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显灵:地藏圣迹与传说
地藏菩萨久成佛道,悯念众生,获得了无量的功德,因此民间为其兴建了许多道场,流传着种种关于他的传说。
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天下,兼之风景优美秀丽,有“莲花佛国”之称。719年,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渡海来唐,安居九华山,苦心修行七十余年之后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地藏菩萨,所以当地人尊他为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由此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九华山僧众云集,香火鼎盛,而今已成为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和旅游胜地。
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便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览胜,书院、书堂遗址二十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1999年9月9日,在九华山大觉寺举行了地藏菩萨铜像奠基仪式,露天塑造高达99米的地藏菩萨铜像,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这尊佛像也是全国最大的露天造像。
奇妙的全身舍利:“肉身塔”
每年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日)是地藏菩萨诞辰日,相传是地藏菩萨的转世金乔觉的成道日。这一天九华山佛教界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称“地藏法会”。法会一般历时七天,各寺僧众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金地藏肉身塔。
舍利(梵文sarira),又作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通常指遗体火化后得到的残余骨烬,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等,有白、黑、绿、红等数种颜色。最早舍利指佛陀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遗留的固体物,后来也指高僧圆寂火化剩下的骨烬,通常埋葬于塔中。一般有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几种。肉舍利就是全身舍利,又称“肉身塔”,是指高僧圆寂后,历时久远容貌却仍然栩栩如生,是最难得的。当年金乔觉在圆寂三年之后仍容颜不改,故被视为地藏菩萨转世。由唐至今,九华山一共产生了15尊肉身塔,现有5尊可供观赡,其中明代无瑕和尚的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而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份庄严神秘的色彩。
珍贵的全身舍利:“肉身菩萨”
舍利
舍利,梵文sarira,意为尸体或身骨,佛家用来专指佛、高僧的遗骨。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因而被信徒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分类
“地藏盆”
地藏盆是纪念地藏菩萨的法会,于每年地藏菩萨诞辰之时举行,又作地藏讲、地藏会、地藏祭。地藏盆法会原来是中国古代的风俗,中世以后传到日本,逐渐盛行,规模可与我国的地藏法会相媲美。
如今日本的地藏盆于旧历七月二十四日设斋开讲,主要是为了给儿童祈福而设。由于日本佛教里的地藏菩萨容貌酷似孩童,因此人们视其为把人类引导向极乐净土的阿弥陀佛的使者,认为他是儿童的守护神。每年举行法会时,都会在街上安置地藏本尊,以供物、明灯或鲜花祭祀,这种风俗特别盛行于关西之地。
而今中国的地藏祭已演变为地藏法会,但古时亦有许多有趣的祭祀风俗,比如民间因视地藏菩萨为幽冥教主,因此相信拜祭地藏王能祛病强身、禳灾避祸,尤其对于产妇和重病之人来说,地藏菩萨是拯救他们出脱痛苦的救星。据《清嘉录》记载:“七月晦日为地藏王生日,骈集于开元寺之殿,酬愿烧香。妇女有‘脱裙’之俗,裙以红纸为之,谓曾生产一次者,脱裙一次,则她生可免产厄,点肉身灯,为报娘恩。以纸锭筦纳寺库,为他身资,谓之‘寄库’。昏时比户点烛庭阶,谓之‘地藏灯’。”
胎藏界地藏院
胎藏界是密宗二界之一,是密宗对本具五大或净菩提心的喻称。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的是金刚界,表现其理性的则称之为胎藏界。胎藏界曼荼罗的具足名称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罗”,它是根据密教根本经典之一的《大日经》所绘。《大日经》的中心教义就是“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因此胎藏界曼荼罗的组织也就是标志这三句的意旨而绘出三重现图的曼荼罗。
在现行流传的九重十二院的曼荼罗图位里,右方第二重地藏院以地藏菩萨为主,这是得了除盖障功德的结果,不但有耐怨害、安受苦、谛察法的三种忍,而且从观音的大悲门争取到最苦的恶道里面去,解救一切众生的苦难,譬如大地载负万物不以为劳,反能出生万物,所以名为地藏。在地藏院九尊中,尊地藏萨陲与宝处、宝手、宝印、持地、坚固合称为“六地藏”。
多姿多彩的地藏祭——地藏法会在日本的变迁
从鬼节到盂兰盆节
地藏形象的多元发展