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线的电熨斗
日本三洋公司的家用电器是颇具声名的。
他们的特点之一是能够不断开发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电熨斗的更新换代就是一个例子。
在日本,电熨斗早已在家家户户普及了。而要争取市场,非别出心裁不可。
于是,负责电熨斗设计的工程师邀集一批家庭妇女来对三洋公司生产的电熨斗提意见。尽管工程师态度诚恳,参加会议的妇女也很认真,但大家提出的意见还是不多。因为,从一般的观点看,目前生产的电熨斗经过多次改进,已经没多少问题了。
接着,他们又去居民家中实地考察妇女使用电熨斗的动作,并且一一拍成录像。工程师们对着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妇女们对电熨斗并不是连续使用的,而是熨一下,把熨斗放后边,整理要熨的衣物,接着再熨,每次间隔的时间至少在八秒钟以上。
他们就从这八秒钟来做文章,设计了一种放电熨斗的架子,电熨斗放上去,架子通电,电熨斗加热,八秒钟即可达到需要的热度,拿开电熨斗,电流自然断开,十分安全省电。于是,一种不带电线的电熨斗就诞生了,并且立即占领了市场。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这就是:要从人们认为做不到,甚至也想不到的地方去开拓新局面,别人也认为是可以做到的事,别人早就去做了,我也去做,做得好也不过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真正的新局面还是难以出现。唯有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去用力气,才能打开新的局面。
这当然不是提倡蛮干。有些事是违反规律的,不可能做到的,或者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不可能做到,那就不应当勉强去做。但是,大家认为做不到的事,并不等于实际上都做不到,许多事只是因为过去没有发现达到目标的方法。有些事情在过去的条件下确实不可能做到,现在条件已经变化了,但是人们的思想还落在后面,没有充分发挥新的条件的潜力。这就是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们能够做得到的根据。
做这样的事决不可能轻而易举。如果很容易做,别人早就去做了,也不会留给我们来做。事实上困难很多,但是困难和做不到并不能画等号。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克服一个就少一个。经过努力,克服了一批困难,一件新的事情就办成了。
首先是思想要能打破框框。中国人吃锅巴恐怕有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来谁想到把锅巴变成商品?川菜里有一道油炸锅巴,这是四川人的发明,使锅巴上了宴席。这两年陕西人又做出了太阳牌锅巴,利用了现代的包装技术使锅巴变成了进入千家万户的小食品。他们在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了,做了,而且做得很认真,很精致,就得到了年产几千万元的产值。
这里有一个精神状态问题。我们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当然会层出不穷。我们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我们的事业又是正义的、新兴的,因此,办法又总是比困难多。不相信这一条,就没有信心了。说办法多,也不是说哪一个人就绝顶聪明,而是说我们可以充分地依靠群众来出主意想办法。计划生育工作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下第一难。除了做思想工作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办法,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处罚。但这一条就很难掌握。钱多的人不在乎,他早就把罚款准备好了。钱少的人也不在乎,因为他根本出不起。北京有一个南苑村,把这个难题交给群众讨论。群众想出了一个办法,由村民大会通过:超计划生育的户,罚当年全部收入的20%,钱多的心痛,钱少的罚得起,也心痛。而且他们还规定要连续交罚款14年。理由是对独生子女照顾14年,超生罚款也应该是14年才合理。每年都按当年收入20%处罚。超生的人觉得真正不合算了。这以后,这个村子也没有出现一例超生。当然不能认为功劳全在这一条规定上,还是要靠做充分的思想工作,发动全村居民讨论出这样一个办法来,也是一种思想工作的过程。如果一想到难,就打退堂鼓,不去想办法,或者想了一两个办法,行不通,就放弃了努力,那么困难照例是不会自己跑掉的。
今年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比较多,国外敌对势力还总在找我们的麻烦。这些,都是对我们的考验。在新的困难面前,英雄的中华儿女将再一次证明:
办法总比困难多!
(本文1991年发表。《文明小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