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章 一个特殊的学佛群体:居士
《维摩诘经》发扬居士学佛的精神,并塑造了一个居士的楷模——维摩诘居士,他遵循“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生活方式,超出入世和出世的对立,解决了儒道并行的中国社会中,士人们最无法调和的“入世”和“出世”的矛盾,即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超凡境界追求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客观上也有利于居士佛教的发展。
本章内容概要
⊙四众弟子
⊙“居士”名称的来历与演化
⊙成为居士的条件
⊙理想居士的处世法则
⊙居士的价值和作用
⊙居士的善巧方便
⊙居士佛教
⊙入世与出世
佛教徒的分类:四众弟子
佛教有两类信众,包括出家的僧侣和在家学佛的人,后者不限于某一阶层,无论士大夫还是市井小民都能成为佛教信徒。在本经中,佛借维摩诘勉励在家弟子修行。
四众之分
佛教徒中有四部弟子,按《法华经》序品,分别可称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四部众或四众,分成两拨就是出家的男女二众和在家的男女二众。其中,出家的男众就是比丘,出家的女众就是比丘尼;在家的男众就是优婆塞,在家的女众就是优婆夷。
梵语比丘就是僧人,统称为“沙门”,意思是止息一切恶行。僧就是“僧伽”的简称,意义是“众”,一个比丘或比丘尼不能称为僧伽,只能称作僧人(值得注意的是,比丘尼也可以称为僧人);若是三四人以上的比丘或比丘尼,就可以叫做僧伽。释尊刚悟道不久,就在鹿野苑度化陈如等五人出家修行,从此佛教僧团正式成立了。释尊入灭之后,僧伽就是佛法住世的象征,他们深信因果,愿意按照佛的指引修行,从而舍弃家庭进入寺院。毕竟世间大多数人无法像他们那样出家修行,所以僧伽身上肩负着护持正法、使正法久住世间的重要使命。僧伽又是在家居士的指导者,度化众生是他们的另一大使命。僧人在藏地被称为“喇嘛”,在汉地被称为“和尚”。
梵语优婆塞和优婆夷,就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在家人信仰佛教,愿意成为正式的在家佛教徒也要经过一定手续,其基本条件是受持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是投靠的意思,即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于佛法僧,依佛法僧的教导行持。皈依佛,不是皈依佛的生身,而是皈依佛的道德品质;皈依法,就是皈依趣向涅槃的方法;皈依僧,是皈依佛所教导的大菩萨、大阿罗汉等。
受戒和守戒
对于佛教信徒,最有意义的就是受戒和守戒。戒律也有不同层次之分,守五戒十善,能得到人天善趣的身;守持以出离心为根本的别解脱戒,能趣向出世间的解脱;守持以菩提心为根本的菩萨戒,能成就佛果。
佛陀的四类“听众”
佛陀作为佛教第一导师,不是以肉身的神话让世人崇拜,而是他的说法,道出佛教所认识的“宇宙的真谛”、“生命的最高智慧”,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使这一教派成为出世和入世者都能共修的、止恶向善的宗教。
僧人是佛陀的入室弟子,相对容易接受佛陀的法教,是宣传佛法、延续佛教命脉的主力军。但因佛教僧人大多不是生产劳动者,所以通常僧团无法自给自足,只好倚靠大量的在家信徒提供充足的物质。故广纳在家弟子也是佛教存在的基础。
在家人修行佛法:“居士”名称的来历与演化
佛教称在家信徒为“居士”,大概典出《维摩诘经》,维摩诘共有四个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士”。
最早的居士从何而来
据说,婆罗奈城的长者俱梨迦有个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成为佛陀的弟子。这时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启示后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他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即居家修道的居士。佛陀又对耶舍的母亲宣讲了佛法,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汉译“女居士”。
“居士”的含义及特征
佛教在家男弟子优婆塞,女弟子优婆夷,在中国都称之为居士。“居士”音译为迦罗越、伽罗越,意思是长者、家长,在印度指的是吠舍中的富人,或居家有道之士。在中国,居士的含义要相对广泛:
在《礼记·玉藻篇》中,就已经出现了居士一词,里面描述“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就把居士归于有才、有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以应佩戴锦带。
慧远的《维摩义记》称“居士有二:(1)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2)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这时,对居士的看法是:一是要广积财富,家业兴;二是要在家修行佛道,即开始赋予居士为“学佛人士”之意。
北宋《祖庭事苑》卷三中说:“凡具四德乃称居士:(1)不求仕宦,(2)寡欲蕴德,(3)居财大富,(4)守道自悟。”此时,居士的首要美德是隐居不出仕,不与现实同流合污,其次才是有德、有财、学习佛道,从“守道自悟”排在最后,可见中国居士的含义不特别强调是否为佛教徒,后世的将军或显贵者可称为居士,士人也可自称为居士,如青莲居士李白、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等。由此可见,不出家的佛信徒都是居士,居士却不都是佛陀弟子。
在家和出家
出家的含义,不仅仅是离开家庭,其更深的意思是指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超出轮回,不再受业力控制。但是如果心已经出离,就无所谓在家出家。出家人以修道与传道并住持佛教为本,反而更多表达大乘入世的菩萨精神的,是在家的居士。
两种不同类型的居士
行皈依三宝的仪式
佛教的在家居士,称优婆塞(男居士)和优婆夷(女居士),这类信徒在家修行,遵守的是“三皈五戒”。
李白号“青莲居士”
在中国,随着佛教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自称居士,不仅有道教修行人士,文人知识分子也多以居士自居。
成为居士的条件:四法具足
根据佛陀经典《杂阿含经》卷四记载,想要成为居士,只要信奉佛法、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在日常生活中去恶向善即可,用佛陀的话就是“四法”具足。
信具足
对佛法有信心是成为居士的第一位因素。信仰如果没有建立在坚定的基础上,无论出家还是在家,都无法做到离苦得乐——即使出家也会随时还俗,而在家则会与世俗混同,身心皆在尘垢而无法“独立”出来。所以,有坚实的信仰非常关键,佛教信仰的入门就是皈依三宝,即信仰“佛”、“法”、“僧”,要求对佛陀无比敬重、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僧众拥护不已,不为世间任何挑拨所动摇,将整个身心沐浴在佛、法、僧三宝的光辉与恩德之中,得其指引,走上成佛的“八正道”。
戒具足
即具足戒律、威仪。居士要守持的戒律主要是指五戒,包括不杀生(不能等同于吃素)、不偷盗、不邪淫(不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不妄语(不欺骗、不诽谤、不胡言乱语等)、不饮酒。打个比方,在进入佛教的仪式中,皈依三宝如同是登记注册及宣誓;而持守五戒则是三归弟子必须遵从日常修行规范及守则。如果觉得五戒太常规,在家居士还可以受持“八关戒斋”,比五戒多出三戒:(1)不着香花,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2)不坐卧高广大床。(3)不非时食(过午不食)。
施具足
佛教所谓施,不局限于布施,而是具足“三心”: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师长、三宝,以悲悯心布施孤苦贫病;以公益心施舍,促成社会大众的福利。持戒、布施,都是注重修持者个人福德的培养与经营,是佛教发扬利他精神的体现。
慧具足
即具足佛法智慧。从各种形式的读经会、法会入手,得到佛法的正知正见,对“真谛”有初步的体会或领悟,再在实践上精进修习,以期获得实证的经验。对于居士而言,就是要具备两种智慧:一是不舍世间而觉悟,二是自己乐于修学佛道而又善于化导众生。
如何成为一个居士
成为居士的门槛:三皈依
成为居士的通道:守五戒
五戒又称居士戒,是进入佛门后需要接受的最基本的戒律。
源于“四摄足”的智慧和修养:理想居士的处世法则
佛经中,维摩诘大概是最理想的居士,他出入于任何场合都受人尊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热情,生活在世间又能觉悟世间,还把解脱之道带给他人。
理想居士不失“大悲心”
理想居士不一定是人群中的领袖,但一定是走到哪里都受欢迎的人。这是因为,一般居士学佛之后,虽然践行三皈依、守五戒,做到以善为本,却容易和社会疏离,久而久之,反而会产生孤僻的性情,越发冷漠、不近情理。尤其是久处室内的居士,与外界隔绝,对一切都感到很淡漠,缺乏激情,还误以为这样就是习禅的境界。
而为理想的居士,是发大悲心和发菩提心兼具:发大悲心就是眷顾众生,发菩提心是在世俗生活中进行出世的修行,即俗称的“修道”。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没有对众生的大悲心,也会忘失菩提心,更不是大乘菩萨该具有的德行。佛陀授给居士四种处世法则,即“四摄法”,如能践行,就必定具人格魅力,会受到世人爱戴。
居士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四摄法
①布施:在佛教中,布施的功德非常大,是最能表达佛教慈悲精神的手段。只要与社会人群打交道,佛教就鼓励布施,它被列在六度之一,是修行证果的重要途径。在家的居士一般资产比较丰富,能够通过捐钱供养三宝、赈济贫病等积累功德,既是修行的一种,也是菩萨精神的体现。
②爱语:是用和悦的态度与他人谈话,为大悲心在语言层面地自然流露。居士一般社会地位高,与世人交谈就要懂得以爱抚和慈善的言谈,将佛法的光明也温暖到世人心中,而不是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子。
③利行:是指利益众生的实践。居士修行,就应该比出家人更多想着社会群体的利益,因为出家人已经出了凡尘,对俗务有所避,而居士却更方便教化、服务众生。
④同事:是指居士与世人同处共事,就应该融入社会,随着角色的需要而领导社会、感染社会,如释迦世尊在菩萨阶段的随类应化、观世音菩萨经常化身俗世中人等都是如此。
居士如何对待俗缘和佛法
居士在家的处世法则
居士在家要善处各种感情生活,其基本的处理原则如下:
①对父母长辈要恭敬孝养,以尽人伦之情;
②对夫妻伴侣要相敬相爱,生活无令缺乏,以尽夫妻互谅互信之情;
③对兄弟姊妹要助其创业,使其生活顺利,以尽手足之情;
④对年幼子弟要教授礼仪及处世之道,助其达成理想,以尽提携之情;
⑤对亲人朋友要讲求仁义,以尽守望相助之情。
居士要种福田,首先是要在自家田地里善待亲人,而不是要像割田中芜草一样,斩断俗缘。居士的魅力一大半来自于懂了佛法之后,更能以善心对待一切众生。
居士学佛的两种途径
由僧入俗,弘扬佛法:居士的价值和作用
居士的主要责任和义务是护持佛法,即保护、维持正法,一是对家庭和父母的尽职尽责,这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护法,是为人的基本德行;另一则是认真修学佛法、依教奉行。
居士有哪些地方优于出家僧
①居士的构成更广泛
自古以来,居士占佛教徒的绝大多数。在我国佛教信仰盛行的时代,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大量的人士信佛,上至皇帝,下到最底层民众,形形色色的人等更能体现佛教大乘普世救度的精神。更有一类特殊的居士群体,他们掌控权势和财富,拥有学识、能力、社会地位,如历史上的帝王、富商、大学士等,对佛教宣传的影响力,甚至在僧团之上。
②居士更适于在日常生活中弘法
弘法与生活并不矛盾,如善于处理还能很好地结合,且居士弘法往往比僧人更能体现佛教的入世精神。居士有很多时间是在处理世间俗务,能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面,借着大量传法的契机,提升自己学佛的境界,由此形成“居士佛教”。尤其主张入世度化众生的大乘佛教,要求居士能身行菩萨道,在俗世中成圣成贤,从而发展出一批比僧团更出众的佛信徒,如《维摩诘经》、《法华经》等经中的维摩居士、天女、龙女等,打破僧俗界限、积极入世,以度化众生为宗旨,具有大乘菩萨精神,超然于形式和教条之外。
居士和僧伽的关系
佛教的出家信众称为僧伽,在家信众称为居士,他们共同构成佛教的整体形象。僧伽是佛教三宝之一,在佛教中担负着住持正法、弘扬正法、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继往开来、续佛慧命的重任,有摄受、教化居士之责。而居士具礼敬、供养三宝之义务,尤其在毁僧灭佛的时代,是弘扬佛法、延续佛教命脉的主力军。在家的居士也经常和僧伽人士交流,共同探讨佛法、推动佛教发展。居士自己也可以随时出家,或给僧团提供实用性的物质供给。总而言之,居士既是僧团教化、引导的对象,又是僧团的僧源所在,以及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认识一个居士群体
居士的来源和构成:
①社会各阶层:包括众多有权、有财、有学识、有能力的人物,诸如帝王将相、富商巨贾、硕学鸿儒、能工巧匠等,能产生比僧人更大的影响力。
②泛指信仰佛教、爱好佛学的一切人。如白居易(乐天居士)、苏轼(东坡居士)等并没有皈依三宝,也以其深受佛学影响的诗词感染世众。
居士的善巧方便:六度法门
居士不仅要自度,也要以度众生为己任,才是菩萨修行。六度即六波罗蜜,也就是度众生到涅槃彼岸的六种方法,为大乘菩萨的修行法门。居士把六度作为自己的善巧方便。
佛教中的“善巧方便”指什么
善巧方便是居士的智慧,也是处理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人事物的真实智慧。没有善巧方便就无法度众生。以高度艺术的方式对人对事对物,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这种境界和佛教修行相结合,就是菩萨的德行和智慧。
佛菩萨出现在世间,一定会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来诱导众生、启发众生,如同给众生开个永久的佛教“账户”,只要他们愿意,就能在通往成佛的道路上无限积累资粮。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存在高低、利钝之别,教化就不能一篙子打鱼,以期一网打尽,而是必须契机契理,这就是佛菩萨度众生、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居士化度众生的法门:六度
①布施 用以消除贪欲。居士布施的三种方式:一是财施,向穷困的人施舍钱财或物品;二是法施,对不明佛法之人宣传佛教真理;三是无畏施,用种种方法去消除别人的恐惧。
②持戒 用以减少恶缘,造福大众。持戒的居士守各种清净律行,不去做法律禁止范围内的事情,自然就能广结善缘,成为众生的楷模。
③忍辱 可以消除嗔恚之心。嗔恚最能引起社会纠纷,其根源在于我执,故能忍辱的人一般有非常高的修行境界,心里没有自我,就能百事调顺,利益大众。
④精进 用以度化人的懈怠之心。修行之人不能懒惰,而应该勤于进取。佛教的精进不仅指努力学习佛法,还包括尽心地去行善、做好事。
⑤禅定 又称静虑,是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以求达到不散不乱状态的修行法,用以消除散乱之心。居士在家也要修习禅定,才能外离名相,内不散乱。
⑥般若 意思是“智慧”,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其核心是“空”。居士要以空的观点来看一切,才能对治自己的烦恼,又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居士如何修菩萨道、度众生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合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思是度到彼岸或完成事情。此六法能度众生断除烦恼,出离生死轮回,到达涅槃彼岸,是利益众生、圆满佛果之法,故称六度,为居士修菩萨道、度众生的六种法门。
布施度悭贪
布施就是施予众生有形或无形的利益,居士以之行善。
持戒度毁坏
持戒就是遵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等,居士以之去恶。
忍辱度嗔心
忍辱就是忍受种种恼害,居士以之培养坚韧的精神。
精进度懈怠
精进就是努力修学善法,居士以之给予众生利乐。
禅定度散乱
禅定就是保持定力,居士以之敏锐观察众生。
般若度愚痴
般若包括世间、出世间智慧,居士以之度众生到彼岸。
佛教的“世俗派”:居士佛教
“居士佛教”在佛陀身前就已经形成,由于人们无须像出家的僧人那样举行复杂的仪式,就能成为信教的居士,所以居士佛教在历代都是佛教僧团的有力补充。
“居士佛教”从何而来
早期佛教大小乘经律,就出现了所谓的居士,他们常常是一些富裕的人士,甚至是地位非常受尊崇的人,“心甘情愿”地成为佛陀的忠实信徒,是居士佛教最早的一批在家信众。这些居士常常通过布施的实践,来支持僧人进行传教活动,比较著名的有摩揭陀国王频婆沙罗施予佛陀一座“竹林精舍”,这是佛陀的第一个正式的讲法场所,也是后来佛教僧院的雏形;还有祇园精舍、本经的庵罗树园等,也都是居士们对佛教的贡献。
可见,居士佛教不仅以自身的修行,而且以利于大众成佛的发心,践行大乘的菩萨精神。它是能充分展现大乘佛教“普度众生”思想的普世化、世俗化佛教。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初,由于淡化出家和在家的差别,居士佛教还一度成为潮流,适时出现的《维摩诘经》赞扬在家的居士有菩萨精神,就是很好的证明。
居士佛教并不是和僧伽团体完全没有矛盾冲突,通常在佛教崇尚烦琐戒律的时期,居士佛教就受到蔑视,影响力便式微,不利于佛教的发展。但是在佛教从自身保守之风中挣脱,或政治运动对佛教不利时,居士佛教就会活跃起来,成为佛教开在教外的一朵充满生机的“莲花”。
我国“居士佛教”的特点
中国的居士佛教可能拥有最庞大的佛教信徒,人数众多,又分布各行各业,虽无法统计,但从历朝文化典籍的记载,就可以知道佛教的势力影响甚大,如在我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中,佛教信众占绝大多数;佛教给我国的文学界和思想界注入了非常独特的精神养分。
佛教在中国近两千年的传播过程中,居士们都表现得非常虔诚,他们恭敬、供养、护持三宝,出资出力,十分热衷于建造寺院、塑造佛像和大量印刷佛经、推动佛教公益事业的发展、积极实践并弘扬佛法等。
《维摩诘经》对中国居士佛教的影响
在家居士
中国居士佛教的三个高峰
历代“维摩迷”:著名居士的学佛情结
《维摩诘经》是非常受中国文人学士爱好的一部佛经,由此引发“维摩热”,不仅很多人因此经出家,甚至以“维摩迷”自居。喜爱维摩诘,成为居士学佛的情结之一。
历代居士和《维摩诘经》
维摩诘是居士在家学佛的典范,这几乎无可争议。《维摩诘经》说他虽然拥有大量财产,却能够视为“无常”;妻妾围绕左右,却能够做到“无欲”;出入于奢华和糜烂之地,却依然能够“无污”。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运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和智慧来教化众生,调和了士大夫世俗生活和出世追求的矛盾。
历代居士深受此经影响,不只是翻译和注解《维摩诘经》的居士,还包括大量推动玄佛合流、主张儒释道兼融、以学佛来修身养性的居士;其喜爱的程度,也不只是写诗赞颂维摩诘,而是因为此经喜欢上佛教,与佛结缘,成为在家居士,以“维摩迷”自得。
居士学佛的典范
①王维学佛
王维早年就信佛教,《王右丞集》称他“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在寂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因此也是个在家的居士。他一生喜爱参禅,与南、北宗禅都广有联系,他的诗处处显露禅趣,故有“诗佛”之誉。他一生不舍亲情,有孝悌之美德,晚年又能舍宅为寺、日饭数僧,学佛也身体力行,以维摩诘为榜样。
②白居易学佛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有“兼济天下”之志。他早年习禅,晚年信仰净土,对佛教各宗,取通融态度,又主张统合儒释道三教,曾代表儒家参与三教议论时,引《维摩诘经》中须弥纳芥子为论题,所以也是个维摩迷。
③苏东坡学佛
苏轼,号东坡居士,也具有入世和出世的双重气质。他早年秉承传统文人的儒家入世精神,中年、晚年仕途受挫后,更多了道家的洒脱乐观以及佛家出世的超脱精神。但他学佛不及王维、白居易入骨,而只是乐于“参禅”、喜爱佛学,也崇拜维摩诘,还不算真正的居士。
《维摩诘经》——在家居士必读书
《维摩诘经》是在家居士学习佛法的“葵花宝典”。此经说法的善巧方便,有很大的鼓动性。历史上不少居士从《维摩诘经》中得到信仰的支撑和心灵的滋养。
东坡居士(苏轼)
易安居士(李清照)
他们不是真的居士
唐宋期间的文人流行以居士为名号,其号之影响甚至盖过本名,侧面反映佛教居士的大众性。
从《维摩诘经》看居士的儒释道精神
白居易
号香山居士,主张统合儒释道三教。既以儒家精神大兴佛寺,又参禅习佛,皮日休写诗说他“处世似孤鹤,遣荣同脱蝉”。
儒教
《维摩诘经》讲入世随俗、亲近众民、慈悲利他——居士要“积极入世”、“兼济天下”
佛教
《维摩诘经》讲常乐佛法、不毁正信、度众人——居士的“六度万行”、“具足四法”
道教
《维摩诘经》讲在欲而行禅、平等不二——居士要懂得无为无不为、庄子的“齐物观”
入世与出世:俗与隐的生涯,道与艺的境界
在中国,入世与出世的观念早就存在儒、道两教中,儒教代表中国人文血统里的“入世”派,强调在尘世中建功立业;道教则代表“出世”派,强调隐居避世、修道成仙。
出世与入世在乎一“心”
出世和入世是佛教面对尘世时的两种不同态度和修行观点。一般而言,小乘追求出世,喜欢到寂静清幽的地方静心修行,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去除一切身心杂念,达到无我境界,悟透生命的终极真谛。大乘返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积极教化大众,以求正果。真心为出世,妄心为入世;佛法是出世,世法是入世。故刚学佛的人,只谈出世,避谈入世。昧于佛法的人,也只知道佛陀说要出世“涅槃”,不知道要入世,然而参究不透尘世,如何能够涅槃?
故大乘佛法,不离入世,不废出世,一切唯在“修心”。维摩诘说“发菩提心即是出家(出世)”,可见发心才是趋入大乘的关键。没有这个菩提心(成佛的智慧),无论入世还是出世,都离佛法真谛还差十万八千里。可是,世间(入世)和出世间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呢?《维摩诘经》道“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也就是说居士在世间能够“性空”,就与出世间无异。
在中国,居士也指有才、有德、有道、有艺的一类人。他们不世俗,在学问的研究或某专门领域有很高的境界、技艺,于世俗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追求道和艺的境界。即使佛教之风刮入之后,这个特点也没消失,常常是身在红尘,心已出世;或身已出世,心在世间,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就是以心为标准的入世和出世态度。
居士的选择:以出世心做入世的事
真正的居士都是以出世心来做入世事,同时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入世间各阶层,摄化众生生起出世之心,做到出世与入世的无碍。菩萨都是既出世又入世的,所以兼具伟大的人格和平常心。现代社会更提倡维摩诘这种居士,也就是身处闹世却保持内在德行,和尘同光,兼济天下,表面上与普通人无二,境界却与诸佛菩萨等同。
出世和入世的四种形态
①身心俱入世
标准的俗世凡夫。只存入世之心,无出尘之想,不免沾染世间俗气,如功利心、享乐心等,在现实中为欲、物所役使。
②身出世,心入世
表面做隐士或出家,但仍心恋红尘。也有一类高人,出尘了还想着世俗中人的疾苦,心的境界很高,能指导凡夫。
③身心俱出世
隐居山野、不问世事的高人,或真正的出家人、小乘行者。把出世当成一种修行,又视之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理想。
④身入世,心出世
像维摩诘这样的大乘居士,心和出家人一样清净自在,身在世间却不受欲、物所迷惑,还以济世情怀普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