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农业经济区与土地利用

(一) 农业区的划分

农业生产主要以利用土地为中心,而土地利用又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颇大,如地形高低(海拔超过3000米不宜农耕)、土壤肥瘠、雨量多少、气温高低、日照长短、霜期迟早等都与农业有密切关系,正因为这样,一些农业经济学家把农业区划研究引入农业经济研究中。对中国农业区域划分最为详尽的是在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任教的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卜凯,他根据1929年至1936年的调查进行的研究,依据中国气候、地势、土壤、天然植物、栽培作物及家畜、土地利用状况、作物平均产量、农民生活程度及土地所有权等资料,将中国农业划分为华北小麦地带和华南水稻地带。注833在这两个地带中,又划分为八大农区,即春麦区、冬麦小米区、冬麦高粱区、扬子水稻小麦区、水稻茶区、四川水稻区、水稻两获区、西南水稻区。注834

在卜凯的划分中,甘肃陇东及陇东南划分为冬小麦区,陇东北及河西划分为春麦区,其中春麦区30个县,冬麦小米区31个县。春小麦区位于农牧交错地带,北部为蒙古草原,地势高寒,气候不适宜于冬小麦栽培。影响作物产量的自然因子为雨量,故农田分布于易于灌溉的河谷、平原地带,农作物除春麦外,小米及黍子是主要作物,燕麦、豌豆、苜蓿分布广泛;农作物一年一熟,畜牧产品丰富,农家多牧羊,饲养牛、驴、骡、马为耕作、运载之用。冬小麦小米区位于标准的黄土地区,主要作物除冬麦及小米外,尚有高粱及棉花,棉花种植于渭河谷地及沿河较温暖地带,小米及高粱种植于山坡地带,本地小麦收获后,可种植秋作物,可一年二熟,牲畜不如春麦区多,仅有牛、羊及役用之骡、驴。注835在此基础上,民国时期一些农学家对甘宁青也进行了农业区划分。

孙友农按照气候条件和地势的不同,将甘肃划分为6个农业区,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盆地区,以临洮、临潭为中心的洮西高寒区,以通渭、定西、会宁、海源、静宁、隆德为中心的黄土高寒区,以平凉、庆阳、固原、宁县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区,以陇南为中心的温润丘陵区,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平原灌溉区。注836

李仲舒根据气候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将甘肃划分为7个农业区,即陇南水稻小麦区、陇东南冬麦玉米区、陇东小麦小米区、陇东北春小麦小米区、陇中春麦烟草区、陇西南春麦林牧区、河西春麦畜牧区。注837

陈希平根据地势将甘肃划分为五个农业区,即:①中部兰州区,位于黄河盆地,以烟草著名;②东部陇东区,西依六盘山,东控泾水,为豆麦区域;③西南部洮西区(临洮附近)为农牧兼营地带,农牧业都比较发达;④南部陇南区(天水一带),农业繁盛,产棉颇宜,为麦棉区域;⑤西部河西区(张掖、武威、酒泉一带),农田多赖雪水灌溉,为稻麦区域,畜牧事业比较发达。注838

陈正祥把甘肃划分为4个农业区,即:①陇中陇东旱农区,地属笼坂高原,雨量在200—500毫米,适宜耐旱作物生长,作物以小麦、小米为主,荞麦、大麦、菜籽种植较普遍。②陇南稻棉杂粮区,雨量在500—800毫米,生长季长,可两熟,河谷地种植水稻,小麦在稻米收获之后下种,山坡地带栽培大麦、玉米。③洮西高原寒农区,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生长季不足150天,以种植青稞为主。④河西灌溉区,气候极为干燥,河渠水仰赖于高山融水,有水即为沃野,农作物以小麦、小米为主。注839

沈学年将甘宁青划分为9个不同类型的经济区:①陇东豆麦区,以大麦、小麦及豆类为主要作物,烟叶、糜、粟、马铃薯等次之。②陇南麦作区,以小麦为主要作物,糜、谷、粟、玉蜀黍、豌豆、荞麦等次之。③河西稻麦区,张掖、武威、酒泉一带种植麦、豆以外,兼种稻米。④洮西农牧区,以大麦、小麦、糜、粟、青稞、荞麦及畜养马、牛、羊为主要事业。⑤宁夏农业区,以稻麦为主要作物。⑥阿拉善牧区,以畜牧为主要事业。⑦湟水流域区,以青稞、大麦、燕麦为主要作物,小麦次之,豌豆、马铃薯又次之,其他如油菜、胡麻、糜、粟、大麻、高粱、玉蜀黍等,向有栽培。⑧疏勒河区,以畜牧为中心事业。⑨西南区,如柴达木流域及长江流域,土壤瘠薄,不宜耕种,仅宜畜牧。注840

还有学者根据地理和经济结构,将西北划分为陇西高原农耕区、青海游牧区、南疆沙漠沃洲区和北疆河西草原沃洲区等四个不同的农业区域,本文研究的范围在陇西高原农耕区和青海游牧区。并认为,不同农业区,社会经济有不同的特点:“1.以农业为主,畜牧仅为副业。该区人民以农耕的汉族为主,相对于贫瘠的耕地,人口已呈现过剩的现象,所以土地的利用不得不专注供养人口较多的农耕方式。过剩人口过度压榨在自然条件上不大适宜于农耕的坡地和原地,结果只有加深人民之贫瘠程度,现在已经很明显地看出人口大量减少以求再适应(Toadapt)地理环境的趋向了……2.旱农制的存在。所谓旱农制(Dry Farming)即在干旱地域恃雨量以生长抗旱作物(如大麦、小麦、荞麦、糜谷)的农作制度。人民为了适应地理条件,雨量尚不过分缺乏,而举办灌溉工程又多困难,因而采用旱农制。兰州雨量,全年计三九〇公厘,已不算充足,而且历年变率又很大,所以收获不可靠,陇西一带不乏六年一收的农田,以一年的丰收,应付五年的生活。大量边际下土地的存在,劳力边际产值(Marginal Product of labour)远在工值以下,只表明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已经到严重的关头了。”注841

此外,本区域还有两个重要的农业区,一个是宁夏平原,一个是河湟谷地,这两个地方都是西北农业开发很早的地区。宁夏平原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了灌溉农业,注842河湟谷地在西汉时期赵充国就开始屯田,开始了农业生产。注843不仅农业经济历史悠久,而且自然环境独特,成为相对独立的农业区。前人对农业经济区的划分,对本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成经验。

关于农业区的划分,有学者指出要有四个原则:第一,农业生产的相对一致性原则。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自然条件方面,着重依据地貌、气候,以及水土资源条件;在经济方面,着重依据生产技术水平。第二,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第三,农业生产中关键性问题及重大措施的相对一致性。第四,保持行政区界的一定完整性。注844根据这些原则和前辈学者的划分,笔者将所研究的区域划分为9个农业区。

1. 陇南小麦水稻区。以文县为中心,包括康县、武都和西固各县的一部分。该区地形属于陇南山地,岷山山脉横贯其中,海拔1700—3000米,为嘉陵江支流白龙江及白水江流域。该区北有山岭阻隔,寒流不易南侵,南部无高山大岭,海洋水汽得以循谷北上,故成为甘肃雨量最富、气候最暖之区,各地雨量大概为600—800毫米,无霜期在200天以上,注845“土性柔腻,岁凡两收”,注846稻米栽培普遍,玉米分布亦广,是甘肃唯一可生长如竹林、橘子树等副热带植物的地区。耕地约为四种,即水地、川地、半山地、山谷地。文县是该区域的典型县,耕地2.5万亩,“均引用山沟流出之水,浚渠灌溉”,每年水田大都收获两次,小麦收获后栽种稻子,稻子收获后仍种小麦,循环种植。其他可耕山地以栽种马铃薯、玉米、谷、豆、荞麦等杂粮为主。注847该县碧口镇土地分为山顶田、山腰田、河边田3种,“河边田多种稻,山腰田多种杂粮,山顶则种药材。山顶常有雾,不虞旱灾,河边半数可以灌溉,山腰则全恃天雨得时,以此农作物无全丰亦无全歉。”注848这里是环境比较优越的农业区。

2. 陇东南冬麦玉米区。以天水为中心,包括两当、徽县、成县、西和、礼县、武山、漳县、甘谷、秦安、清水、庄浪、通渭、陇西以及静宁、岷县、西固、武都、康县的一部分。本区域山脉与秦岭相连,海拔在1500米左右,为丘陵地带。北部为渭水,南部为嘉陵江支流西汉水流域,年降雨量为500—600毫米。渭河与西汉水流域支流纵横,“河谷地带为农产最丰富之区域,以小麦为第一,玉米(即玉蜀黍)为第二,再次为高粱、小豆、马铃薯等。”注849是小麦、玉米主要产区,如天水的小麦、玉米占总产量的52.3%;注850清水县小麦、玉米产量37万石,占44.1%,“食粮除供自食外,尚可向邻县输出十余万石”。注851

3. 陇东冬麦小米区。位于泾河上游地区,以泾川、平凉为中心,包括华亭、崇信、灵台、宁县、正宁、庆阳、镇原、化平及隆德、静宁县的一部分,均为黄土高原地带,黄土堆积在数十至数百米之间,海拔1500—2000米,年均降水量约480毫米,南以六盘山及龙山为界是陇东南冬麦玉米区,西以六盘山为界是春麦各区,包括平凉、泾川的全部,作物以小麦为主,其他杂粮次之。1942年调查,平凉种植小麦、大麦、小米、黄米、豌豆等,其中小麦、小米产量占81.8%。注852华亭耕地中山地约占2/3,平地(川地)约占1/3,除蔬菜种植为水地外,其余均为旱地,“全恃雨水以维持作物之成活”。全县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91万亩,小麦只有15万亩,仅占16.5%;玉米20万亩,占22%;黑豆10万亩,占11%。注853作为传统的小麦、小米种植区,杂粮占有大量的份额,而小麦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种植小麦收成没有把握,为了稳妥起见,种植杂粮以保证收成,以便维持温饱。随着人口的增加,传统种植模式发生了变化。

4. 陇东北春小麦杂粮区。在泾河流域以北和马莲河流域的上游地区,包括海源、固原、环县以及隆德、会宁、定西、景泰各县的一部分。海拔2500米左右,雨量稀少,水资源稀缺,无灌溉农业,完全靠天吃饭。粮食种植以春小麦和小米、荞麦等杂粮作物为主。以固原为例,“夏禾仅有春麦,产量不丰,秋禾则多为耐旱作物,如荞麦、高粱、糜子、谷子及其他五谷杂粮。其中尤以糜子为大宗。每一农家一年可种植数百亩……又因地面广阔,荒山荒野,到处绵延,形成天然的大牧场,故农民兼营大规模的畜牧业,尤以东西诸山地,丘陵起伏,林木稀疏,牧草丰富,畜牧最宜。”注854据抗战时期调查,固原年产粮食中,杂粮占77.9%,小麦仅占22.1%。注855说明杂粮种植在该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牧畜作为主要副业,在农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5. 陇中春麦杂粮烟草区。以皋兰为中心,包括洮沙、榆中、永靖及景泰、永登、定西、会宁、渭源、宁定、临夏各县的一部分。海拔1500—2700米,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作物以春小麦为主,烟草驰名全国。注856如皋兰农作物种植面积小麦、小米各占20%,大麦、大豆、豌豆、洋芋、菜籽各占10%,烟草、棉花分别占全县生产面积的5%和3%。注857各种农作物均春种夏收或夏种秋收,极少越冬作物。由于降水量较少,农业环境恶劣,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地需求,如榆中“全县每年出产农作物除食粮及金家崖一带绿烟外,其他鲜有余粮,丰收之年,谨足本县之用,稍歉的仰给于外境”。注858

6. 陇西南青稞林牧区。该区以夏河、卓尼、临洮为中心,还包括和政、康乐、临夏、渭源、岷县、西固各县的一部分,系岷山、西倾山脉所成之高原地带,大夏河、洮河由南而北,白龙江则由西北而东南。故其地势自东北而西南,越来越高。平均温度以岷县为例约9℃,雨量则由北而南,由400毫米渐增至600毫米。注859地气高寒,生长季甚短,平均不足150天,农牧并重,耕作粗放,唯以土壤颇肥,附近河流及高山雪水可资灌溉,故生产量尚佳,作物以青稞大宗,燕麦豆类次之。如洮州青稞占种植面积的40%;春小麦占20%,马铃薯和油菜各占10%,其他作物占20%。注860夏河、临潭一带,青稞几乎是唯一作物,约占全部耕地2/3以上。注861林业资源丰富,农村经济除了农业、牧畜外,还有狩猎经济。

7. 河西春麦畜牧区。乌鞘岭以西,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地区,包括武威、永昌、民勤、古浪、张掖、民乐、山丹、临泽、酒泉、金塔、高台、鼎新(1956年合并入金塔)、安西、敦煌、玉门和肃北设治局。注862地势自北向南约由1500米渐高至3000米,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约为150毫米,走廊的西端敦煌、安西一带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尽管降水量不足,但“凡能灌溉之地,均为农作,余则皆成牧区”。注863绿洲灌溉农业是河西区的主要特色,农作物以小麦、大麦、青稞普遍种植,小米、荞麦为秋季作物,稻米产于张掖、临泽、高台,高粱以敦煌较多。马铃薯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与玉米,经济作物以棉花及胡麻为主。注864河西走廊南北二山有良好的草场,是主要畜牧产地。

8. 宁夏春麦水稻区。宁夏平原是一个独立的农业经济区,包括宁夏、宁朔、平罗、中卫、中宁、金积(今吴忠)、灵武、盐池、豫旺、磴口等县,气候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仅有150—200毫米,最多年份也难超过300毫米。注865因有赖于黄河水利资源,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灌溉系统,1940年代灌溉农田面积占全部面积的59.3%。注866农作物以小麦、水稻、大麦、谷子、高粱、豆类等为主,其中小麦占30%,水稻占29%,黍稷占12%,豆类占19%。注867另据1944年农林部宁夏农业调查团调查,小麦占30%,糜子占23%,水稻占12%,以上3种作物占65%。注868其气候特点决定了粮食作物春种秋收种植模式,如水稻“大抵于芒种(六月初)播种……至秋分前后(九月终),即可收获”;小麦“清明前下种,夏至后收获”;秋禾以荞麦为主,“夏至下种,秋分收获”。注869

9. 西宁青稞春小麦畜牧区。西宁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湟谷地,包括西宁、互助、大通、门源、湟源、民和、化隆等县。从地势来看河湟谷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湟水流域地势在2000米以下,全年平均降水量在540毫米左右。注870农作物以青稞、春小麦为主,其次为燕麦、豌豆、马铃薯、芸苔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许多地区农作物难以生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游牧经济区。

因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复杂,本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农业产品结构,在历史上形成了9个不同类型的农业经济区,从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种植结构等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上述9个农业区中,大多数地方属于中国传统的“农业中心”,注871农业历史比较悠久,如天水、平凉、庆阳等冬小麦小米区,不仅人类活动比较早,而且是原始农业起源之地。注872

(二) 土地利用问题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和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土地利用与地形、气候等多种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如“甘南徽县一带,山清水秀,宛若江南,河西各县,良田阡陌,产稻甚丰,洮河以北,丘陵起伏,宜农宜牧,夏河草地,地高天寒,六月飞雪,仅宜畜牧,甘省极北,遍地沙砾,类似戈壁,农牧皆非所宜,即兰垣近郊,亦为不毛之地。故甘省一省,包括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农地、林地、牧地等。注873生长作物的土地称为农地或耕地,培植树木的土地称为林地,放牧牲畜的土地称为草原或牧地,这三类土地一般称之为生产面积。土地利用率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土地中有生产土地所占比例的多少。笔者主要分两个方面来看本区域土地利用的情况,一是整体土地利用问题,一是农家土地利用问题。因笔者收集资料所限,本文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土地利用状况。

表3—1是西北地区与全国土地利用情形的比较统计。

表3—1  民国时期不同农业区土地利用比较统计表
image
资料来源:刘世超《西北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西北经济通讯》创刊号,1941年1月,第11页。

从表3—1看,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森林、灌木(包括树林)、草地、芦苇(湿地)、牧场等。西北地区以春麦区为主,只有小部分冬小麦区,就此而言,西北耕地比例在全国平均数以下,分别只占18%和22%;各种有生产地也在全国平均数以下,全国为55%,而上述两区分别为52%和41%。牧场面积春麦区在全国平均数以上,在春麦区森林、芦苇面积最小。西北的无生产之土地(即真正的荒地)较全国各地为多,如全国无生产地仅占总面积45%,小麦地带平均占42%,水稻地带平均占31%,而春麦区平均占48%,冬麦小米区平均占59%。

本区域大部分属于春麦区和冬麦小米区,土壤大部分为黄土高地,春麦区则有一部分深入草原及荒漠,雨量稀少,土地干燥,农业可利用土地少之又少。如民国时期的学者指出“甘肃全境的海拔高度,几乎没有一千公尺以下的地方,大部分的土地,都在两千公尺以上,还有不少地方的海拔在三千公尺以上,再加上其他气候寒冷,雨量稀少,位置偏远,土质瘠薄及农业上的天然灾害等,可供农业上利用的土地,实为数无几。”注874农业土地利用比较高的主要分布在灌溉条件较好、海拔较低和雨量比较好的地区,河西走廊也属于干旱少雨地区,“农地灌溉纯仰于祁连山脉每年夏季融化之雪水”,因依赖于雪水灌溉,农业耕地比兰州、靖远略高,武威、张掖等县占9%—14%。冬麦小米区主要分布在陇东南的渭河流域和陇东的泾河流域,其中“在渭河流域者,约三千方公里,在泾河流域者约三千四百方公里,二者合占耕地面积百分之六十”。注875除了渭河、泾河流域,有生产地占总土地面积十分有限。又据1934年调查,甘肃“可耕之地,估计之约59600089亩,平均约占总面积9.12%”,各个农业区因自然环境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陇南水稻小麦区和陇东南小麦玉米区最高,占24.91%,陇东小麦小米区次之,占13.60%,陇中春麦区占12.57%,陇西南春麦林牧区占10.13%,河西春麦区占2.74%。注876西宁区的可耕地主要集中于湟中区及都兰县,约为5934487亩,约占总面积的1.09%;注877宁夏区的可耕地主要集中在宁夏平原各县,约为5236777亩,平均占各县总面积的8.22%。注878与表3—1比较,不管是春麦区还是冬小麦小米区有生产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耕地是有生产地利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表3—1来看,耕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中春麦区是18%,冬小麦区是22%。据1934年调查,可耕地中已耕地甘肃“据全省农家调查推算约4000万亩,占可耕地66.18%”,其中陇南(包括陇东南)占76%,河西占73.87%,陇东占68.32%,陇中占59.04%,陇西南区占35%。注879青海已耕地约1816159亩,平均占可耕地31.13%,注880抗战时期调查,该省可耕地仅占全部面积的7.8%,其中已耕地占可耕地的36.25%,已耕地仅占河湟一带面积的2.9%。注881

土地利用除了农业耕地外,还包括对未耕地的利用,如森林、牧场等。据1929—1933年金陵大学对全国155县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在春麦区未耕地中,有生产土地面积平均占43%,而生产地中森林面积占13%,树木与灌木地占17%,草地占14%,牧场占32%,其他占22%。在冬小麦小米区,土地以栽培谷物为主,未耕地中有生产的土地很少,占24%,大部分为森林,占生产地中的30%,树木与灌木占24%,草原占25%,芦苇占10%。注882其中涉及本区域的皋兰、武威、宁夏、湟源、西宁5县,如表3—2。

表3—2  本区域5县有生产荒地面积估计表
image
资料来源:卜凯主编:《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3页。

表3—2在反映本区域未耕地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皋兰县代表了陇中春麦区的情形,有生产地占未耕地45%,草地占15%,树木与灌木占1%,因此这里的80%以上的未耕地属于不能利用状态。武威因依赖于祁连山雪水,森林占33%,树木与灌木占20%,牧场占47%;宁夏有生产地占未耕地的40%,全部为树木与灌木和草场;湟源有生产地占未耕地的70%,西宁占60%,两县85%以上为牧场,其余为树木与灌木和森林、草场。可见,河西区、宁夏区、西宁区在未耕地利用方面比较充分。这种情形说明地理环境对土地利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河西走廊虽然干旱少雨,但仰赖于祁连山冰雪融化获得了大量的水资源,不仅灌溉农业发达,而且形成了大片森林和牧场;宁夏因赖黄河之利,有丰富的草地和树木与灌木。西宁区是农牧结合的地带,牧业发达,因此在有生产地中85%是牧场。平凉和天水代表了冬小麦小米区的一般状况,有生产地占60%,其中平凉森林占20%,树林与灌木占80%;天水森林占12%,树林与灌木占10%,草地占78%。冬小麦小米区的土地利用比春麦区要高一些。因此,民国时期就有学者指出:甘肃“大部分土地之利用应以造林及栽种牧草(即经营畜牧)为最理想之出路”。注883

在黄河上游区域甘肃的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关于甘肃土地利用的问题,民国时期有多种调查,其结果有所不同。抗战时期,学者在研究甘肃土地利用时分为四种类型,即耕地、林地、牧地和可耕地,耕地面积为3944.1万市亩,约占全省面积的7%;林地3427.8万市亩,占全省面积的6%;牧地为11805万市亩,约占全省面积的20%;可耕荒地733.4万市亩,约占全省面积1%。四项合计为19910.3万市亩,共占全省面积的34%。注884另外一项调查表明,甘肃的有生产土地8700万市亩(这里的生产面积并未包括卓尼、夏河的藏族游牧区和河西肃北的游牧区),占土地总面积的15%,其中农地约3800万亩,占生产面积的44%;牧地3700万亩,占42%;林地约1200万亩,占14%。就分区而言,黄河流域(包括黄河的干流和支流)生产面积中,农地占49%,牧地占43%,林地占8%;嘉陵江流域中,农地占37%,牧地占9%,林地占54%,林地占到可生产面积的半数以上,“这一区域内的农民,可说在森林中耕地”;内陆河流域中,农地占31%,牧地占56%,林地占13%。注8851945年,张心一对甘肃各河流域土地利用的状况做了调查和估计,如表3—3。

表3—3  1945年甘肃省各河流域农林地比较表(单位:千亩)
1

说明:原表中一些数据计算错误,笔者进行了修正。

资料来源:张心一:《甘肃农业概况估计》1945年9月,甘肃省档案馆藏,38/1/10。

从张心一的调查来看,甘肃耕地38191千亩,只占全部土地的6.7%;牧地36547千亩,占6.4%;森林11953千亩,地占2.1%,合计86691千亩,占15.2%。未调查和利用土地485127千亩,占84%。甘肃省土地利用率比较低。就全省而言,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土地利用率不同。土地利用率比较高的是渭河区,农业耕地占60%,森林占11%,未利用土地占23%,大大低于全国水平,这里是甘肃最主要的农业区。其次是大夏河区,农业耕地占8.5%,牧地占46.1%,森林地占10.2%,未利用地占35.2%。从1945年的调查来看,甘肃土地利用比较高的是冬小麦玉米区,其次是陇西南春麦林牧区,再次是陇东小麦小米区,土地利用率比较低的是河西春麦畜牧区,平均94%的土地未能利用。通过土地利用的调查,我们还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渭河流域、泾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大夏河区、黄河流经区、疏勒河区是主要的畜牧区,森林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大夏河流域、嘉陵江流域和疏勒河流域。

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过低的情况下,增加农业耕地面积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最主要的途径。大量可耕地被开垦为农地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环境的破坏。如祁连山东麓古浪县的黑松山林“昔多松”,由于土地开垦,到乾隆时期已经没有了,出现的景况是“田半”。注886靖远“自屈吴山迤北,沿蒯团、宝积各岭……以至韦精山分支之尖山、雪山、石门、太和诸峰,古代皆系森林,今则蒯团、宝积久成枯岭,尖山及石门山阳根株亦尽,雪山寥寥数株,不复为林”。注887定西“清代以前,森林极盛。乾隆以后,东南二区,砍伐殆尽;西北两区,尤多大树,地方建筑,实利赖焉。咸丰以后,西区一带,仅存毛林(俗名黑酸刺),供居民燃料”。注888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又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如河西各地灌溉农田主要利用祁连山冰雪融化的雪水,“近年来祁连山上的树木,过度砍伐,因之雪线提高,雪水减少,有些肥沃的农田,业已得不到灌溉便利”。注889又如武威“往昔年林木茂密,厚藏冬雪,滋山泉,故常逢夏水盛行。今则林损雪微,泉减水弱,而浇灌渐难,岁唯一获,且多间歇种者”。注890即使在陇南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土地过分开垦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该地“平原面积,一般狭小,可耕农田不多,并已经全部垦殖无遗,当地食粮仍感不足,复因交通不便,粮食输入困难,农人不得不于河谷之外,在山坡上或高原上耕种农作,高山林地和草原牧地受到农地排挤,林区和牧区,被农区侵占,面积日益缩小,致整个陇南的土地利用,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农田面积的扩展,就是森林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森林和草地有调节雨水和保持土壤的极大功用。森林被砍伐,草地被焚毁,结果是土壤侵蚀加速,雨水失其调节,致农无可耕之土,无可灌之水,农事本身也受到严重的打击。这种超过环境所允许的垦殖,漠视地形限制的土地利用,只顾目前,不顾将来,结果当是得不偿失。”注891尤其是上游森林过度砍伐,给下游带来的灾害更为深重。

土地过度开垦,引起了水土流失和环境的恶化,甚至增加了无生产土地。如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过甚,以及雨量不均,多数土地,浸成荒废。据土壤专家意见,西北大部分地方根本不应耕锄,而宜专植牧草,以免侵蚀之发生。不幸因为本区域黄土,遮盖一切地面,耕地亦跟着扩展到山边和山坡上,原有的森林和牧草,都被尽量摧残,结果使水源缺乏,干旱时不能保持水分,雨量过多时又将土壤冲刷,形成黄土区域种种片状、沟状、陷穴、瀑布、崩塌等侵蚀状态。这是自给自足的西北农民所未曾想到的。”注892也使得土地变得瘠薄,生产面积逐渐减少,抗战时期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对各地考察的情形就能说明问题。傅焕光在考察中指出:“余等足迹所经,常见土地利用之失当。如陇东陇南以及华家岭等处,黄土区域,自山麓至山巅,有土之处,无地不开垦,故沟壑纵横,倒塌时见。又非黄土区域,如少龙山、秦岭,凡有土之峡谷陡坡,从事烧垦,不数年间,变林地为岩石,水源不能涵养,良好土壤冲去,酿成水灾。”注893清水县山坡地垦殖面积“因肥土逐渐为雨水所冲刷而瘠薄,现时因垦种而荒弃之面积,已达沿途查勘面积十分之一,河漕两岸之川地,于每年雨季山洪暴发时,必有一部分为山洪所冲刷而成河漕,更多淤以砂砾而成不毛之地”。天水县渭河两岸、牛头河、藉河与渭河交汇之地,均有数十方里的大片荒滩,这里大部分原来是上好农田,因1933年雨季渭河水涨,将渭河与藉河交汇处三千余垧水地“完全化为盐碱沙滩,而致不毛”。甘谷、武山、陇西、渭源等县境内,无论山坡地平原地,“现时之土地生产面积,均较十余年前减小,而且有继续减小之趋势”。注894这些问题的出现,均是森林滥伐、土地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引起的。

(三) 农家田场规模

关于民国时期黄河上游一些地方的农家田场面积的大小,1930—1940年代曾经有多次调查和统计,有的调查是局部的,有的调查是个案的;有的是学术单位或学者进行的,有的是政府部门做出的统计。下面我们根据不同调查来看该区域农家田场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冬麦玉米区和春麦小米区,主要是指甘肃陇南、陇东、陇中和河西地区。国民政府主计处1932年统计,甘肃每户农家田场面积为30亩注895;1936年李扩清调查河西每农家田场面积平均为28.59亩;注8961941年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农林经济科对平凉、天水、武威三县155户农家调查(下文称155户农家调查),每农家平均田场面积为28.72市亩,作物面积为25.91市亩,作物亩面积为26.71市亩注897;1940年代陈景山对榆中36户农家调查,每农家田场面积平均为31.4亩。注898据李化方调查,山丹县卢家铺、魏机寨农家户均耕地38.03亩,会宁韩家集农家户均耕地45.91亩。注899孙友农分6个不同区域估计甘肃每户的耕地,黄河盆地区20.86亩,洮西高寒区40.92亩,黄土高寒区48.3亩,黄土高原区40.26亩,温润丘陵区21.48亩,平原灌溉区21亩,平均每户为土地30.32亩。注900根据这些调查,民国时期甘肃农家田场面积各地有所不同,大致在21—48亩。

各地生态环境不同,农家户均耕地有较大的差异。据《甘肃乡土志稿》记载:户均耕地在百亩以上者2县,50亩以上者9县,40亩以上者18县,30亩以上者28县,20亩以上者7县,10亩以上者2县,不足10亩者1县。注901各县户均土地多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较大的关系。下面通过李扩清对河西的调查、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农林经济科对155户农家的调查和陈景山对榆中36户农家的调查来分析民国时期不同农业区农家的田场面积。表3—4是1936年李扩清对河西16县农家田场面积的调查。

表3—4  1936年河西走廊农家田场面积调查表(单位:亩)
image

说明:原资料平均数武威、民勤、民乐、鼎新、金塔、敦煌计算有误差,笔者经重新计算后更正。

资料来源:李扩清: 《甘肃河西农村经济之研究》,见前书,第26444—26445页。

河西16县农家田场面积最大的是武威,平均每农户为59.03亩,最小的是鼎新仅有4.48亩。该调查中,农家平均田场面积在35亩以上者有4县,占25%;农家59300户,占36.9%。面积在20—35亩者有3县,占18.8%;农家19542户,占12.2%。面积在10—20亩者6县,占37.5%;农家49932户,占31.1%。面积不足10亩者3县,占18.8%;农家31880户,占19.8%。

1941年,对155户农家经济的调查,涉及农家农地面积的三个指标,即农场面积(将农家所有土地完全包括在内)、作物面积(专指农家栽培作物所占面积)和作物亩面积(全年所栽培各种作物的总亩数)。155户农家的农地面积如表3—5。

表3—5  平凉、天水、武威155户每农家的农地面积(单位:亩)
image
资料来源:卜宪基:《甘肃农家土地利用之分析》,《西北问题论丛》第2辑,1942年12月,第107—109页。

表3—5的三县,天水代表了陇南区,平凉代表了陇东区,武威代表了河西区。从作物亩面积的大小来看,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因素,冬小麦区的复种指数比冬小麦小米区和春小麦小米区都高。表3—4、表3—5反映的是各县的农家田场面积的平均情况,但反映在具体农家又有很大的差别。如对上述155户农家的调查中,农场面积在25亩以下者,占总数的56.8%;25—50亩者,占29.3%;50亩以上者,仅占13.9%。若以各县分别来看,田场面积在25亩以下者,平凉占30.9%,天水占71.4%,武威占70.6%;25—50亩者,平凉占41.8%,天水占24.5%,武威占19.6%;50亩以上者,平凉占27.3%,天水占4.1%,武威占9.8%。注902

榆中代表了陇中春麦区农家田场的情形。表3—6是1940年代对该县36户农家调查的情况。

表3—6  榆中县36户农家经营面积大小之分布(单位:亩)
bg019
资料来源:陈景山:《甘肃榆中农家田场经营调查之分析》,《西北经济通讯》第1卷第2期,1941年2月,第13页。

在表3—6的36户农家中,其中土地不足25亩的有19家,占52.8%;25—50亩的有9家,占25%;50—90亩的有6家,占16.7%;90亩以上的有2家,占5.6%。说明该县农村耕地存在不足的问题。

我们再看青稞畜牧区的农家田场的大小。表3—7是西宁区农家田场面积的统计。

表3—7  西宁农家田场面积统计表(单位:亩)
image
资料来源:汤惠荪等:《青海省农业调查》,《资源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2期,1942年6月,第277页。

表3—7反映的是西宁等6县农家土地面积调查的情形。在6县中,湟源的户均耕地面积最大为49.20亩,民和最少为20.69亩,平均为28.65亩。而且西宁各县的作物面积均小于耕地面积,说明有一部分土地处于休闲状态。甘肃西南青稞畜牧区的农场面积也不大,民国时期有学者对佃户租种寺院与土司的土地做了调查,最多的有七八块地,最少的有三四块地,“块之大小不等,自三五亩至十四五亩都有,若以夏河县属的土门关、清水、桥沟、王家堂、陌务、黑错等处的耕地,总面积约一万五千亩,农户有四百家来计算,则每农家平均有耕地三十七八亩。”注903另有调查也表明夏河农场面积最大50—60亩,最小10余亩,注904普通约35.45亩。注905这些都说明在半农半牧区,农家田场的面积也比较小。

20世纪30—40年代,不同机构对宁夏的农家田场进行了调查。国民政府统计局1930—1931年的调查,宁夏农家田场平均面积为37亩。注906表3—8是对宁夏各县的调查。

表3—8  宁夏各县农家田场面积统计表(单位:亩)
image
资料来源:汤惠荪等:《宁夏省农业调查》,《资源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2期,1942年6月,第358页。

通过表3—8来看,宁夏各县农家每户平均之耕地面积以宁夏50.02亩为最大,盐池20.12亩为最小,平均则为32.22亩;各县的作物面积均略大于耕地面积,说明宁夏农业的复种指数较青海高。宁夏灌溉农业比较发达的县份,农场面积比豫旺、盐池农牧兼营地区的田场面积大一些,说明非灌溉农业区土地利用不足。1940年代宁夏农家田场面积大小有了一些变化,表3—9是对灌溉农业比较发达的7县的调查。

表3—9  1940年宁夏各县农场面积调查表(单位:亩)
image

说明:永宁、惠农2县包括在宁夏、宁朔及平罗境内。

资料来源:董正钧:《宁夏农业经营概况(上)》,《中农月刊》第8卷第2期,1947年2月,第39页。

表3—9是宁夏地政局1940年的调查,宁夏农场面积最小者3亩,最大者300亩,以20—30亩为最多,最大农场面积平均185.7亩,最小平均3.6亩,普通25.7亩。又据1942年宁夏农林处对永宁、贺兰两县23乡调查,农场面积最大贺兰为325亩,永宁为394亩;最小者贺兰为4亩,永宁为3亩。注907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各种调查来看,1934年的调查每户农场面积平均为34.2亩,1940年的调查平均为23.1亩,说明宁夏农家田场面积有缩小的趋势。这种情形的出现,表明宁夏的小土地所有者比抗战前有了比较多的增加。

通过对黄河上游各地农家田场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基本认识。第一,农家田场面积狭小,耕地严重不足。在农业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地方,耕地显得尤为不足,由于环境的关系,这里的土地往往耕作一年或两三年需要轮休一年,限制了农家对土地的利用,更显得耕地不足。青海耕地每年只收一次,“大半又为靠天吃饭的山地等,开冻迟、霜降早的地方,每户即有五十亩亦并不多”。注908夏河“一佃户有近四十亩的耕地,总面积算不错了”,但是如果计算一下收获量和耕种成本,耕地不足的情形就凸显出来。藏区农地“每亩平均只收一石,则一家佃户,即使有四十亩,每年全部耕种,亦不过年收四十石,以一半还地主,尚余二十石,供五口之家,每人年需三石粮外,则所余不过四五石,以此抵人工、肥料及农具、耕牛等费尚不够吧……每佃户要年种三四十亩,据调查结果,实在是稀少得很,何况有许多土地必须休闲轮种呢?”注909通过这样的计算和分析,就能够看出在农业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地区,每农家耕种40亩土地,是远远不够的。

即使在农业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农业区,农家的田场也显得不足。表3—10是甘肃与冬小麦地带、春麦地带及北方的比较。

表3—10  甘肃与全国每农家平均利用土地面积之比较(单位:亩)
image

资料来源:[1]卜宪基:《甘肃农家土地利用之分析》,《西北问题论丛》第2辑,1942年12月,第107—109页;[2]杨汝南:《河北省二十六县五十一村农地概况调查》,《农学月刊》第1卷第5期,1936年2月,第99页。

通过表3—10的比较,可以看出甘肃每户农家田场的面积低于小麦地带和春麦地带,更远远低于中国北部农家面积,仅仅略高于河北。一般认为本区域地广人稀,农家耕地比较充足,但事实不是这样。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地理环境限制了土地的利用。因此,甘肃“每农家所利用之土地面积,无论就绝对或相对的意义上说,实属过小。”注910如表3—4中河西16县,农家平均田场面积不足20亩的有9县,占56.3%;农户占50.9%。155户农家调查中,土地不足25市亩的农家占56.8%。榆中36户农家调查中,不足25亩的农家占52.8%。内政部1932年调查,甘肃耕地在30亩以下的农户占62.67%注911。表明甘肃有半数以上农家存在耕地不足的问题。

第二,农家田场土地散碎。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外,在私有制下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多子继承制,造成土地分割,形成散碎的现象。如卜凯所言:“土地散碎为中国农业最重要之特征。每田场平均有田五六块,每田场有田一至五块者,占所有田场三分之二,每田场有五至十块者,超过五分之一。”注912在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农家所耕种的山地(或称山坡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倾斜坡面,每一田块的面积通常仅十数方公尺,注913这样就造成了土地碎化的问题。如在对155户农家调查中,“每农家所利用之土地面积,非但过小,而且更零碎分散”注914,如表3—11。

表3—11  平均每农家之地块数目、大小及最远距离
image
资料来源:卜宪基:《甘肃农家土地利用之分析》,《西北问题论丛》第2辑,1942年12月,第109页。

通过表3—11来看,甘肃农家田场平均由8.1块组成,每块平均大小3.5亩,平均最大6.4亩,最小2.7亩。在1944年对宁夏的调查中,平均每农场分割成6.7块,平均每农场分坵数为16.4坵。注915在其他相关的调查中,中国22省每农家平均5.6块,小麦地带5.7块,中国北部6.6块,江苏无锡5.6块,均少于甘肃、宁夏。地块的大小在中国22省平均为5.7市亩,小麦地带为7.1市亩,中国北部为6.6市亩,无锡1.7市亩,甘肃仅高于无锡,而低于其他各处的平均数。注916

伴随土地碎化的是土地与住宅距离的问题。表3—11反映出距离农舍最远达到3.3里,平均距离为2.5里。另一调查也反映出,甘肃田场与农舍之间的距离1公里至1.7公里,所有田地与农舍之间的距离约在0.4公里至1公里;每田块平均为0.2至0.56公顷之间。注917永登县农民“勤于耕耨,虽相距数十里或百里外之旱地,不惮劳苦。”注918尽管这里渲染的是永登农民的勤劳,但也反映了土地与住家距离比较远。陇南农家的住宅与他们所种的农田距离较远,“比如有三十亩田地的地主,就有十亩不到的田是比较近些,余二十亩是很远的,有的距离二里或三里不等。竟有些住在山上的种户,因为人家稀少的原因,所种的田有在二十里以外的,车子是不通的,又因习惯上的关系,虽住在平原上的种户,车路是极少的,他们来往田间,运载肥料以及收获禾麦的唯一方法,是饲养驴骡牛马等来代替人力。远在二十里以外的田户,雇农每天从一点钟起来,虽在严冬,风霜凛冽之中,他们至天明为止,须得来去运两回的肥料,每天二十四点钟,他们只睡六个钟头罢了”。注919在平原地区,住宅与田地距离比山区近一些,田地距离农舍最远为180丈(约合594米),最近为5丈(约合16.5米),平均距离为55丈(约合181.1米)。注920农田碎化和距离住宅过远,不仅增加了农家的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土地散碎对农家经济负面影响极大,诚如卜凯所言,“限制改良农具使用之范围,且田场四散,管理困难,盖以各种作物须防迷途牲畜、小偷及践踏等损害。中国田场围篱少见者,以土地散碎,灌溉极感困难,尤以引用私井或私有水源为最,灌溉水道必须经过邻田,经行甚远,各田块间狭条田地,任其荒废者也不少。”注921土地散碎增加了农家生产成本,如甘肃习惯规定:“土地所有权人为灌溉便利,欲由他人地内经过者,须得其地主之允许,并须予以相当之报酬。”而且是“甘肃通省所公认之惯例,亦为法律之当然。”注922又据对155户农家调查,农家田场面积大小和土地块数的大小与土地收益、工作报酬、家庭收益等的多少成正向关系。注923黄河上游区域农家不仅土地少,而且过于分散,严重制约了农家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