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惟诚文集(第6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把思考和学习结合起来

某同学:

你的思想汇报在报上发表之后,在青年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同志一起来探讨,交流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对你、对大家都是会很有好处的。

认真地思考问题,而不再是简单地人云亦云,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今天的青年从同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得到的一条重要收获。人要真正地认识世界,从现象进到本质,从感性认识进到理性认识,离不开思考的作用。恩格斯说过,不经过思考,人们连两个最简单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要认识社会,探索生活的道路,更不能不经历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

你说,现在是“越思考,越糊涂”,我看这并不可怕。你自己感到糊涂,感到有些事情认识不清,感到有些判断可能错误,这正是走向清醒的开始。可怕的倒是那些抱着一知半解的错误看法,不但不认识自己糊涂,反而自以为已经把人生“看透”了的看法。

为了帮助你解脱苦恼,许多同志已经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我的建议是两个字:学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别人的书,不用自己的头脑,当然不能发现什么新东西;只思考不学习,也往往会走弯路,白费气力,甚至误入歧途。本来,世界上的知识是无限的,一个人有限的生命在这无限的知识面前是显得太渺小了。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前人已经达到的成果,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前进。大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假如我看得比别人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而要站到巨人的肩上去,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认识自然是这样,认识社会更是这样。可是,对于认识社会也要依靠社会科学的帮助,人们往往不像对自然科学的作用那样容易看得清楚。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是由有思想的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物那样可以用仪器来做精密的测量;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每天接触大量的社会现象,往往容易相信自己凭感觉观察而做的判断,误以为凭自己的一点常识就已经够用了。这种看法当然是不对的。为了正确地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我们不但需要有社会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把这个知识掌握得更扎实些。

你在思想汇报中首先谈到文艺作品对你的影响,我们就从这个问题谈起吧。我在少年时候,看《红楼梦》也曾经为林黛玉的悲惨命运伤心,特别是看到“葬花”“焚稿”等章节,更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当时,我也和你一样,说不清楚这里面的原因。现在看来,除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之外,很重要的还是和自己对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认识有关。我们那个时候处在旧社会,虽然年纪小,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事实是感受到了的,但是又不能理解,更找不到出路。正是在这一点上,和小说中林黛玉的思想感情相通。林黛玉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却偏偏不能实现;她认为外祖母是最爱她的,是会给她做主的,然而做出那使她毁灭的无情决定的却正是这个外祖母。她到死也不能懂得这一切是怎样造成的。同情林黛玉的眼泪里有对命运的怨恨,又有无可奈何的哀伤。而当我后来有了一些社会科学的常识,再来读《红楼梦》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个封建大家族必然灭亡的命运和体现在贾宝玉、林黛玉这些人物身上的民主思想萌芽的成长。这时的思想感情就不单纯是忧愁哀伤了。

上面说的是看小说,看社会就更加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武装。青年人踏进社会的时候,往往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这个社会合乎自己的理想。但是很快就会发现这种理想不过是幻想,现实的人生中几乎是“不如意事常八九”,现实中接触到的人,又好像是庸庸碌碌替自己打算盘的多。于是,幻想破灭了,疑问产生了:靠这样的人,能不能改变这样的环境,能不能推动历史前进?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学一点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少有一二百万年了,以后还有无穷的岁月。今天的社会,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断。我们只能把它当作历史的一个过程来理解它。

远古的事情我们说不清楚,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这几千个寒暑,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远不是那么神圣的。人类至今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人们还不得不为自己的衣食而奔波。剥削阶级的长期统治,使他们的意识成为社会的统治意识。按照列宁的说法,凡是在旧社会里教养出来的人,“可以说从吃奶的时候起就染上了这种心理、习惯和观念——不是奴隶主,就是奴隶,或者是小私有者……总之,是一个只关心自己而不顾别人的人。”但是,人类社会并没有因此就停滞不前,更没有陷于毁灭,而是不断地在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也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亿万远非神圣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改造着自己,抛弃一个又一个陈腐的观念、习惯、风尚,涌现出成千上万杰出的英雄人物。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规律的不可抗拒的作用。生产力走在前面,它要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就一定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迫使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随之改变。谁也阻挡不了这个进程。难道因为今天有些人思想上还存在着旧的意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不灵了吗?当然不会。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既然是历史的必然,是亿万人民的要求,它就一定会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一切不适应“四化”要求的观念、风尚,一定会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改造。这是已经为三年来的事实证明了的,以后的事实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我们完全用不着因为社会上还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现象而叹气。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用我们的努力,来促使那腐朽的东西更快死亡,新生的萌芽茁壮成长,这才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的弄潮儿应有的姿态。

掌握了科学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准确地抓住它的本质。这就是消灭了剥削制度,改造了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度,建立了公有制的经济。对于这个社会中的一系列现象,只有抓住这个根本的特点,才能理解。这个根本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员都有着共同的利害。有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觉悟就高些;有的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的觉悟就低一些,或者叫作没有觉悟。但即使是那些没有觉悟的人,即使他自己没有意识到,他的根本利益也还是和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这种要求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东西;其他一切歪门邪道,归根到底,都是靠不住的。

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形成了人们的共同理想,这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这个共同的目标,决定了人们必然要具有共同的道德,决定了只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原则才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而一切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民主幼稚病等等,归根到底,都是损害我们这个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利益的东西,因此,它们也就必然最后要被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所唾弃。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这个必然性。林彪、“四人帮”十年横行,对我们社会的道德风气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是他们到底不可能把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从人们心中连根拔掉,人们还是在想念着雷锋,怀念着雷锋精神。而林彪、“四人帮”自己,尽管把持了那么大的权力,最后还不是垮台了?难道还有什么别的坏东西,比他们更有力量,能够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土地上“长命百岁”吗?

我们知道,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从来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对自己的根本利益的认识也是这样。认识要有过程,而且还常常会反复。因此,一些人就不免要做一些违反自己根本利益的蠢事。他们做了这样的蠢事,还往往不知道自己蠢,还以为自己“聪明”,还可能为此洋洋得意。这就需要我们向他们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这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要人家把长期形成的偏见变过来,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就会充满着信心,就会有敏锐的眼光,能及时发现做好这种思想转化工作的有利条件,恰当地加以运用,因势利导,从而取得成功。我们就能在周围的人们身上,发现积极的因素,发现他们思想上的闪光点,而不至于把人世看得漆黑一团。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到人们的可爱之处,你所说的“热爱人类”才不会落空。

上面写的只是举例说来。要回答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是这封短信所能完成的任务。而且,我们在这里说的正确的、科学的观点,说起来容易,真正要拿起这个观点来分析事物,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做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上面讲的那些原则就会成为一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东西。而知识不足恰恰是青年人的弱点。这也是林彪、“四人帮”横行带给青年的最大祸害之一。我对你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据我的观察,有许多青年同志认识到了思考的重要,而对于要把知识基础搞扎实的重要性,似乎还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看到、听到的一些现象,就急于做判断,下结论,开药方。他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效果却不一定好。而要把十年耽误了的知识补回来,要真正把基础搞扎实,又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这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需要同自己懒散的习惯和缺乏坚持到底的毅力做斗争。特别是有许多根本的观点被林彪、“四人帮”搞乱了,使得有些人对社会科学的理论产生了错觉,失去了钻研的兴趣,而不是把它当作真正的科学看待。这些,都是困难。这些困难都只有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重要的是: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是一些不解决问题的“大道理”。要知道,它们是人类全部知识的结晶。只有借助这些“大道理”,我们才有可能探索社会和人生的奥秘。

你在思想汇报的最后说到为了克服今天的无知,要继续坚持学习。我觉得你选择的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希望你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自觉。我相信,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可以在扎扎实实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坚定的、科学的信念,苦恼是会被赶跑的。

列宁曾经说过,青年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让我们把思考和学习结合起来吧!真理是你们的!

(《解放日报》,1980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