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豆酱
豆酱生产中原料应该怎样选择
大豆是黄豆、青豆、黑豆的总称,通常以黄豆为代表。大豆酱生产所用的蛋白质长期以来都是以大豆为主。有的地方也用蚕豆、豌豆等作为蛋白质原料。大豆酱氮素成分约3/4来自大豆蛋白质。大豆蛋白质经发酵分解能生成氨基酸,是大豆酱滋味成分的极重要物质。具体选择大豆的标准如下:
①大豆要干燥、相对密度大而无霉烂变质。
②颗粒均匀,无皱皮。
③种皮薄,富有光泽,且少虫害及泥沙杂质。
④蛋白质含量高。
制作豆酱时蒸煮温度与时间应该怎样控制
未变性的蛋白质较难被蛋白酶水解,所以蒸煮工序非常重要,70℃以上蒸煮后,发酵期间酱中三氯乙酸溶氮含量均会增加,说明蛋白水解率增加。但当100℃蒸煮超过10min,产品中三氯乙酸溶氮含量并无进一步增加,且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大豆质构逐渐变差。
生产大酱时的制曲条件
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及氧气含量对制曲非常重要,如制米曲时温度需控制在35℃或稍低,湿度需超过90%,适当通风以增氧并去除二氧化碳,且需翻曲数次,使料上下对换并打碎团块。为防杂菌污染,需添加空气过滤设备并安装紫外灯,并预先汽蒸曲房。
大酱发酵的温度与时间为多少
温度是发酵的关键因素,纯种培养制造酱,发酵早期温度控制在42~45℃以促进蛋白质水解,后期为50~52℃以促进淀粉酶作用,为提高风味,最终温度降为30~35℃或稍高,发酵时间随品种而异,甜酱为10~14d,而含盐米酱为3~4个月。
制作大酱时对面粉有何要求
面粉分为特别粉、标准粉和普通粉。制酱用的面粉一般为标准粉,面粉在多湿而高温的季节,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很容易变质,面粉中脂肪分解会产生一种让人不易接受的气味,糖类发酵后就会带有酸性,或麸质变化而失去弹力及黏性,严重时甚至发生虫害。变质的面粉对酱类的质量都有不良影响,因而在贮藏期间必须注意妥善保管。凡是含淀粉而又无毒无怪味的谷物,例如玉米、甘薯、碎米、小米等均可作为酱类生产的淀粉质原料。
大酱生产中怎样进行蒸料
蒸料分常压蒸煮和加压蒸煮两种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采用常压蒸煮比较普遍;而生产量大,设备条件好的企业可采用加压蒸煮。加压蒸煮时间短、效率高,但无论采用常压蒸煮还是加压蒸煮,所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对原料进行灭菌,使黄豆达到适度变性,制曲时使曲霉生长繁殖,生成各种酶。采用常压蒸煮的方法,蒸煮2h,焖锅1 h。采用加压蒸煮一般气压在0.1 MPa,时间为30~40min,温度在110~120℃即可达到蛋白质适度变性,从而保证大酱的产品品质。
怎样对面粉进行处理
酿制大酱所用面粉过去采用焙炒的方法,但由于焙炒面粉的劳动强度高,劳动条件差,损耗也大,因此改用于蒸或加少量水而后蒸熟的方法。也有直接利用生粉的,目前利用生粉的厂家也很多,但还是不如蒸熟的效果好。
为何在生产大豆酱中熟料变成深褐色?应该怎样解决
过去习惯上以出锅的熟料变成深红褐色为标准,于是采用过夜出锅。实际上过夜出锅容易使原料中蛋白质过度变性,熟料变成深红褐色,就是使氨基酸及糖分变成色素从而减少了米曲霉繁殖所必需的营养,降低了成曲的质量;同时对米曲霉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也有阻碍。大豆在0.1 MPa左右的加压条件下,蒸煮一定时间,过夜出锅的原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氨基酸生成率均明显下降,说明蛋白质的过度变性及米曲霉所分泌的酶被阻,所以目前均采用原料蒸煮后,稍加焖料后就出锅的方法进行生产。
米曲霉发芽时孢子体积为何有时过小?应该怎样解决
加水量适当与否对制曲有很大影响。原料中含有适当的水分是加速米曲霉发芽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水分适当,孢子吸足水分其体积膨胀可增加2~6倍。水分过少,孢子吸水不足,造成体积过小。适当的水分有利于米曲霉的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酶,促进制曲和发酵阶段的分解作用。但用水量过大,易于感染杂菌,制曲较难控制,所以水分也不宜过大。为了制好曲,易于酱醪发酵,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以大豆为主料,一般吸水量控制在75%~80%。
为何生产大酱有时会有臭味?怎样来消除
生大酱含有许多菌类及酶类,特别是酵母菌容易产生倒发而引起腐败,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引起大酱变质而产生臭味。在生产中可以采用加热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杀菌防腐、增进色泽、调和味道、除去臭霉味、增加香气。一般加热灭菌的温度以65℃~70℃,时间不宜过长。生大酱经过加热后,能使香气醇厚而柔和,醛类、酚类等香气成分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