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龙 吟
汪元量
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鼓鼙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1]。歌阑酒罢,玉啼金泣[2],此行良苦。驼背模糊,马头匼匝[3],朝朝暮暮。自都门宴别,龙艘锦缆[4],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5],凄凉苦楚。粉阵红围[6],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注释】
[1]海棠亭:指唐代宫内的沉香亭,唐玄宗曾携杨贵妃于亭前赏牡丹。这里借指南宋后宫亭台园囿。[2]玉啼:如玉之人的悲啼,多指女性而言。金泣: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金人泣泪的典故。[3]“驼背”二句:化用杜甫《送蔡希曾还陇右》“马头金匼匝,驼背锦模糊”诗句,描写北上途中羁旅行役的苦状。匼匝(kēzā 科扎): 周旋,环绕。[4]龙艘锦缆:指皇帝所乘坐的船只。[5]“受降城下”二句:化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受降城外月如霜”诗意。受降城,汉、唐时代都有,多在西北边塞。[6]粉阵红围:指挤在船舱里的后宫女子,即后、妃、宫女、乐伎等。
【品读】
这首词是南宋灭亡后词人随同南宋帝王宫室等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是一首反映家国变难的哀歌,其中也反映了帝王宫室的悲惨遭遇。据史书记载,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丞相伯颜率军攻至南宋都城临安东北之皋亭山,谢太后拿出传国玺请降。二月,元军入临安,三宫尽为俘虏。三月,宋恭帝及后妃、宫女、侍臣、乐伎等三千余人被掳北上,宫廷琴师汪元量亦在其中。北行途中,夜经淮河,舟中宫女的凄哀琴声,触引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于是写下了这首《水龙吟》。宋末亡国的悲痛,在同时代其他人的词作中也有反映,但多是托物咏怀,毕竟“隔”一层。而此词所写则是亲历实感,故觉情辞哀伤凄恻,格外沉痛悲愤。词人对自己随后宫被掳北行一路上的情景做详细的描述和真实的再现,堪称“词史”。全词着重展示被掳北上、舟行淮河的见闻和感受,同时又将眼前实景及行程的记叙与回忆及设想结合起来,将时间和空间大为拓展,而且又统一在“惊”、“苦”、“愁”及“凄凉酸楚”相交杂的感情基调上,显得跌宕起伏而又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