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致高考未录取的青年
公元27年,东汉光武帝刘秀部下的大将冯异,与赤眉军作战,开始打败了,逃到回谿阪,后来在渑池附近再战,终于取胜。刘秀写信慰劳冯异说:“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指的是早上出太阳的地方;“桑榆”,指的是太阳偏西,余光还照在桑树榆树之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说,先前在这里丢了,后来还可以在那里找回来。
在战争史上,开始打了一些败仗,后来总结了经验,反败为胜的事例很多。在人生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是常见的。孙中山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关键是:在打了败仗之后,不要怨天尤人,灰心丧气,从此一蹶不振。沿着正确的方向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奋翼渑池”总是有希望的。
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大可以不必因为这次高考没有录取,便断定自己上进无门,前途渺茫了。
能够上大学,对于学习科学知识,当然是个好机会。但是人才成长之路,绝不只是上大学这一条。
我们知道:中外古今,历来不乏自学成功的名家。爱迪生只进过三个月学校。富兰克林是印刷所的学徒。法拉第是个装订工。史蒂芬孙17岁才开始上夜校读书,这以前他还是个文盲。肖楚女是个跑堂的。高尔基从10岁开始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即使是那些从小学、中学读到大学,科班出身的学问家,他们的学问也至少有一大半是离开学校以后自己抓来的。
你顾虑黄金的少年时代已经被耽误过去,现在再开始抓来不及了吗?请看徐特立的故事:
徐特立本是毛泽东在中学时代的老师。他43岁去法国留学,当时还不懂法文。他说:“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学365个字,7年可学2555个字,到了50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我尽管笨,断没有一天学一字两字也学不会的。”何况青年人年纪总比当年的徐特立同志轻些,更不应该失去学习好的信心。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所写的作文中说:“我们在社会上的种种关系,还在我们能够对它们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规定了。”我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来改造社会,创造新的历史,但我们不可能自由地选择我们所遇到的历史条件。无论这些条件对我们的影响是好是坏,都是前人活动的结果,对于青年人来说,则是既成的事实。埋怨,不可能改变过去的历史。分析这些客观条件,也分析我们的主观条件,正确地运用这些条件,我们就能取得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成功。
总起来说,林彪、“四人帮”的十年破坏,造成了一代青年严重的知识不足的状况,国民经济的困难,又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都是不利的条件。但是,对林彪、“四人帮”的仇恨,更加激发了我们的上进心;建设“四化”的事业,促进了我们的求知欲;动乱的历史,增长了我们的社会阅历和思考能力;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日益重视,许多拨乱反正的措施正在日见功效。这些,又都是我们的有利条件。
至于每个人如何运用这些条件,那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做出抉择。
譬如,既然大学招生只能占高中毕业生的4%左右的状况一时不可能根本改变,那么,多数青年就可以不必死盯住这一条道,还是趁早另辟蹊径为上策。
至于上次考试的成绩和录取标准相距不甚远,年龄尚轻,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并不急于要参加工作的,当然还可以磨砺再试。要知道,爱因斯坦第一次考大学也并没有考取;居里夫人虽然16岁就中学毕业,并且得了金质奖章,可是一直到8年之后,24岁的时候才有机会上大学呢。
上次的考试对我们的知识水平是一次检验。进一步的复习,应该针对自己的弱点,缺啥补啥,而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从多数人的情况看,缺少的还是基础知识,是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又只能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假如说,你的数学差些。其中初等代数还可以,几何、三角就比较差了,函数、解析几何本来就没有学懂。一年半载要把这些都补上,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如先把原来有基础的弄扎实,原来比较差的弄明白,完全不明白的暂时放一放,以后有机会再补。即使单从考分的角度看,这样做,把可能拿到的变成有把握拿到的,也要比什么都抓一把,然后等着碰运气靠得住些。更重要的是,学习本来只能循序渐进。宋朝的大学问家朱熹说:“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一定要违反学习的规律,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硬要去攻后面的东西,结果很可能是白花气力。循序渐进,时间可能要花得长些,一年补不完,可以花两年、三年,总比年年瞎碰,毫无结果要强得多。
习题是要做的。但不在数量多,而在做一题要有一题的收获。每一题做完之后,都要琢磨一下:它运用了哪些基本原理,运用当中又有什么变化,还有没有别的更简单的解法。搞“题海战术”,做的题虽多,却来不及用心思想一想,实在是有一点如入宝山空手回。至于搞什么猜题、押题、大做历届高考题以至外国高考题的做法,只不过是浪费生命而已。有的人第一年高考没有被录取,又准备了一年,第二年考的成绩反而更下降了,多半是吃的这种做法的亏。
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当然只能在业余学习了。学什么,怎样学,各人有不同的情况,但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早把方针定下来。最怕是五心不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年终结账,就只能说“亏了”。
对某一学科有强烈的兴趣,又有一定的基础,不妨继续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困难是可以想象的。但有志者事竟成。苏阿芒、段元星都是例证。
对于多数人来说,比较可行的道路,还是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干什么学什么。行行可以出状元,都有无止境的学问,都可以对人类做出新的贡献。在实现“四化”的道路上,这个真理将要得到新的证明。对这个问题当然也不能理解得太狭窄,不能认为清洁工只能学怎样拿扫帚。放在青年人面前的任务是:运用科学知识,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探索未被发现的规律,开拓新的天地。
现在许多人对学外文很有兴趣,这是一个好现象,对于增进国际交流,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知识都是有利的。但也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学法。如果你是一位营业员、服务员,只想学一点日常生活会话,学学《英语九百句》之类倒也不妨。而如果你真打算弄通某一门外语,或者做一点翻译工作,那就最好先别看这一类书。因为它不但不能帮助你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使你学歪了,以后纠正起来更费力气。还是老老实实从基础的语音、语汇、语法一步一步学上去为好。在这方面,英国出版的、为外国学生编写的Essential English和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编的English都不失为较好的教材。如果你是搞技术工作的,学外语只是为了查阅专业资料方便,时间又不够,那就可以考虑采用适合自己专业需要的突击方法,集中时间突击一下基本的语法和若干语汇,然后就很快转入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专业的外文资料。这样,也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应当首先检查一下自己中学的课程是否学好了。如果在这方面有什么缺陷,最好是先补上了再向前进。因为中学的课程,属于基础知识。这个底子不打好,以后的学习一定会发生困难,甚至会被迫转回头来补课,还不如先拿出一段时间来补好了,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初从学校出来的青年往往容易埋怨新的环境学习条件不好。比起学校来,其他单位不是专门学习的环境,自然有不利之处,但也会有许多学校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就看我们会不会利用了。譬如,上下班路远,耽误时间,但有许多同志正是利用每天的这段时间,记熟了数以千计的外语单词。事实上,生活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是很多的。在讨论制定《拿破仑法典》的时候,拿破仑关于古罗马法的渊博知识曾经使当时法国著名的法学家们吃惊。但他们却不知道拿破仑关于罗马法知识的来源。原来,他年轻当兵的时候,有一次犯了过失,被罚关禁闭,在禁闭室里看到别人偶然留下的一本罗马查士丁尼安法典。他就从头到尾把这本又长又枯燥的书熟读起来。汉宣帝时夏侯胜和黄霸犯了死罪关押在一起,黄霸要求夏侯胜教他《尚书》,夏侯胜说“犯了死罪还学什么?”黄霸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三年后他们被赦免出狱,黄霸的学业也成就了。一般的人,所以不如他们,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像他们那样善于抓住学习的机会,往往是机会迎面走来,但由于我们自己无心学习,也不曾留意,当面错过,失之交臂。有心的人抓住了每一个可以得到的机会不放,他们就走到我们的前面去了。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时间丢掉了,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找不回来。我们只能珍惜以后的时间,不让它轻易溜走,而要更有效地利用它,使它发挥更多的作用。战国时的齐威王即位三年,沉湎酒乐,不理朝政,国家将亡,受到淳于髡的批评。齐威王接受了批评,下决心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立即改弦更张,终于威行36年。新中国的青年,更应当有一飞冲天、奋翼于世界的决心。徐特立诗曰:“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正由于他有这样的志气,所以才能临困境而不惑。学习他的志气吧,我们这些曾经被耽误了的人,再也不能自己耽误自己了。
(《北京日报》,1980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