不少读书人“弃儒就贾”,商人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但除了有些长久困顿科场蹉跎岁月的读书人弃儒经商外,做生意的读书人终究不多。所以清末状元老爷办厂经商,轰动一时。

张謇是自古以来,第一位官居翰林而弃官从商的知识分子。这一惊人之举与他的反判与狂逸个性有关,但他在从商之路上的执著寻求和所付的艰辛是一般商人难以做到的,科场求官的几十年如一日,最后终于登顶;实业路上呕心沥血,他的创业之路简直是一部滴血的历史。

[运用]决定自己的前途,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切不可草率行事,抉择不当,于己于人都无益处。而若因此畏首畏尾,不仅无任何创新可言,也难以取得任何进步和发展。

松下幸之助于1917年6月为自己选择了新的人生之路,辞去任职七年的大阪电灯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经营,这意味着他辞去了相当于今天的公职公薪。他为什么下决心走独立经营这条路呢?原因有三:首先,他认为公司的生活不够充实,作为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人,公司的那份工作未免过于轻闲。其次是他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在他辞去公司工作的时候,他父亲已离开人世,每当他想起父亲的话“做生意才是立身之本,对你最有用,将来一旦成功,还可雇佣优秀人才,所以不要当什么勤杂工”时,他便觉得去独立经营对他来说是最合适的。第三,他的一系列设计得不到公司的承认,从而大大扼制了他积极向上的精神,压制了他的自信心。然而。不管怎么说,那时他才22岁,毕竟还年轻,对成功的渴望大大超过对失败的不安。最终他取得了成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只有对成功不断渴望并不懈地追求,才能有成功之日。

2、步履维艰 艰难起家

[导语]作为救国实践的第一步,张謇在通州兴办纱厂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但他可能没想到的是,这一实业之路从起步中进行到最后一直步履维艰。创业艰难百战多,也许正是如此。

[事例]纱厂的创办让张謇领略到未曾料想到的种种艰难,在筹办初期,张謇为了避免企业实权落入官方之手,采用了“商办”形式,由他联合几位富商分任董事,在上海和通州两地筹集股金。虽说上海人对办厂已不稀罕,但由于在外资纱厂的竞争中,华商各厂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致使一些官僚买办和绅商对投资办厂持观望态度,通海一带,更因风气闭塞,许多人还不知工厂是怎么一回事,尽管当地一些商人手中拥有相当数量的资金,可就是不愿意冒险拿来办厂,这一来,两地的集股都难以进行,张謇也不得不考虑另谋办法。于是他退而求其次,改取“官商合办”的形式,即由官方提供搁置上海久未使用的纺纱机,估值50万元作为官股投资,另由张謇组织绅商再筹50万元,合作经营。可是,张謇这边的50万元的筹集仍然艰难,协议不久,作为发起的股东们,翻悔的翻悔,请退的请退,事情还没有开始,就已呈现出失败的兆头。再加上遭逢上海纱市萧条,许多纱厂停办或欲出卖,集股根本无法进行。

在这进退维谷的境况下,张謇独立支撑,又改用“绅领商办”形式,认领官机的一半,即25万元,自己再筹集25万元来办厂,讲明官方只收取官利,不参与工厂的经营管理。虽说股金已缩减,但全数筹集仍是困难重重,张謇因此常常奔波于通沪等地。面对乡党友朋的讪笑毁阻及官方的空言搪塞,张謇“闻谤不敢辩,受侮不敢怒”,以坚忍不屈的意志顽强争取,有时不得不靠卖字来弥补旅费的不足。尽管如此,他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

光绪二十五年(1898年)四月,经历重重挫折的纱厂终于在南通唐闸镇“建成投产”。大生纱厂是通过临时的挪借告贷,在极其困难的状况下开工的。因为流动资金的严重缺乏,棉花、燃料等也不足所用,而官方与各股东又袖手旁观,致使张謇窘困万分,在上海与何眉生、郑孝胥“每夕相与徘徊于大马路泥城桥电光之下,仰天俯地,一筹莫展”。其时,他甚至还想通过出租纱厂抵出资金来加以维持,终因对方一再贬价未能实行。直到开工约半年后,通州棉纱销路转畅,纱厂获得丰厚的利润,才算渡过了难关。

为了铭记大生纱厂创办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刁难、捉弄,张謇授意请人画了四幅《厂儆图》,挂在大生纱厂的公事厅内,用作儆戒。这四幅名为《鹤芝变相>》、《桂杏空心》、《水草藏毒》、《幼小垂涎》的图画,分别讽刺了集资过程中洋行买办潘鹤琴、郭茂之的反复无常,江宁布政使桂嵩庆、太常寺卿盛宣怀的言而无信,通州知州汪树堂和幕僚黄阶平的暗藏祸心,多方阻挠,以及上海商界巨子朱幼鸿、严小舫的贪得无厌。四幅《厂儆图》形象地记录下脆弱的中国民族工业起步的艰辛。

[点评]张謇历经数年之艰辛曾反复筹虑,彻夜不寐,绕屋而走;曾走投无路,进退两难;曾靠卖字筹措路费……其创业步履之艰难,何止九死而得一生。

但他以其“闻谤不敢辩,受侮不敢怒”的创业精神,从未因为乡党友朋的讪笑及官方的空言搪塞而对商业有所动摇,他以其坚忍不屈的意志顽强争取到最后,这远非一般商人能做到。

成功者贵在不屈不挠。

[运用]出身贫寒,一文不名的郑周永经过初步努力,于1950年合并现代汽车工业社和职工土建社,成立了“现代建设株式会社”。“现代建设”刚建立不久,就接了一块热山芋——修复高灵大桥。

进入1954年后,韩国物价如脱缰野马难以控制。郑周永的失误并不在于未预见到通货膨胀,而是他自己不是专门的技术人员,忽视了当时技术装备不足的情况,他没有任何现代化手段以对付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

郑周永资金周转不开,会社财政捉襟见肘,只有到处告债。连其胞弟在美学习的生活费也不能维持了。事态危急,已近于绝境,他的一些竞争对手在幸灾乐祸地等待郑周永垮台的消息。但久经风波的郑周永对这种绝望处境并不陌生,他已在此之前经历过几次。这之后,对于胸怀大志、坚忍不屈的郑周永也并非就一帆风顺了。正如马尔科姆伯德所说,创业成功的果实甜美诱人,但创业成功的过程必须付出许多代价。创业只是奋斗的开始,因为只有在事业建立基础之后才能有所收获。

3、困境求生 背水一战

[导语]《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说,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开始从事一项事业,但是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善始善终地坚持到底,取得最终成功的人,则是很少很少的。张謇就是这很少很少的人之一。

[事例]大生纱厂开工仅半个月,就突然停了下来。张謇急忙查问,才知道是买棉花的资金用完了,厂里不得不停工待料。张謇无有他计,只得一方面让厂里把纺出的纱卖了,先买些棉花来维持生产,同时决定再次到上海去借款作为工厂的周转金。

张謇这一次到上海,一连奔走了两个月,却连一分钱也没借到。他发电报向老股东求援,同样没有回音。他急得嘴上起泡,双眼红肿,最后连带出来的旅费都用完了,无可奈何之际,只得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在四马路卖字3天,筹集回家的路费。凭着他的状元名声和一手好字,慕名而来的人很是不少。回家的路费是不成问题了,但他还是久久地在黄浦江边徘徊:空手而返,厂里急需的资金还是没有着落啊!

后来上海的朋友给他出主意,说可以先把工厂租给别人,几年后再收回,这样工厂还是自己的,得到的租金又可以作为流动资金。张謇不得已接受了这个办法。可是接连来了几个有钱的大商人,都拼命把租金往下压,并且公然表示,只要张謇答应,他们可以给张謇个人大大的好处。张謇听了大怒,强硬地回答:“你们把张謇当成什么人了?难道我也是货物,可以花钱收买的吗!哼,你们也太小看我张謇了!”

张謇回到了南通,决心背水一战,他采取沈燮均的建议:将库存棉花全部纺成机纱,卖掉机纱再购棉花,不断交替,居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这是张謇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活动而获得的意外成功。就这样,靠着卖纱买棉的办法,苦苦撑持着厂里的生产。好在近几个月里,棉纱的行情看好,售价连涨了几次。纱厂的资金不断扩展,不但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而且还略有结余了。大生纱厂终于渡过了这一次资金危机。

这一年,由于纱价大涨,大生纱厂获利达到20多万两白银。

张謇脸上的愁容终于烟消云散。

这一天,张謇带着纱厂出产的棉纱,到南京去看望两江总督刘坤一。棉纱用红绸布扎着,一共是两束。张謇笑着说:“这是我们大生纱厂自己生产的棉纱,送给总督做个纪念。”

刘坤一接过棉纱,连声称赞道:“好,好,我收下!过去人们称这种棉纱叫洋纱,织出布来叫洋布,现在我们自己也能生产了。这可全靠你的苦争苦斗啊,我要给你记上一大功!”

张謇说:“苦是苦一点,但这是我‘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再说为了国计民生,虽说吃一点苦,我心里也痛快啊!”

有一句话张謇没有说,那就是为筹措购买棉花的资金,他的妻子连首饰都卖掉了;而办厂这五六年来,他的家人从来没有在厂里支用过一文小钱!

[点评]张謇是一位不折不挠的执著的追求者,在创业道路上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但他有着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凭着百折不挠的精神,凭着坚韧品格,即使是挖肉补疮,也要背水一战。正如兵法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运用]亿万富翁李晓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马来西业正在筹建一条高速公路,对外公开招标。这个国家的政策十分优惠,但没有人愿意干,因为这段公路不太长,车流量也不很大。

李晓华赴该国考察时,得到一个消息:离公路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油汽田,储藏量十分丰富,因为最后确认工作还没完成,这条重大的新闻该国没有正式公布。

如果油汽田正式开采,这条公路的车流量可想而知,而该地区发现了大油汽田的消息一发布,这块地皮的价值交呈直线上升……

“干!”李晓华下定决心,他拿出全部的资金,又以房子等财产抵押从银行贷款,以3000万美元拿下了这个项目。可是贷款期限只有半年,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如果丰平这段公路出不了手,贷款还不上,李晓华就得跳楼。

风险实在太大,但李晓华仍决定背水一战。经过5个月零16天的等待,该地区发现大油汽田的消息终于公布了,李晓华投标的项目的市值即翻了一番!

兵战中,作战指挥军队,把部队投置于危险境地,使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特别的力量,拼死作战,亦能产生临危反胜的战绩。商战亦是如此。因此许多企业都十分注重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危机感”,以保持一种“进取精神”。其实困难和挫折只是一种考验,能克服艰难险阻,善始善终地坚持到底,必能成就常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

4、以俭养富 禁止铺张

[导语]为了把工厂办好,张謇除了对用人方面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外,还要求所有工人不许奢侈浪费,并为此制定了三四百条规定。同时,张謇对自己更为严格约束,平时极为节俭。

[事例]为把工厂办好,张謇亲自抓生产管理及其重要事务,尤其是狠抓了“任人”、“花红”和“堵漏”三个环节。

按照张謇的要求,厂里的“执事”要选取“熟手及性情勤谨名素好之人”,并采取“保荐”办法,明确保荐人,立定保荐书,日后如果经济上出了差错亏空,向保荐人追查。厂里各车间、工种,某处需要几人,某人何职、经办何事,从张謇自己开始,下至各董事、各执事以至勤杂百工,各个条例明确,有章可循,且写在板上,悬挂于各处,以便检查,做到赏罚分明。

厂里的工人,按照工种、技术高低、劳动强度,定不同的工资标准。各级管理人员,也都按职事大小合理领取薪金。除此以外,“每年余利,除提保险公债外,分十三股,以十股归股东,三股作在事人花红”。这个“花红”,随着盈利升降而升降。生产越好,各级执事管理的人员收入就越多。

为了把工厂办好,张謇时时告诫大家不许奢侈浪费。在厂里,只有聘来的洋工程师和技工可以例外,他们可以拿高薪,吃两餐,一个月到厂里只工作几天,主要是技术指导;对于其他人,则严加管束,连执事人员的饭菜标准都有规定。对于工人就更近乎苛刻了。他们每天做工12小时以上,并身受三四百条“规定”的束缚,违者常处以扣薪、体罚和关押等处分。

张謇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平时极为节俭。办厂之初,数年不领工资,出门办事也都住在朋友家中,尽量不花公款。厂里的杂絮寸纱都不许浪费,连丢在地上的一块小红纸也要拾起,并嘱咐身边的人说:“寸纸尺线都不要丢掉,要好生节约。”

大生纱厂建成以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廉价的劳动力,抵制了洋货的输入,多少实现了以实业救国的初衷,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点评]大凡成功的商人在创业初期都必须历经一部艰辛的创业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在勤劳和节俭的基础上渐渐完成的,奢侈浪费永远不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张骞的节俭和艰辛的积累过程实在令人感动。

[运用]现如今,许多企业都提倡“俭以养富”的治厂之道,他们采取一切措施,培养员工的“成本观念”。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只要你悉心节省,你想节省多少就有多少。

在日本,为了节省电话费,许多企业对电话使用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如打长途电话,必须事先拟好提纲,以免通话时间过长多付费。有的企业还要求,打电话特别是打长途电话时要站着讲话,以便别人监督。甚至有些企业采用带有控制检查装置的电话机,节省电话费的效果甚大。所谓控制检查装置,最普通的是内藏有微型电脑,能够利用液晶显示出通话的时间和电话费。有的电话机在通话3分钟后,即自动发出警告声,以督促使用者长话短说。在一家汽车部件公司,电话机可以自动打印出电话费,并规定使用者必须在记录单上的数字后面盖章。尽管几个人使用一部电话机,公司也能准确地算出每个人的使用量。

在使用电话方面,还有一点就是公私分明。虽然各家公司办公室里都装有电话,但仍在楼道里安装须投入硬币才能使用的公用电话。办公室里的电话只限于联系公事,办私事则要求用公用电话。

5、改革弊端 强化竞争

[导语]面对信息及知识的迅速更新,企业外部环境及商业模式的演变,要求企业不断地调整管理模式及商务运作方式。大生纱厂的创办者——张謇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管理体制的变革,他利用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对原先的管理弊端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为提高其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例]为了克服洋务企业衙门式的管理弊端,大生纱厂开办之初就实行了“总理”统管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张謇任纱厂“总理”,处于总揽全局的地位。同时由负责商董分管各部门。

张謇拟订的《厂约》共十六条,除阐明办厂目的、动机外,对纱厂各主要部门负责人的责权、利润分配、奖惩赏罚、工资福利以至职员伙食标准、徒工学习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他将全厂分为厂工(生产)、进出货(供销)、银钱账目(财务)、杂务(总务)四大部门,每一部门由一名商董(经理)负责,下设执事(职员)和监工管理生产。进出货由于涉及通沪两地,事重而繁,除正董住通州外,另设驻沪帮董一人。

《厂约》规定了董、执事在各部门的职责,并且要求进货出货董、执事住在行栈,厂工董、执事住在工厂执事楼(办公楼),银钱财目董、执事住在总办事处。

此外,《厂约》还规定了总理职责,统计报表制度、奖惩制度、工薪发放办法、伙食标准等。

《厂约》规定:每天下午两点钟,各董要集中到总办事处,及时研究花纱工料出入利弊得失,酌定因革损益,由总账房统计大略,编为厂要日记,以备存核。

在企业收益分配方面,《厂约》也规定得十分具体。利润分配办法是:

每年余利,除提保险公积外,分十三股,以十股归股东,三股作在事人花红。三股中两股归绅董,一股归各执事。绅董之两股,作十成分派,绅得一成半,杂务帮董得一成半,行厂银钱董各得二成,余一成提供善举。各执事之一股,亦作十成分派,行厂各得三成半,银钱所得二,杂务得二,由总账(房)年终汇齐各功过单,核分三等酬给。

由于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考核严明,基本上克服了官办企业中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权谋私等弊病。值得注意的是,大生纱厂的早期创办者个人素质和才干也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张謇是一位有学识、有决策能力、有气魄、有经营管理才干的领导人,他是从痛苦的社会人生经历中觉醒的一位爱国知识分子,自觉担当实业救国的重任。他具备了早期资本家的基本素质和卓越条件,是大生纱厂主要创业者。

大生纱厂早期主事的沈燮均(当地花布商)、高清(当地木商)、蒋成箴(当地典当商)、徐翔林(本地商人)和林兰荪(大生纱厂上海账房),他们大多是通海地区花、布、典当、大材等业商人,一般熟悉商情,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由于他们与张謇有10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彼此信赖,均以个人银钱入股,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交织在一起。由于他们多年营运某一行业,各有专长、特点和商业信誉,因而能够以企业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形成责权利结合,讲求效益,共同承担风险的管理群体。

[点评]张謇为了克服企业衙门式的弊端,实行了各个部门的分工负责制,由于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考核严明,从而克服了官办企业中心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以权谋私等弊病,通过多方的改革,使大生集团在竞争上有了明显的优势,这样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在19世纪末的中国,张謇就能制定出这样一套比较完整新颖的管理制度,应该说是很有见识的。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于改善企业的管理,形成企业新风气,以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了较好的作用。

[运用]全球经济放缓,迫使大部分企业不得不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变革以求提升整体竞争力,很多企业又回到公司运营的基本上来。

企业变革的核心是管理变革,而管理变革的成功来自于变革管理。变革的成功率并不是100%,而是很低,常常使人产生一种“变革是死,不变也是死”的恐惧。但是市场竞争的压力,技术更新的频繁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变革可能失败,但不变肯定失败”。

比尔·盖茨在《数字神经系统》中讲述了这样一句话:“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变革成为时代的主题。面对变化,管理变革成为了企业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罗杰?史密斯为了改革管理阶层的体制,特制定了一项为期两年的全公司“反省改造计划”,向520余名经理人员提出了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要求检查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及改进方法。“反省改造计划”由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监督执行。经特别工作小组提议,史密斯1984年1月推行了一项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改革的总方针是扩大各级的决策权限,放松纵向控制,使下属人员与掌握决策权的经理之间减少层次,直接接触。新的体制使最高领导层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实绩了如指掌,从而做到了赏罚分明。更为重要的是可保证全体工作人员“参与管理”,即直接参与决策或在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降低消耗 注重质量

[导语]成本下来了,利润就上来了。大生纱厂初创业时,步履维艰,资金短缺,这时要求生存,更需要关注成本,成本越低,性价比越好,方能在竞争中取胜。

[事例]大生纱厂开工时,几乎没有什么流动资金,采取尽花制纱、卖纱买花的启动生产,居然让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生存发展下去,这似乎是一个奇迹。但只要考察一下大生纱厂成本消耗、产品质量,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从原料和产品的成本看,大生纱厂大大低于同行。如前所述,通州是长江三角洲优质棉花产区,原棉质量超过相邻产区。20世纪初,通州、崇明、海门三地每年上市棉花40万包,因大生纱厂每年用棉不过10万包,足以保证大生发展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大生纱厂设在棉花产地。就近收购,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省去运输费用。因此在原料的成本方面,比上海各厂低廉得多。其次,所产棉纱也不需长途搬运,异地销售,只需就近出售给遍布通海地区的土布织造机户就行了。与上海纱厂相比,又省去了产品运输和租用货栈等各种费用。

从工资水平看,大生纱厂大大低于上海各厂。通海一带棉纺织业素称发达,劳动力熟练程度高。许多农家耕织结合,尚未与土地分离。大生纱厂从当地农村招工,可以大大压低工资标准。

19世纪末,通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封建剥削和机纱市场的排挤下,陷入贫困破产的困境。大生纱厂借机招收大批衣食无着的女工和童工,每天只付给他们一角多钱,有的甚至低到五、六分钱。

据统计,大生纱厂的平均工资大约比上海各纱厂的平均工资低10%-20%。

大生纱厂正是利用通海地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消耗。他们生产出了高质量、低成本的机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据大生纱厂考工账房1899年9月(光绪二十五年八月)致上海账房的信件说:

“此月纱未纺出,已被卖空,定去560箱。”

张謇正是利用了通海地区机纱生产和销售的有利条件,才使大生纱厂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点评]张謇一生多挫折,开办纱厂,几经奔走,才将纱厂建立起来。然建成之后却无资金促生产,此时要想生存,难上加难。可张謇毕竟不是一个容易被困难吓倒的人,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就近取料,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本,再加上注重质量,大生纱厂也竟然一步三摇地生存了下来,这无不与他的经营成本理念有关。

[运用] 19世纪末年,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安德鲁?卡内基购进了采石场和铁矿,以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他即采用转炉炼钢法,又采用比早期的转炉炼钢法更经济、可以用大量废钢铁和劣质煤作原料的平炉炼钢法。他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销售渠道——满足当时在美国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的摩天大楼和大批桥梁所用的钢材。他曾对一些同行说:“我能使我的钢的售价比你们任何一家的都低,用低价出售来抢掉你们的生意。什么时候我需要市场,市场就是我的。”

这一切都与他那“密切注意成本,就不用担心利润”的竞争要诀有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成本低了,利润就自然上来了,这是一条永恒的经济学规律。安德鲁?卡内基正是掌握了这一规律,才超过了众多的同行,发展了他的钢铁业。

7、推行植棉 自供自给

[导语]工厂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原料,纱厂的兴盛靠棉花。为了满足纱厂的生产,张謇决心自己生产原料,他大力创设垦牧公司种植棉花,此举一可降低成本,二可保证原料的质量,不失为一举两得之计。

[事例]工厂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原料,纱厂的兴盛靠棉花。江淮之间产棉基础原是不错,但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工业生产的需要,张謇为此专程到农村调查了解,东海之滨沉睡的荒滩更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苏北沿海,由于长江和黄河的泥沙冲积,海滩不断地伸延发展。长期以来,从启东海门到赣榆沿海的老百姓,大都以熬盐为主,兼及垦牧。随着海岸线不断推移,为农垦提供的自然条件也越来越适宜了。

张謇在考察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后,主张优先发展棉纺织业,并身体力行,创设原料基地,推行棉花改良。他说:“究今日如何致穷,他日如何可富之业,私以为无过于纺织,纺织中最适于中国普通用者唯棉。”轻纺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收效快,张謇优先发展轻纺工业的主张和实践,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1900年,张謇办纱厂初见成效时,着手创设垦牧公司,为纱厂开辟原料基地。这一年,他四次到吕四沿海一带勘察可垦地,派人测绘滩地,亲手订立通海垦牧公司集股章程,募集股金。由于垦牧公司设在沿海地带,创建初期多次遭受风浪袭击,损失巨大。张謇毫不气馁,命人在险要之处以石板护堤,进而又改用钢筋水泥构筑,才使堤圩未受重大损毁。张謇对公司土壤改良提出的措施也颇独特。先在划定好的田四周筑埂储雨水,冲消盐分后再排于河中,称“蓄淡”。蓄淡相当长时间后,才种植耐盐的芦苇、苜蓿,称“种青”。经护堤与种青数年后才种植棉花,为使已垦田保持肥力,规定一年只种大豆和棉花。1910年后,垦牧公司开始收益,据不完整资料统计,公司自垦田平均每年向纱厂提供棉花12000担左右。张謇首创垦牧公司自营原料基地的做法,为纺织行业树立仿效的样板,之后,黄海之滨雨后春笋般成立40余家盐垦公司,拥有土地2000余万亩,开发种植的土地达到400余万亩,年产棉花60余万担,为棉纺工业开辟了新的棉花来源。

[点评]在晚清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生存极其困难,张謇开办纱厂,其目的是希望增强国力,效仿西方,促进实业的发展,但是事实上很多不如人愿,全靠自己一个人奔波,资金短缺,也只有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倡导节俭,才得以发展。然张謇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满足于当时所取得的成就,为了在事业上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他又创设垦牧公司,一可以保证自己纱厂的需要,二可带动当地的经济。

张謇常常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而办一国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他兴办实业的过程中。

[运用]洛克菲勒对于自己的公司极为注重成本的节约,他曾就降低制造石油成本一事说过,标准石油公司必须永远认识到它是在为穷人炼油,他们必须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为了节约费用,洛克菲勒标准公司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实现自给自足,不让任何人在公司能够自行生产的每一项目上赚到钱。一言以蔽之,这就是标准石油公司的做法,后来成为20世纪老练成熟的公司所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方针指导之下,标准公司自己制造油桶,在每个桶上可以节省1美元;洛克菲勒年复一年地进行投资,并且亲自指导经营,还制造出公司自用的储油车厢,以供铁路使用,不仅使运输效率提高,而且还可以防止石油渗漏。这种安着两个巨型木桶的原始油车有效地使用了货车载运的空间单位,就是洛克菲勒智慧的结晶。

8、坚持改良 促进生产

[导语]产品的生命有一定的周期性,唯有不断地改良和创新,才能增强竞争力。张謇为了促进生产,引进新品种,推广种植,最终达到了改良的目的。

[事例]早先南通地区的棉花,纤维粗短,只宜纺制8—12英支的棉纱。张謇创办垦殖事业,坚持与改良棉花品种相结合,引进优良棉种,种植比较,择优推广,为纺制中细支纱做好原料准备。这种远见卓识,在同期从事棉纺织业者中,亦属凤毛麟角。他实施改良与推广棉花良种的主要措施就是办农校。1901年,通海垦牧公司开始引种美国陆地棉。翌年,张謇在通海垦牧公司内开办农学堂。1903年,张謇去日本考察,带回鸡甲棉种,在农学堂培植。1906年,农学堂迁至南通,附属于师范学校,称农科,1908年起,规模随学制变化四度扩大,从初等农校、乙种农校、甲种农校到大学农科,一直是张謇改良棉花,推广种植的基地。张謇说:“非设法试验,明效众著,无以开风气而昌实业。”为选择优良品种,张謇花8年时间,收集世界各地150个棉种,供农校种植研究。

张謇十分重视农校改良棉作的教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不惜耗资购地辟实验农场、苗圃,购置仪器,设立化验室。张謇要求农校的教学结合本地特点,使棉花品种的改良、培育试验及推广种植能直接为棉花生产服务。他让土壤学教授带学生到南通各地取样,分析土壤,指导农民根据土壤特点选择棉种。他还指示昆虫学教授带领学生到南通各地捕集虫类,制作昆虫标本,指导农民灭害保植。根据张謇的意见,农校设有完备的棉花样本室,存纤维比较样本4000余种,棉花的花、铃、籽及害虫标本50000余种,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供直观的良好条件。

改良棉种的目的在于推广种植。1909年起,在张謇的安排下,农校积极向农民推广优良棉种,前后达9年时间。为了引起农民改种优良棉花的兴趣,张謇支持农校师生携带良种标本,向农民宣传种植良种的好处,举办改良棉花的展览会,参观的农民络绎不绝。根据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载,1910年,南通棉产达到74万担,居全省之冠。经不断改良的棉花品种,纤维增长且细韧。1922年后,南通的纱厂改纺16—40英支纱时,原料取之当地而不需远求,外地纱厂亦对南通棉花格外青睐,争相购买。

[点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种植的棉花由于棉种优良,种植得法,中国棉在与洋棉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棉花质量的低劣不仅影响了棉花的出口,也影响了棉纺织品与洋货的竞争。

实业的振兴是国家振兴的基石,而农业又是基础之基础,故必须大力发展。当然,当时对农业的重视与传统的重本抑末已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抑制,而是力图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从推动工商业发展的角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张謇在考察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后,主张优先发展棉纺织业,并身体力行,创设原料基地,推行棉花改良。他说:“究今日如何致穷,他日如何可富之业,私以为无过于纺织,纺织中最适于中国普通用者唯棉。”轻纺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收效快,张謇优先发展轻纺工业的主张和实践,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他所提出的品种改良,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其一、提高产量;其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以便工业品在与洋货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运用]任何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生命周期,都要经历一个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最后在市场上消失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一、产品的生命有限,这意味着市场上没有永远畅销的产品,任何产品终将被市场所淘汰;二、一种产品进入衰退期,这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将要结束,此时的产品即使凝结了再多的劳动也只能是无效劳动;三、如果不进行创新,一直坚持生产这种产品的话,企业就会随之消亡。因此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产品的生命力。

德国大众总裁费迪南?皮埃切一直热衷于产品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从担任保时捷公司开发和赛车部门经理开发了917型赛车起,在奥迪公司又开发了奥迪100型车,在大众公司还开发了帕萨特车,等等。这些新产品,使得大众公司稳步发展,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9、加强管理 健全制度

[导语]管理是一种技艺,一种手段,健全的管理制度将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在大生企业内部管理实行一套完备的制度控制,张謇和他的管理者制定了一部全面规范的厂规和厂约。

[事例]《厂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高、中、基三级管理。高层管理机构由总理张謇、协理、坐办和董事会组成,它是纱厂的决策机关。中层管理机构由厂(经)董、各所所长和高级执事组成,负责纱厂的日常事务。基层管理主要由低级执事、领班、监工和工头组成,其职责是监督和指导工人生产。

那么,大生集团的中层管理具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机构简单,效率较高。

大生分厂设立之初,在经董之下设正账、删账或内、外账,以及管库、司秤、发纱、发庄、看银等办事员,协助经董管理日常生产事务。除进出货所人员有14人外,其余各所人员少则3人,多则7~8人,一般为4~5人左右。大生分厂中层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还不到70人。而据第一次农商统计,大生分厂共有2100名员工,通海垦牧公司开办后,仅有常驻经理1人、银钱总账1人、帮司1人和垦务1人。1907年,垦牧公司取消经理,“视各堤事之繁简,设主任以专责成”,每堤设主任一人。这种直线式管理具有权力集中、上下级沟通便捷的优势。

第二、责权分明。

大生纱厂的《厂约》和计分20类195条的《大生纱厂章程》,从财务管理、生产过程,到后勤保障,以至执事餐饮标准都做出严格的规定。按照章程要求,银钱账目董掌管银钱总账房,进出货董统辖子花栈、净花栈、批发所、零销所,厂工董统辖工账房、机账房、物料所,杂务董统辖杂务账房。

各厂董和执事必须遵守《厂约》和《大生纱厂章程》中的有关细则,尽职尽责,并以《厂约》、《章程》为标准管理本部门事务。《厂约》对执事按月考评,并要求厂董对执事负有连带责任,“执事之功过,皆其功过”,以此督促厂董强化对自己部门的管理。《厂约》同时给予执事弹劾厂董的权力。

大生集团还以经济手段规范管理责任。大生纱厂的余利分配与管理者的工作实绩挂钩,“花红以所效为等差”。《厂约》明确规定执事的功过标准:“一年进花,衣分斤重,有赢无绌;一年出纱,磅数成色,有赢无绌;一年考工精进,备料应需,调款便宜,及弭险勤勇,利益全局者,为上等功。一年办事平稳者次之。得失并见者又次之。无心之错,牵连之咎及求好而反坏者为公过;营私舞弊,亏空犯规,及偷情误事者为私过。”

第三、弹性化管理,即管理的规范化与人性化双管齐下。

工厂化的大机器生产,是高度的分工协作,它要求各工序衔接紧凑。任何一道工序的差错都可能会影响全局。没有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其后果是难以想像的。为了保证生产的有序化,纱厂对扰乱生产者严惩不贷。与上海各纱厂一样,大生各纱厂惩罚办法通常是体刑和减薪两种。

《广生油厂机房章程》对擅离职守、“致损机件”者,也给予扣除当日工资之类的惩罚。纱厂还严格定额管理,凡完不成纺纱任务者将受罚。

资生冶厂规定,管理者“必须三昼夜作一汇核出贷数,考察冶工勤惰优劣,陈明经现或升用或斥黜”。

[点评]为加强对大生企业的管理,张謇实施详尽而完备的一套厂约、厂规,其特点鲜明,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它主要体现了机场简单,效率较高,责权明确、奖惩分明,管理规范和人性。

[运用]作为一个组织必须要有完备的规章制度,以便加强管理,奖励那些勤奋、严格遵从法规、在经营中取得成绩的下属,对那些违背法规、偷懒、给店号造成损失的人加以惩罚。良好的经营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各项业务的运作有章可寻,从而形成科学而有序的运作制度。

印度塔塔集团的第三代领袖J·R·D·塔塔十分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并不失时机地把这些经验引进到对塔塔集团的管理中,促使集团和所属企业不断改革。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塔塔的领导下,塔塔钢铁公司对运作组织作了全面改革,设立了研究和开发、冶金、生产控制、工业管理、统计、人事等职能部门。如工业管理部于1948年对塔塔钢铁公司的生产组织进行机制改革,这项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工作量改革和建立工资奖励制,在设备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联系劳动指数,定出激励奖金,设备利用率和劳动力利用率平均达到80%,就可以得到奖金。工资奖励制的实行,无疑促进了生产,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益。50年代后期,工业管理部再度对工作量加以改革,实施后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既实现了在劳动力不增加的情况下钢产量翻番的目标,又强化了劳动强度,加快了生产速度。

10、注重商标 创立品牌

[导语]注重商标,创立名牌,营造品牌效应。中国商标注册机构成立较晚,但这并未妨碍中国纱厂打出自己的商标,用这种无形资本抢占市场。此外,在经济手段不能奏效时,大生更是利用在当地的权势,阻碍外地棉纱的销售,从而维护了自己的纱销市场。

[事例]张謇为自己创办的纱厂取名“大生”,这主要是取“天地之大德,曰为生”的意思。大生纱厂当时在机制棉纱上使用的产品商标,就是后来我国近代棉纱市场上的名牌“魁星”牌商标。

张謇先生以“魁星”作为自己产品的名称,这与他当时的身份、想法和决心等都有一定关系。“魁星”在我国神话中,是能主宰兴衰的神。过去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用此二字命名的建筑,如:魁星楼、魁星阁等。张先生取“魁星”作为棉纱的商标,目的就是要使将来大生纱厂的产品数量和质量,达到国内同行业的第一位。

当时,大生一厂正牌纱商标为魁星、红魁,副牌为蓝魁、绿魁。1922年以前正牌全部用通花作原料,副牌则掺用外地棉花。通州棉纤维较短、略硬,所纺棉纱极适宜于织制平挺厚重的土布。大生早期12支纱就以“纯用通花纺制”招徕客户。魁星棉纱一问世,便立刻走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不计在崇明的销量,仅在通州一地,大生产品即占该地棉纱销售量的“十分之五六”。

大生二厂商标为正副寿星,多用纤维柔细的启东棉为原料。大生三厂正牌为三星和彩魁,副牌为老人桃;副厂商标为金魁。20年代末,棉纱又增加了寿鹿、轮船两个品牌。但魁星始终是大生的拳头产品。大生通过商标营造品牌效应的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企业的形象。

此外,张謇除了平时抓好“魁星”牌棉纱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这样就使得“魁星”牌棉纱的生产规模和社会声誉不断壮大。

1911年,大生纱厂兼并湖北大淮纱厂,扩大了中原市场。一战的爆发使西方洋纱的进口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魁星”牌棉纱占领了华中市场。在当时国内棉纱行业中,“魁星”牌棉纱因其产品质量精良,一直是国内众多棉织品厂家首选的原料。值得一提的是,大生纱厂生产的12支“魁星”牌棉纱产品曾在1918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点评]注重商业创立品牌、营造品牌效应是现代商战的必要手段,张謇此举可谓眼光独到,深领经营之妙。他不但创建了以纺织业为主的大生资本集团,还创立了以“魁星”牌为代表的一系列名牌棉纱商标。其品牌意识在当时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

[运用]我们知道,商标对一个企业来说意味着生命。五十年代初“索尼”公司原名“东京通信工业”,是一个完全日本式名称的小公司。在1953年,盛田昭夫在欧美旅行考察,人们对他的公司名称“东京通信工业”感到不容易记,连发音也感到困难,这使盛田昭夫认识到,如果一家商号的名称连发音都困难,还能做生意?!他回到日本后和井深社长商量,认为必须改变商号名称。此时,正好他们获得了生产美国的半导体收音机的专利权,准备制造半导体收音机,向世界市场销售。井深社长就趁这个机会换了一个新的牌号,他每天翻字典,搜索枯肠。过去,他们制造过盒式录音带,曾取名“some”(音波)的“sony”一词,所以定为“sony盒式录音带”,就此联想到“sonny”(“小宝宝”这个词),便把其中的两个“n”省去一个,把公司名称改为“索尼”(sony),于是,索尼公司便随着其生产的半导体收音机而传播开来,“SONY”也因其简单易认的罗马字母而为人们所接受。而如今“索尼”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所以,注重品牌,才能营造效应,有了效应,才能占得市场,赢得发展的先机。

11、避实就虚 多方联手

[导语]大生各厂发展壮大时期,张謇为面对上海、苏、锡、杭、江阴等地纱厂在通海地区寻找并占据市场的竞争,使出浑身解数,多方出击。

[事例]大生纱厂未规划前,便有机制棉纱涌入通海地区。大生纱厂即将建成投产时,张謇等人便“闻外间纱贩,有把持厂市之势,门内亦有窥伺之人,操纵之间,止争沪汛时刻”。大生各厂发展壮大时期,也是上海及苏、锡、杭、江阴等地纱厂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牌号的棉纱也都在通海地区寻找市场。面对众多竞争对手,张謇等纱厂领导人使出浑身解数,避实就虚,多方联手,占据棉纱销售市场。

第一、避实就虚。特别是在早期,大生棉纱销往外地,一个重要原因是到机纱竞争不甚激烈地区开辟新的市场。如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导致“商市不通”、“纱忽壅滞”。大生便避开苏、沪棉纱的锋芒,“西而南昌、九江,北而徐州、宿迁”销售棉纱。新市场的开辟,其结果立竿见影,“是年即有余利填还开办费”。

第二、与钱庄联手维持纱市。通海地区的钱庄是个比较独特的金融机构,不但承接押款、汇划业务,而且自1899年以来“都在注意带做机纱生意”,还有兼营钱、布二业者,有兼营钱、纱者,甚至有兼营钱、花、纱和关庄布者。20年代末,南通一地钱庄已达24家,资本额在1万元~5万元者14家,5万元~10万元者3家,10万元~50万元者9家,50万元~100万元者1家。1918年时,大生各纱厂曾与南通和南通境外的46家钱庄存在着较密切的业务往来,其往来中一项共同行为即是排斥异地棉纱的侵入,保护本地棉纱的销售。

第三、与关庄布结盟。大生纱厂与关庄布保持着密切的商业伙伴关系。土布商人是家庭手工织布业和机纱市场的中介,他们在市场上购买棉纱卖给农民织布,然后再买回他们织的土布,运抵外地销售。土布商人特别是关庄布商人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大生的命运,大生决不能疏远和低估他们。大生筹划之初,张謇即邀请关庄布同兴宏庄主沈燮均和刘正大庄主刘桂馨为集股办厂的董事,并聘任沈燮均为大生纱厂第一任“进出货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督接任大生协理后,相继与沈敬夫、刘桂馨和章源大布庄庄主章维善结成儿女亲家。后又邀请章维善参与人生的经营管理,劝说通州得记钱庄兼关庄庄主张树源入股大生。由此实现了大生纱厂与关庄布巨头的合作。

[点评]大生纱厂在刚建成之时,外间都争相争夺通海地区市场。作为正在发展壮大时期的大生各厂,张謇主要采用与强者联盟的手段来壮大自己,并达到了目的。

[运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对手如云,作为中小企业,走合作的道路,会更有生存发展的机会。但是合作是需要讲条件的,合作双方能互相提供对方没有或者不足的东西,才有合作的基础。它所强调的是“优势互补”。这种合作方式,对初创业者是一种迅速实现目标的捷径。

世界运动鞋大王菲尔·耐克在初创业时,不得不多方寻找可以出海的平台。他们先是找了几家美国的制鞋厂,要求进行合作,但遭到了拒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耐克把目光投向国外,他找到了日本制鞋商鬼冢虎,这个日本商人认识到这是一个在美国发财的机会,就同意合作,达成了协议:日本制造,美国设计经销。耐克公司的雏形因此诞生,菲尔·耐克从此走了他的创业之路。

随着耐克公司的不断壮大,菲尔·耐克决定向海外扩展,他依然采用与各国厂商合资建厂的策略,凭借当地廉价的劳动力为依托,运用耐克的精美设计和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美观实用的耐克鞋。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产品价格能为大众所接受,而且避开由贸易保护主义对进口商品的关税壁垒。

12、广泛置业 配套发展

[导语]企业多元化经营应从相关式相近行业着手,张謇正是凭借此,以大生纱厂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

[事例]张謇以纱厂作根基,分蘖出一系列连环配套的企业。

(1)为解决纱厂原料而创设的通海农垦公司。

张謇认为,纱厂建成后如果不能解决好棉花问题,就是“本末不备”。1901年,筹集资金23.5万两,在南通东部的吕四以南、海门东部的海复镇的滩涂上筑堤围海,建立了通海垦牧公司。到1912年,共建成24个农垦公司,拥有棉田125万亩,年产棉花约2000万担,从而保证了大生四、五两个纱厂的原棉供应。

(2)为利用棉花的副产品而设立的广生榨油厂。

原棉加工后,留下大量的棉籽。棉籽含油量高,既可作食用油,也可作工业原料。按传统的办法榨油,出油率很低。上海油厂来收购棉籽,价格十分便宜。所以许多棉农往往直接将棉籽作肥料,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1903年,张謇决定由大生纱厂直接出资购买新式榨油机,在唐家闸建立广生油厂,榨出的油经纯净后卖给农民食用,油下脚卖给肥皂厂作原料,棉饼用作肥料。

(3)为解决纱厂机器修理而设立的资生铁厂。

张謇考虑到纱厂的机器经常要修理,必须要有自己的修理工厂。1905年,他开始筹建铸造厂。1906年又投资22万两,购置各种车床、冲床、化铁炉等设备,建起一个机器制造厂,名为“资生铁厂”,取“资助大生”之意,该厂主要为大生产修配机器,前后为大生系统各企业制造各种纺织机械1500多台。此外,还为农垦公司修造机器,并制造载重数十吨的大小轮船10多艘。

(4)为解决纱厂的电力牵引和照明创设通明公司。

大生纱厂建成之初,厂内的小型发电机组仅能供本厂照明,不能用于生产。1916年,张謇在如皋和唐家闸建立了两个小型发电厂,称为“通明公司”。1920年,大生产又投资在天生港建立一座较大的火力发电厂,使纱厂部分机器改为电力牵动,并解决了南通的照明问题。

(5)为解决纱厂的原、燃料及产品的运输创设轮船公司。

南通的东面和北面临海,南濒长江,离上海虽仅百里,却因水路阻隔,交通不便。南通各纱厂所用的机器设备、燃料等,都要从上海运来,而生产的棉纱、布匹也都运往上海销售或转口。靠帆船运输,既慢也不安全。张謇在筹建大生纱厂时,便购买了一艘轮船,成立了大生轮船公司,专为纱厂服务。大生纱厂投产后,张謇于1904年把大生轮船公司扩展为大达轮船公司,除扩建原先南通的天生码头外,又在上海修建了大达码头,先后添置了7条大型江轮,张謇还在唐家闸开办了大达内河轮船公司,拥有20条客货轮,15条拖轮。他还积极筹建中比轮船公司,开辟远洋航线,可惜此愿未了,他就病逝了。

(6)为大生系统融资服务创设的淮海实业银行。

张謇在南通创办了许多企业后,对外的资金往来日多。但是,当时南通只有老式的钱庄,没有一家新式银行,业务往来很不方便。因此,他一直考虑自己开设一家银行。1919年,他在南通正式成立了淮海实业银行,由其长子张孝若任总经理,并在上海、汉口、扬州、南京、苏州、镇江、海门等地设立分行,在盐城、东台等地设立分理行或办事处。它成了张謇企业融通资金的重要机构。

(7)张謇在南通还创办了复兴面粉厂、大达公电机碾米厂、阜生蚕桑染织公司、翰墨林印书局、南通织绣总局、南通公共汽车公司等约计40多家中小型企业。

到1912年,张謇的大生系统自有资本达1224.3万两银子,加上各农垦公司的投资1238.7万两,全部资本高达4483万两,成为20世纪20年代前中国最大的私人民族资本企业,成为海内外公认的中国资产阶级企业家的第一人,他的创业精神、创业历程给后人留下宝贵财富。

[点评]在近现代史上,张謇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作为中国最早的民族实业家之一,他一手创办的大生集团是中国民族工业的第一个大企业。据日本人驹井德三于1922年的调查估计,大生资本集团的资本总额约达3300多万元。张謇以状元之身毅然下海创办实业,倡导“实业救国”宗旨,为摸索前进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他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以高瞻远瞩的决策与大胆开拓的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屡渡难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张謇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

[运用]企业决策要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多元化经营也应以新的行业或产品能否使自己充分发挥并增强优势为标准,判断自身现有优势能否延伸到目标行业或产品中。近几年,西方国家兼并浪潮又起,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相关行业为主,尽可能追求业务的相关性。

但是企业如果无视环境的变化,一味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风险。近年,我国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例证很多,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反省其失败的四大失误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公司涉足的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品业等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财务危机,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

商界有一条很重要的法则,那就是“不熟不做”,只有最熟悉的事情做起来风险最小。因此,要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最好先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做起。

13、实业教育 人才为本

[导语]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更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并逐渐形成“实业教育互相为用”的思想体系。他提出的“父教育而母实业”则成为各项事业开展的指导纲领。同实业一样,张謇把教育事业放在有关国运盛衰和民族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教育能启迪民智,促进实业,进而使国家强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事例]近代中国的棉纺织工业是在受外国技术的钳制下发展起来的。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时,生产技术十分薄弱,事事依赖洋人。英国随机工程师汤姆斯带洋机匠戈纳来厂装车,态度傲慢,对接待百般挑剔。张謇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特地为他们建造一幢小洋楼,从长江客轮上雇来西餐厨师。洋工程师一个月只到厂三四天,每月薪金却高达400两白银。后来甚至只要机器能转动,数月不到厂也照常支薪。有关生产的大小事务,不得不听命于洋工程师,用料及配件全由洋工程师开单,指定由上海瑞记、怡和、地亚士三家洋行承办。尤其难以忍受的是,经洋工程师开出的采购单,洋行要价奇高,大生纱厂只能忍痛购买,否则,洋工程师便借故要挟。

张謇深感中国缺乏纺织工程方面的人才,事事依赖洋人,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技术、经济实权操纵在他人之手,纺织业的发展处处受到牵制。因此他决定建立纺织专门学校,意在培养专门人才,以掌握和发展近代机器纺织工业。

1912年4月,张謇在大生纱厂附设纺织传习所,仅一个班,十多个学生。是年秋,规模扩大,改称南通纺织学校,聘请日籍教员和中国留美学生任教。纺织学校分本科和预科两班,本科收旧制中学的毕业生,学制三年,预科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五年,采用美国费城纺织学校的课程内容。

1913年,张謇带头捐资,筹集经费,加上大生纱厂抽出部分余利,新建校舍,将学校定名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单科性纺织技术教育高等学校,张謇为该校亲手题写“忠实不欺,力求精进”的校训,又为该校撰写《纺织专门学校旨趣书》。为了使学校经费有可靠着落,张謇规定,纺织专门学校的常年费用,由他创设的大生各厂按成负担,在每年的纱厂余利中支付。此例一直沿袭下去,使纺织学校得以长久不衰。

张謇对纺织专业教育,提倡“手脑并用”。1914年,他为该校筹设实习工场,购置全程纺织设备,供纺校学生在掌握纺织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实践纺织工程技术。此后,纺织专门学校陆续增设丝织专业班、电工专业班、机械专业班,还增设了针织技术课。1917年纺织本科毕业生已有两届,达50余人,大部分供全国各纺织厂充实技术力量,少部分为大生纱厂留用,还有少数人出国留学,期回国后充实本校师资。

张謇创设的纺织专门学校,成为培养我国纺织专业人才的摇篮,以此为基础,逐步壮大了我国纺织工业技术队伍,打破了“洋人”对纺织技术的垄断。1918年,纺校毕业生协助上海厚生纱厂排装机器,获得成功。1921年在海门筹建南通大生三厂时,随机工程师嫌招待不周,拂袖而去,关键时刻,纺校的毕业生承担了排车安装任务。开车后,成纱质量匀洁,成为棉纱市场畅销产品。张謇的三兄高兴地说:纺校的学生替我争了气,又省了钱。

[点评]在兴办实业之外,张謇一生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办教育了。因为他认为教育也是救国救民的重要手段,要想国家富强,就得掌握知识,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先后兴办了大生纱厂职工专科学校、纺织专科学校、铁路学校、吴淞商船学校等,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实业培养了各种有用人才。

兴办纺织学校,充分体现了张謇的“棉铁主义”思想。中国是农业国,富强之道在固根本,首要举措是围绕“农业”二字做文章。张謇兴垦殖、开工厂、办学校,都是为更好开发棉纺资源,发挥农业生产的优势,进而促进商品流通,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经过张謇的苦心经营,南通纺织学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许,成为各地筹建纺织学校的楷模。

[运用]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源泉,人才是竞争中求胜之法宝。因此,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认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关键在人,人是决定性的因素。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特别重视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商业人员和技术工人。为了对员工进行培训,公司专门设立了培训部,在国内设有52个培训中心。培训范围包括新招收学徒工的基本职业训练、企业管理的培训和在职工的技术提高。公司总部共有12.87万人,每年参加再培训的达2-3万人。由于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知识、技术熟练程度、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所以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能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14、抓住机遇 牛耳东南

[导语] 1920年前后,张謇的经济事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他身兼南通实业纺织、盐垦总管理处总理,大生第一、二纺织公司董事长……等几十个要职,可谓既富且贵,被称为实业大王,山中宰相,执东南之牛耳的企业家,真可为呼风唤雨,工商角逐,所向披靡。

[事例]张謇的主要企业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几年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强国忙于欧战而无暇东顾和战后重建时期,各国对中国商品出口和在中国设厂都大大减少,棉纱也自不例外,所以大生纱厂能趁此空隙飞快发展起来。到1921年为止,大生一厂的资本增加到250万两,历年纯利总额累增至1160余万两;大生二厂的资本增加到119万余两,历年纯利总额累增至500余万两。两厂合计,资本共为369万余两,历年纯利累增总额共为1660多万两,其中2/3以上是欧战期间获得的。1919年,大生一、二两厂的纯利竟分别占资本的106.08%和113.02%,可谓创纪录的赢利,在当时的民族企业中不仅是空前的,也可以说是绝后的。对张謇个人来说,巨额赢利给他带来了丰厚收入,除股息以外,每年所获红奖超过10万两。

源源而来的大量利润,激发了张謇扩张实业的热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起之时,张謇就在海门常乐镇开始创建大生三厂,并且还拟订了建立大生四厂到九厂的庞大计划。六厂在1919年开始筹建,但不久流产。八厂则于1920年开始筹建。到1924年大生一、二、三、八4个厂,资本总额共达770余万两,纱锭共15万枚,布机共1500多台,在当时的民族纱厂中是名列前茅的。

围绕纺织工业这个中心,张謇还相应地扩充了其他一些实业。在原来通海实业公司的十几个企业单位基础上,他特别着重兴办和扩充金融业及交通运输业。为了适应大生企业扩充资金的需要,1919年创建起淮海银行,行长为张謇的独生子张孝若。该行总揽了南通金融大权,在上海及江苏各大城市均设有分行。为了适应大生资本集团的运输需要,张謇陆继筹建了大达轮船公司、中比轮船公司、大储栈等几个单位,大达公司的轮船航行于沪扬、沪海两条航线上。

另外,张謇创办或协助创办了大昌纸厂、通燧火柴厂和许多服务性的企业单位,如南通俱乐部、有斐馆、桃之华等旅馆、浴室、饭店联合企业,遂生堂、衍生堂等药店,以及沁生冰房、南通绣织局、天生港大包结绳厂、大达公碾米厂、通成纸厂、玻璃制品厂,等等。

张謇的盐垦企业系统也有很大发展。由于通海垦牧公司在1910年以后垦成的熟地增多,收益较大,加之大生各厂对于棉花的需要量日益扩大,所以张謇从1913年开始又连续兴办了一系列盐垦公司。到1920年为止,先后成立了大有晋、大赉、中孚、遂济、大丰、通兴、阜余、华成、新南等公司,地涉南通、如皋、东台、盐城、阜宁、涟水等县。张謇等人在这些公司投入资本达2100多万元,占地总面积达455万亩,已垦土地面积有70万亩之多。

[点评]张謇称自己是棉铁主义者,认为“棉铁两业可以操经济界之全权”。由于财力所限,他对钢铁工业涉足不深,而投身实业的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棉纺织工业上。他说:“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为中国利源计。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他从维护国计民生出发,站在与列强竞争抗衡的高度,以南通为创业基地,努力进行发展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实践。

历经数年努力,他以南通大生纱厂的资本为基础,用其盈利的资金,像母鸡孵蛋那样,办起了大生二厂、三厂、广生油厂,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和无生港轮船公司及资生冶厂等。这一系列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南通民族工商经济发展的基础,使20世纪初南通近代工业初具规模,也为整个中国民族工业的壮大出了一把力。

张謇的经济事业之所以在1920年前后达到发展的顶峰,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但是精明的商人就是要求自己能充分利用所能利用的一切手段。张謇的成功,是抓住了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凭借自身不懈的追求壮大了自己。

[运用] 1979年,IBM公司被逐出印度,印度商人阿吉姆?普列姆吉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时机,迅速进入计算机产业,积极地迎接新技术的挑战。1980年,普列姆吉从美国一家电脑公司获得许可证,开始组装电脑。2001年6月,他的公司股票连续22天飙升,其原始股票每股面值仅为2卢比,一下子狂升到每股9600卢比。据当时统计,他的公司总市值已达到20425.4亿卢比,折合475亿美元。普列姆吉个人持有公司75%的股份,在股票连续22天飙升中其总资产达到356亿美元,不仅成为印度首富,而且在全球富豪排名中也名列前茅。普列姆吉的成功在于他预见到了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并把握住了机遇。

15、孜孜以求 勋业长青

[导语]一个人只要事业上孜孜不倦地追求,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坎坷,也不管岁月怎么无情,他的生活永远是充实的、闪光的、生机勃勃的。正是这种精神的支持,张謇一生都在做着让后人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事例]张謇办的公共福利事业是多方面的,成龙配套的,从生(育婴堂)、教(学校)、作(工厂、垦牧)、息(公园、剧场),乃至走路(筑路)、饮水(疏通城河),而至病(医院)、老(养老院)、死(公墓)等无一不备,不仅为当代,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套系统化的福利建筑群。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3年)春夏之间,张謇曾东游日本。当他参观东京帝国博物馆时,涌起了一个新的意念:自办博物苑,为教学和农业研究服务。南通师范学校建成后,“张謇徙荒冢千,并居民三十许”,开辟了植物园,供师范学生作为实验园地。1905年,张謇又将这块占地将近40亩的植物园,发展为博物馆。民国后,师范学校划归省管,博物苑独立。苑内拥有数名金石、考古、矿物、书画方面的专家,他们勤于职守,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广泛征集与鉴别各种物品,至1933年时,药品已达3605件。兴盛时,动物园中有老虎等珍禽,植物园中有琼花丹桂,陈列品中有可动的轮船火车等机械模型,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张謇所希望的那样,成了普及科学知识和陶冶人们的情操教育机构。

在创办了博物苑之后张謇还于辛亥革命前后,筹资2万多元,创办了图书馆。至1924年,馆中藏书丰富,西文书600余部,日文书300余部,藏本中木刻板占13万卷以上。此外,还订了京沪等地的月报和各种杂志。这座“知识宝库”,对地方智力开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19年初,张謇组织兴建了剧场。这座外圆里方的新型建筑,为全国第一座地方剧场,设备在全国也首屈一指。为改造社会腐朽之气,以达除旧布新,移风易俗之目的,特为剧场取名“更俗”二字。更俗剧场一反陋规,由张謇和欧阳予倩拟定了12条场规。各项制度一旦订立,不论职位高低,人人都得遵照执行。张謇本人每次看戏也都凭票入场,因而欧阳予倩先生讲:“剧场秩序之好,恐怕全中国没有第二家。”

1914年12月,张謇又开工筑台,修建气象台,历经两年多,气象台于1917年元月1日正式开始工作。测报的内容有天气、潮汐、农情、天象、地震等项,直接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服务。气象台的建立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初创人刘渭清后来成为中央航行学校气象台研究员。

1919年,张謇发起在段家坝附近的浦子港口建立公共场所,并以行书亲题门额“公共体育场”5个大字。1920年前后,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联合举办远东运动会,轮流在有关国家召开,每隔两年举行一次。张謇这位状元公出身的长者,竟被推为运动会会长,对远东各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张謇为家乡还做了众多善事,有无数次的义举,他倡导修筑了南通至狼山的公路,在城北购地160亩建立了义茔等等。

张謇搞这些地方公益,无不劳碌精神,倾其所力。而且办一事成一事,立见成效,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比空喊的口号更为实际。因此他的信念坚定,晚年常常捋着稀疏的胡须感到自慰。

[点评]张謇在实业大振的基础上,对地方上各项文化设施与公共福利事业,无不热心办理。他着眼于社会文明,超然于庸人之上,热心于地方公益。他曾感叹:“嗟夫,实业教育,劳苦事也!公园则逸而乐,偿劳以逸,偿苦以乐者,人之情。得逸以劳,得乐偿苦,人之理。以少少人之劳苦,成多多人之劳苦,以成无量数人之逸且乐,进小公而大公者天之人。”他以辩证的观点,分析了劳与逸,苦与乐的关系,提出兴办这些事业的重要性,对后世有很深的启迪。

[运用]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不仅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也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自己一生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安德森上校的私人图书馆。

当他拥有了一定的财富之后,他通过大量的捐款,对发展自己的第一故乡英国、第二故乡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作出了巨大贡献。1913年,80高龄的安德鲁?卡内基退出了企业界,设立了“卡内基联合王国基金会”,专门用于改善公共福利事业,以捐款为起点,鼓励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他一生共出资兴建了2811座图书馆,其中英国和爱尔兰就有660座,总共耗费5000多万美元。这在世界教育上可谓浓墨重彩的壮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