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洗冤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里的“君君”,第一个“君”是名词,“君主”的意思;第二个“君”是动词,“履行君主的规范”的意思。所谓“君君”,翻译出来就是“君主按照君主的规范行事”,其余的“臣臣、父父、子子”可以类推而知道其含义。

对于孔子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代的许多人都将其含义理解偏了。例如:

1.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讲《〈论语〉感悟》时说:“但是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还是那么重要?”

2. 马千里先生说:“在孔学思想里,是主张把孝道进行推而广之,推及为政治伦理,从而成为‘君君臣臣’的政治等级秩序,而不是先有‘君君臣臣’再有孝道。”

3. 黎鸣先生在接受“博客中国”网站的访谈中说:“尤其是儒教,简直就是反真理的教,我对儒教恨之入骨,我觉得儒教把整个的中国人坑了两千多年,使得中国人到今天这么愚蠢,没有智慧。”又说:“《论语》当中的毒在哪里?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主张人治的专制,第二是主张人的不平等。”又说:“很明显的一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为父隐,臣为君隐’,就是这个。还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都是人治的。”

笔者认为,以上三家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解都有偏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治等级秩序”没有关系,和“人治”也没有关系。

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白了就是要求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就是要求每个人都遵守社会公理的规范,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像舜、禹那样当君主就是“君君”,像桀、纣那样当君主就是“君不君”;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当官就是“臣臣”,一切渎职的贪官污吏都是“臣不臣”;能以身作则的出色父亲就是“父父”,品行不良的父亲都是“父不父”;能光宗耀祖的出色儿子就是“子子”,一切品行顽劣的败家子都是“子不子”。

《国语·晋语四》:“事君不贰是谓臣,好恶不易是谓君。君君臣臣,是谓明训。明训能终,民之主也。”这里所谓“好恶不易”,意思是说君主的是非标准不能违背公理。

《管子·形势》:“邪气入内,正色乃衰。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古人认为,君与父处在上位,他们是臣与子的表率。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君不君,就会出现臣不臣;如果父不父,就会出现子不子,所以说“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管子所说的“和”是“和调”的意思,所谓“不和”就是“下都不能各守本分,不能各尽其职”的意思。君主应该“且怀且威”,对好人好事要“怀”,对坏人坏事要“威”,这才是为君之道。《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主的个人表现事关风化的好坏,“君君”是万善之源,“君不君”是万恶之源,所以《尚书·汤诰》云:“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古代的英明君主将治国的责任都担在自己肩上,不向下推诿。

对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古人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吕氏春秋·处方》:“凡为治必先定分,君臣父子夫妇六者当位,则下不逾节而上不苟为矣,少不悍辟而长不简慢矣。”《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妇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礼记·礼运》:“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说来说去,就是要求人们都按照社会的公理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追求实现“下不逾节而上不苟为”的效果。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古往今来社会的通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状况的永恒追求。不知道为什么,现代人竟然将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和“政治等级秩序”“人治的专制”等概念挂上了钩,把儒家说成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元凶,还说是“儒教把整个的中国人坑了两千多年,使得中国人到今天这么愚蠢,没有智慧”,真可谓比窦娥还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