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让近代中国沉沦深渊的甲午海战持续了七个月,清军死亡三万多人,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当人们聚焦《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亡国灭种之危机时,我们难以想象严复内心有着怎样的创痛。他是马尾船政学堂的首届学生,海战中战死或自杀的“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镇远”舰管带林泰曾、“经远”舰管带林永生都曾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同学。他是北洋水师学堂的总教习,海战中北洋水师学堂培养的学生,许多都为国捐躯……中国战败于“蕞尔小国”日本,处于危局的屈辱之感特别具有辛辣意味——在旧的体制内寻求自强的梦破产了,这使得严复“大受刺激”。注84生命的消失与民族的危亡,激发出严复强烈的拯救感,在是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一日)给长子严璩的信中说:“时事岌岌,不堪措想”,注85这位学习驾驶专业的中年人像一名斗士一样跃上战场,将自己对时局的思考,转变成报纸上的文字,提出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思想政治主张,渴望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探索前行的方向。

长期的游学经历使严复认识到中国贫困落后的内在原因是“人”的问题,而改造国民素质结构是最根本的关键所在。严复是第一个从理论上概括人的“德、智、(力)体”发展的中国人。1895年3月,他在《直报》上连载著名的论文《原强》,痛言“民智已下矣,民德已衰矣,民力已困矣”,并完整地阐释了“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之说,认为这是中国走向富强的根本所在,并且指出“三者又以民智为最急也”、“盖一国之事,同于人身。今夫人身逸则弱,劳则强,固常理也……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耶”注86等观点,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1902年蔡锷在《军国民篇》中写道:“严子之《原强》,于国民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中,尤注重体育一端。当时读之,不过谓为新议奇章。及进而洋窥宇内大势,静究世界各国盛长强弱之由,身历其文明之地,而后知严子之眼光之异于常人,而独得欧美列强立国之大本也”。注87在呼吁开启民智时,严复注意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在1898年的《国闻报》上发表《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中指出,“名既为人,不以男女而异也”,呼吁“妇女自强,为国政至深之根本”。注88

1898年8月,王锡蕃上《奏保人才折》特别推荐严复,称其“通达时务”,朝廷应“量才器用”,注89光绪帝因此批准严复来京觐见。9月,严复到达北京,寓居张元济创办的通艺学堂。9月14日,他到乾清宫觐见了光绪皇帝。9月18日,严复在通艺学堂发表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介绍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化中人位论》(即今译《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昔英人赫胥黎著书名《化中人位论》,大意谓:人与猕猴为同类,而人所以能为人者,在能言语。盖能言而后能积智,能积智者,前代阅历,传之后来,继长增高,风气日上,故由初民而野蛮,由野蛮而开化也。”注90并将学问的功用分成“专门之用”和“公家之用”两种:“何谓专门之用?如算学则以核数,三角则以测量,化学则以制造,电学则以为电工,植物学则以栽种之类,此其用已大矣。然而虽大而未大也,公家之用最大。公家之用者,举以炼心制事是也。故为学之道,第一步,则须为玄学。玄者悬也,谓其不落遥际,理该众事者也。”注91可见,此时严复对于西方文化已经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了。

戊戌政变后严复回到天津。1899年7月,因天津失陷,移居上海。在上海,严复创办“名学(逻辑学)会”并讲演,成为中国逻辑学的中兴者。章士钊在《逻辑指要》的“例言”中称其“为国人开示逻辑途径”的“巨子”。注921900年,严复应蒯光典之请翻译约翰·穆勒的《名学》。同年,亚当·斯密《计学》译稿完成,易名《原富》。1901年之后,严复陆续翻译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学术著作。一时间,严译名著风靡全国,其中赫胥黎的《天演论》(1896—1898年)、亚当·斯密的《原富》(即《国富论》,1901年)、斯宾塞的《群学肄言》(1903年)、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1903年)和《穆勒名学》(1903年)、甄克斯的《社会通诠》(1903年)、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1904—1909年)、耶方斯的《名学浅说》(1909年)成为知识界广为流传的“八大名著”,这些著作像及时雨一样灌溉进学问饥荒中的知识界,当然也作为一些新式学堂的教科书。吴汝纶在其所开《学堂书目》中,将《天演论》列入教科书供学堂使用,张元济在南洋公学要求教师教学生阅读严译《原富》等。在1914年第7版的《名学浅说》封面上,印有“教育部审定”及“中学堂用”字样。

40a

《原富》(南洋公学1902年第一次全书出版)

《群己权界论》(商务印书馆1903年首版·1906年4版)

41a

《名学浅说》(商务印书馆1909年初版·1914年7版)

《群学肄言》(文明书局1903年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