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军旅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1]。四面边声连角起[2]。千嶂里[3],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4],燕然未勒归无计[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1]衡阳雁:谓南归之雁。湖南衡阳县南衡山有七十二峰,七十二峰之首名回雁峰,相传大雁南飞至此而止,明春即北归。[2]边声:边塞之声,如马嘶声、号角声、风沙声等。角:指军中号角。[3]嶂(zhàng丈):像屏障一样的山峰。[4]浊酒:粗制的酒,其色混浊。这里泛指一般的酒。[5]燕然未勒:指功名未成。《后汉书·窦宪传》载,东汉车骑将军窦宪追击北单于,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勒,刻。
【品读】
边塞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它主要是武将和士兵们生活的地方。然而边塞又和广大人民及士大夫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奢想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王,于是便有没完没了的开边拓土和穷兵黩武;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和还击来自少数民族和域外国家的侵略和掠夺,每一个朝代的国王也都十分重视国防边务,于是便有广大将士的戍边抗敌和流血牺牲。边塞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安危,也牵动着千家万户父母和妻子的心;边塞将士既有马革裹尸、丧身绝域者,也有驰骋疆场、立功封侯者;边塞并非仅属于将帅和士兵们的生活天地,它也成为了许多文人向往和投身的地方。所以,从很早的时候起,征人和思妇们就用他们的血泪谱写出了一首首动人的“从军歌”和“征妇怨”,边塞生活也成为文人诗歌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创作题材,到了唐宋时代,边塞题材更被写成流行歌曲,广为传唱。范仲淹曾有过镇守西北边塞的生活经历,所以他能写出这首著名的边塞词。词写边塞和内地截然不同的风景,抒发独特的边塞生活的情感体验。上片写雁去秋来的边地风光,是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千山环绕,孤城深闭,极其苍凉悲壮。下片抒写功业未成、家乡难归的愁苦,隐隐透露出一丝凄凉抑郁的情绪。北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二记载说:“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欧阳修称之为“穷塞主之词”,多源于词中对塞外生活与众不同的描写和感受。此词乍看是触景伤怀,深层里却潜寓着作者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蹉跎青春、渴求改变处境、报效国家的复杂情感。这首词在当时及历代都广为传诵,不仅是因为它是宋代较早的一首描写边塞生活题材的词作,而且还因为它较早表现出一种不同于晚唐五代及北宋初期香艳婉约词风的新的艺术风貌,以意境苍凉、声情悲壮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